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上宣景王、衡王入宫家宴。景王欲带上长清公子。
“殿下,这是家宴,属下不方便去。”
“有何不便?这次可是父皇指名道姓地要你去,上次你所奏之乐父皇甚是喜爱,还想让你助乐呢。”
“是。”
皇上的家宴也算简单,到场的都是家人:各嫔妃娘娘,皇子公主。菜品多而不虚,摆鲜菱雪藕,以毛笋作羹,果丰颐白腻,荤素精洁,酒则黄白具备。皇上见景王与景王妃相视对酌,笑道:“如奕啊,如今你也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娶的年龄了,可有看上眼的姑娘,朕为你做主,像你哥哥一般成个家多好。”
“回父皇,儿臣并未有心仪的姑娘,儿臣年岁尚轻,正值为父皇操劳之际。”
“哈哈哈,那可有喜欢的标准啊?”皇上有些欣慰。
温如奕眼眸渐渐温柔,流露笑意,望着顾尚,缓缓启唇:“吾爱之人,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
顾尚对上他的眸,低首拾起酒樽,唇角微微勾起,细细品了口酒。
“这世间何有如此妙人?奕儿的眼光甚高啊!”皇上看起来心情不错。
晚膳后,太后领一行人至御花园中赏月,月明如玉盘,皎似珍珠,悬在苍穹,照不出夜晚的任一颗星星,园中兰花幽香韵致,茎细瓣净,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姿态万千,清雅绝俗,衬的人皆肩平心阔。
景王向皇上作揖:“父皇,今夜如此美景,何不让长清公子助奏一番。”
温如奕看见顾尚的眉梢微不可见地皱了一下,忙拱手向皇上:“父皇,我听闻长清公子极善吟诗,要不趁着月色请公子吟诗一首,到时流传民间,以示父皇与民同乐之好。”
皇上想了想,道:“奕儿所言极是啊。”景王闻言冷了脸色。
顾尚作揖应下,一首《中月同赏》徐徐吟来,皇上闻毕甚是满意,连口称赞,命左右记录。顾尚谢过皇上的赞赏,与温如奕相视抿笑。如此种种,也都落在景王眼中。
赏完月,景王带着顾尚走在至宫门的小径,悄声问他:“今晚你和温如奕怎么回事?”
顾尚笑了笑:“殿下不必动怒,今晚可见,衡王对属下已甚是信任,此为好事。”
景王想想,点了头:“今晚我吩咐你的,切不可失手。”
“明白。”
顾尚看到走在前面的衡王,景王走过去道:“五弟,我见你与长清公子甚是投缘,你们也应许久未见,要不今晚让他去你府上叙叙旧?”
衡王微笑:“那要看长清公子是否愿意。”
顾长清向他作揖:“荣幸之至。”
于是,景王含笑看着顾长清上了衡王的马车。
“温如轩今夜是想让你,做什么?”温如奕在马车里往顾尚身边凑了凑,小声道。
顾尚笑了笑,也凑了凑:“把脏物放你府里。”
“啧,这么狠。”
“我提的。”
“阿清,你竟如此对我。”温如奕装作心痛的模样。
“别闹,如今你若对温如轩半点用处也没有便必须死。”顾尚有些担忧。
“阿清,不必担心,任他嚣张,也不过这半个月了。”温如奕覆上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