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葡萄】23、白痴、上帝和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
小说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
有人说:“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的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人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在此不讨论它的思想,在此只想说第七章《卡列宁的微笑》。
是狗的视角?
还是上帝视角?
狗眼看人,是白痴看人,还是上帝看白痴?
都不重要,米兰昆德拉想到用狗的视角来写,才是有趣之处。
“子非鱼,焉知鱼?”
“子非予,焉知予之知不知鱼?”
章鱼是我,还是我是章鱼?
是大象在我的梦中,还是我在大象的梦中?
是我和大象都在做梦,还是我和大象都在谁个的梦中?
白云苍狗,做给谁看?
墙壁它是我朋友,它还是墙壁吗?
……
拟人化,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悟性。
悟性不到,不知我在凝望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望我。
没有卡列宁的微笑,人生的趣味也减少大半。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所说:“当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但后来才渐渐明白,他说当你想要责怪一个人的时候,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个个都有像你那样优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