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练习曲串烧女性觉得挺普通,但至少知道了林亦会弹,而不是来瞎搞的,就没继续关注,回头继续收拾吧台了。
但突然一个熟悉的旋律响了起来,这一次不像之前,林亦用出了他的经典绝技,感情倾注。
如同绘画一样,林亦很容易把情感代入自己的艺术展示中,尽可能还原原曲本身的感情。
林亦学一首曲子会了解原作者的全部生平,然后去琢磨这首曲子创作时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
所以这首贝多芬的月光,灌注了对自身疾病的忧虑,对爱人的渴慕,对封建制度的恨意……
全部感情融入到一起,最后却是以轻快和缓慢的节奏表现出来的,而稍微对音乐有些了解的人都能感受到平和下面的力量。
贝多芬的音乐是有力量的,即使这首曲子并不是以表现这种力量为主题,但一个人的精神是会潜藏在任何表现之下的,所以至少林亦觉得,贝多芬的曲子应该有一种力量,
不对命运屈服的力量。
曲罢,林亦舒了一口气,感觉自己表现得还行。
而当最后一个音符停止的时候,吧台的女性才回过神来,她当然不是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不然怎么会开一个音乐酒吧,还特意准备了钢琴。
虽然这架钢琴不是顶尖品牌,但也挺贵重的了,只是林亦并不清楚,他万一弄坏了,要赔上他几个月的收入。
她听过很多版本的《月光》,但林亦给她带来的感觉依然是震撼的,
大概也有反差感的原因,一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帅哥,结果一出手就是令人惊艳震撼的贝多芬曲子。
按理来说,一个大学生,不应该体会到这么沉重的感情,对这种感情有这么强的领悟。
林亦表示,这可能就是天赋叭!
话说这首月光还是林亦看经典动漫时听到的,就顺手学了一下。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之后觉得这首好像太沉重了,所以林亦又跑去学了首《欢乐的牧童》。
所以,上一秒刚刚停下手,空气中回荡着贝多芬的力量与激昂,下一秒变成了欢快的小牧童在草原上骑着小马跳起来。
差点没给吧台那边的腰闪着,太扭曲了。
就像某小说里的,连作两首诗,上一首是粉身碎骨浑不怕,下一秒给你来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太恶心人了。
林亦倒是没想那么多,毕竟他就会这么几首,最后一首是为了炫技学的经典曲目《野蜂飞舞》。
因为这首比较耳熟能详一点。
炫技就不是很必要,所以他的下一首很自然就是欢乐的曲子,只是恶心到了在场的另一个人。
女性显得有些难受,但也不好出声打断林亦,只好放任林亦继续他的表演。
确实很久没有弹过钢琴了,但他的其他技能帮忙补足了缺失的部分,所以倒是发挥出了他以前的正常水平。
而且象棋和魔方都对记忆力有挺高的要求,所以也帮助了林亦回忆起了他仅会的三个谱子,噢,大概《野蜂飞舞》的谱子记得不算很清。
曲罢,林亦站起身来,回到吧台:“可以了,晚上那个女生几点来?”
女性还处于难受的阶段,就十分敷衍的打发了林亦。
“七点。”
林亦见状,就识趣的告辞了。
下一站,音乐厅。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扩大射程范围才是兵家重点。
把艺术教室放在最后,是因为那边还有可能用到绘画,可能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
——
快步来到音乐厅,林亦进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人在排练。
是一个交响乐团,看来随着日子越来越近,排练也稍微加紧了一些,这大清早就要集合来排练了。
林亦看了一眼,发现钢琴座上已经有人在了,旁边有人正在和他说着什么。
林亦悄悄摸摸靠过来,就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再试一次吧。”旁边站着的人说。
“嗯。”坐着的是一个相貌很幼的男生,有点腼腆的样子,轻轻应了一声。
相反的是,男生的手指很修长,很好看,让人一看就想到这是一双弹钢琴的手。
站着的那个男生返回了自己的地方,他是这个交响乐团的指挥。
“准备!”他喊了一句。
接着手中的指挥棒一挥,之前那个男生就开始弹奏,只有他一个。
刚开始还好,能看出男生很深厚的功底,用技能评价来说,林亦觉得大概有初级顶端了。
至于一首曲子想到中级,关键在于感情。
这首曲子是豪迈型的,很显然,这个男生完全没有这种感情的体会,所以至少在林亦听来,他弹得少了几分感情,显得有一些死板。
接着指挥又一按,打断了演奏。
“哎~还是不行啊。”指挥叹了一口气。
这时旁边一个负责小提琴的女生说道:“算了啦,就这么来吧,毕竟这首曲子对聂同学他来说确实有点难。”
很显然,之前那个弹钢琴的就是聂同学。
“哎~”指挥又叹了一口气。
“这首最后一次我们一起在学校里演出了,我想留下一个完美的结局。”接着感慨了一句。
“那钢琴独奏那一段删掉不行吗?”女生接着说。
“那更不行了,缺了那一段感情就很突兀了。”指挥十分果断的拒绝了。
“演出还是要演的嘛,不完美也何尝不是一种完美。”女生为了安慰指挥,连哲学都用上了。
“哎~”指挥叹的第三口气。
“行吧,那再来一遍。”好像认命了一般。
休息的其他人听到这话,接着站起身,坐好,都摆好了姿势,准备开始演奏。
这次指挥没有说话,直接用指挥棒替代了自己的话语,对着一个方向轻轻一挥,打击乐组就开始了前奏拉高壮烈感。
(这是平行世界,存在一些作者瞎编的曲子)
接着又一挥,小提琴组加入,仿佛英勇的战士渴望奔赴战场。
然后各式乐器轮番出场,描绘了一个英勇的战士上阵杀敌,接着凯旋而归,却最终发现只是醉后的大梦一场。
如辛弃疾形容的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接着就是一段低声的自述,也就是钢琴独奏的环节。
这一段既要表现出对梦境的遗憾与向往,又要隐含内心的悲痛与渴望。
悲痛是对家国沦陷的悲痛,渴望是对上阵迎敌的渴望。
同时又伴随着整首曲子的基调,表现出战士内心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
而这一段在独奏的情况下,就突兀的显出男生对这种感情把握不太住,仅能听出一股悲痛,显得不太像一个战士,有些太儿女情长了。
而这段独奏要表现得情感比较多,所以比较长,刚演奏一会儿就能看到一些人轻轻的摇了摇头,觉得不行。
而这时候,林亦轻轻的走了过来,按了一下琴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