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立威海外
从马文慧返回海山洲后,生存发展是最大的问题。除了原有的和转移来的物资外,主要就是发展。靠着上百万流民的努力,在海山洲的二十年左右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的,但是这里终究是地域有限。虽然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生产是不成出问题,换言之就是吃饭没多少问题,但是缺乏一些资源尤其是金属资源,光靠原有的储备和有限的发展是难以解决的,必须从外部寻找。近二十年来虽然通过走私和与沿海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故而从兴宁十五年开始尤其是兴宁十七年以后,随着东部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向南寻找资源和立威就是当务之急了。
兴宁十七年底到十八年初,重组和编练的军队大体得以编成,欲有所动作,但是对于向狄羯作战,谁都没有把握和意愿。在张璇强、崔子建建议下,对狄羯仍然力持宁静和防御态势,于是力主向南行动。但是向南行动距离遥远,后勤将是极大的问题。崔子建、曹允恭、张利海、马虎等建议可以派水师和部分步骑兵向南震慑以显示实力,目的是让南方的各土著及酋长国与我们友好合作,最起码是能与我们自由贸易,以我们的茶叶、布帛甚至一部分技术换取我们缺乏的金、铜、铁等。同时可以利用海上航行打击一些海盗,确保航路畅通和贸易流畅。同时派军南下也可熟悉水路航道。而这些人的建议中,马虎说的最为恰当,且极为重要。马虎的核心意思是:
狄国乃我心腹大患,必死之敌。纵然万一不得不与之和解,亦需武力战胜之,方可言和。正所谓能战方能言和。狄国近二十年虽不曾犯境,然其在东南仍屯驻大军,打造战船,不可不防。另狄国闽海帅臣为献媚其主,深恐其会铤而走险进犯宁西,因此宁西之备万不可松。宁西为我西门,不得不防。我海山洲虽不缺粮米,但马匹铜铁均属艰难,若与武国商贸,甚难,不得不另寻他途,唯有南方。
南方之地,乃南海之外国也。横亘数千里,当中土丙离之位。山川绮丽,四序温燠。其水土肥美,百姓生聚,不异中土。从宁安舟行七十二更,仅七日程耳。昔年沿海之人数贸易其地,云山有金,亦未曾见。惟有大小银钱,亦外夷从其本土载来资用也。另听人言道南方诸岛番,唯南方之人待我中土人和善,可资贸易,唯海盗为患。南方之夷部,虽名曰国,然其地域大者不当中土一郡,小者不如一县,且多分散,非有信义,徒有富庶之地,实无经营之能,守国又无材武,空费数千里之宝地。
昔司马错、张仪争论秦惠王前,张仪欲攻韩、司马错欲伐蜀,谓:富国,务广其地;强兵,务富其民;王者,务崇其民德。三者备,而王随之矣。原夫秦之所以雄诸侯,由司马错之计得也。臣谓:今日时势有似於此,故以议取南方开拓为急务。
我议取南方,宜定为国策,然今日我之实力,刚略恢复,远不足以开疆拓土瞬间底定。纵然底定,必将耗费我近二十年经营之储备,万一狄国东进宁西,我军精锐及粮米尽陷南方,必将首尾难顾。故经略南方乃长远之略,乃需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或更久方可,待我海山洲物产丰盈之日方可,待西境对我敌意日消或无进犯之意时方可。
要取南方,先图贸易,再探其人种、物产、舆地、兵略等。后使我移民其地,待我之民在彼之地生根发芽茁壮之时,以我国力之强盛、物产之精美、将士之勇武,其民安得不畏、不羡、不敬乎?在此之时,我便可向其国提出种种要求,彼国纵然拒之,然其命脉皆在我之手中,其国其民绝难有与我为敌之力,则我取南方自可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此策虽费时长久,然却为完全之道。
马虎的这段建议,非常合理,而且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方略,深得马文慧的赞许,故而下令准备远航南方。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和训练,在兴宁十九年六月,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下令以马虎为东南宣抚使,李宝、张承宗为副使,率水步人马一万七千人人和大小船只一百余艘向南出发。这批出征的军队,水军为主,步骑兵是从已经组建的天雄军、飞雄军、威虏军、铁鹰、死士等军中抽调而来的,还有郎中工匠通事土人等各种杂役人员,总计近两万人。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令马虎此行相机行事,路途遥远不必也不可能事事请示,第一次远航不要走的太远,此次主要是熟悉路途,不要贪大求功,并令他们务必在十月冬季到来前回来。
兴宁十八年六月二日,马虎率军从思岭县南部出发,五日经过一小岛略作停靠。这个小岛叫做三群屿国,因为在一群小岛中有三个相对较大的岛屿,故叫此名。马虎大军中带有一些土人,而所带土人与该国土人相似,派人询问后得知是同族。马虎派土人去打探消息并招抚。结果得知这些土人占据三个小岛,总计人口只有二三百户约千余人,因为土壤贫瘠,只能以捕鱼为生。此地因经常有汉人来往路过停靠,故而对汉人的印象一直不错且很友好。经土人安抚后,加上对汉人的友好,三群屿皆愿内附归顺。对此,马虎甚为高兴。与当地土人头目把酒言欢,土人头目也用当地特产的鲜鱼招待了他们。马虎发现这些土人中的男人是比较健壮的,觉得可以日后招抚从军。对于这些自愿内附的千余土人,马虎决定将愿意北上内附的派船送其回去。不愿离开的则继续留在该地,同时鉴于此地距离思岭县只有二百里左右,决议在此留一些兵马驻守。
马文慧通过三群屿国得知在三群屿国南部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岛屿,其中南部有一洛那卡国,该地有土人也有少许从事贸易的汉人,总计数十万人众,可战之军两万余人,是周围海域中最强的势力。其国实际管辖地域和能够影响到的地域约三倍于海山洲。其国虽说也是一大岛,四面环海。但是其国境内也有大山,而且听闻南部有广阔的平原沃野,东部有大河与谷底,不过开发程度不高。其主要精华地段是在这几块地域的中间地带。即便开发程度不高,但该国黄金、铜铁资源丰富,粮食产量也不少。国王名叫甲那拉。得知这些情况后,马虎等率军继续南下航行。十二日,马虎等军航行到一片海域后,发现了一片浅滩,估计就是洛那国附近了,于是率军登岸。在滩头发现了几具身着汉装的人的尸体,然后派人四下寻找,看有无其他人。最后找到了一个还活着的人,询问后得知,洛那国土人和国王喜怒无常,暴戾乖张,对于从事贸易和在该国附近一些本本分分经营的人常常从事掠夺。马虎听后,决议去试试这个洛那国。先派一名书吏向洛那国国王致书,表示希望通商贸易货通有无。同时水军和部分步骑兵船上待命,其余人在岸上驻扎,但要注意隐蔽。
六月三日在向导带领下,书吏携书见到了洛那卡国国王甲那拉,向其致书。这个国王对于远来的不明虚实的书吏礼敬有加,留下其盛情款待了两日。然而私下里却派人打探消息,得知是海山洲有大军到来可能还携带珍贵物品。决议趁他们在岸上就杀掉获取其财物。六月五日,甲那拉盛情欢送书吏,对于要求是一概答应。然而就在书吏返回营地途中,将其杀害,并派兵包围了马虎等人的营地。六月六日夜,马虎等人等了两天多不见消息,预感到出事了,下令全军夜晚待命。当夜果然土人军向马虎营地发起了进攻,但马虎已经有了准备,将其几乎全部歼灭,约有两千人。歼灭这股土人军后,马虎本想次日再进攻。但是张承宗建议:“将军,如果次日进攻,土人和那个国王必定有所察觉和准备,不如今夜无眠换上土人的打扮,连夜抹黑进入洛那国国王附近,然后大军跟随其后,趁势将其擒获歼灭,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对于张承宗的建议,李宝赞同,马虎也觉得有道理。下令李宝率军五千在船上和滩头附近待命,张承宗率两千人前去突袭,马虎亲率大军万余人跟随。当夜子时以后,张承宗率军突袭到洛那王宫附近,先派人将守卫俘虏或者杀死,然后以进宫复命为由,率敢死之士百余人进宫擒获了洛那国王。洛那卡国王对这一突如其来打击毫无准备,大惊失色。到次日拂晓,张承宗基本控制了王宫王城区域,拂晓后,马虎率军向洛那国主要区域进发,沿途的抵抗甚微,反而有不少人以好奇的目光看待或者欢迎。方知是甲那拉平时暴力残忍,已经激起了众怒。俘虏国王后,对于如何处置,众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建议怀柔释放,有人建议杀死后我们自行统治。马虎觉得都不是万全之计,怀柔释放以甲那拉的性格必然报复。而自行统治也不可,虽然此次占领了洛那国,但此次是突袭所致,带有侥幸的运气成分。为此他觉得让洛那国长老和大臣决定,但他们向这些人建议要杀掉洛那国国王甲那拉,换一个温和的友好的。洛那国首席长老甲士比与甲那拉同宗,但对甲那拉残忍暴力十分不满,不过他没有胆量和实力造反,如今马虎等人抓住了甲那拉,正好为此提供了机会和实力支撑,于是与马虎开始协商。协商的结果是马虎支持甲士比杀掉甲那拉,同时拥立其为新国王,答应派兵保护其生存和安全。甲士比则同意洛那国与海山洲进行自由贸易,并允许海山洲向洛那国移民耕种经营生意等。
六月七日,甲士比以首席长老名义召集各长老部族等集会议事,众人对杀掉残暴的甲那拉和让甲士比即位没有异议。然后在马虎的武力支持下,甲士比登上了洛那卡国国王的宝座,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感谢马虎等人。大宴持续三天,马虎、张承宗在洛那卡国附近进行了游览和参观,而李宝则率军驻守滩头和船只,补给生活必需品。六月十日,甲士比欢送马虎,并进献黄金两千两,稻米粮食五万石,铜五千斤,铁一万斤,奇珍水果一千斤,美女二十人,克日即启程运往海山洲。马虎代表海山洲及马文慧回赐兵器一千件,茶叶一万斤,绢帛布匹一万匹。同时派一千五百人由偏将李伽镇守洛那国,保卫甲士比。临行前马虎特意嘱咐李伽要小心谨慎,重点确保沿海滩头的退路与海山洲之间航道安全,万一有变可自行处置。
离开洛那卡国后,马虎率军继续南下,先后经过了八打、拉米地、甲米巴、黎实比、碧水瑶、蒲端、麻逸等国,其实就是部族酋长地区,这些地区听说附近最强的洛那卡国国王甲那拉被马虎率军杀死,无不望风丧胆,都对马虎大军是盛情款待,进献礼物珍玩美女。马虎是通通笑纳,并表示他们之后可以来宁安府贸易。而这几个部落酋长中,麻逸是最为富庶的,文明程度较高,但实力不及洛那卡国。该地山势平缓,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制盐、酿酒、织布等相对很发达,而且做生意很讲诚信,其进献之礼有当地特产黄蜡、珍珠、海盐、木棉、槟榔、花布等,还有美女。鉴于麻逸国较为富庶且文明度较高,但实力较弱且位置很重要,而且该国也请马虎在此驻军。马虎思考后决定在此驻军守护,派兵两千人,交偏将李武统率。不过这些地带的部落酋长普遍有夫死妻殉葬的传统,马虎对此是极为不解和比较恼火的,曾委婉提出了劝告。还以宣慰使的名义救下了几个夫死要殉葬的几名女子,当地土著部落倒是也给了马虎个面子,同意了。但是这些女子也不能在当地生存了,马虎也正好将其带走。其实这些女子被救下后也巴不得离开,倒是也如愿了。
到八月中旬,马虎已经南行了近两千里,时间也已经近九月,准备率军返航。在返航途中,听说在洛那卡国西部二百里海域常有一伙海岛出现,往来抢劫商货贸易船只。为首的叫做林虎耀,曾是前两广一带海岛世家出身,十几岁就浪迹江湖,招募亡命,巅峰时代曾有大小船只二百余艘人数三万余人,如今虽然今不如昔,但依然不下两万人。此次听说海山洲带有不少财物南下,谋划抢劫。马虎听闻后就下令立即前往洛那卡国,与洛那卡国一起剿灭这伙海岛。八月底在路途中,马虎让人四下放出消息说自己已经率主力返回,实际上是派数十艘快船将洛那卡国及各部族酋长进献的礼物立即运回海山洲,而自己率军来到洛那卡国,与国王甲士比协商围剿林虎耀部海岛。协商后决定派出零散小船搭载一些物品在洛那卡国周围海域来往,诱使其抢劫成功几次,然后待其放松警惕之时,马虎的军队与洛那卡国一起在海上包围,同时马虎已经了解到其中一处老巢就在洛那卡国南部二百里附近的一个小岛上,已经派兵数千人在小岛附近停留,准备在九月中旬前后动手进攻以捣毁其老巢。甲士比同意,并派兵五千人和船只五十艘听马虎调遣。
从八月底开始到九月十日左右,确实有不少船只在洛那卡国西部海域被抢劫,但这正是马虎愿意看到的。因为其多次抢劫成功,已经志得意满略显骄横,而且所行之地已经逐渐向东深入到洛那卡国西部不到百余里的海域。而马虎的上百艘大小船只早已经准备妥当。九月十五日,李宝率领水军部分船只和步骑兵共五千余人从洛那卡国南部出发,经过三天奔行,突然来到林虎耀的老巢南石碣岛,林虎耀部因为大部分人马常年都处于海上活动态势,所以在老巢分布的人马不多,李宝之军突然来到,其老巢所留人马根本措不及防,李宝之军不到半日就将其全部围歼,歼灭千余人,能带走的珠宝财富粮食全部拿走,拿不走的全部烧毁或者扔入大海,同时李宝下令将林虎耀此处老巢内的所有房屋通通烧光,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对于李宝如此的凶狠做法,许多人感到恐惧和不忍,但是李宝认为第一次远距离对有实力的海盗作战,不能像之前的对付零散的和邻近海域海盗那样可以以恩义招抚。那些人为海盗往往是迫不得已,而这些有实力的海岛远离故土,而且四海为家,早已经是亡命徒和狡黠之辈,必须以血对血,让其知道更加凶残的办法是什么,只有这样他们以后才会收敛。就在李宝消灭南石碣岛后,马虎率领的船只也已经逐步悄无声息的将林虎耀的海盗船队包围了,九月二十二日,在林虎耀亲自率领五十余艘船只来到洛那卡国西部海域三十里处的时候,更是轻敌大意。多年来洛那卡国与林虎耀打交道,虽然也有胜利,但海盗流动性强,吃亏并不大,林虎耀实际上根本不把洛那卡国放在眼里,而此前马虎已经放出风去说自己已经率军返回海山洲了,这更是让林虎耀分外骄横。正当林虎耀得意之时,马虎率领的百余艘战船已经将其分别包围,林虎耀果断下令突围,但为时已晚。马虎战船上的弓弩、投石、火药箭纷纷向林虎耀的船只射去,没几个时辰,林虎耀的船只几乎尽皆被毁,林虎耀率领部分船只被迫向陆地行驶,而马虎事先已经空出一条路让他向陆地行驶,正当其靠近陆地时候,地面上,张承宗率领数千弓弩手已经埋伏就绪,将其全部射杀,林虎耀则被俘虏。
此次对海岛头子林虎耀的作战,消灭其主力船只五十余艘,人员七八千,缴获船只十余艘,各种珍宝器物上万件,俘获人口数千。而对于林虎耀,洛那卡国国王希望将其在洛那卡国处斩,马虎原想将其押回海山洲,但考虑路途遥远恐有变故,而且也是照顾洛那卡国的情绪,最后同意在洛那卡国将其处斩。对于俘获的人口,马虎本想将其安顿在洛那卡国富庶地区耕作,然后由李伽向其征税,但是张承宗建议还是要带回去,避免其专断过多,而且这些人不少是汉人,还是带回去好,留在洛那卡国语言风俗不同,恐生事端影响了与洛那卡国的通商就得不偿失了,马虎觉得言之有理,将其全部带走。
九月二十六日,马虎率军从洛那卡国开始启程返回海山洲。而早在十日左右前,已经有数十艘搭载礼物的船只和洛那卡国进献的礼物抵达了宁安府,马文慧等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并了解到马虎要对海盗下手了。对于与这样一个有实力的海盗团伙作战,马文慧、张璇强心里虽然放心,但还是有疑虑。但崔子建则认为没什么问题,因为马虎是当年随崔子建征战双卡岛的有功之臣,后来常年镇守双卡岛,难免与各种海盗海贼打交道。而在海山洲二十多年,又一直驻守宁西,不时率军出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经验,而且还有精明的商人头脑。听到崔子建的评价,马文慧、张璇强就放心了。
十月十三日,马虎率军返回思岭县水师营附近。崔子建、杜航在思岭县迎接马虎的归来,并向马虎说马文慧将在宁安府亲自迎接他。十月十八日,崔子建、杜航、马虎、李宝、张承宗返回宁安府,马文慧、张璇强在宁安府门外亲自迎接马虎归来,马虎大感吃惊,急忙叩首以谢。马文慧扶起后,将其迎接入城。当夜,马文慧等在宁安府大宴群臣,犒赏马虎等人,并让张璇强亲自宣布了嘉奖:
马虎因功升远宁军观察使,依旧统领水师,镇守宁西,赐黄金二百两,白银两千两。
李宝升水师副统领,靖宁军团练使,赐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镇守思岭县;
张承宗升威宁军团练使,赐黄金一百两,白银一千两,镇守思岭县统领步骑兵。
自马文慧等人安隆元年返回海山洲后的二十年里,节度使一职务虽然是虚衔,但依然荣誉地位很高。整个海山洲高层中只有马文慧、曹允恭、张璇强、崔子建、杜航、王弘博、张利海七个人拥有节度使头衔。而此七人的节度使头衔又是当年大卫定隆、安隆时代所封赐。换言之,马文慧等人回到海山洲后,节度使一职实际上已经不能除授了,除非有人去世空缺或者战功极为显赫。而节度使之下最高的就是观察使,下来是防御使,团练使了。马虎一战而取观察使,已经是难得的荣誉了。而李宝、张承宗资历要比马虎低许多,能取得团练使也是不容易。
马虎在夜宴上让人展示了洛那卡国等部族酋长赠送的一些珍奇异宝,并把部族酋长等进献的总计上百名美女带上大殿,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张利海、杜航都对这些异域美女颇感好奇,一个个都很注视,但是在坐的还有刘婷娜、杨筱婷、常丽玲、田欣澜等,她们见马文慧等注视着这些美女,刘婷娜带头咳嗽了以下,他们就都知趣的转移了目光。其实他们也只是看一看,根本是有心无胆。因为异域美女虽然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毕竟语言风俗各异,看看就可以了。马文慧下令这些异域美女由马虎等自行处置,不要难为她们。有愿意留下的留下,有想回的回去,如果他们的部属军队中有看对的也可以娶之,但不能为难她们。马虎领命。
此后不久,马文慧命张璇强将各部族酋长进献的珍奇礼物和金银存入安宁库,不入户部府库,其余入户部府库。同时将答应下的还没有交付的回赐物品尽速发送,避免失信。而马虎则在之后的几天内上表建议每年可派一到两批的水师人马去南方宣抚,每次时间少则三月多则半年,距离不宜太远,每次一般只行动最多两千里。太远的话补给不便,士卒思乡心切。而且路途太远,万一海山洲有事,回防不及。同时建议在水师海外宣抚期间,以熟悉水战的部分步兵补充执行平时日常事务,避免主力外出时候狄羯及海盗袭扰。对于贸易交流,马虎认为不宜以我方稀缺的金银铜铁及钱币作为支付手段,还是以我方生产储备较多的茶叶、布帛等交换其金银铜铁及粮食种子香料等,即以货易货的贸易。如果货物物资不足时候,可以一部分兵器代替,但是制作重型弓弩、大船及火器的技术不可传授。而彼方的一些真贵的于我无用的物品如珍宝珍禽异兽等也可以收下,然后我方可以作为贿赂或者转卖给狄羯,再换回我们所需要的。贸易地点我方还是在宁安府,在宁安府码头港口外,略加扩大修建即可,而不宜在思岭县和宁西县,因为两地有不少驻军,会有不便及怕泄露军事机密。考虑到路途距离,可以在海山洲与洛那卡国之间择一个较大小岛作为中转停留补给之用,派水师部分将士驻守。在此岛以北地带的大宗货物贸易,我方派兵护送,而以南地带主要由洛那卡国或其各自护送,如需要我方保护,不妨收取一定补偿,如果无力付费,则以其贸易货物费用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补偿。
对于马虎的建议,马文慧召集张璇强及主管军务的杜航、崔子建和张利海商议。绝大部分马文慧等人是没有意见的,而且非常高兴,这可以扩大贸易增加自身物资储备和实力以及锻炼军队。也深感马正如崔子建所说,马虎除了会打仗外,还有精明的商人头脑。对于收取补偿一项,马文慧、张璇强、杜航认为这是否会让南方部族酋长认为我们有些勒索,崔子建、张利海则认为我方也只是一个占据海山洲等地方的公国,并不比一个郡大多少,还是实际利益最重要,面子要不影响实际的里子。马虎赞同崔子建、张利海的说法,同时认为如果担心会影响声誉,那就事先订好章程规定货物贸易量和次数及规格及收取补偿费用等,这样不至于影响声誉。对此,马文慧及众人深表同意,让张璇强和杜航、崔子建、张利海、马虎等商议而行。
到十一月中旬,张璇强等人已经基本拟定了章程。马文慧同意后,十二月初,马虎亲自率军与洛那卡国国王甲士比商议,并召集八打、拉米地、甲米巴、黎实比、碧水瑶等部族酋长派人协商,到十二月中旬,马虎与甲士比及各部族酋长协商同意。约定每年三月、六月、九月为最大的主要贸易时节,要都派兵全力护送,并规定了每次的交易最大和最小量,每次派出人员的最多最少人数以方便接待及物品规格等事宜。十二月底,马文慧、张璇强等同意马虎的安排和计划,由马虎办理。同时决定设立一个新的衙门,即易物司,直隶中书省。对于货物司的人选,马虎是最合适人选,但马虎坚决辞让,一方面他军务繁忙,另外他也不希望自己权重惹是非。但是易物司使刚开始,没有马虎不行。决定马虎兼易物司使,同时让张承宗协助。并派自己已经二十岁的女儿马宪英和张璇强的十八岁的女儿张铭静在那里学习。马文慧、刘婷娜以及张璇强都交代马宪英要多做多看多听少说少出面。
兴宁十八年十二月,易物司正式成立,马虎为易物司使,张承宗为副使。马宪英、张铭静在易物司学习办事。次年即开始了贸易,在马虎等人的努力下,易物司与洛那卡国及其他部族酋长的贸易在之后三年多里是蒸蒸日上,部族酋长得以开化了一些,同时得到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提高了自身的防御能力。而海山洲受益最大,通过贸易获得了自己短缺的物资,锻炼了军队,提高了自身的威望。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得以改善一些,而高层们的生活自不待言了。可以说海山洲的晋公国到兴宁二十三年的时候,历经二十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兴盛的时代。但是隐忧也在酝酿着,尤其是内部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