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书名:我的父亲曾国藩 作者:欢喜雪娃 本章字数:5088字 发布时间:2021-07-29

第八集

 

1、江西景德镇

湘军收复景德镇,父亲在景德镇城写下四年前殉难的毕金科等六员大将立碑纪念,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称:“内畏媚嫉,外逼强寇,进迢靡依,忍尤丛俗。”

2、江西建昌府

这天,父亲正注拟作《圣哲画像记》写了题又放下笔,捋着胡须思衬,忽然有亲兵来报:“大人,汉口军粮接济官胡大任拜见。”

父亲听说是湖北监利籍进士,过去在京城的同僚,礼郎主客司主事,于1838年道光十八年同赐进士的胡大任来到,忙高兴地笑着说:“快快有请胡大人!”亲兵,“喳!”

已年界55岁胡大任仍一脸白面书生相,长着不短的金胡须,笑盈盈地进来,拱手施礼,说:“仁兄大人,可好!”

父亲忙笑微微地说:“仁兄来前,也不先通个信,令国藩撒手不及啊!”快请坐。又喊道:“来人,给胡大人酌茶!”

胡大任说:“粗茶淡饭布衣裳,这此福老天享了,治国安邦平天下,那些事儿辈当了。”

曾国藩哈哈笑了,说:“仁兄,好口才,胸襟宽于江海,敬佩!”

胡大任也哈哈大笑了,说:“此仍大帅的胸襟宽于江海,令小官钦佩。不过是小官听家乡百姓在口头吟颂,借来而已。”又说:“你猜我干么来了?”

父亲用手示意说:“品茶。这是君山的毛尖。老家特派人送来的。”

胡大任说:“记得是咸丰三年,我奉旨到湖南,佐你剿灭长毛在长沙见过面,算起来又有五六年了。你的气色可大不如从前啊,可别只顾社稷累坏了身子。仁兄大人,你猜我干么来了,我给湘军送军粮来,我这个按济官不能失职,有负圣上,愧对曾大人啊!”父亲说:“哪里话。不过你来正是时候。我部湘军水陆师正集中休整。将启奏朝庭进军安庆。现正缺粮草。”

胡大任一眼看到了书桌上的《圣哲画像记》忙起身走近书案,并说:“大人真不简单,戒装在身,还专注著书立言,大任一定拜讨。我这里带来一小小礼物,赠与大人,不知大人是否喜欢。”他向门外喊“来人!”

胡大任的随从进来拜过父亲,将画卷递给胡大任。胡大任又将画卷递给父亲。父亲忙展开画卷,舒眉睁眼仔细看过,并说:“好!《沦龙吟诗图》有诗意。好画!好画。国藩收了这礼。”

以后,父亲又对胡大任说:《沦龙吟诗图》玉麟,林翼皆已欣赏,也与国藩有同意,仁兄的洞察之深远耶。今才知老朋友的心。你能为民众的痛苦而伤心,想拯桑梓于水火,起疮夷而沐浴之,我表示钦佩。

3、安徽宿松军营

父亲呕心历血辑录了《以史百家一杂钞》。他写完最后章句,放下笔,长长的嘘了口气,然而手撑书案方起身来,轻松精神,再坐在太师椅上,对底稿一张张的叠起,放平,便端起盖杯来,正欲饮茶,茶水已尽忙喊:“来人!”这时左宗棠一脸讳气地进门来,瞬间又装上没事笑脸大声说:“涤生,人来罗!”

父亲听到左宗棠人未进声先至,猛地抬头走出书桌,笑微微地说:“季高,你可来了。正好,请你来提出意见。”双方施礼,坐下,进来一侍从沏茶。

左宗掌以为是父亲有意逗他,便说:“最近季高有宗冤案缠身,你不知道,还请我来提出什么意见。”父亲忙说:“我确有事请你。”他将书稿递上,接着说:“我一年多来挤出时,辑录了《经史百家杂钞》,你是师爷,很有造诣,帮我修订。”左宗棠不相信父亲不知道朝廷正派王昌御史富阿追查自己“久专军事,忌者尤众,但又见父亲手出书稿,便说“涤生军务这样繁忙,还能不怠文人本职,编辑了百万字的大部头古文选本,令季高自愧不如。”他转了话题,有说:“ 樊樊真太猖狂了,湖南武官,无论大小,见我都要请安,他却狗眼看人低,只和骆秉章拱手,真是太小瞧人了,气煞我也。现在又和官文告我,要杀我季高以敬效尤者。你想,官文是满族官员,竟将一叠子奏到朝廷。如左宗棠有不法事情,可就地正法,涤生难道一点也不知晓。”父亲笑了笑说:“我是知晓,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还有替如夫人谈足。”

左宗棠也不示弱,也提起过去在长沙时的一句话说:“赐同进士出身也。”说后便笑了。父亲接着朗谓说:“弟性刚才拙,与世多忤,迎为起相所中伤。幸所做之事容易明白,而当轴诸乃尚有能知之谅之者,或可不预世网,然亦险矣!自念草野书生,毫无实用,连年因叠梓之故,为披发缨冠之举,忘其愚贼,一意孤行,又复过蒙优奖,名过其实,其此遭污陷,固早在意中,特欲借全试-激京师,朕离此席,非敢再 进取,以辱朝廷而羞当世之地。然后说:“接到你的信,我久不能寝,怎么会不知晓呢!”

左宗棠又说:“季高今来,是接到林翼的书信,他说:言含沙者言犹未慊,网罗四布,足为 心。因此,我毅然辞程了骆秉章三月三日到达湖北襄阳。我没有停息,所说涤生你在宿松夜,遂今日起到的。”

又一天,特殊性旨询问父亲说:“左宗棠熟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日下贼氛甚炽,而湖南 所必欲甘心,庄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本地办固悉等事,抑或调该侍郎军营,俾得尽其所长,以收深入之效?着曾国藩酌量处理。”父亲经过思虑再问,提笔写了奏折: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扎 之际,或 令办理湖南团防,或简国藩臬杂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能感激图报,有禅时局。

4、安庆城处吉字营

在安庆城处有两道宽五丈,深二丈的大濠沟,在两大濠交通之间是驻扎由国荃叔统帅的吉字营,营地有曾字大旗飘扬。城内是太平天国守军,城墙上是太平军的三角黄色旌旗,黄巾将士目注城外,不时地有哨官窥看。静营内有亲兵报:

国荃叔说:“进。”

亲兵说:“将军,有曾大人的书信。”

国荃叔接过书信,展开看来,沅浦,围攻安庆,乃我湘军之大举,一定要耐性圄困,稳打稳扎,大哥,正调整分兵,待机发令。又近闻,你以:“快活三日”犒饷战勇,最是不妥,再直与我军《爱民哥》相勃。也与我湘勇初办团练背道而弛,实不应该,后患无穷。应即起废弃。切记,大哥国藩书。

国荃看完信,久久不放信。耳边振响着湘勇们拼命厮杀的鲜血横溢的悲壮场面。忙提出笔给大哥复信说:“安庆之围,我吉字营和贞干弟的贞字营一万五千余人也将安庆围成个孤城,量长毛插翅也难飞出安庆,只等大哥一声令下,我部将士将奋勇拼杀,收复失地。请 大哥放心,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农家出身的湘勇最是实在。他们没有甜头,谁会为你卖命!忠君保朝廷,只能跟读书人说说。种田人出身的勇丁,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久围城外,将士寂寞有至,茶楼,烟馆,妓院也可以鼓鼓士气。自然,我们二个弟弟是不敢胡作非为,轻 自我的。

5、安徽宿松湘军营

左宗棠从长沙经湖北襄阳,来到安徽宿松湘军军营暂避锋芒,已有一段时日,尽管受到父亲的热情接待,每餐围席而入,侃谈笑颜,但心里总是悬着四顾苍茫,这天,朝廷谕令传到,左宗棠细看是:“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从此便入了父亲的幕僚。他高兴地说:“多亏了涤生仁兄大人的保荐,请尽下令,季高在所不辞。”

父亲一改往日的微笑。严肃认真地说:“目前,我湘军正从长计议,    收复安庆。国藩从江西建昌军营至安徽宿松后,江西军防虚弱,而长毛趁势加紧反攻。你即立回湖南募勇开赴江西战场。佐以进军安庆。”

左宗棠也认真听命,待父亲吩咐完毕,他坚定的说:“秀高,即日启程回湖南,听命涤仁兄大人,以报后恩。”

父亲说:“此是国忧之时,我等当不负国人之望。建好湘军。而对东南之征局,谋求补救之法。以稳固社稷。”

连日来父亲在日记中写道:

四月四日,中饭后,与季高畅谈。傍夕与季高,次清早谈。夜又与季高久谈。季高言:“凡人贵以吃苦中来。”又言:“收积银钱货物,因无益于子孙,而以收积书籍字画,亦未必不为子孙之景。”云云,多见道之语。是时奉寄谕:“固金陵大营挫败,派都兴阿带五千人至江北,防赋北窜。“因与季高商谈大局,图所以补救之法。

初八日,早饭后,与季高又谈。中饭后,与季高早谈。傍夕与季,次,子白诸人谈。灯下接奉寄谕,全余会同(杨)厚庵(岳斌)进攻芜湖,直抵宁国,并谕询:左季高是否仍办湖南团练,抑在余处帮办一切。

初十日,早饭后,与季高早谈,未刘,与季高次清久谈。胡宫保 (林翼)自英山宿松。将经罗(尊殿)宅会众,未刻到,畅谈至二更。

。。。。。。

十六日,早饭后,与胡中函,左季高熟商一切。傍夕与胡,左诸么谈江南事。

十七,早饭后,与胡润帅,左季高畅谈。申列,与胡润帅畅谈。申刻,胡润帅畅谈至二更。季高,次清诸公同在坐。季高言及姚石甫晚年颓唐之状,谓:“人老精力日衰,以不出而任事为妙。”闻之棘汗下,盖余精力已衰也。父亲又说:“你这幸免复任。其功不有于国藩。朝廷还有高人保举。也是圣上龙恩!”近日来,胡鉴林,季元度,曾国荃,曾国葆等率湘军将领先后聚于宿松,父亲借时召开会议。胡鉴林说:“金陵溃败。丹阳征陷,苏州不保,湘军尽快取代绿营,为朝廷攻城攻县。”左宗棠说“天意其有转机乎。”大家一下把目光聚向父亲,等待父亲的观点和态度。

6、安徽祁门军营

父亲吃过晚饭,便让康福陪他下围棋,以松弛精神。康福知道父亲喜出黑子,而且是先出子,双方悠闲地下着,有侍从沏了茶来放下一旁。父亲专注地将一黑子放到死眼对角,一下围住了康福的几粒白子。父亲见康福紧张起来,便说:“怎么举棋不定了。”

康福挠了挠脑勺便说:“是我放松了警惕,也是大人的棋艺已在我之上了。”

父亲笑了,说:“你要认真点,不能让着我啊下棋,好比征争长毛,谁输了谁是长毛!”

康福说:“小人不敢。”

父亲又认真:“这是下棋么!”

康福又举着棋说:“心不在棋上,江南大营失败,大人可有朝廷的信息?”

这时有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江西巡抚衙门的袁巡捕从马背上滚下来,上气不接下气报:“大人,朝廷上谕。”

父亲接着上谕,说:“请起,”随后展开信来看,命曾国藩遣派鲍超带五千人马,交胜保经带,赶往北京救驾。父亲眉头紧蹙脸色阴沉下来。

画外音:原来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威逼北京城下,咸丰帝勿勿带着一帮大臣妃嫔逃到热河,留下恭亲王奕沂在京师与英法联军谈判。咸丰帝接受脞保的奏请,在逃经热河途中,接连发布上谕,令各地督抚将军迅速带兵来京助王。

7、京城乾清宫

在京城乾清宫全权大臣恭亲王奏请慈善:“太后,肃顺堂羽把持朝政同试谋不轨,臣己安妥御林军,奏请速往查抄其家产。”

慈禧太后很冷峻地说:“你们要查抄所有据证,不要漏掉同党,后禀奏皇上,全部将肃顺党羽清除,重振朝纲。”

奕沂说:“喳!”

衙林军建队跑步,肆无忌弹地冲到肃府拿出太后谕旨,从前厅到后厅到各间厢、书房,翻箱到柜,浩劫一般,一时闹得肃府乱腾起来。他们将朝野文武大臣与肃顺往来信件全部抄出带到朝廷。

奕沂说:“启禀太后,经过仔细查抄,所有羽名单已归录在案,请太后过目。”

慈禧要紧不慢地说:“那个湖南的曾国藩怎么没有啊?”

奕沂说:“经仔细查抄,确实曾国藩不是肃顺党羽。这里臣还有一事禀奏两宫太后。”慈禧说:“当讲无妨。”

奕沂说:“微臣以为,江南大营被陷,眼下长毛,捻党扰民堪忧,危及大清国江山社稷,现英法紧逼京城,脞保绿营难以抵御。现唯曾国藩的湘勇与长毛征战多年,收复多处州县,且曾国藩对朝廷忠心耿耿,宜速进江北大营,命曾国藩两江总督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省军务。”

两宫太后对示了一下,慈禧说:“容我们娣妹商议后再定。”

奕沂说:“不过,军情紧急,宜快不宜迟。”

画外音:父亲早早涉足官场,对那结党营私,苟且求生,贪图享乐的庸官俗缭了如指掌,他想做点利国利民的事,但也不想得罪他人,以免惹来闲言碎语。加上清王官乃是满旗人的王室,对汉人有着强烈的排斥与挤压。父亲只将审时度势深谋无虑,慎而又慎,因此在得到过穆彰阿,肃顺等人的知遇,而没有被牵连进其党羽, 遭至不测。

8、父亲军营

父亲骑马,在荆七康福等人的待卫下,查看进攻安庆的军情,回到军营,正展开李鸿章在建昌时赠给他的安徽八府五州图,翻看和点划着。忽地有亲兵来报:“大人,有老家曾将军书信。”

父亲在危难中终于有了微笑展开信来看见是沅浦弟对他提出不搞“快乐三日”的不满情绪,还自以为是。便怒火升腾,吼道:“这个沅浦!”随手拿起盖杯狠狠摔砸在地。

众人进来看时,见父亲凶相逼人,都吓得目瞪口呆,不敢言语。

父亲恼怒中,又坐于书桌前,给澄候弟写信:自十一月以来,奇怪万状,风波迭起,文报不通者五日,饷道不通者二十余日。此一月之惊恐危急,实较之八月微州,宁国失守时更险难数倍。父亲还给皇上写了一封遗折,将自己经手的几件大事,逐一作了交待,又给儿子纪泽,纪鸿写了一封家书:你们长大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亦不必作官,惟专心读书,依照家训,八本三致祥,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李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画外音:一个人在身临囹圄,甚至绝望的时刻,不是害怕和胆怯,而是想到事业,想到可亲的家人需告慰的事宜。已知天命的父亲又何尚不是?他身不由己,已经是那个圈子里的人,但愿家人比自己活得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的父亲曾国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