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已取昆阳。王莽驾坐未央宫,闻报大恼,即命新朝大司空“威宝之臣”王邑率四十二万大军,号称百万,兵锋直指昆阳。
王邑集天下奇人异士百人,为大军先锋。或可渡水不用舟楫,只用马匹接连,足渡百万兵士;或能出兵不费斗粮,但教服食丹药,便能永久不饥;或言插翅能飞,一日翔千里,不难窥探敌情。
祭旗之日,王莽命那自言能飞之士,于军前试演。只见那人取出两翼,乃鸟羽编成,系诸身上,两翼中间,绾住机纽,用手一扳,果然徐徐飞起。
王邑另保荐一人,以大车四马,装载入都。此人生长蓬莱海滨,身长一丈,腰大十围,使六十斤宣花板斧,开两石铁胎弓,卧尝枕鼓,著尝用铁,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故而特用大车驷马,载至阙下。
王莽见其人,甚奇之,赠其虎皮袍犀牛凯,赐名巨毋霸,封为行军先锋校尉。
“威宝之臣”出征,如猛虎出山、利剑出鞘、声势浩大。百余兵家才俊聚于军营,运筹帷幄,操练士卒;所过之地倾尽所有,粮草、军械源源不断供给王邑。
王莽又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趋虎、豹、犀、象等猛兽随军出战,远远观之,旌旗辎重绵延千里不绝,出征盛况秦汉以来未尝有也。
五月,王邑兴师浩浩荡荡南下而来,但见那: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当时王邑传了令,着大军于阳关外扎了营,把那昆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绿林军偏将军刘秀闻得朝廷大军兵临城下,急遣麾下偏师两千人至阳关搦战。
巨毋霸趋虎豹犀象至关外,厉声高叫:“大胆反贼!朝廷百万大军已至,叫叛军贼首快快出城受降,若道半个不字,教汝等一概遭诛。”
两千绿林军至关前,见巨毋霸身长一丈,其声如雷,胯下骑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手握一柄似可劈山开石般宣花重板斧,身后虎豹犀象皆张血盆大口、嘶吼震天、气势汹汹。朝廷数十万精锐紧跟其后,旌旗遍野,刀剑如林。
巨毋霸喝道:“拿我弓来!”声震如雷。
部下捧上一张巨弓,巨毋霸放下重斧,接过巨弓,弓开满月,箭如流星,百步之外一名绿林军士卒应声而倒,余众大惊失色。
绿林军见朝廷兵盛,又有巨毋霸趋虎豹犀象为先锋,以为巨灵神下凡来助王莽,吓得魂不附体,皆反走入昆阳。
绿林军惶怖不安,忧念妻儿,皆劝刘秀及早下令,命众将士散归诸城,各自逃命。
刘秀慨然道:“今我军将士少而外寇强,并力御之,功庶可立。今不同心共胆,同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岂为外寇所耻笑邪!”
刘秀时年二十八岁,生得唇红齿白,美须眉,面貌儒雅,为人勤于耕读,柔仁好儒,诸将素来轻之。
绿林军廷尉大将军王常道:“诸将言之有理,莽军兵锋正盛,昆阳城中守军,不足九千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我等不如暂退归诸城,保全身家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诸将皆以为然,力劝刘秀下令退兵,刘秀却执意不肯。王常怒道:“刘将军有何胆略?能退王莽百万大军?”
刘秀一笑而起:“莽军虽多,不足惧也!兵贵神速,烦请王将军守昆阳,我今夜即出南门,于外收兵来援。谁愿与我同往?”
众将皆畏死,莫有应者。多时方有李轶等十三骑愿随其出城。当夜,刘秀率十三骑乘夜开南门,人含草马衔环,出城而走。
翌日,王邑纵兵围攻昆阳,严尤谏道:“昆阳城小而坚,今刘玄在宛城,擒贼先擒王,我军若兵临宛城,彼必败走,擒获刘玄,昆阳自服。”
王邑笑道:“本将军提百万雄师,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前歌后舞,岂不快哉!”遂下令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鼓声闻数十里,积弩乱发、矢下如雨。
王常等绿林军诸将士久未见刘秀归,无奈投书请降,王邑不许。
严尤又谏道:“兵法有云,围城为之阙,宜使守兵出走,免得死斗,若有将士逃出,亦可使宛城守军闻风破胆,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邑又不听。
刘秀至定陵求发救兵,诸将贪生怕死、各怀心思,不肯发兵救昆阳。刘秀扼腕道:“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若为所败,身首异处,更无财宝!”
王邑围攻昆阳数日,城中箭尽粮绝,诸将士皆以为命在旦夕。忽见刘秀率援军而来,待援军走近细看,仅寥寥三四千人。
王邑远远望见,笑而传令:“螳臂当车!本将军亦不欺你兵少。王寻听令,遣骑兵、步兵各三千人迎战反贼!”
绿林军马匹不足,刘秀将座下白马让与李轶骑了,跨上耕牛,自为先锋,领步、骑兵千人出兵搦战。
三通鼓罢,朝廷军中大司徒王寻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诸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反观刘秀麾下,多为江湖草莽,马匹不足,兵器各异。
王寻以鞭指刘秀,笑道:“乌合之众、山野村夫竟也胆敢造反!连匹战马也无,骑牛作战。听闻你那刘字帅旗,买自路边酒馆,实令人笑掉大牙!还不快快下马受降!不对,应为下牛受降!”
刘秀也不答话,骑牛执铜剑来战官兵,左冲右突,早已斩首十余级。绿林军诸将疑道:“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刘秀杀得性起,将铜剑望空中一指。说来也巧,“嗖!”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紧接着乃一声巨响,陨石呼啸而过,不及地尺而燃,又是数声巨响,数颗斗大陨石坠落至官兵大营,死伤无数✻。
官兵不知所以,疑刘秀乃天神下凡,竟能引天石坠地助阵,抱头鼠窜。
官兵营中虎豹犀象受惊乱窜乱咬,莽军大骇。刘秀见状,举剑高呼:“天佑汉军,此时不杀敌,更待何时!”
四千绿林军随刘秀奋力拼杀,斩首百余级,连胜。昆阳城中守军见状,亦鼓噪出城杀敌,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以一当百。刘秀乃率敢死者三千人自城西水上冲官兵中坚。
官兵欲退,王邑喝道:“叛贼区区数千人,有何惧哉?传我军令,依城西滍川水,布背水阵御敌。”
刘秀率三千敢死者至滍川,见官兵依水布阵,各配拨弩手一万,伏于两翼;弓箭手五千,伏于门旗内,约响齐发,刘秀逡巡不敢进。
“轰隆!轰隆!”几声巨响,天雷滚滚,继而狂风肆虐、屋瓦皆飞、暴雨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犀象皆乱走,莽军士卒相互倾轧,溺水死者以万数,巨毋霸身重脚沉,堕水而死。
王邑、严尤等轻骑渡水而逃,王寻逃之不及,被绿林军乱刀砍死。刘秀大胜,尽获官兵辎重粮草不计其数。
捷报传至宛城,绿林军首领更始帝刘玄惊道:“刘縯、刘秀兄弟威名益盛,当如之何?”左右诸将劝更始帝除之。
刘玄设宴邀诸将饮酒,刘縯坦然赴约,刘秀以守颍川为由未赴宴。更始帝于宴会上取刘縯宝剑视之,刘縯之舅樊宏对縯道:“昔楚霸王设鸿门宴,范增亦有此举,不得不防。”
刘縯笑道:“不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刘玄摔杯为号,数千刀斧手齐出,李轶为求自保,竟倒戈相向,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去刘縯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地上。
刘秀闻兄长遭诛,忧惧不安,遭诸将商议对策。
朝廷大军败于昆阳一事传至京师,王莽仰天大哭:“朝廷百万雄师,竟溃于一旦,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不,朕尚有一线之机。威斗,对!威斗!”王莽先号啕而后笑,“宣太宰、太卜等六卿、五官速至南郊。”
王莽端坐渐台,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式于前,王莽向天祝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众臣见那威斗,由五石铜所制,形若北斗七星,长二尺五寸。王莽自言自语道:“此威斗乃天凤四年,予亲手督造。刘秀秀曾言,时光流逝乃人之错觉,昔未逝而来早存。”
“太卜卿西门君惠安在?”王莽声音嘶哑。
“微臣在。”西门君惠答道。
“为朕旋斗柄。”王莽望向空中。
“诺!”太卜卿西门君惠轻启机关,旋转斗柄。
王莽回旋坐席,随斗柄所指,且坐且语:“刘秀秀便以此威斗重返两千年后,离朕而去。予要逆转战局,逆转大新朝运势,时光流逝乃人之错觉,时、位、物、事皆可变,天生德于予,予要逆转乾坤,绿林贼寇,其如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