第二十五章:宁西大作战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12980字 发布时间:2021-08-19

马文慧自从景祥二年撤回海山洲后,对狄羯一直是谨小慎微的。

他虽然派人打探消息还走私,也渗透过,甚至自己还冒险亲自去过一趟,但总体而言是希望维持这种宁静的态势,甚至也多次表达出希望与狄羯和睦相处的诚意。在兴宁四十年、兴宁二十七年,狄国两位杰出的皇帝驾崩之后,马文慧也派人前往吊丧,同时也是希望和谈。总体上来说,是以坐观其内部出现危机再待机而动的积极防御策略,而且每年都会派人向闽海路和会安府的官员致谢送礼,故而近三十年来一直是总体稳定的。

狄国对于马文慧有成见,却也有定见。狄国认为马文慧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忠臣,可以招抚,也秘密派人与之和谈。但是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狄国方面要求马文慧交出小皇帝、称臣纳贡、质子、裁军、缴纳赋税、允许朝廷设官驻军。只要答应这些,朝廷可允许马文慧家族世守海山洲。然而马文慧要求朝廷授予其重号的等同于国王的爵位和实权,另外在交出小皇帝、质子、设官驻军等三大核心问题上是寸步不让。狄国对于授予官爵并不吝啬,但是对马文慧拒不让步很不满,也因为忙于内部事务和征讨东町国和南洋小国,暂时不想和马文慧开战。

然而马文慧虽然对狄羯委曲求全,但不对狄羯称臣纳贡而且征讨土人、出兵南方等事情都是狄羯所知道的,尤其是还继续时不时打着前朝旗号,不断招抚沿海流民和设立易物司开拓南方航线,已经威胁到了狄国在南方的利益,故而狄羯内部和东南方向的强硬派开始谋求对马文慧的征讨。

换句话说马文慧已经树大招风了,狄羯要对其下手了。

兴宁二十九年夏季后,马文慧就听到消息,狄羯在沿海地带开始征兵训练水军,并对沿海进行封锁,有大举东犯的可能。

马文慧就预感局势不妙,然而马虎水师当时尚在南方,不得不委曲求全地进行周旋。然而狄羯的要求极为苛刻,要求马文慧及其部属交出大卫朝小皇帝赵罡璂、交出兵权、称臣纳贡、质子、用狄国年号,并由狄羯安排地方居住实际上就是软禁。

对于如此要求,马文慧及其手下根本不可能同意。如今马虎所率水师主力返回,他觉得有必要打一仗,战而胜之,这样才能以战促和。同时让这些年轻人亲身体验一下狄羯的凶悍和残酷,树立起他们的战斗意志和仇恨心理以及危机意识。因为要准备对宁西的作战,马文慧、张璇强等十分的忙碌,而马文慧的孙子和张璇强的孙子也都在兴宁二十九年九月出生了。马文慧给其孙子取名为马海晋,张璇强则给其孙子取名为张浩博。

但是因为既要关注南方战事,也要准备来年对战狄羯,二人根本无暇顾及家事,全赖妻子主持。也就是在二十八、二十九两年,王敏恺的孙子、孙女出生了。王敏恺和顾琮峰非常高兴,儿子起名叫王峰睿,女儿叫做王敏瑶。

马虎回来后,马文慧就安排其返回宁西、思岭一带驻防,同时密令马虎同时兼管闽东金龙岛等地事务,全部归其节制。并密令徐娜、马心文在怀康州做准备,如果狄羯一旦对宁西、宁安进攻的化,就在会安府一带造谣生事,掀起一股反狄羯的风暴。同时从十一月开始,马文慧频频与妻子及高层协商,准备次年的对狄羯作战。

兴宁三十年的正月,过的恐怕是最紧张的春节。当然马文慧表现的是外松内紧,对于是否要把狄羯可能进犯的消息告知民众,马文慧拿不定主意,与众人协商的结果也是对半开。不过最后他还是决定暂时不告知,但通知到各州县镇。

作为名义上皇帝的赵罡璂在得知此事后,大为紧张和恐惧。他知道在马文慧手下虽然憋屈,只是一个傀儡,但起码的人身安全和幸福生活能够保证,而一旦让狄羯人打过来抓了进去,或者是马文慧把他交了出去,自己恐怕将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为此他多次请马文慧一定要抵挡住狄羯,并将自己珍藏的诸多珍宝也全部交给马文慧充作军用。并又给马文慧加封为江淮闽浙沿海沿江安抚制置使,东南之事全部交给马文慧处理。

马文慧对赵罡璂的这番表态倒是很满意,看来狄羯对赵罡璂的震慑力远比自己要强的多的啊。

而具体的军事部署上,马文慧从十一月马虎回来后就开始调动了。因为北部有怀康州阻隔,马文慧和崔子建判断从北部来的可能性不大,故而在兴北州一带部署兵力较少,在光化州部署机动兵力,相机增援北部或者南下驰援宁安府。而主力部署在宁安府、宁西、思岭一带。其中水师部署于宁西、思岭两地,宁安府居中。步骑兵主力在宁安府,同时将段宏畅所部的威虏军五千骑兵主力从通南调往宁西,死士营及飞雄、天雄、天威军、神卫军、昭义军、天武军、安宁军等军各抽取一部分调往宁西,这样宁西步骑兵主力达到三万人,并将李良愬、史敬源也调往宁西协助马虎。

马文慧希望最好狄羯不要进攻,如果进攻,就在海上将其击败,避免其登陆占领宁西。如果宁西海域海战无法一次性战胜,就率主力在宁西与其决战,决不能让其稳固占领宁西进而威胁宁安府。马文慧的调动到二月底基本就绪。马虎率水师主力一万五千人驻守宁西,李宝率水师一万人驻守宁安府,派杜宽率五千人留守思岭。而马文慧预判狄羯进攻时间可能就在三月。而宁西以西的几个岛屿地方,马文慧觉得还是不予阻击为好,而且阻击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会因为寡不敌众失去了实际的控制权。

三月,马文慧下令全军紧急备战。马文慧、崔子建、王弘博、马宪永、崔宁政、杜坚、陆子华等和亲随千人三月十日抵达宁西,希望听听马虎的计划。张璇强、杜航和刘婷娜则留守宁安府。马文慧将那些与狄国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和年轻人的精锐都带到了宁西,目的很明确,让这些年轻人见识一下狄羯的凶悍和顽强以及战争的残酷,以求他们不要太过于自信。

在宁西,马文慧对那些老兵们说:“弟兄们,当年我们九死一生才从狄国的包围中逃了出来,如今三十年了,原以为狄国已经会死心了,但是狄国仍然亡我之心不死。我们没有办法了,必须要拼命了。如果我们不能打赢,我们只能是葬身大海死无葬身之地了。我们必须要打赢,大海虽宽,但已无后退之地,后面就是海山洲。一旦失去了宁西,让狄国人登陆了海山洲,那我们的妻儿将再遭屠戮,所以我们必须要和狄国人拼了。”

马文慧的这些煽动性的演说对老兵们还有年轻的新兵们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老兵们与狄国作战过,是体验过的。新兵虽没有,但是晋公国三十年的各种文教在董衡辅的主导下,已经让海山洲的人对狄国有了一种厌恶感,虽然也许不及老兵,但也正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实战,反而会变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士气可用啊。

马虎于三月十五日报告估计狄羯在不日就会进攻,据报狄羯以哈珀尔为帅,李万杰、吕品端为副,总计各族兵力约三万人,从闽州出发进攻宁西,吕品端为前部。马文慧问马虎有无把握,马虎对着众人说要竭尽全力。而当夜,马虎请见马文慧,马文慧再问其是否有把握,他说可获胜。向马文慧提出了建议:据报哈珀尔、李万杰都很年轻,只有三十岁。哈珀尔是世袭出身,吕品端勇而无谋,李万杰贪财好货,而哈珀尔与李万杰关系还可以,但实际上对二人也并不放心。现在已经派人去挑拨三人关系,可以继续深化瓦解,这样更有胜算。马文慧同意,由其全权部署。

三月二十日,狄羯前锋部万人及一百多艘船只在吕品端率领下抵达宁西附近海域,兵顺利占领了宁西县周围几个不大的小岛也不顾。而之前马虎就将水师主力集中在宁西东侧。敌军顺利驶过西部中部海域,马虎并没有派兵阻拦,马文慧不解但也不干预,他相信马虎的能力。而此时马虎也已经不在宁西了。待吕品端二十一日驶过宁西已经五十多里时候,马虎派部分兵力出来堵截,吕品端发现了马虎的船只,然后向前追赶,但眼看就要追上时候,马虎的主力则出现在其四周,将其包围了。吕品端此时方知中计了,原来马虎是故意将其引入宁西到宁安府这段狭窄且不熟悉海况的区域,然后进行围歼。马虎下令集中攻击吕品端周围,一时间箭石如雨,吕品端周围的船只都被击沉。而其余船只开始四散逃窜,但是这片海域他们不熟悉,方位也不清楚,最后逃出去的不多,而其他没有逃出去的则被迫投降,百余艘船只被俘虏的约三十余艘,逃走十多艘,其余或者不知踪迹或者被击沉。而船只上俘虏人员三千多人,兵器五千多件以及战马一百匹。

吕品端所部基本被歼后,哈珀尔和李万杰也率军随后跟来。因为马虎率水师主力集中在宁西东部,故而哈珀尔部三月二十二日比较顺利地在宁西西部登陆,李万杰则率水师在海面巡逻。哈珀尔部登陆后,开始逐步向前推进。而李良愬、王弘博则率军七千人在前面的山谷丛林中埋伏。

因为哈珀尔部对地形不甚熟悉,故而一直缓慢前行,李良愬、王弘博已经发现了,但并没有提前攻击,待哈珀尔部主力大多进入伏击圈后再反击。

李良愬、王弘博率军从伏击圈中杀出,与狄羯铁骑进行血战。

狄羯军虽然被包围,但战斗力十分凶悍,被围但并不慌乱,依然利用骑兵的优势进行猛冲和突击。

这时,史敬源、段宏畅率威虏军骑兵和部分死士营万人冲锋突击,马宪永、崔宁政和陆子华则率三千精锐的弓弩手把住伏击圈口对掉单的狄羯军进行射杀。

史敬源、段宏畅的骑兵部队有部分曾与狄羯血战过,其余都是这些人训练出来的,而且经过速烈温多年的调教,故而人数虽不多,但战斗力却还是很强的。

狄羯军一向对自身的骑兵突击非常自信,不想在此却遇到了与自己战法风格类似的对手,一时不知所措,乱了手脚。

而李良愬、王弘博则趁机继续进攻。

战斗从拂晓持续到入夜,小小的宁西县西部区域是血流成河。

狄羯万余步骑主力被斩杀七千人,俘虏两千人,哈珀尔及其亲随和其余残兵分散逃窜,有的迷失了道路,哈珀尔和大多数人则向西部沿海滩头逃窜。

马文慧投入的人马此战达两万多人,缴获战马五千多匹,长短兵器七千件,弓弩两千张,箭簇七八万支,但马文慧部也死伤八千人,威虏军和铁甲骑兵精锐死伤过半。

马宪永在此战中也表现不错,他率领弓弩手封锁住谷口,在基本歼灭狄羯主力后,又亲自带人去野战,斩杀了几个狄羯士兵。还缴获了狄羯将领的一把名剑和一把弯刀,交给了父亲。

马文慧见到这柄剑后,说这是一柄好剑,随后与普通的剑对砍,是削铁如泥。马文慧对儿子说:“你缴获的,就是你的,你拿上,以后随身携带。”马宪永遵命而行。

而在这场惨烈的作战中,王弘博部抓到一名老将,也有花甲之年了,但作战中却不甚顽强,正因为其所部相对薄弱,给了王弘博部以机会。抓到此人押送到王弘博营中后,王弘博发现此人竟然是当年与曹允恭一起的官军将领怀远军节度使杨廷杰。王弘博见到杨廷杰也大感惊讶,也不敢做主,就送到了马文慧部。

三月二十二日深夜,王弘博将杨廷杰押入马文慧大营。马文慧对再度与杨廷杰相遇,也是大为惊讶,将杨廷杰松绑,然后开始二人短暂交谈。

马文慧:“杨将军,三十年不见别来无恙乎。”

杨廷杰:“太尉安好啊,三十年了啊。”

马文慧:“托贤弟的福,还算过得去。贤弟自当年一别后怎么投入了狄羯军中啊。”

杨廷杰:“当年离开太尉后,本想就此度过余生,不料被狄羯俘虏,逼我继续为官,我不从,遂以宗族家人部属相威胁,我不得不投降狄羯。”

马文慧:“那么将军今日作何打算啊。”

杨廷杰:“再度被俘,实在无脸存活,由太尉发落吧。”

马文慧:“将军,你我曾是兄弟,可否继续和我们一起。我不强求将军今日就回答,明日答复我即可。”

然后马文慧安排杨廷杰的食宿,让人不要难为他。随后派人训问被俘虏的杨廷杰的部属情况,来印证杨廷杰所说。

经训问,得知杨廷杰所说大体不差。

杨廷杰当年被俘虏后开始不曾投降,后来在狄羯的威逼利诱下投降,开始在狄羯为官,但一直有名无实,他也有不满,因此变得贪财好利又好色。而且这三十年里他也在狄羯娶妻生子,虽然官场不得意,但生活很不错,良田美宅和娇妻美眷是积累了不少的。也正因为如此,当年还有忠义之举敢对马文慧谋划兵变的杨廷杰变的实际已经被利欲所腐朽了。

次日清晨,马文慧再度来到杨廷杰所住营中,希望得到杨廷杰的归顺。

杨廷杰表示可以告知马文慧他所知道的狄羯军的计划,马文慧大喜。

杨廷杰说:“狄羯此番出征,据我所知内部是有争议的,但哈珀尔力主出征,希望以此立功进入庙堂,然而地方上对其出征是不得不支持,但能敷衍就敷衍,所率三万人真正能打的就昨日那万余狄羯主力,其余均意愿不高。而李万杰表面与哈珀尔关系不错,实际上是贪财好货之徒。李万杰如今在海面巡逻,名义上是说要封锁接应,实际上是想万一哈珀尔作战不利或者战死就开溜。”

马文慧询问他如今该如何应对。

杨廷杰说:“哈珀尔应该已经逃回去了,我觉得可以派人先去拉拢李万杰,然后由李万杰劝说哈珀尔退兵。对二人许以厚礼,然后答应一些条件,或许就可让狄羯退兵。”

马文慧答应考虑。

随后马文慧与崔子建、王弘博等人协商该如何。

崔子建、王弘博等认为可以按其说的试一试,但还是要立足做好作战准备,对杨廷杰不可轻信。

马文慧认为诸位所说是有道理的。就有了一个想法,让杨廷杰去拉拢李万杰和哈珀尔。而对于杨廷杰,马文慧开始念着旧情还希望其归顺,但觉得此人家眷尽在狄羯,让此人归顺不可能,而且即便归顺怕也是个隐患,还不如放他回去,作为一个联络点打听消息作用更大等。众人以为然。

当夜,马文慧找到杨廷杰,希望让他去拉拢李万杰,并告知只要退兵和允许贸易则一切可以协商。并送给杨廷杰个人一千两黄金和五千两白银以及南方的珍珠等以及异域美女十名,杨廷杰表示感谢会竭尽全力,这些礼物暂时先寄存在马文慧这里。

三月二十五日,马文慧派杨廷杰返回李万杰的水师船中,而哈珀尔也在二十三日就返回到李万杰船中。

二十六日,杨廷杰返回船中。先与李万杰相商,表示只要能劝说哈珀尔撤军和允许通商等,马文慧每年都会给予厚礼,并给了其一张马文慧交给的礼单,主要是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异域美女十名及珍珠、玛瑙、槟榔等特产。

李万杰本就是个贪财好货还好色之徒,听说有异域美女,更是十分高兴,表示会竭尽全力劝说的。

次日,李万杰就开始了对哈珀尔的游说。而这个期间,马虎的水师也已经返回,并按马文慧的密令逐步形成对李万杰水师的包围,而且据马虎观察和得到的消息,李万杰水师的船只其质量并不很高,用于江河还可以,用于波涛汹涌的大海则不能。

马虎向马文慧报告,可以确保全胜。马文慧心中更有底了,但让他暂时待命。而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始,李万杰、杨廷杰纷纷劝说哈珀尔,而哈珀尔是不愿意的。而且条件十分的苛刻,通商贸易问题不大,但必须让马文慧称臣纳贡质子且必须接受规定的贡品数目。马文慧对纳贡表示可以接受,称臣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但质子拒绝接受,而且要求进献物品不能有定数,可由自己决定,而且一年一贡无法承担,要求三年一贡。哈珀尔还是不答应,马文慧深感这样耗下去对自身极为不利,决心再给哈珀尔一次打击,逼迫其接受。

四月十五日,马文慧下令马虎对李万杰部水师展开攻击。

经过两天的激战,李万杰部水师万余人和两百余艘船只中,有过半的人员和船只竟然临阵逃脱和投降了,其余有一半被击沉,其余逃窜。

水战的再度失利,让哈珀尔驻守的宁西附近一个小岛已经成为孤岛。而哈珀尔的态度也开始软化,马文慧也觉得可以弃虚取实,愿意以外臣之礼对待狄羯,每年上供一定的礼物但只称进献而不进贡。

哈珀尔在连战失利的情况下,不得不按照马文慧的条件协商。

而就在此时,又听说会安府、闽州一带发生了大小不等的暴乱,狄羯朝廷和东南宣慰使等大员纷纷命令哈珀尔迅速回师平乱。其实这些各地的暴乱,有一些是马文慧煽动的,但多数是人们自发的。狄羯为了征集粮草人员出征,加大对东南掠夺,民众无法生存只能是被迫铤而走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哈珀尔被迫答应马文慧的大部分条件,但还是做了些限制的。

哈珀尔部从马文慧所管辖之区域全部撤军,马文慧所部不能追击;

接受狄羯所封官爵成为属臣,用其年号(当时狄羯年号为定历十年);

马文慧管辖地区称为江海行省闽海路东道,怀康州也包含在其中;

允许在晋安、会安府两地进行贸易,宜用民间名义;

马文慧所部不能对两地及其他地区进攻;

马文慧及其部属有官职者无令不得进入狄羯区域;

马文慧属下无官职人员可以在闽州、会安府两地经商;

马文慧所部隔年一贡,在贡年的九月以闽海路外臣之名在闽州或会安府择一处进献一定贡物,自行决定数量;

进贡从定历十年开始,十二年继续,以此类推;

马文慧不得招诱骗沿海人口去其管辖地。

对于这几条中的大部分马文慧是满意或者能接受的,但对以外臣之名进贡使用年号和最后一条是很不满意的,尤其是最后一条这会让其管辖的地方劳动力和人口减少进而使得开发难度增大。但是崔子建、王弘博建议可以先答应,日后再徐徐图之。再说这只是个名义,而且有了狄羯的官职,或许许多事儿也好办一些。至于三年一贡没有办到,但隔年一贡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年号那不过是在给狄国上奏的文书中写的一行字而已,根本不需要在意。在海山洲可以仍用兴宁年号。

在现实的情况下,马文慧也只能同意,同时根据他们的了解和消息,狄羯在南方的势力始终不稳固,以后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马文慧也就同意了。重要的是马文慧要求进献物品不能有定数,可由自己决定,对此哈珀尔同意已经是不错了,少受些实际损失最重要。

这样到五月初,双方达成协议,狄羯哈珀尔将奏请封马文慧为闽海路东道总管兼知宁安府,赐虎符。

马文慧也不得不答应,名义上算是成了狄羯的部属,也派人去接受了其官印,但实际上是弃之不用的。

狄羯哈珀尔虽然征剿马文慧失利,但却获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也算是有所得。事后晦败为胜,自己虽然没能升上去,但却在东南依然作威作福,而李万杰、杨廷杰也在闽海道继续为官,权倾一方。

对于这些,马文慧感觉满意,认为李万杰、杨廷杰在闽海继续为官,只会压榨百姓,对他是有利无弊的。但是李万杰、杨廷杰这些人马文慧内心是十分鄙视的,在马文慧等人看来,这些人根本不能和忠义的曹允恭相比,甚至连当年的孔凌海、陆善瑞都不如。

兴宁三十年也就是狄羯定历十年五月中旬,马文慧在完成与狄羯哈珀尔的议和协议后,开始重新部署防务并准备返回宁安府。临行前,以马虎统一节制宁西和宁西以西所有事务,并留步骑主力六千人驻守宁西,也统一归马虎节制。当时马虎已经五十七岁了,但老当益壮,自征战双卡岛后常年镇守,直到兴宁年间返回海山洲后就一直驻守宁西,并节制附近所有兵马。兴宁十九年开始南方航行及设立易物司后,马虎所率水师更是功绩显赫,而二十九年远征蒲端和今年激战狄羯,马虎功劳更是冠诸军将领之上。因此由马虎节制宁西是当之无愧的,也是最合适的。

兴宁三十年六月初,马文慧、崔子建、王弘博、马宪永、崔宁政、杜坚等返回宁安府,史敬源、段宏畅、李良愬部也在不久后返回各自驻地。段宏畅返回通南继续担任怀卡通南任副使,李良愬也返回思岭,史敬源回任天雄飞雄军指挥使。

六月二十日,马文慧下令:

马虎封靖远军节度使,授枢密副使;

兵部官王弘博加少傅,同参知政事衔;

陆子华授兵部次官,加节度留后(承宣使),仍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段宏畅、李良愬、史敬源等分别赏赐金银玉帛,段宏畅加防御使;

李良愬加防御使;

史敬源正式加天雄飞雄军都指挥使;

马宪永、崔宁政、杜坚加朝议大夫。

同时下令将崔宁政正式由安新和东安调任天雄军指挥使,马宪永由思岭调任飞雄军指挥使。威虏军骑兵是马文慧部精锐,此战损失过半,不过战马缴获不少,可以补充,人员却得再行添加训练了。

马虎此战被授予节度使挂枢密副使,是特例也是对其这几年尤其是这两年战功的表彰,对此无人不服。李宝此次虽未出战,但李宝是马虎培养起来的,李宝将来接替马虎也是不宣的秘密。陆子华多年来专心治军,将懒散的侍卫步军训练成了一支精锐步兵部队,尤其是擅长山地和弓弩作战,此战狙杀落单的敌军,多是侍卫步军和天雄军的功劳。

新军五巨头即李良愬、段宏畅、张承宗、高延恭、史敬源,马文慧一直比较注意平衡,但实际上这些人的重心已经转移了。高延恭、李良愬在任地方,而且本身文武兼备,马文慧主要希望其以后走文武兼备之路,段宏畅、张承宗专管军务,镇守一方,史敬源忠勇文化不高,则一直在军队里,一直被马文慧放在身边,这次出任了天雄军飞雄军都指挥使,掌握了直属部队的精锐,但是马文慧将儿子和女婿调任其下分任两军指挥使,表面上是因为两人的孩子要渐渐长大,实际上是避免史敬源兵权太重。

最主要的死士营和天威军,马文慧一直都是自己掌握的。

左右亲军各两千人,多少年来都是李宇新、费俊潇分掌。

两人的年龄也和马虎差不多大了,按道理也起码该是个防御使了,但始终没有,一直跟着马文慧,忠心难得,马文慧一直按自家人对待他们,待遇堪比六官。马文慧这次将儿子女婿调任直属部队,也是因为其渐渐经过了几次战斗,让他们注意军队。

从三月到五月中的与狄羯的作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这毕竟是最逼近马文慧地盘的一次作战,给马文慧震动不小。不过此战之后,马文慧有了底气。通过此战他认识到狄羯的战斗力在下降,而哈珀尔、李万杰这些人的能力和三十年前老奸巨猾的兀滑台、吕夔荣都相距甚远。虽然这次还是对狄羯称臣纳贡了,看起来是又接受了三十年前没接受的那个结果,但是实际上马文慧获得了实际的利益,三十年前没做到的如今基本做到了。通过名义上的称臣纳贡他得以实际割据了闽海路东道区域,而且得以持久控制,并能够继续向西渗透。而此战也让年轻的马宪永、崔宁政、杜宽得到了锻炼。为以后逐步安排这些人掌权奠定基础树立威望。而答应的称臣纳贡和年号,马文慧决议只在每年进献时候例行公事而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依然做自己的晋公、太尉,他心里虽无称王称帝之想,但对于大卫国还是旧情难舍的。严令自己的地盘内,不许用定历年号,印信也只是进献时候用,平时日常仍然用大卫国曾经颁赐的。

对于狄羯而言,虽然此战出征仓促是实际上的失败了,但是此战也让马文慧为首的东南沿海最大的大卫国残存势力至少在名义上是称臣纳贡了。而对于马文慧而言,此战实质性胜利的同时,一来是确保了自己能够长久割据海山洲,在自己的地盘内称孤道寡,但是也让马文慧从根本上放弃了以武力来反攻内陆进而再挺近内陆的最后机会。他们在胜利的同时,也得知狄国内部并未出现大乱,甚至连小乱也没有。

同样伴随着他们这代人的逐渐老去,那些东来移民必将逐渐本土化。而新的年轻人对狄羯的仇恨也远没有他们那样深,所以反击进而再度深入内地已经是注定不会实现的梦了,而能够维系血脉相连的恐怕只有这名义上的与狄羯的君臣联系了。

此战能够战胜狄羯,速烈温多年来对晋军的调教和训练也是密不可分的,马文慧并没有忘记他。

在战争开始前,马文慧曾专门找来速烈温说:“狄军要过来了,你怎么办啊,你如果想回去,我不拦你。”

速烈温:“我生活在这里已经有三十年了,对此有了感情。如今你让我回去,我又该如何交代啊。”

马文慧这时明白了,速烈温从当年开始就已经下定决心要留在海山洲了,只不过是碍于面子才那样说的。

战后的六月二十七日,马文慧由来找速烈温,速烈温也得知了战事的情况,首先对马文慧说:“恭喜太尉大获全胜啊。”

马文慧:“能野战胜之,全赖先生三十年对晋军的调教啊。”

速烈温:“于你我是功臣,于朝廷我则是叛徒啊。”

马文慧:“无论汉族,无论狄羯,都是华夏一脉。”

速烈温:“也罢,如今你至少名义上也是称臣于狄国,归顺你也如同归顺与朝廷,似无不可啊。”

马文慧大笑,说:“也是啊。”

马文慧再次希望给速烈温一个官职,但是速烈温仍然不要,还是作为晋公府的长史兼参军,继续帮助他调教军队和绘制地图等,偶尔也参与一些政务。不过三十年来,张璇强、崔子建、刘婷娜也逐渐习惯了这个人。

七月,马文慧召集众人在宁安府议事,他向众人说明了几个现实的情况。即这两年远征蒲端和反击狄羯获胜了,但是两次作战耗费了多年储备的一半,尤其是远征蒲端把平时储备一年的粮草都耗费了,反击狄羯损失不大,也耗费了半年的储备,且两次作战也使得军队损死伤两万人。这样还剩下的储备不足以应对新的作战,今后三年的时间主要是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同时思考新的发展方向。

因此他下达的命令主要是发展生产,尤其是扩大对怀远、远南、新安、东安的开发生产和屯垦,并加大驻防。对怀卡通南逐步推进,不宜操之过急。同时对军队在三年时间要补充完毕,以有实战经验的人加以训练。与南方的贸易,暂时取原有维持状态,待洛那卡国、麻逸国实力恢复后,再做打算。众人对马文慧提出的要求无异议,不过有人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问题。

杨筱婷:“既然要向狄羯称臣纳贡,那么今年九月就得开始,谁去最合适呢,第一次应该给多少呢,这是个需要考虑的,而且时间只有两个月了。还有以后与狄羯的贸易局限于会安府、闽州两地,还是民间形势,我们该如何利用呢,而且局限于两地,那么其他地方应如何处理呢。平时的贸易该派谁去合适呢,这都是考虑的问题。”

刘婷娜:“狄羯不许我们我们从其地盘招募人口,但我们决不能停止,只能是表面同意。实际上我们要发展,需要获得人口还有资源,因此我们必须有一部分解除官身的身份,专门从事与其辖区的贸易,借贸易来发展,来得到消息。还有就是狄羯的势力三十年来已经有衰落迹象,南方人多不服,不如派可靠的人去其辖区读书经商,以寻觅人才,同时也要在我们现有的地方和人员中寻找。”

众人对两人提出的问题都表示同意,认为这确实需要注意。而对于两个月后派谁去,马文慧询问众人可由谁去,而且该给多少呢,众人都一时不知所措,这时,常丽玲说:“我觉得欣澜会有办法的。”马文慧就让田欣澜说,田欣澜则提出了一个办法。

田欣澜说:“第一次去的人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还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和军功,避免其轻视,而物资也要恰当好处。太少了恐怕会被刁难,太多了以后又怕其继续勒索。我的建议是今年只给其粮食三万石、金五百两,银千两,茶叶万斤,异域女子十名和一些珍珠即可,同时向对方极力放大我们的不足和缺陷,以麻痹对方的警惕之心,方便我们以后。而且重点打点那些贪官污吏,我们或许还会以小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给这些赃官不宜送金银,可送从南方得来的美女、玉器,珍珠或者古玩字画,也可以去了之后购买珍奇再送。人选吗,我觉得可以由杜宽出任,杜宽年轻稳重,有水战和陆战经验,此战又有功,是合适的人选,同时选择一些能干的随员去历炼见识一番。而对其言辞上,要多恭敬一些。”

对于田欣澜的意见,马文慧同意,而且极为高兴和赞赏,自己的义女如今已经非常的成熟,将来一定能接常丽玲的班。

马文慧就让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杨筱婷、杜宽、田欣澜一起商量着办,然后择日出发,人选也自行拟定。田欣澜今天的表现,除了马文慧外,最高兴的就是杜航了。而杜航也为自己的侄儿媳妇非常的满意,其实自田欣澜嫁给杜坚后,杜坚因为常年多半时间镇守通卡,家中事务和孝敬及照顾孩子全落在了田欣澜身上,田欣澜是任劳任怨。而田欣澜自协助常丽玲之后,事情更是繁重,但却几乎件件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杜航和刘玉茹夫妇实际上已经将田欣澜当成女儿一样看待,家务事刘玉茹能自己做的或者有人可以做的绝不让田欣澜做,避免其分心或者劳累过度。

就在议事结束后的当夜,王弘博单独请见马文慧,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实质性问题,他说:“既然我们已经要接受狄国官爵,却仍然保留那小皇帝,这恐怕不合适吧。”

马文慧当时派人与哈珀尔谈判时候,就已经说到了此事,哈珀尔让马文慧交出来,马文慧则以当年返回海山洲的时候发生了海难去世推脱了,但实际上谁也不相信。不过这个问题很麻烦,故而当时就没有细谈。但是哈珀尔的底线很明确,即马文慧不得让大卫皇帝后裔继续留在海山洲,否则将是自取灾祸,马文慧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

但表面上还是很淡然,说:“他不会碍事的,另外他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王弘博:“太尉所言不差,但臣认为还是慎重。三十年来,虽然海山洲人们都对晋公感恩戴德,逐渐只知晋公不知皇帝,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大活人是存在着的,虽然我们给予他的礼遇也不高,可是如今的他已经也是三十五六的人了,不再是五六岁的人了,而且也有了孩子。虽然海山洲与狄国道路相隔遥远,并有大海阻隔,但如果万一有人将我们还留着一个皇帝的事情说出去,引来狄国大军征讨,这可就麻烦了。”

马文慧:“那你的意思是,莫非要除了他?”

王弘博:“我等都是大卫时代出生长大的人,怎能做出悖逆之事。臣的意思是最好让陛下知道此事,让其自己降旨退位,我们保证其生命和后代安全,给他找个可靠的安身之地,这样最为稳妥了。同时毕竟他是皇帝,有他的一纸文书,我们日后再发号施令将更具有合法性。”

刘婷娜:“文慧,弘博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因为小皇帝的事儿被发现而引来战争,可是得不偿失的。”

马文慧:“好,我再想一想。”

此时,赵罡璂已经也大约知道了战事与和谈的情况,他高兴能挫败狄羯进攻,保全海山洲,但和谈成功之后,自己的价值就会急剧衰弱,以后又会如何呢啊。

七月二十五日,马文慧、马宪永、王弘博、李宇新、陆子华五人率军五百觐见皇帝赵罡璂,并向他说明了不久前与狄国的战事。

赵罡璂如今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有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自己的外孙。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从陆君善去世后,他的一切都是由马文慧来安排的,包括自己的婚姻和自己周围的人。而且经过三十年的潜移默化的训导和教育,赵罡璂虽然对他们夫妻有所畏惧,但也有很浓厚的感恩之情,已经基本视马文慧和刘婷娜夫妻为父母了,虽然有时候也很火大,但更多的是离不开,离了马文慧夫妻,他完全无法生存。

陪同赵罡璂在一起的有马宪凝、常依云、宁国长公主、常丽玲和赵昊兴这些最亲近的人。

平常马文慧见皇帝的时候也带随从,但都不带兵,而这次不一样,不仅带了亲信重臣,还有兵,这无疑吓坏了赵罡璂一家人。

赵罡璂是胆战心惊,不敢说话,宁国长公主也已经老了,没有什么话可说。此时,马宪凝作为身份最特殊的人首先开口说:“父亲不可无臣子之礼,不可卖主求荣。”

卖主求荣,多么严重字眼,出自于自己的亲生女儿之口,马文慧心如刀绞,却也倍感伤心。

马宪永:“皇后岂能如此和太师讲话,这岂是女儿对父亲说的。”

马宪凝:“尔等也知礼法,私自带兵进入宫中,这符合礼法吗?”

马宪永没话说,自那年小妹震撼性地释放奴隶后,马宪永就对妹妹这个皇后的身份感到别扭,除了实在没办法的场合外,尽量少和这个越来越伶牙俐齿又张口闭口经典伦理的妹妹见面。

常丽玲:“大哥,你们带兵来是何缘故,难道你真的要做不可为之事吗?”

王弘博:“陛下,和议达成,是社稷和万民之幸,也是陛下如天之仁。”

还不等王弘博说完,常丽玲就打断,说:“我不听你们说这些废话,你们是不是真的想做大逆之事。”

宁国长公主则对自己的丈夫陆子华说:“你来做什么,要谋逆?”

陆子华一句话也不说,他也是无奈啊。

马文慧此时看到女儿的愤怒,外孙的畏惧,多年朋友常丽玲、宁国长公主的挺身而出和无奈,再看看赵罡璂这个小皇帝的惊恐,心情异常复杂。再想想三十多年来的君臣之情,以及翁婿之情,还有定隆、德炎先帝的恩情,他还是不忍,说:“你们先都出去。”

马宪永等人疑惑了,李宇新说:“大哥,这......”

马文慧:“都给我出去。”

马宪永等也都不得不出去了。

他们这些人走后,马文慧跪倒痛哭流涕,说:“臣是有苦难言啊,狄羯让臣必须交出去,臣也确曾动过此心,但臣终究还是不能。”

马宪凝:“为何?”

马文慧:“昔日臣兵败如山倒时候,尚且不曾将先帝和陆君善交出去,今日臣尚有战船千艘,精兵十万,以及根据地海山洲。决不能将陛下交出去。决议拼死一搏,大不了再去南洋。”

赵罡璂看了看马文慧,根据自己三十年对马文慧的了解,发现如今他所说并非是虚言,然后扶起这位岳父,说:“三十年了,朕有自己的苦衷,你也有自己的难处。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海山洲好不容易历经三十年建设方能粗安,朕岂能为个人之荣辱而置百万生灵于不顾啊。”

说罢,赵罡璂提笔亲自写下了一道诏书,并盖印。

这份诏书的大意是:

今与狄国大战,晋公率我军兵将勇挫狄国。狄国被迫与我求和通好贸易,我海山洲得以从此底定安宁,社稷生灵赖以生存。

朕幼年即位,正值家国离乱之际,幸相父拯救生灵,得以在海山洲立足,保全国脉民命。今日既与狄国通好,并虚遵其君,朕如再占君位,恐于体制不符,尤恐再引干戈导致烽烟再起。

自古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天下黎民计,为海山洲生灵计,朕即日下旨退位,一切事务均由晋公处置。

兴宁三十年七月二十五日

马文慧看后,说这万万不可。众人也认为不可,然而此时赵罡璂真的是决心已下,同时也扑通一声跪倒在马文慧面前说:“朕是生是死,是交是保,非朕可为之,皆赖相父裁决。只希望相父念在多年情谊,保全皇后、贵妃及三个孩子,让他们平平安安度过一生,或者将他们送往外地独自求生也好,这是朕唯一的要求。”

马文慧:“臣将誓死保护陛下及全家。”

马文慧出来后,众人问结果,他们都希望将小皇帝交出去,或者是让其自尽这样最好。然而马文慧口气坚决地说:“三十多年君臣之情,我绝不忍做此大逆之事,你等不需多言,我自有办法。”

众人无奈,只能是跟着回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