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壮年烟月十四州(一)
书名:人间烟月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4026字 发布时间:2021-08-10

曰: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话说此次泰山之行,九尾灵狐与弘忍大师、国师双方斗法斗得两败俱伤,九尾灵狐只得再逃民间,伺机而动。而禅封队伍返回东都洛阳后高宗即令大理寺与刑部全国缉拿九尾灵狐。与此同时,高宗、武后亦于乾元殿中设宴以谢弘忍大师与国师二人。


不一时,众人入席,高宗即令宫中伶人起舞歌唱,那伶人或是歌唱,或是舞蹈,众人见过,满是欢喜,皆言赞赏之词。武后道:“此次泰山之行,不料九尾妖狐来犯,幸得大师与国师二人伏了此妖,今设此宴奉谢二位。”武后随之给一手势,宫女见了上之一物,走进一看,原是南海明珠。武后道:“无它物可谢二位,特将这南海明珠赐于二位。”弘忍大师与国师二人纷纷谢道:“臣等谢过皇后殿下。”言罢 ,二人便各唤弟子将其收起。


少顿,众人酩酊,弘忍大师便向高宗、武后谢宴辞去。国师见此相送弘忍大师至乾元殿外,弘忍大师道:“道兄却到此处,老妠自行离去便是。”国师听此一言,叹道:“老家伙,真是羡慕你矣,来去如风,好生逍遥。”弘忍大师听之笑道:“道兄若是同我一般离了这红尘纷扰,也是好生逍遥。”国师道:“如此,怎知红尘何物?”弘忍大师又道:“不入红尘,不知红尘何物;知了红尘何物,难出红尘苦海。道兄,保重。”说罢,弘忍大师施一神足之通,携弟子离去。国师送过弘忍大师,自己亦是起一和光同尘返回无极观清休而去。


此事过后,高宗唤来裴居道、程文昱、裴行检三人询问此次遇刺之事。高宗道:“此次遇刺,三位爱卿有何言论?”裴居道道:“回陛下,领万余大军自边关而来,途中若无人接应,万不可能。” 高宗道:“爱卿心中可有疑人?” 裴居道不言,只双手递上一物,高宗接过一看,原是调兵虎符,上刻篆书“薛”字。裴居道道:“此物乃叛臣腹虺身上搜得,其中他意,臣亦不知。”高宗听过,不言却思,似有线索。片刻过后,高宗才道:“程爱卿、裴爱卿还有何言?”程文昱道:“臣亦不敢多言。” 裴行检见此则道:“臣议调薛国公进京,令大理寺彻查此中所有。”高宗道:“爱卿所言有理,只事关重大,宣薛国公进京调查恐有过激,先使人暗查一番再做决断。”裴居道、程文昱、裴行检三人听此纷纷附道:“陛下圣明。”高宗又道:“此事先且不谈,朕另有一事,急需裴卿去办。”遂即,裴行检上前领旨执之圣意。


不日,裴居道领不良帅进宫面圣。高宗道:“先前泰山之事,薛国公有嫌,只若未有一实证之下便调其进京,恐生事变,故令你亲率不良人暗查一番。”不良帅道:“陛下圣明,臣等领命,自是查个真假各知。”


高宗随之示一手势,宫人便抬数箱金银上来,高宗道:“不良人平日协助各地官府平定治安,需时替朝廷暗查不便之事,可谓劳苦功高,却因身份不能明赏你等,此些金银,算是予你等一番补偿。”不良帅道:“陛下知臣等辛劳已是臣等大幸,怎敢奢求其他。”高宗道:“大帅此言差矣,有过应罚,有功当赏。此些皆是你等应得之物,朕随后便令人送至不良人处,大帅与属下分之即可。此后还望不良人多行利国利民之事。”不良帅道:“臣等谨遵圣命。”不时,不良帅退出殿去。


莺飞草长,时至二月,高宗以感先祖庇护之名,即追尊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无极观为“玄元皇帝庙”,特令工部尚书阎立本主持扩建,大理寺卿裴行检辅以此事。


旨下,高宗单独唤来裴行检与其道:“爱卿可是记得朕先前爱卿之言?”裴行检回道:“臣未敢忘记。”高宗道:“阎卿为人正直,裴卿定要见机行事。”裴行检道:“臣知晓,臣定当不与阎公起一争执,一切以陛下旨意为重。”高宗听过哈哈大笑道:“如此,有劳爱卿一番。”


这般,阎立本与裴行检二人领了圣喻,不日便于北邙山上翠云峰间相遇,阎立本一见裴行检便道:“裴公,这设计、建筑之事自有工部足矣,大理寺理应管皇室百官之事,至尊此举是何用意?”裴行检道:“至尊用意,阎公果真不知?我大唐开国两大国师推演得知大唐日后将有之大事,作之‘推背图’并附注释,然太宗皇帝、至尊多次向国师寻要,皆被国师婉言拒绝。此次泰山封禅,队伍被这九尾妖狐所袭,此种难知之事,经将不起多次,若能提前先知,自能事先布局,一切化解之法,自是易得;故此次修玄元皇帝庙为虚,寻推背图真迹与其注释为实。”


阎立本听之则道:“至尊已是圣君,所做之事并无不妥。这推背图国师既是不愿,想必自有用意,至尊又何必强求?”裴行检道:“阎公此翻言语我等早已听起老茧,这劝谏至尊之事我是无能为力。只至尊所做之事无损江山社稷,我等臣子,自是领命行事,其他种种便是有劳阎公等人矣。”阎立本听罢,只得叹之一气,随之与裴行检办之此事。


此事暂且不表,忽有一日,刘祥道取一文章,别之府邸,专等高宗升殿。


次日凌晨,高宗升殿,刘祥道当即奏道:“臣与皇甫尚书二人奉陛下之意寻觅人才,如今确得一人,此乃所寻之人所作文章,臣与皇甫尚书皆觉此文词美义壮,写得甚好,特盛于陛下过目。”说罢,刘祥道便将文章盛于高宗,高宗接过文章,打开一阅,见文章曰:

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鳌纪下清,珍野辟黄灵之馆。兼山配极,照鸾阙於霞标;荐水涵元,湛骊宫於雾壑。斯则神徵语怪,功潜鸟迹之初;理涉非经,道昧鹑居之始。授凤书而稽碧落,仙构罕存;按龟而质黄图,金模间起。粤若风移处闇,层巢恢火运之机;业洎向明,上栋括河图之奥。三阶布政,咏匪日于灵台;百堵陈诗,颂斯干于考室。亦有黄轩瞰月,谯门颓九洛之功;璿闼排烟,牧野构三河之酷。御燕台而临北极,缺王度于祈招;列云阁而拒南山,陨皇谟于轵道。然则卑宫丧礼,采椽轻四海之尊;丰屋延灾,柏梁非万乘之有。虽因时立事,奢俭殊流,而宏道在人,兴亡迭运。灵光末造,不窥九室之荣;景福宏规,犹拥三方之衅。瞻风旧史,逮曹马而无讥;观迹故墟,历周隋而未得。自我唐太陵迁构,均五方于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于虬床之下。坐圭台而清俯仰,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风雷合响。得元功于大壮,其在兹乎?

我大唐鸡浑指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谶裁仪,辟太虚而有天地。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徵祥,鸣凤呈真王之表。高祖太武皇帝虹星湛色,开宝胄于金壶;蛟电凝阴,发皇明于石纽。白蛇宵断,行移海岳之符;苍兕晨驱,坐遘?雷之业。属东邻委驭,扇虐政于丛祠;北拱隳尊,紊皇图于宝极。蜚鸿集野,瞻乌鲜投足之因;青犊啸风,群鹿无择音之所。天街五裂,截鲸浦而飞芒;地纽三分,触鳌山而按节。元虬在御,扫圻甸而廓星都;黄鸟分麾,动扶摇而骇?阵。镳宫仗钺,跨高陌而登元;辔野韬戈,陟圯坛而拥号。皇图不恃,圣人追卷领之风;神器无私,才子奉褰裳之运。   


高宗读至此处,遂即龙颜大悦,惊叹不己道:“好文,好文,只不知此文是何名字?”刘祥道回道:“ 回陛下,此文名曰《乾元殿颂》。”高宗道:“如此妙文作者姓甚名谁?”刘祥道又道:“此文乃是绛州龙门县人氏,文中子王通之孙,王勃,王子安所作。”听此高宗叹道:“奇才,奇才,真乃我大唐奇才!”不时,高宗回过神来,又道:“如此,爱卿明日着他前来见朕,朕亲见此人一番。”刘祥道领旨,退殿之后,便差人将此事告知王勃。


次日,宫中金吾卫来到,将王勃带往皇城神都苑,时神都苑内春风浩荡,花草盛开,高宗、武后等人正在逗弄李令月。程文昱道:“禀陛下、皇后,人已将王勃带到。”王勃即行拜礼道:“微臣参见皇上、皇后、小公主。”高宗放下逗弄李令月之事,言道:“朕昨日阅了你那《乾元殿颂》,字里行间,仕进之意甚明,只是不知,朕若让你进仕,于国于民你有何良策?”王勃道:“陛下置微臣于何位,微臣便有何良策。”高宗听之心喜,望之一眼武后,武后见之回一眼色,高宗便道:“如此,朕便封你为朝散郎,视察我大唐学子科考之事,闲时替朕教导太子、公主一番,且作一少师之职。他日功高,再作升迁。”


王勃心里虽是有所准备,然今年方十六,一切来得突然,便傻立原地,不知所措,程文昱见此,旁边轻敲王勃道:“子安还不谢恩,此幽素科试已是多年未有人过,只因太难,如今陛下使你过了,还快快谢此大恩。”王勃听过,方才反应过来,连忙谢恩道:“臣谢陛下、皇后殿下天恩。”


话音刚落,又见远处裴居道飞驰而来,拜之高宗、武后即道:“禀陛下、皇后殿下,京师宰相张政事急信。”言罢,便将急件乘于高宗,高宗接过信件,拆出一看,上书道:

高句丽有变,臣不能处,望陛下早回京师,以谋大事。


高宗看过顿时严肃起来,一边将信递于身旁武后一边说道:“王勃,不日朕将返回京师,你且回去,速做准备随驾京师。”王勃道:“臣遵旨。”


王勃走后,高宗唤来群臣,随之交代洛阳事宜。数日之后,洛阳事罢,高宗便领武后、李令月等人返回京师长安。回之长安,高宗即召宰相张文瓘谏觐见。


且说这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清河县)人氏,阳城令张虔雄之子。贞观年间,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勣器重。龙朔元年(661年),张文瓘升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


闲话不提,张文瓘见之高宗即道:“禀陛下,不日前,高句丽泉盖苏文去世,长子泉男生继任莫离支。泉男生为解民各地情,先离平壤视察五部,后巡边疆安抚将士。期间为防不测,特令其弟泉男建、泉男产二人代理朝中政事,不料泉男建趁机谋反,杀害泉男生之子泉献忠,自任其为莫离支,随之发兵讨伐泉男生,泉男生被迫退守旧都内城,四处无援之下,派来使者李我大唐求救,臣不能处,特请陛下返回京师。”高宗听之则道:“如此,使者现在于何处?”张文瓘道:“正于驿站之内,陛下是否召见?”高宗道:“不必,就于他说朕车马劳顿,风疾又患,暂不见人。”


张文瓘听又起不解,问道:“为何?陛下此时派一大军助之泉男生,两军接应,必败泉男建大军,一举功成,泉男生自当归附我大唐。”高宗道:“张爱卿所言极是,只朕所想并非如此。自高祖皇帝以来,高句丽数犯大唐,后太宗皇帝虽是御驾亲征,然却无果,今天赐良机,朕自当一劳永逸,永绝此患。”张文瓘道:“陛下可是欲灭高句丽?”高宗道:“张爱卿一点便通,朕之幸,大唐之幸。”于是,高宗便以泉男生曾以精兵数万据守鸭绿江畔为由扣下来使,又令边疆将领按兵不救,若有违令者,当斩无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人间烟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