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月开始,海山洲的晋公国正式改元为兴宁元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正月的前半月是春节期间最热闹的时间段。虽然海山洲远不如内陆地带繁华富庶,不过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宁安府城区已经颇具规模。街道、商铺、客栈等一些生活设施也有些样子了。比起宁安府而言,兴北州、光化州尚在开发建设中,要差一些。而怀康州邻近内陆,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闽东海岛邻近闽海道,不少人也偷偷跑到闽州一带游玩儿,官吏军将也都体恤是春节,普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马文慧在这个春节里,因为有妻子刘婷娜,两个孩子还有刘婷娜视同姐妹的杨筱婷、常丽玲的陪伴,以及刚认的义女田欣澜的陪伴,算是过的最幸福开心的了。其次是张璇强,他毕竟也结婚,有黄佳郁这个贤淑的妻子陪伴。而其余人大多未婚,崔子建、曹允恭、王弘博、张利海等也在春节期间以拜年的名义常在马文慧、张璇强、刘婷娜府中吃喝聚会闲聊。在春节里,马文慧发觉崔子建时常邀杨筱婷出去,曹允恭常邀请常丽玲出去。马文慧是一个对男女之事本就观察不细致的人,认为大家都是朋友,并没有什么,而刘婷娜则观察的比较细致,认为这两对儿很有可能,但暂时没有和马文慧说,而是逐步地观察然后再做计议。
兴宁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众大员在宁安府议事厅议事。这是春节后的第一次议事。一如既往,马文慧请众人讲述各自的意见。
杨筱婷:我分掌户部,我们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生产。我们的人口现在主要集中于宁安府一带,宁安府虽然有所发展,土壤也适宜耕种,但是宁安府一带土地有限,我们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这里是不合适的。我建议将部分人口转移到光化、兴北一带充实劳动力。此外重点转移到曹将军新开辟的地盘,根据土人和熟悉地理的人说,虽然思北镇适宜放牧不适合耕作,但岭西镇据调查适合耕作。海山洲地处南方,每年雨水较多,气候湿润,每年可成熟起码两次,可以组织宁安府多余的人口去岭东种植耕作,而且此次种植不应该以粮食为主,而且要多种种植,如糖、西瓜、甘蔗等。此外我建议我们暂时不应继续向北开拓,府库难以支撑。应该先在岭东耕作数年,然后待储备较多后,在以此为基地向北前进。另外思北地带虽然不适应耕作,不过该地有大山,林木茂盛,可以伐木筑城寨,另外此地邻海,可以伐木造船。
曹允恭:杨筱婷的建议很有远见。我军虽然对土著有绝对优势,但长期作战毕竟粮草补充困难,地形不熟。看来必须屯垦耕作积蓄力量。
张利海:我们可先在新开辟的地带可以伐木筑城寨,盖一些简易的房屋,先满足屯垦人员需要。待条件成熟后,再筑城设防,增修新的设施。我的建议是我们的建设重点目前应以思北、岭东为主,然后是兴北与光化。同时以宁安府为中心,多建道路设施,以确保联络。
刘婷娜:东部需要开发部署,就必须一个强有力的人率领。建议设岭西招抚屯垦司,隶属于中书省下。以曹允恭将军兼振东招抚屯垦使,既管所部军队,同时管理屯垦民众,思北镇也仍有曹将军兼管。
崔子建:军队部署暂时不宜变动,不过军队必须随时训练和戒备,尤其目前没有什么战事的情况下。在目下,我们可以在南方沿海一带清剿海盗。清剿海盗可锻炼我们的水师战斗力,同时可以选派一些步骑兵也增加海上训练,使我们的军队能力更强,此外步骑兵和水师互相训练也可以能互相有所缓解休息调防。另外清剿海盗使得海路畅通后,可以与南方其他部族等做贸易。
之后,其余人对杨筱婷等人的意见又做了补充,并说了一些自己的意见。马文慧最后部署:
曹允恭以尚书衔加兼振东招抚屯垦使,总领东部招抚屯垦事宜,仍领所部兵马;
杨筱婷、常丽玲协办东部招抚屯垦后勤事宜;
张利海协办东部筑城设防事宜;
崔子建、马虎办理征剿海盗事宜;
继续加强与内陆沿海的贸易,打探消息,其余如故;
另外马文慧决定带人去思北和岭西镇,定于三月底四月初左右出发。外出期间,张璇强署宁安府事宜。
在一天的议事里,马文慧一直是听着和思考问题,而刘婷娜则还注视着崔子建、曹允恭和杨筱婷、常丽玲的表情,刘婷娜发觉两对确实有苗头。从议事后到马文慧离开前的这两个月里,马文慧、张璇强等开始紧张的安排部署流民转移到岭东的事宜,并调派物资。因为有这些任务,刘婷娜也感觉崔子建和杨筱婷、曹允恭和常丽玲确实接近的较多了。有一天晚上,马文慧深夜回家,看见杨筱婷的房间还亮着灯,门外一看,是崔子建还在杨筱婷房中。对此,马文慧和刘婷娜说了。刘婷娜则在不久后专门找杨筱婷问她此事,杨筱婷也并没有否认。
三月二十六日,马文慧、李宇新、田欣澜和随从及亲军上百人出发去思北镇。因为思北在岭西以南,马文慧决议乘船先南下抵达思北,在北上岭西。四月一日,马文慧一行来到思北镇。因为还没有在思北镇设城驻守,只是临时盖了一些简易房子,作为驿站使用。来到这里后,马文慧发现已经四月了,先住了五天,感觉这里的风景和地方确实不一样。此地北部有大山,东西南三面都是大海,气候相对要热一些,而且不时仍刮一些大风,使得天气更热。不过马文慧觉得此地而且地处最南端,没有什么险要,必须筑城设防增兵。听戍守当地驿站的士兵说,春末夏季开始此地就青草发芽,草场长的很茂盛。而且马文慧看到战马在这里保养的还不错,而且驿站里还储存了一些草料,从草料来看确实不错。六日,马文慧启程前往岭西。从思北到岭西路途较近,而且相对要好走一些。九日,马文慧一行来到了岭西。曹允恭从二月就离开宁安府,两个月来,曹允恭在岭西一直和军士民众修筑城寨,划拨区域屯垦设防。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一切还极为简陋,但是曹允恭带人建设的却颇有成效。马文慧在这里和曹允恭一起住了约一个月,和他们也一起搞建设,耕种。这一个月里,曹允恭向马文慧报告,今年准备向此移民约十万左右,然后组织人进行屯垦戍守。同时派人向北部和东部继续打探情况,以了解外面的情况。马文慧同意曹允恭的办法,让他便宜行事。
马文慧同时趁着和曹允恭有单独接触的机会,与他谈到了常丽玲的事情。
马文慧:“将军也该成家了吧,有无意中人啊。”
曹允恭:“承蒙大哥挂念,一直以来军务繁忙,无暇顾及这些啊。”
马文慧:“那也得考虑啊,不然一个人也会孤独的啊。你觉得丽玲如何啊”
马文慧不想和曹允恭兜圈子,单刀直入了。
曹允恭:“丽玲才气过人,长的漂亮,对我们帮助很大。还曾经亲自带人给我们押运物资。”
马文慧:“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想问你对丽玲有意无意,如果有意,我去给你探探风。”
曹允恭:“大哥好意我明白了,我会考虑的。”
马文慧:“好的,你自己看吧”
马文慧知道曹允恭不想明确表态,也就不多说了。
五月十二日,马文慧离开岭西准备返回宁安府。按照路程的远近,马文慧一行可以直接从岭西西行返回宁安府。但他执意要继续南行,再去看看思北镇。从岭西南下思北镇,沿途的地形就比较崎岖坎坷了。马文慧看到路的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一面是大山,一面是相对低缓的平原故地。而一路是没有多少能通行的较好的道路的。十四日夜,在宿营中还遇到一些土著部族袭扰,都被马文慧的亲军消灭,不过马文慧也抓到几个土著,通过曹允恭提供的懂土著语翻译的人说明,这些土著是从大山以东流窜过来的落单人群,来觅食的。马文慧并没有为难这个人,也没有放他回去,而是派几个人连夜送返曹允恭部,这对他以后打探消息也许有好处。十六日,马文慧抵达思北镇。这时候已经是五月中旬了,与之前一个月的情况大不相同了。只见这一带风吹草偃,形成一整片绿浪起伏,旁边还有高大的树木以及一些漂亮的野花,呈现着北国旷野风味。马文慧、李宇新、田欣澜及随从百余人骑马驰骋纵横于这里,颇觉有一些风味。情不自禁地说:“没想到这海岛中竟然也有如此景致和草场。”
李宇新回应道:“大哥,这个地方真不错啊。”
马文慧:“是啊,我们都是北来之后,梦里都想着北方广阔的草场,没想到在这地方有此景致,难得啊。”
田欣澜:“义父,你看天空多蓝啊。”
马文慧看道:“是啊,真是好地方啊。”
在骑马驰骋了一会儿后,一群人都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多么清新自然啊。马文慧想如果这一生无法回到内陆,回到并州祖籍之地,就在这个类似北国草原的地方建一座类似会安府始宁园那样的庄园,和家人年老时候在这里居住。这里有山、有水,还有草场,还有鲜花,林木,是个建设庄园的好地方啊。
休息了一阵后,马文慧一行启程继续前行。这一行马文慧没有住驿站,而是一路南下,既能放松心情体验一下,也能顺势查看一下当地的地形。次日,马文慧一行抵达码头,乘船准备返回宁安府。在返回的途中,马文慧一直在想着那片草场,想到了在江淮转战的岁月,想到了家乡的并州风貌,不由得伤感,连义女进来也没有听到。
田欣澜:“义父,你在想什么呢,怎么像哭了似的。”
马文慧:“哦,欣澜啊。义父在想昨日在草场时候的场景,想起了年轻时代的家乡并州。”
田欣澜:“义父,你回过家乡啊?”
马文慧:“很久了,十几岁时候曾和一些走南闯北的做生意的人去过北方并州,那儿干燥,人们很豪爽,记忆犹新啊,不过也就那么一次了。后来就一直生活在江淮,没想到狄羯入寇后,连江淮都没有回去了。”
田欣澜:“那义母及璇强叔他们还去过北方吗。”
马文慧:“你义母没有,璇强、子建,去过,和我的经历差不多,但如今也很多年了啊,相信他们来到这里也会很喜欢的。对了,欣澜,你祖上也是北籍并州,你对那里知道多少啊。”
田欣澜:“我不知道啊,只是读书和听人说过,家人大多也没有去过,从小就在建江一带长大。义父,你能带我们回北方吗。”
马文慧:“义父也想啊,但不知有无那个机会和能力了。”
田欣澜:“义父,既然这里这么像北方,那我们在这里能安个家吗”
马文慧:“是啊,回去和你义母说,我们完了可以在这里建一个家。”
五月二十日,马文慧一行抵达宁安府码头,然后回到家中。回家后,马文慧一会儿脸色凝重很沉默,一会儿又伤感,一会儿又高兴,众人都没敢问。刘婷娜感觉到不对劲,就问他。
刘婷娜:“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还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马文慧不说话,刘婷娜就问田欣澜。
刘婷娜:“欣澜,他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田欣澜:“没有啊,哦哦,也许是义父又在想那片思北镇草场了,那里青草葱葱,蓝天白云,有山有水有草有花,能放牧,义父就想到了北方的家乡。”
刘婷娜:“哦哦,原来如此啊。”
田欣澜:“那里真的很好啊,我们以后可否去那里小住啊。”
刘婷娜:“好,等义母有空去看看那里后,我们都去那里小住。”然后对马文慧说:“好了,先别想了,该吃饭了啊,完了还有事儿呢。”
刘婷娜的话只是宽慰田欣澜这个大孩子的,他不似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虽然祖籍都是北方,也明白丈夫对北地故乡的思念,但毕竟没有去过北方,对北方的思念与感情远不及马文慧这些人。他们是从内陆流亡到了海岛,而马文慧这些人则是由北到南,由陆到海,内心的苦楚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也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之后几天里,马文慧和张璇强、崔子建说到了这个地方,他们也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并由此联想到了曾经各自北方时代的那段极为短暂的生活和经历。二人也都表示要不久后去看看那里,同时三人商定了一个计划,要在允许的条件下发展那里,并要在那里建一座较大的庄园,供他们闲暇时候居住休息。崔子建还提议既然此地空旷有草场和邻海,不如以此为后方基地训练一支新的军队。马文慧、张璇强高度赞赏崔子建这一想法,并要求此事严格保密,对妻子也不能说。
六月一日,就针对自己这次出巡思北镇和岭西的情况,马文慧让王敏恺从宁安府一带继续调人去思北镇,主要是筑城设防,增加一些屯戍人员。同时派人从外地购买牛马羊去思北镇一带放牧繁衍,以增加牲畜数量。同时派张璇强、崔子建去思北镇看看,让他们去思北镇勘察选址,以便将来有余力时候在思北镇建立庄园。七月初,马文慧就派张璇强、崔子建、李宇新去思北镇选址,是马文慧与他们秘密商定的,连刘婷娜、杨筱婷、常丽玲都不知道。马文慧此番让张璇强、崔子建和自己的亲军将领亲自去思北镇,除了选址建庄园外,其实还有更深的意义,就是想竭尽全力购买一些马匹,想再组建一支精锐的步骑兵,作为流民军的新锐主力。因为自定隆五年流亡开始到如今已经近十年,跟随他们征战多年的那些北地武装和江淮健儿已经不多了。同时还有利用此地邻海的优势,从流民中抽调一些人训练水军。对于这支新组建的军队,马文慧自然是要保密。而且决定这次打破南北和海陆分野的界限,逐步消弭内部矛盾,作为日后征讨东部和待机进取的新本钱。而这些依然是瞒着刘婷娜、杨筱婷、常丽玲的,也可见马文慧等人对此的重视。同时为了筹集这支新武装的军需,崔子建密令马虎以宁西为基地,不断征剿海盗,招募其中愿意从军者秘密转移到思北镇,同时派人与南方的部族和内陆展开贸易,购买所需的物资等。而马文慧则密令马心文从怀康州加大对物资的储存,多从会安府一带购买铁器等金属甚至是兵器,加大铸造兵器数量。然后直接运往宁西县,然后再运往思北镇。同时还让马心文联系镇守北部三岛的王仲,多从北方购买一些马匹,然后在怀康州适应南方的天气后,逐步转移到宁西和思北镇。而这些马文慧要求马心文也严格保密,对徐娜也必须隐瞒。同时他感觉到调动不少物资经过杨筱婷掌管的府库,长久怕泄密为闲杂人知晓。于是在下令成立一个新的衙门,名曰安宁库,直属于晋国公府,由他亲自兼管,张璇强协管。让张璇强将从各地上缴的赋税财物中专门划出一部分储存在此,无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
马文慧还萌发了一个新的设想,他要去会安府找周颖圆,去看看会安府始宁园的情况,实际上是要看看会安一带及内陆的情况,并想从内陆招募一批武装,还准备去北武岛一带看看情况。不过他需要一个由头,而且不能以去怀康州的名义,是打着巡视北部岛屿的名头。对此,张璇强、崔子建都觉得危险,不过马文慧决定了的事情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七月底,张璇强、崔子建、李宇新等从思北镇回来后,就开始准备实施。整个兴宁元年的下半年,张璇强、崔子建的重心就转移到了这件事上,不过为了保密,他们白天仍然处理平时日常的事情,只是夜晚加大了力度。因此二人的劳累度可想而知,张璇强好歹还有妻子黄佳郁的陪伴和照顾,而崔子建孤身一人,身体就比较劳累了。为此,马文慧觉得必须找个人来照顾她,于是找妻子刘婷娜,让她询问杨筱婷的意见,是否可以让她尽早嫁给崔子建以照顾她。经过刘婷娜的撮合,加上崔子建和杨筱婷本身已有了不错的感情基础,二人在兴宁元年十月终于结婚了,晋公国的所有大员包括马文慧夫妻都去参加了她的婚礼。崔子建的结婚,让马文慧终于放心一些了。
兴宁元年十一月,顾琮峰从光化州返回宁安府,请见马文慧。
马文慧:“琮峰,急忙从州里返回,有何急事啊。”
顾琮峰:“大哥(私下里,马文慧习惯下属叫他大哥),我有个建议,想从光化州东部开凿一条通往东部的大道,择机在险要之处设关戍守,并作为向东部进取的根基,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马文慧:“好主意”
顾琮峰:“大哥,这个意见是我的一个下属提出来的,名叫王鸿刚,二十二岁。庐州人,当年我军与狄羯庐州血战时,从乱军中逃出来,被我发现后,一直在我身边。为人沉稳干练,颇具才能。我这次把他带来了,大哥可否一见啊。”
马文慧:“快请。”
顾琮峰把王鸿刚叫进来后,让王鸿刚具体向马文慧介绍。
王鸿刚:“臣见过晋公。”
马文慧:“先生请坐,上茶。先生有何高见,敬请赐教。”
王鸿刚:“不敢,以臣愚见。我们早晚都要进取东部,与其他日费时费力,不如今日未雨绸缪。可从目前没有土地的人中选择一批人凿山开道向东而行。我去光化州东部看过,虽然山势险峻,但据土人说,山东尚有一些土著部族,不时翻山越岭从岭东而来觅食。既然岭东之人能过来,我们就能过去。因此我建议率领无地少地之人从光化州东部逐步前行,翻山越岭修栈道。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征讨东部,而是寻找道路,在一般之处设关卡,重要地方设关口栈道,而在通向东部的邻近出口处设关隘,派兵戍守。这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足可威震东部土人。而动用无地少地之人修路,也可以避免这些人因无事而生事。”
马文慧:“好,有远见。不过山脉险峻,恐非短日可以完成啊。”
王鸿刚:“据臣估计,此行所需粮草器械都将耗费不少,没有至少五六年时间难以完成。”
马文慧:“你放心去办,我会全力支持。光化州所有屯垦和收入全部自留,不需上缴宁安府,全部用于修栈道。还有就是你们可以在将来设成的关卡关口和州里多储备一些木料,万一地震损毁后,可以有备用的。”
王鸿刚:“晋公高见,臣遵命。”
马文慧:“我任命你为光化州通判,位在顾琮峰之下。由你和顾琮峰全力办理。”同时叮嘱顾琮峰,让王鸿刚全力办理修路事宜,他鼎力协助。
顾琮峰:“臣遵命。”
顾琮峰一行随后就启程返回光化州,准备次年开始修建事宜。
兴宁元年到十二月时候,结束了,一年就这样结束了。晋公国的第一个完整的一年就这样平稳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