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书名:我的父亲曾国藩 作者:欢喜雪娃 本章字数:6730字 发布时间:2021-07-29

第五集

 

1、鄂贛交界的田家镇操练场

田家镇操练场,秋高气爽,父亲曾国藩头戴装有起花珊瑚红顶帽,身穿石青四爪九蟒袍服,缀着绀色丝绣绵鸡卦子,束一根金云玉版中嵌宝石腰带,脚登粉底黑段朝靴。这是三年守丧以来第一次穿朝服。他目光炯炯,神采奕奕面对身着官服的军官们,身着三品文官服的胡材翼,一品武官服的塔齐布,四品文官服的罗泽南,彭玉麟和二品武官服的杨载福等站在第一排,父亲兴奋地说:“我军自长沙出师以来征战湖北、江西,众将士一路奋勇打击逆贼,接连收复武昌,汉阳,黄州,田镇等地,威振寰宇,功不可没,今皇恩浩荡,本部营奉旨犒饷,封赏有功之臣。同时为阵将勇祠堂取名田镇昭忠祠,永垂青史。”

父亲站在土坪上喊:“淅江宁绍台道道台罗泽南!”

罗泽南言声“下属在!”

父亲:“训练湘勇,劳绩辛异,攻城略地,连战连捷,授本部堂一等封赏!”

“广东惠湖嘉道道见彭玉麟!”

彭玉麟:“下属在!”

父亲:“创建水师,从无到有,纵横大江,杨我湘威。授本部堂二等封赏!”

随后分别给塔齐布,郭嵩焘,杨载福等封赏。当封赏到叫刘松岭的什长时,他迟迟不敢抬头接赏银。父亲大声说:“刘松岭,你见官抬起头来。”刘松岭羞愧抬起头,而不敢正眼瞧父亲。父亲终于看到似曾相识的熟悉的脸……。

2、湖南邵阳县衙门

1838年,父亲经过会试,殿试,朝考金板提名后,告假还乡。第二年春,他察访武昌,新化,新田,邵阳,永州等地,了解民间疾苦,进行社会调查。所到之处见灾后春荒凄凄。他锣到邵阳县衙质询知县刘松岭:“朝廷下拨的救灾粮发给民众,减负佃税可落实。”

刘松岭不屑一顾,说:“哪来的穷秀才多管闲事,滚,谈你的孔夫子去。”

父亲正要和他辩理,刘松岭身旁侍从耳语说:“此人是湘乡人士,从京城来的曾大人。”

刘松岭瞪着牛大的眼,冲着父亲的脸口吐诞沫,一驼带有干谈的涎吐到了曾大人的右脸上,凶狠地说:“管他曾(真)大人还是假大人。”休要干忧公堂,否则依法严惩!,来人,将这个假大人掇出门去!父亲无可奈何,左手拿手巾,难堪地抹下了脸上干痰。

众士卒见父亲一身凌气,不敢轻举妄动。父亲只好叹息一气,摆了头,昂首阔步离去。

3、田家镇操练场

父亲曾国藩笑了下说:“你现在醒悟了,还立了功,本部堂不计前嫌,今后更要身先士足,勇猛杀敌!”

刘松岭:“是!”

众将士无一不向父亲投以钦佩的目光。

4、九江翼王府里堂厅(原知府衙门)

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在府内召集众将会议。石达开身着堂服端座于堂上,两边坐有韦梭,石祥祯,林启容,白晖怀,罗大纲,周国虞等人。

韦俊说:“自武昌丢失以来,我天军连连受挫。我看是轻敌所致,曾妖头水陆勇士训练有素,不可等闲视之。尤其是水师凶悍能战。”

石祥祯说:“不必因武昌,田镇之挫而长他志气。现在翼王殿下亲临指挥,我军在九江,湖口一带有牢固的防守,量清妖也逃不过江西!”

周国虞说:“清妖水师仗着洋炮,陆师也大增刀枪马匹,全军士气空前,也是不能藐视。”

石达开兴奋而冷静地对众位将领说:“连日来,我用心观看了曾妖的水师,见其装备精良,指挥得法,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我军水师目前比不上他们,怪不得在长江口他们连连得手,耀武杨威。但是,曾妖水师有一个致命的薄弱之处,不知诸位看出没有?”

众位将领面面相觑,一齐摇头。石达开接着说:“曾妖水师中,长龙,快蟹大而笨,只可用于指挥载重,却不宜迅速移动,必须依靠舢板的灵巧机动,才能发挥战斗作用。反之,舢板离开长龙,快蟹也不能作战。曾妖将大小战船配合使用,相得益彰。这正是曾妖水师的最大长处。但天下事有一利则有一弊,尚若将其大小船分开,则都失去了作用。这叫做合则双兼,分则俱败。”

众将听石达开说到根本上,都投入钦佩的目光。石达开又展开战图,指划着,并说:“从即时起,在九江,湖口,小池口,梅家洲等各地,任水陆湘勇如何挑战,必顺势诱之。以炮声为号令,打其不备,将其歼之。”

5、拖罟上

父亲曾国藩在拖罟上焦虑不安,彭玉麟来禀报:“涤生,二百五十条舢板被锁进鄱阳湖,这边,长毛的战船向我们开来了!”

父亲放眼望去,就见数条船压了过来。因全部舢板都已离开,而快蟹,长龙艰难应敌。不一会,10多条有蜈蚣三角旗的太平军快舟如飞驶向拖罟。拖罟上的十二门大炮齐鸣没有挫败对方。拖罟上,炮弹发空,无力还手,对方摇旗呐喊靠近拖罟。周国虞率先跳动上拖罟,太平军蜂涌而攻。父亲已处于逆贼刀枪之下,拖罟上王荆七等亲兵奋力与太平军厮杀,明刀快手,刺进亲兵身子,鲜血奔涌,惨不忍睹。父亲不愿死入逆贼之手,跃入江中,荆七随后,竭力托起父亲,被彭玉麟驾来到舢板救起。

6、茅草岸边

父亲躺在茅草岸边醒来,看到远处湘军水师战船起火燃烧,便哭丧着说:“苍天啊!拖罟上还有皇上亲赐的黄马褂,玉指,玉刀等,尤其是我湘军的文卷册牍,粮台银两,全部毁于逆贼之手,吾何以面对世人!”他然而站起身来,命令说:“杨国栋,把枣子马牵来!”

父亲使出全身力气,蹬上马踏,骑上马背,欲催鞭飞去。王荆七忙说:“大人,您身体要紧,不能扬马!”

父亲愤然地说:“我曾某人上有皇恩,下愧对诸公,今日只有效先烈之榜样,战死在长毛刀枪之下,才能稍赎罪过。”

罗泽南忙跪于马前,苦求地说:“请大人息怒,逆贼此仇日后必报。连日受挫,属下屡胜则骄,骄则轻敌所致,请大人治罪。”

刘蓉也竭力拉父亲手中的缰绳,说:“大人听足下一言,此时长毛正盛何须以卵击石,我等从长计议,最终必败长毛。”

父亲俯瞰众人忙说:“众将士快快请起!”他还要说下去,却见眼前一黑,恶腥涌上心头,禁不住喷出一口鲜血来,猛地载下马来。

画外音:父亲自长沙出师连连收复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失地,然后在江西九江,湖口屡屡受挫,处于危困的顶点,誓言以死尽忠,并非悲观失望。是孔孟圣人等儒家思想的体现。他“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后来人粱启超说,凡古来能成大事的人,其身制力,忍耐力必定是很强的。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

7、荷叶塘曾府

家中因几个月得不到父亲的书信,派人到县衙朱知县打听,知道大事不好,父亲在江西被长毛挫败,祖父曾麟书数日不思茶饭。这日中午,饭菜已摆在桌上,就等祖父入席,国荃又去请,说:“爹,您还是吃点吧。您看您这几天脸瘦了一个圈子。颧颊都突出了,就象老了十几年。要是您老的身体拖坏子,大哥在外更是不安心的!”

祖父说:“沅浦,你大哥好歹和你们也是弟兄一场。亲兄弟,有今世无再来,你们作弟的几个就不去想个法子。”

国荃叔轻声地说:“爹,您这就说对子。您不吃饭也不能解救大哥。我们已商议着带湘勇去江西呢!”

祖父这才动身到大厅和家人一起围桌吃饭。饭桌上都默默无语,饭毕后祖父担心家里的妇人和孩子们知道外面的战事,便将温浦,沅浦,韦恒,澄俣等叔叫到他书房。他郑重地说:“你大哥一心为国家安危作想,将个人性命置之度外,我实是放心不下。我这里想了一方面请巡抚衙门组织援军,一方面,你们弟兄商量的带勇去贛。我分别给巡抚骆中丞和左宗棠亲述一信,以我作父亲的身份请他们组织援军去江西解救湘军。信由澄续和江贵火速送去长沙。温甫,沅浦,韦恒各带500勇,分三路开进江西,去接济你大哥,一定要迂回长毛而行。不要硬拼。”兄弟情如手足,有今世无再来世呀!

韦怛说:“爹说的极妥。事不宜迟。只是三哥他…”

韦怛叔的提醒并非多虑,早年父亲在京城,要沅浦叔在京城谋事。可他受不子那些礼义拘束,住了一年多执意要回家。父亲只好给祖父写了书信:“年少无知,大抵厌常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思家,在所不免。又家中仆婢,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景旌,不能读书,徒废归日,兼此数层,故此即是计,打发他回,不复禁阻。恰好郑萃田先生名世任,长沙人,癸酉拨贡,小京官,由御史升给事中,现啟贵西兵备道,将去贵州上任,迂道走湖南省城,定于十六日起程,即将九弟任他结伴同行。

父子们相互对视下,明白了韦恒叔的意思,沅浦叔便康慨地说:”事已至此,不比从前。就照爹说的我们分头准备去,即自动身启程。”

8、江西南昌城内罗泽南灵堂

在江西南昌城内的军营,父亲传令分别设灵堂为在武昌城中弹殉难的陆师统领,罗泽南吊唁。这是塔齐市死后湘军又失去一名将领,在父亲的军营内,有一个大“奠”字,下有罗泽南的遗像,“淅江宁绍台道道员湘军陆师统领罗泽南永存”的横额。父亲接过随罗泽南出师湖北的参将刘腾鸿递给父亲的罗泽南临终前写的书信:

涤生仁兄大人左右:

二十余年前,与兄相识于高嵋山下,即结骨肉之情。四年来,追随兄办湘勇。赖兄之德识才力,湘勇复岳州,出洞庭,下武昌,夺田镇,感憾大江,名震寰宇。实指望与兄饮马下员,全歼巨寇,使我大清中兴,岂料中道分手,宏愿未竟,悠悠苍天,此恨曷极!犹记离赣时,兄再三叮嘱:“君所部仅五千,贼众常数万,是可合不可分,分则不足以支大敌。。”泽南此次恰败在分军上。兄言在耳,追悔莫及。方今武昌未复,江西又危,正不知兵火何时能熄。泽南年已半百,死何足惜,事末了耳!迪庵忠贞之士,余部可命其统率,润芝宽厚得众,足可为湖北之主。雪琴,厚庵,璞山均世之英才,堪寄以大任。左季高,人中蛟龙,可为百万大军统帅,不宜让其久围湖南。泽南一生,自谓求学尚能刻苦,然学业未成,事业未就,愧见先祖于九泉。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父亲曾国藩展阅着罗泽南的绝笔,想到在长沙结下的情谊和他为湘军立下的汗马功劳,不禁挥泪哭泣,双膝跪拜,哀阅:“罗山大才,世所罕见,中道分手,乃我湘军之大不幸,所遗诸言自当谨记!誓必为国除铲长毛,稳固我大清江山。”

在场的一时也跪拜,哭泣起来。康福忙前来掺扶起父亲,同时劝慰说:“大人请节哀。您是湘军之统帅,征战贼寇还靠统帅指挥。。”

9、江西南昌城墙上

父亲在荆七,康福等的陪同下,到南昌城墙上,湘军杏黄旗在迎风飘着,端举着长简易千里眼远望城外,到处是石达开的军营和兵临城下的虎视眈眈的着黄巾、红巾的太平军。父亲曾国藩目光晶晶,严厉地对身旁的将士说:“一定要誓死守卫!”

众将低头答:“是!”

10、父亲骑着枣子马昼夜在南昌城内巡逻。

他作了最坚定的决心,作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城破,立即自刎。他把荆七暗暗叫到身边告诫说:“倘若城破你要设法逃出去。”又指着书桌上的一个包袱说:“这里包的是几年来皇上的朱批,朝廷的命令及历次奏稿与信函的副本,你要把它送到我的老家去,留给后世子孙观看。”

王荆七点头答应。父亲略停了一会又说:“南康衙门里有我平时积蓄的八百两银子,你把它带回荷叶塘。事已危急,不能详细作书,当为你写一字条。”

父亲随手拿来一张黄竹纸,匆匆写了几行字:

儿已为国尽忠。这八百两银子不是军饷,乃儿之俸银,今由荆七带回,其中四百两为父亲大人养老之用,二百两为纪泽娶亲之资,二百两为家用。请父亲大人多多珍重。

男国藩跪禀   

画外音:父亲一向公私分明,生活节俭。在官场已有10多年了,没有留下额外的资财。

11、南昌南康衙门厅堂

湘军在九江,湖口大败,太平军又重新控制了湖北的大片地区。太平天国的西征反攻达到了鼎盛的局面,湘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东征所取得有成果丧失殆尽,父亲被围在江西南昌城内,十分艰难。在长沙招募组建的吉字营,入援江西。郭嵩焘从湖南随军来到江西,安慰父亲。父亲很久不见的笑脸,此时,终于眯着三角眼笑了,并说:“仁兄冒着生死来见,国藩甚是感动。我真担心再见不到你了。”

郭嵩焘说:“大人切莫太悲,万事需要吉言。此是湘军低谷不久将会有凯歌奏响。”

一旁的刘蓉见郭嵩焘到了,也很是兴奋,记起父亲曾经说过的:“什么时候郭嵩焘到了我的身边,就可以考虑放你。园你回湘乡老家之梦。”忙说:“大人,嵩焘已来,您可不能失言啰!”

父亲曾国藩转动眼珠想了想便说:“我想继续留君于此,苦于难以措辞,拟作一诗相挽,怎么样?”

刘蓉笑着说:“如果诗真的很好的话,我就答应留下来。”

父亲说:“你归心似箭,我做的诗再好,你也说它不好,怎么个评判法呢?”

刘蓉认真地说:“这好办。只要涤生大人的诗能将我逗乐,便是好诗。”

父亲曾国藩收敛笑容沉吟片刻,提出笔在砚上搭了搭,便下笔写道:《会合篇》。

刘蓉拿过来仔细读起来,当读到“近朱者红,近墨者青”,禁不住朗声笑起来。

郭嵩焘忙说:“笑了、笑了。”

刘蓉说:“既已承诺,愿跟随涤生大人。请大人看我已和了一首。”

众人听他谈道:滔滔江汉流,频年计蛇豕,曾么吾党维,奋起双髯紫,传檄走江南,创戟森腕底,建    方东下,便可搂船拟,空峨诸葛中,谁纳圮下履,仰天一大笑,万事东流水。

12`南昌军营中

父亲曾国藩正在召集守军将领,分析军情,商讨对策。父亲说:“连日来城内到处着火,恐怖繁乱不堪,定是长毛奸细在城中肇事。”众人情绪极低落,尽听着父亲一人演说,慷慨激昂。一旁的王闿运对父亲诡密地耳语了几句,便单独和父亲到避静处细声说:“国家时值内忧外患,南有长毛,北有捻寇,沿海还有英、法、美。绿营根本作不了顶梁柱。大人辛劳了半身的事业不能毁于一旦。我看大人不仅是将帅之材,眼下长毛势力极盛,令洋人也畏几分,大人可不……”父亲已听出王闿运的用意,深知他满腹经伦,欲报效国家,在乱世,谁能拨乱反正,成大事业,即辅助谁,不等他把那不堪入耳,诸灭九族的话说出口,便愤愤地说:“不成话,可恶可恶。本郎身为朝廷重臣,对上应为社稷安危,对下应为黎民安身,你休要再说。”

王闿运还是固执地说:“大人熟读四书,政史。《春秋公羊传》的命王之学,主旨在于拨乱……”

父亲凶光逼人,脑怒地训诉:“且由此理,闿运兄再敢胡言,我国藩便与不饶!”

众人见父亲发怒,惊吓得目瞪口呆,王闿运自讨没味,便到一边去了。

13、天京金龙殿

脸色消瘦,说话没有中气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端坐在龙椅上,殿上坐有东王杨秀清等大王。

杨秀清威严地说:“奉天父天王之命,本王为太平天国立下汗马功劳,现主持朝政功绩众所周知。本王不想要任何封赏,只要封称万万岁。”

洪秀全便说:“奉天父之命,已封东王称九千岁,按天国律法更别的顶级封赏,东王要自封万万岁,自是不妥!”

杨秀清威逼说:“本王封万万岁已是天父有梦托于天国,皇上怎敢违抗天父之命。我等更是不服。”

洪秀全见殿上气氛不对,冲斥着凶杀的目光,望着手握剑柄的众王,和杨秀清党羽的帮凶,只好有气无力说:“朕,奉天父命,准奏!”接着宣布,“退朝!”

14、天京东王府杨秀清家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二十七日,1856年咸丰六年八月四日。洪秀全密令正在江西战场上的北王韦昌辉,苏南战场上的燕王秦日纲,湖北战场上的翼王石达开,上海战场上的忠王李秀全回家护驾。这天凌晨,韦昌辉和秦日纲带兵冲进东王府,见人就杀,把正沉浸在“万万岁”梦中的杨秀清和家人侍从全部杀尽,一时间东王府,尸首遍地,鲜血染地。

随即,又去包围杨秀清的兵营驻房,将杨的5000亲兵全部杀掉。随后的三个月里,天京城里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杨秀清部二万余人同归浩劫,连家眷婴儿都未幸免。

画外音:太平天国的杨韦事件,进而引发了内讧惨剧,韦昌辉布置欲杀石达开全家,石达开闻迅连夜出走。忠王李秀全效忠天国,奏请天王惩治韦昌辉。洪秀全又联络朝中各官将韦昌辉诛杀。这场自古未有的天朝自相残杀,给父亲曾国藩带来了死而复生的天机。

15、南昌城墙上

父亲曾国藩劳累了一夜,扶着王世侄所赠宝剑而卧,以便随时自裁。忽然有文俊来报:“大人,长毛全撤了!”

父亲迅即睁开惺怡的眼睛问:“什么?”

文俊高兴地说:“大人,不知何故长毛昨夜全部都撤走了!”

父亲兴步来到城墙上,见红日高挂,也没有炮弹声和太平军的纳喊声,五万太平军一个不留地走得无影无踪了。父亲仰望苍天,感慨万千地说:“前几天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徬徨,真不料还有今日相逢之一天。”

16、湖南衡山城西聂家中药铺

1855年某月某日春光明媚,衡山城西中药铺老板聂继模身着长衫带顾工徒弟按他自己规定的惯例去乡下进行义诊。中午时分,女媳下腹突然胀痛,而儿聂亦峰远在广东做知县。女婢见少夫人奇痛难忍脸上冒着豆粒大的汗珠,一时急得要哭起来。少夫人忍痛说:“恐怕是要生了,快去接生堂请接生婆来。”

傍晚时分,少夫人顺利分娩,还是一胖小子。仆人忙放响长长的鞭炮,聂继模回店时得知儿媳坐了月子,很是欣喜,忙将儿子聂亦峰的家书拿出,上面写得明了清白。若是男儿,便按派号取名缉规,字仲芳。他告诉家人:“长孙的出世是我聂家世代奉行行医救人积德的回报。就叫他仲芳。”他捋了捋八须胡对仆人钧林又说:“我写一书信,你明日赶早到广东梅封给亦峰报喜。”

聂继模亲自写一份告示,贴在药铺大门前。称:本铺在近三日内对前来抓药就诊的客人,不论病否,一概免费。

画外音:衡山是缉规的老家,也是我曾家的祖籍。谁知往后我的命运却归宿了聂家。这也许是人们所说的缘份吧!我一聂曾纯芬,在聂家养儿育女,生活了65年,被后人称谓崇德老人的就是我,被父亲喜称的满女子--曾纪芬。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的父亲曾国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