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惊风密雨第八十章 有谁时下可擎天
书名:赤龙军神 作者:白少宇 本章字数:4894字 发布时间:2021-08-18

第八十章 有谁时下可擎天


 

上回说到,霍青以一颗信号弹,成功调虎离山,将山上搜索部队和山下设伏部队,一并引到山上,他则借此机会脱身而去。沈东楼正和一个侍女行云雨之事,见信号弹响起,心中暗喜,自觉应该能将霍青手到擒来,可就在此时,得到禀报:马原来访。沈东楼年纪尚小,与马原不可能有私怨,但金龙军团与青龙军团之间,向来不和,仇怨极深。

 



说到此处,不得不将两支军队的前仇旧恨,概括讲述一下,以解各位朋友的疑惑。

 


太祖皇帝李明德实施的是世袭制,这就形成了以金龙军团为派系的贵族阶层;

随着金龙军团的堕落,金龙子弟的颓废,太宗皇帝李世政为重整军风,欲废除世袭制,改而实行军功制;

他决心未下,先成立新军——青龙军团,提拔龙飞云等青年将领,将军功制在新军中试行,准备以观后效。

 



谁知道,中秋节这天,青龙军团基层军官张祥及其属下们,与金龙军团的老兵,发生了私斗,给龙飞云这位新军主将,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麻烦。

 


金龙军团本以为,青龙军团会给他们道歉,可没想到自己的兄弟反倒被绑了起来,被送到青龙军团治罪;

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再加上沈介溪暗中派人煽动,于是许久以来积累的不满,彻底爆发;

大量金龙军团士兵聚集起来,开始冲击青龙军团的营寨。

 



事情闹到这个程度,龙飞云被彻底激怒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看得很清楚:

金龙子弟,已经成了一堆不可救药的烂肉,自己狗屁不是、屁事不干,却还容不得别人认真做事;

他们自己烂透了还不够,还要拖着别人一起烂,你若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就等着他们和你处处找别扭吧。

 


龙飞云迅速集结兵力,将乱军驱散,还抓住了数名带头闹事之人,连同沈介溪送来的老兵,一并军法处置:

每人五十军棍。

 



处罚结束了,又出了新的意外:

一个老兵,被抓来之前,身体就有点毛病,这一通军棍挨下来,当场一命呜呼。

 


这下坏了,金龙军团愈加群情激愤、怒火冲天,要和龙飞云势不两立;

沈介溪则借此机会,向朝廷上书,参劾龙飞云处事操切、草菅人命。

 


金龙军团的世袭贵族们,犹如一群蚊子见到了血,也立刻扑了上来;

大量弹劾奏章,雪片一般,向李世政飞来,要求解散新军、严惩龙飞云。

 



对世袭贵族的心思,李世政心知肚明,但问题在于:对此次事件如何处理?

 


真随了世袭贵族的愿,解散新军?

李世政不甘心改革就此终结,自然不愿如此,但若不给世袭贵族们一个交代,他们又岂能善罢甘休?

 


李世政犹豫再三,做出以下处理:

第一,将新军一分为二,从青龙军团中,再分出一个白龙军团,任命年纪虽轻、但处事沉稳的云宪担任主将;

第二,将龙飞云降职为青龙军团副将,将金龙军团的副将马燕铁,任命为青龙军团主将。

 


从处理结果来看,李世政也算煞费苦心:

第一个处理,是李世政对改革的坚持,继续推行军功制,只不过试行范围作了调整;

第二个处理,是李世政对世袭贵族的妥协,既小惩了龙飞云,又将主将更换成了世袭贵族的人。

 


这也体现出了李世政的矛盾心情:

既不甘心改革半途而废,又不想和世袭贵族们剑拔弩张,故其处理方式,真有和稀泥之嫌。

 



世袭贵族们对这个处理结果,不算完全满意,但这群官场老油条也明白:

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事得一件一件地做。

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蚂蚁啃大象、小刀锯大树一样,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假以时日,必能使李世政的改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他们纷纷上表,称赞李世政旷世明君、处事公道;

而马燕铁担任青龙军团主将之后,立刻将张祥等参与私斗之人,一律开除出军队,永不叙用。

 



面对这个处理,青龙军团的将士们感到愤怒,差点酿成哗变,幸得龙飞云及时处理,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得以平息。

 


“私斗事件”虽暂时告一段落,但这是新生力量与世袭贵族们之间的第一次较量,最终以世袭贵族们的胜利而告终;

金龙军团、青龙军团就此结下了梁子,也为后来的诸多事件埋下了伏笔。

 



以金龙军团主将——沈介溪为代表,世袭贵族们决定利用此次胜利果实,乘胜追击:

让马燕铁对龙飞云,处处予以排挤,并将各级军官皆换成自己的心腹,使青龙军团也成为,世袭贵族们彻底掌控的军队。

 


于是,龙飞云在军中愈加艰难,他所制定的训练计划,所发布的命令,上有马燕铁处处掣肘,下有各级军官阳奉阴违。

 


愤怒的龙飞云,几乎想要上书辞职,但在恩师姚昭的劝说下,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不甘心看着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青龙军团,最终堕落为第二个“金龙子弟”。

 


所以,龙飞云选择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亲自走上训练场,暴雨中、烈日下,和士兵们一起训练、摸爬滚打。

 


他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对手:

你们可以剥夺我的权力,却无法剥夺,我作为一名军人的尊严和骄傲。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人心向背。

青龙军团的士兵们,无声支持着龙飞云,在他的率领下,继续认真刻苦训练。

 



马燕铁不是瞎子,他清楚地看到了龙飞云、青龙军团士兵们目光中闪烁着的坚韧不屈。

 


他对此感到恐惧:

尽管自己是青龙军团名义上的主将,但在这些淳朴的士兵眼中,他们的主将只有龙飞云,别无他人;

只要龙飞云一声令下,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马燕铁害怕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支他能掌控的军队;

他甚至担心,一旦有一天,龙飞云若下令杀了他,这些士兵会毫不犹豫地执行这个命令。

 



于是,马燕铁找沈介溪商量对策,想方设法,要把龙飞云从青龙军团中排挤出去。

沈介溪给他出了个主意:

上书皇上,请求将龙飞云调到金龙军团。

如此一来,既可以使龙飞云离开青龙军团,又能够使他时时处于沈介溪的掌握之中,一举两得。

 


此计若成,龙飞云的前途,可就够瞧得了;

不知是不是天命使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第一次龙鹰战争爆发了;

马燕铁只得把写了一半的奏折,先收起来,赶紧整军备战,处理军务。

 


第二天就要出发了,马燕铁检阅完了军队,准备回署衙休息时,街上的百姓纷纷向他问好;

马燕铁很高兴,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以显示自己亲民。

 


就在此时,骤变突生,从人群中跳出一条大汉,一个箭步来到马燕铁跟前,拔出一把剔骨尖刀,狠狠刺进了马燕铁的胸口;

刺了一刀,大汉似乎还不解恨,拔出来又刺去,足足捅了不下十刀;

马燕铁猝不及防,当场倒地,气绝身亡。

 


刺客见行刺成功,也不逃跑,仰天大叫:“刺客是我张祥!”

 


反应迟钝的侍卫们,此时才反应过来,连忙将刺客张祥拿下。

 


审讯时,张祥义正词严:“我之所以刺杀他,是因为他该杀!”

 


此案经多名大臣审查,不管谁来问,张祥都一口咬定:

自己从军,本想求个前程,谁知新任主将马燕铁不问青红皂白,将自己开除出军,永不叙用;

此等仇怨不共戴天,故予以刺杀,以报此仇。

 


也有大臣怀疑,其中有人指使,但怎奈张祥坚持:此为私怨,无人指使。

 


战争在即,在李世政的催促之下,这桩“刺马案”容不得细审,草草结案:将张祥处死了事。

 


无论人们对“刺马案”有怎样的猜测和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

此案中收益最大的人,就是龙飞云。

 



如果我们勉强将“刺马案”,作为新生力量和世袭贵族的第二次较量,那么这一次的胜利者,是以龙飞云为代表的新生力量。

 


马燕铁死后,龙飞云顺理成章恢复了主将之职,率领青龙军团作为先锋军团出征,开启了他传奇般的征战生涯:

先是在龙城附近的玄铁关,大败敌军;

随后,又和云宪率领的白龙军团联合作战,一举收复琅崖、章夜、娄蓝三镇,斩首万余。

 


事实证明,李世政的改革是正确的。

青龙军团、白龙军团的表现,远远超过了金龙军团;

在战场上,表现最勇敢、最富有才华的将士,也大都来自这两个军团;

后来的青龙军团主将、车骑将军——马原,也是在此时脱颖而出,于战场上展示出了动人的光彩。

 



金龙军团主将——沈介溪,在战争爆发初期,算盘打得很精:

既然新军立功心切,那就让他们去拼命吧,金龙军团作为预备队,可冷眼旁观;

若仗打得不顺了,可以保存实力;

若仗打得顺,可以迅速投入战斗,以争功劳。

 


可情势发展,远远超出了沈介溪的预料:

龙飞云所率领的青龙军团锐不可当、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其光芒之耀眼,使其他人只能相形见绌。

 



捷报频传,李世政大喜,将二十九岁的龙飞云,提拔为大将军,统领青龙、白龙、金龙三大军团,向南追击残敌。

 


这道旨意下来,白龙军团主将云宪很开心,他本就是龙飞云的下属,对其崇拜钦佩,如今重新回到老领导手下,他自然乐意。

 



沈介溪可就难受了,之前龙飞云被降职,他是始作俑者,如今到了龙飞云手下,岂能有好果子吃;

更何况,他自觉身为贵族子弟,以后要听从平民子弟的龙飞云指挥,心中亦是深感屈辱。

 


这些还没什么,最令沈介溪担忧的是:

随着战争节节胜利,龙飞云、云宪、马原,这些新生力量已成为赤龙帝国的战争主力,而龙飞云被任命为大将军,则更足以证明:

李世政对这批新生力量的欣赏和认同。

 


如果这样下去,等战争结束,李世政必将大力推进军功制改革,废除世袭制;

到那时,他们这批世袭贵族,将彻底告别权力核心、丧失立锥之地。

 


这不能不引起沈介溪的担忧,不过,他向来城府颇深、沉得住气,表面对龙飞云毕恭毕敬,内心却暗藏杀机:

就让这群小子得意两天吧,等一旦有机会,定要将其置之死地。

 



机会还真来了,绝龙谷一战,龙飞云初战不利,见强攻不行,决定智取,他亲身赴敌营诈降,促使敌人麻痹大意,从而为全歼蓝鹰军队,创造了战机。

 


没有人知道,龙飞云为什么要以自己为诱饵,设下如此圈套?

 


有人猜测:

龙飞云是一名视胜利为最高追求的职业军人,为了胜利,他甘心牺牲一切,故明知此行凶险,但为了胜利,他甘心赴险。

 


还有人猜测:

“刺马案”尽管不了了之,但怀疑龙飞云的声音,却从未终止过;

饱受压力的龙飞云心里明白,只有不择手段、赢得战争,才能彻底洗白自己。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

为什么龙飞云明知“绝龙谷”名字不吉利,且蓝鹰军队也占据了有利地形,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强攻;

为什么初战失利之时,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实现全歼敌人的目的。

 



之前,大家都以为,龙飞云此去必死无疑,连沈介溪都有点唏嘘不已、自叹不如。

可谁也没想到,龙飞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毫发未伤。

 


为什么蓝鹰人会对他如此优待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但主将平安无事,战争又大获全胜,总是好事,故都没有深究其原因。

 



别人对此并不在意,沈介溪却感觉到,这是一个置龙飞云于死地的天赐良机;

他指使手下副将肇梅村,向太宗皇帝李世政,上奏折告发:龙飞云有叛国谋反之嫌疑。

 


其证据有两点:

其一,龙飞云下达的密令中提到:

“我亲赴敌营诈降,敌必不会怀疑我,故定会放松警惕、疏忽大意,我军可趁此夜袭,全歼敌寇。

若夜袭不成,则与蓝鹰人协商,平分赤龙国土。”

其二,若龙飞云没有叛国投敌,何以全身而退。

 



没有人知道,太宗皇帝李世政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相信这“莫须有”的指控,还是担心龙飞云功高震主?

亦或许:

“刺马案”的草草结案,本就是他的授意,既为战争情势所逼,也想看看龙飞云等新生力量,到底堪不堪重用。

 


如今战争结束,外在危机已去,李世政不得不对龙飞云有所怀疑:

既然龙飞云为了主将之职,能演了一出“刺马案”,谁又敢说,他没有谋反之心呢?

更何况,若没有谋反之心,为何蓝鹰人会放过他?

 


有时,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相信什么。

 



无论沈介溪是否精确把握住了李世政的内心,但肇梅村的奏折,达到了目的:

龙飞云,被打入天牢,终身囚禁;

妻子、儿子,被贬为奴,妻子在南下途中去世,儿子下落不明;

全部家产,被罚没充公。

 


云宪将军,因为坚持不承认,龙飞云下达过第二条指令,也被下狱,后来病死于狱中;

白龙军团,被贬为预备役部队,远远驻扎北方之地。

 


只有马原结果尚好,继续担任青龙军团主将,但青龙军团被任命为边防军部队,永远驻扎边境。

 



沈介溪、肇梅村等人成为最终的赢家。

沈介溪被提拔为宰相;

肇梅村先是接替了金龙军团主将之职,年事已高之后,接替了姚昭之职,成为军事大学的第二任校长;

金龙军团,则成为龙城卫戍部队。

 


可见,龙飞云之案,无疑是新生力量和世袭贵族们的最后一次较量,此次结果,意味着世袭贵族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世袭贵族再次占据了权力核心,而龙飞云等新生力量,或者下狱,或者死去,或者像马原、青龙军团、白龙军团这样,沦落到了权力的边缘地带。

 



好吧,金龙军团与青龙军团、世袭贵族与新生力量,之间的博弈与恩怨,我们就讲到这里了。

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故事中来吧,马原前来找沈东楼,肯定是为了霍青之事而来。

问题在于,一个已经远离了权力核心的老将,又怎么可能会说服沈东楼放过霍青呢。

马原又将怎样帮助霍青洗刷冤屈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八十一章《一身是胆敢独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赤龙军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