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噩耗
自从柴荣和如雪走后,婉澄便再也没有踏出自己的院子半步。连老夫人过寿她都不曾出现在众人面前。
符彦卿处理完京城事务,回来时曾带消息来说郭威与柴荣父子平定了叛乱,稳定了江山,皇上又派他们父子去攻打契丹。
婉澄听到这消息,一面替他们父子高兴,一面又替二人担忧。她犹记得从洛阳宫逃出来时那个在晚间收留她们的老者所说的话。契丹人凶狠残暴,又骁勇善战,不知道柴荣父子能否应付得来。
符彦卿回来后曾经单独来见了婉澄,言明婉澄不必为了杨氏受清修之苦。婉澄只是一笑,言道家和万事兴,请符彦卿息事宁人,不要破坏符家现有的安定。
符彦卿军务繁忙,也没太多时间理会家事,便不再坚持。如此符家倒过了一段太平日子。
这一日,符彦卿匆匆回府,命人将家眷妻小全都召集至前厅,又将下人都遣了出去,连足不出户的婉澄也被强行拉了来。
“颜卿,你匆匆将大家召集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老夫人先问道。
“娘,您看这个!”说着符彦卿将一封信交给老夫人。老夫人展信一瞧,顿时神色大变:“什么?郭威父子反了?”
众人皆是一惊,尤其是婉澄。她从来没有听柴荣提起此事。前一刻他们父子还在为朝廷平叛,又去抵御契丹,保汉室江山稳固。怎么转眼间就反了呢?到底出了什么事?
“老爷,兰萱是郭威的义女,兰懿未婚夫的哥哥又在郭威帐下效力,他们父子谋反,不会连累我们吧?”杨氏问道。
“唉,我正是担心这个呀!”
“爹,义父和义兄好好地平叛,怎么突然反了呢?”
“唉,都是皇上身边那些奸佞小人,处处调嗦!郭威平叛,皇上本就忌惮他们的军功,想办法要除掉他们。这回他们又打败了契丹,功高盖主,为人臣者最怕这个了!再加上皇上身边有小人时不时吹风,皇上便下旨要除掉他们父子。郭威不肯束手待毙,联合亲信以‘清君侧‘之名起兵。皇上一怒之下,杀了郭威和柴荣留在京城的所有家眷!唉可怜柴荣的三个孩子还都那么幼小,也惨遭屠戳!郭威和柴荣闻此噩耗,岂能不反?郭威前些时日平叛颇得人心,跟着他的将士不在少数,皇上现在恐怕要悔之晚矣了。”
此话一出,婉澄只觉得像一个巨大的惊雷在耳边炸响。她一时有些失魂落魄。仿佛是在梦里一般。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颤声问道:“爹,你说的不是真的吧?怎么会,皇上怎么会突然杀了……杀了慧娴姐姐和孩子们……不会,爹,不会……”
“大姐姐,你认识柴大哥的妻子?”兰馨道。
“馨儿,你大姐是柴公子护送回来的,自然听说过他妻儿的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兰萱,你今日累了,先回去吧,有些事我还要与你母亲商议一下。其他人也散了吧。这两日紧闭门户,谢绝一切往来!”
婉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房的。当她醒来时,已经躺在自己的床上了,她努力睁开眼,见祖母,兰馨,二姨娘,三姨娘一众人等围着她。
“醒了,大姐醒了!”
“我这是怎么了?”
“兰萱,你刚刚在前厅晕倒了,是你五弟背你回来的。”
“晕倒?”婉澄努力地回忆着,是了,在前厅她的耳边一直萦绕着一句话:慧娴和孩子们都死了!死了!然后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郎中已经来看过你了,说是一时痰迷心窍,无大碍,你放心吧。”老夫人道。
“祖母累了一天,快去休息吧。我也想清静清静,让大家都散了吧。”
“也好,让绿屏伺候你吃些东西。好好休息,明日就好了。这里没什么大事,都散了吧。”
老夫人领着众人离开后,婉澄一人独坐在床上,她只觉得仿佛有人用利器狠狠地戳在她的心上,她的心滴着血,让她那么痛,那么痛。
仿佛连呼吸都是疼痛的。她都这样痛了,柴荣该有多痛啊!她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她痛苦地闭了闭眼。
天色渐晚。窗外一轮明月,洒下清灰的光。如水般寒凉,此刻,不知道柴荣在干什么,他是否也在对月思念着他的妻儿呢?
众人皆以为她是因为怕被连累才一时情急,晕了过去。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心痛慧娴与孩子们就这么离去了,更是心疼柴荣,她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却发现自己除了心痛什么也做不了。
“小姐,你吃点东西吧!”绿屏轻轻地劝着。
“我不饿,吃不下。绿屏,你扶我去佛堂。”
“小姐,你身子这么弱,还是等好了再去吧!”
“不必多说了,扶我去吧。”
绿屏无奈,只得扶着婉澄去了旁边的佛堂。这佛堂是杨氏专门收拾出来供婉澄清修的。平日里,婉澄早晚都要在此燃香诵经。
婉澄跪在佛龛前的蒲团上,命绿屏点起香来。今夜她要为慧娴和孩子们祈祷,希望她们来世能够不再受苦。
她想起自己初见慧娴时的情景,那是在客栈,她们一路风尘想投宿,却没有客房。是慧娴,她那么善良,爽快的将自己的房间让一半给她们住,让她在惊悚与恐惧中尝到人间的一丝温暖。那张脸一直在她眼前浮动,浮动……
寂静的夜空中,只有那一阵阵木鱼声在回响。敲碎了征人的梦。
午夜柴荣又一次从梦中惊醒,这已不知是他第几次梦到慧娴和孩子们。
梦里的慧娴依旧那样悠闲贞静,三个孩子依旧那样活泼可爱,伸着两只小胳膊喊着:“爹爹,抱抱!”而当他想要伸手去抱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慢慢地飘远了,消失在一片迷雾之中。
他大声地喊着他们的名字,却没有人应答。他急得大哭起来,直至醒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泪水打湿了枕巾,他慢慢披衣坐起来,独自一人踱步出门。夜深了,万籁俱寂,只有一轮明月依如从前照耀着人间。那清冷的光芒让他感觉十分凄凉,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在这无边的暗夜里,他思念着他的妻儿,痛彻心肺的思念。他后悔这些年总是与他们聚少离多,总是觉得一辈子还很长,有的是时间与他们一起享受欢乐。
没想到一生真的很短,他甚至都没有抱过他的小儿子,没有听他喊过一声爹,父子的缘份便尽了。还有慧娴,这些年,她跟着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总对她说等仗打完了,就陪着她,可是仗还没打完,她却走了。
临终时,慧娴会不会恨自己呢?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在面对刽子手的钢刀时她该有多么害怕啊!他心中充满了愤恨,刘承祐这个昏君,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你!为我的妻儿报仇雪恨!他将拳头狠狠捶在一棵树上,顾不得血从身上流下来。
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人匆匆走到柴荣面前,将手里的斗篷披在他身上道:“大哥又在伤心了?”
柴荣回身见来人正是赵匡胤。“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
“我担心大哥,睡不着。这几天,见大哥夜夜伤心,做兄弟的却没有什么办法来开解大哥,实在惭愧的很。”
“我让你们担心了。你若是睡不着,陪我喝两杯吧。”
赵匡胤点头答应。二人来到柴荣房中。屋中弥漫着酒气,桌上有一个空酒坛,桌边放着两坛尚未开封的酒。赵匡胤道:“大哥这几回尽是借酒浇愁了吧。酒烈伤身,大哥还是要小心为好”
“兄弟,来!别说扫兴的话。只管陪我喝酒。”
赵匡胤坐下来斟好酒,两个边喝边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柴荣便将自己与慧娴的点点滴滴讲给赵匡胤听,说到情深处,他忍不住放声大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柴荣的哭声在夜里显得无比凄惨。赵匡胤心中也难过起来。
他不知道如何开解柴荣,便只能任他痛哭发泄。柴荣哭声渐止,二人又接着喝酒,直至柴荣酩酊大醉。赵匡胤将柴荣扶到床上,盖好被子,又将桌上收拾好方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