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书名:我的父亲曾国藩 作者:欢喜雪娃 本章字数:6216字 发布时间:2021-07-29

第四集

 

1、衡州水陆营地

在湘军的营地,勇丁们在擦磨刀枪,水师们在修缮战船,粮台官兵在忙着发放军备,搬运粮草,修造厂里缍打声声,炉火熊熊。彭玉麟禀报:“大人,衡州,湘潭两处船厂已建成快蟹四十号,长龙五十号,舢板一百五十号,又建造一艘特大的船名为拖罟,以五六只船拖着前进,为大人的座船,还有改造民船数十号,雇民船二百多号。”

父亲曾国藩听到这喜讯,又看到这一派热火朝天,士气高昂的战前景象,心情澎湃,思绪万千。

2、京城乾清门

父亲进京初的某一天,道光皇帝在乾清门接见太常卿唐鉴,父亲恰好随待在旁.道光皇帝高兴地对唐鉴说:爱卿,治程朱之学有成,并躬自实践,是个笃实诚敬的君子。朕很是欣慰。爱卿还要将自己的德行修养教之于民。

唐鉴忙躬身说:喳,谢皇上恩。

3、碾儿胡同唐鉴府上

父亲曾国藩知道了义理之学的重要,便登门拜竭唐鉴。

父亲说:先生。弟子请问修身之要,读书之法究在何处?

唐鉴抚摸着垂在胸前一尺有余的银须,腰板挺得笔直熟虑地说:“当以<<朱子全书>>为宗。检身之要,我送你八字。整齐严肃,主一无适。检摄在外,持守于内。”

画外音,自从父亲研读唐鉴学义理学之后,便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饰,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教,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自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又作《立志箴》、《居敏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高悬于书房内。

4、京城考场

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父亲曾国藩认真做作试卷,总考官穆彰阿一眼就发现了考生中机紧聪颖的父亲。父亲做完考文《正大光明殿赋》恭敬地呈递给穆彰阿。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国藩,将你的应试诗赋递给我。”

父亲心领神会,忙答应:“一定呈上,大人!”

5、穆府

父亲在住处将“为藏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万事拼同骄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匣里龙泉吟不住,向予何日斫蛟鼍?”的诗赋抄写誊正,前往穆彰阿寓宅。穆章阿热情地说:“国藩,就坐!”

父亲恭谦地说:“恩师,道光18年学生会考高中,全仗老师提携。今特拜访。”

穆彰阿说:“国藩才学过人,日后乃国家之有用人材。老夫已奏呈皇上,皇上已盛是欣喜。”

在养心殿,道光皇帝召见父亲曾国藩,皇上问:“朕想知道养心殿的字画?卿可背诵得出。”父亲忙背诵如流,“东壁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阎立本的《步图》,五代顾阁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西壁是唐韩滉的《五牛图》、宋郭熙的《窠砰远图》、李公麟的《临韦偃牧放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壁是颜抑等名家的书法;北壁是乾隆爷大囹图。”父亲一口气背出,皇帝听后格外欣喜。

6、衡州赵家祠堂

父亲曾国藩望着远处船厂的灯火,听着出征前的操练声威振夜空,想到自己生长在深山,出身“寒门”,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家庭没有靠山,全仗个人勤奋干练,也不外于唐鉴,穆彰阿等人的指点。此时,他想到曾给朋友信上称的:“回思善化馆中同车出入,不顺店中徒步过从,疏野之性,肮脏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数人,亦不敢为此不近人情之称许。”当年的文弱书生,将成为扭转乾坤的历史巨人!

父亲在心里念道:“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愿望,将以频频捷报报答你们的知遇之恩!”

父亲信步走进书房,挑亮油灯,拿出汤鹏所送的荷叶古砚,用道光皇帝御赐徽墨磨出一砚浓汁,选一张细密绵软的上等宣纸,握一管兼毫猢笔,又踱了几步,然后毅然写上《讨粤匪檄》。写完后,自己饶有兴致地轻声朗诵。

为传檄事。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洲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们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贼者,则剥衣服、搜刮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浚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船广阴谋逃归者,则倒挂其尸以示众船户。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论,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鸟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也。

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7、湖南衡州等地

一时间在湖南衡州,湘潭等地的街市村野,四处张贴着《讨粤匪檄》老百姓围观之,有不识者问:“此文为所告示什么?”

有人答:“此是曾大人声讨长毛的书文。湘军将出师征战长毛,颁发讨伐檄文,实是振奋人心。可抵百万雄兵。”

8、荷叶塘曾府

母亲欧阳夫人,在祖宗灵堂前上香求保佑。我--么女曾纪芬自由玩耍,惹人喜爱。

曾麟书在拟写“八本堂。”

画外音:新中国的缔造者,父亲的湖南老乡,中国历史伟人毛泽东在自己的革命活动中,看了父亲以战斗口号独擅胜场的智慧之处,深有感慨,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父亲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是的,父亲熟读古书,从《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中吸取营养,主张以诚恕天下,取得以后事业上的成功。

9、衡州石鼓嘴,演武坪

1854年(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石鼓嘴到演武坪一派沸腾,5000陆勇全部上一色的新装,什长以上的官员都配上了马,刀枪晃动,战马嘶呜。聚集在演武坪上,等待炮响出征。5000水勇全部新装登上新船,近三百座西洋大炮已安装在快蟹,长龙上,六七千夫役忙着装上最后一批粮草煤盐。

江边竖着一根丈高的旗杆,旗杆用白漆刷得发亮,旗杆顶端挂着一面黄旗,旗上用黑丝线绣着一个斗大的“曾”字,旗帜在江风中哗哗作响。旗杆旁边摆着一张大方桌,桌上满是点燃了的蜡烛钱香。成千上万的百姓观看,衡州知府陆传应带领衡阳,清泉两县县令和各衙官员,为父亲和湘军摆饯行。

父亲曾国藩戴着墨镜,身作黑布旧棉袍,在郭嵩焘,刘蓉,陈士杰,黄冕等人的陪侍下,脸泛红光,威风凛凛地伫立于石鼓嘴江边。人群不停地高喊“曾大人,曾大人!”以示问候答谢,父亲望天拜了三拜,随后举行了隆重的血祭仪式。随着炮声响起,鞭炮齐呜,塔齐布,罗泽南等人率领陆营官兵从演武坪出发,走过青草桥,向北前进。

父亲向众人频手告别,迈着稳重的步伐,向停泊在江边的拖罟船走去。他刚踏上跳板,猛听得有人呼喊:“曾大人,接旨!”

湖南巡抚衙门的聂巡捕飞马来到江边,跳下马来说:“请曾大人接旨。”

父亲望北跪下,听聂巡捕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前任礼部右侍郎曾国藩轻信一面之辞,为革职降级业己之故之前任湖北巡抚杨健请入乡贤祠,实属大千律令,部议革职严办。朕思曾国藩将统率湘勇北上剿贼,改为降二级留用。钦此。”

此时,怀着满腔热血,决定不负朝廷厚望的京官我的父亲曾国藩,犹如睛天劈雷,当头一棒,只觉得天昏地转,他还是竭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磕头谢旨,然后站起身挺直腰杆,扯了扯衣袍,向拖罟迈去。江岸上下送行的人们莫不惊愕万分,暗暗地为父亲捏把冷汗,众人含泪目送这顶天立地的汉子蹬上了拖罟,带屈出征。

10、太平天国征湘军在岳阳的军营

太平征湘军按翼王石达开的命令,连克岳阳,华容,湘阴等地,占据了湘北大半洲县。在征湘军军营,不到30岁的年青将领石祥祯与罗大纲,曾天养,林绍商议进兵湘军。罗大纲提议说:“征义堂投军的周国虞对湘北地形熟悉,叫他来谈谈想法。”

石祥祯舞着浓眉说:“行,快叫他来营。”

周国虞来到,听明了石祥祯的授意便说:“众王,依小的之见,湘鄂交界之地的羊楼司地势险峻,要在此打埋伏,可歼灭湘军。如果不在此设伏,湘军势必勇猛。”

罗大纲瞪了他一眼说:“休长他人之气。我看既然曾妖头被征,又是文弱书生带兵,没有实践经验,必败无凝。”

石祥祯望了下众人说:“国虞已是我征湘军的兄弟。在羊楼司打埋伏之策尚好,我们可征其不备,砍了曾妖的头,为西王报仇。”接着说:“骄兵必败,我们不能轻敌。这说明要想办法引蛇出洞,将湘军逼近长沙,在长沙城外,全斩湘军。林绍,你带部去打湘潭,让曾国藩未遇援救,就可引蛇出洞了。”

众将答:“是!”

11、靖港白沙洲

曾国藩伫立拖罟,指挥全体水勇,浩浩荡荡,向靖港进发,并对身傍喊:“来人!”一亲兵过来施礼,说:“有,大人!”

父亲欣喜地说:“传令,命王鑫、李续宾率部向靖港进发,过浮桥在靖港会师。”

12、靖港镇上

在靖港镇这个小集码头上,满街摆满八仙桌。拖罟也靠靖港,陆军已威武步来。水陆会师一时把靖港小镇掀得沸腾起来。父亲眺望青山秀水,笑在眉头喜在心。立刻有亲兵来报:“禀报大人,靖港没有长毛驻营,也不见长毛一兵一卒。”

父亲忙收敛笑容,脸面阴沉下来,疑惑地四方张望,突然冲天的炮声惊起,埋伏在絧官山上的两万太平军将士一齐从天而降。有的举着大刀,有的持着梭标,通身黄服的太平军,也有小部的红服女兵,呼啸地奔下山,向湘军逼来。

王鑫,李续宾在高马上,挥刀高呼:“弟兄们,歼灭凶逆,保卫家乡,报效朝廷。杀啊!”

倾刻,湘军与太平征湘军短兵相接,厮杀振天。征湘军兵勇出手迅猛,梭标刺入湘军胸膛,刀刀砍下湘勇首绩或胳臂。湘勇抵挡不住,溃不成军。不听将令,纷纷向停迫在江边的水师战船败退。父亲命水师向太平军征湘军开炮。炮声,鼓声,呼喊声,厮杀声乍起一片!

不一会,周国虞和魏逵冲在前,从靖港街向水师冲杀过来,势不可挡。他们呼喊着:“杀死王鑫,李续宾!”“捉住征曾国藩。”部份溃勇跳上战船。各战船一阵强烈的炮轰,终于压住了征湘军。

画外音:父亲坐在拖罟仓内。一头奥丧。自衡州出师以来。与长毛交战连连败退,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更让鲍起豹等人耻笑。有负皇上的重托。恭王,肃学士,续海师的信任。越想越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可敬的父亲他望着翻漩的江水,竟毅然扒开船门,紧闭双眼,纵身跳入江中,以死尽忠。

13、拖罟坐船上

在拖罟上,满船人惊呼“快求曾大人!”章寿麟等人迅即跳入江中,手臂托起父亲僵软的身子,船上人忙着接救,将父亲抬入船内。春寒;全身湿漉漉的父亲没有半点哆嗦。康福在一旁,笑着说:“大人,长沙来报,塔副将在湘潭大获全胜!”他见父亲闭目不语,又欣慰地说:“大人,您老安心静养,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切回长沙后再说。”

14、靖港絧官渚

湘军水师战船驶往絧官渚时,左宗棠闻讯从长沙赶往絧官渚接应上拖罟,看望劝慰父亲,见父亲垂头丧气,闭目不见人,便狠狠直言不讳地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责公事尚可为,速死非义。”他便从衣袋中拿出一张折迭的纸条:“涤生兄,这是令尊大人的亲笔信,你看吧。”

父亲听见有祖父的亲笔信忙接过展开看来,果然是:“儿此出征以杀贼报国。非直为桑梓也。兵事时有利钝,出湖南境而战死,是皆死所,若死于湖南,吾不尔哭!”他看过信,抖起精神,将信放入衣袋里,畅快地舒了一口气。

15、水陆营州畔

在湘军曾国藩军营,有巡捕来到,递上皇上朱批。闻湘潭水陆全胜大震我清朝国威,撤消曾国藩降二级的处分,准其单衔奏事。调遣湖南军务命塔齐布为湖南水陆提督,管带湖南境内全体绿营。

父亲看过朱批,便提笔写了:养活一团着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亲兵过来看过父亲提联,便问:“大人,请大人赐教此联何意!”

父亲捋起胡须说:“《庄子》中阅,穷亦乐,道亦乐。所谓穷是指路可走,这是指发达顺遂。其意是一软一硬,柔中显纲,主静藏锋,可进可退。”并将所写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在日记中写道:“打脱牙和血吞,一时忍耐,得求自强。”又写家信“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岳州之败,靖港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

16、荷叶塘曾府

母亲欧阳夫人和祖父曾麟书,闻讯父亲投水自裁,全家人忧心忡忡。祖父感叹地说:“宽一壮志未酬,何以择其下策。”

母亲欧阳夫人说:“爹,您老可有法子救救国藩?”

祖父思衬再三,便提笔给父亲写信教诲。

一家人已敬香祝福,母亲说:“满女子会叫爹了,却没有让他见上一面。”母亲边说边捉着我头上的虱子。

17、衡州新桥

父亲从死神那边转世以来。开始实施“严加整顿的方略。”曾国葆叔的贞字营败逃的勇丁全被开缺回老家。国葆叔怀着满腹的怨恨提着简单的包裹在回家途中,路经新桥小镇,老远他就见镇上围了一些人,闹哄哄的。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妇人伏着一孩童悲切的嚎啕着。再一打听是闹粮荒饿死的,那瘦骨嶙绚的妇人也哭得死去活来,围观人也无不落泪叹惜。国葆叔毅然搜出一点碎银,躬身放到孩童身边。便匆匆往回家路上赶去。

18、荷叶塘曾府

祖父正卷着烟单点燃烟,江贵突然闯进屋来,欣喜地说:“老爷,国葆少爷回来了。”祖父曾麟书,抬起头:“是吗!在哪儿?”

国葆叔已跨进门来,热情地喊道:“爹!是我回来了!”

一时间,国华叔、国荃叔、母亲欧阳夫人和国葆婶等家里人都围过来问长问短。全家人正担心要命,这下要问过准确信息了。祖父问:“你大哥呢!”

国葆叔高兴地说:“大哥的情况想毕家里已经听说了。现在好了,皇上来了朱批,不仅没有责贬大哥,还让大哥管理湖南军务。鲍起豹失城被革职。连巡抚骆中丞都改变了态度,对大哥以敬相对。你们可以不必忧虑。”

经他这么一说,全家人脸上显出兴奋的笑意。

国葆叔又拿出父亲的亲笔书信,递给祖父,祖父展开看来,随后便将联言书于厅中: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又有一封给子女的信: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显王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逐改屡变而无所成,三耻也。尔若为吾家之子,当思比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道晓,恒星王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七史》史各天文志,及《王礼通考》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在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日,可毕识矣。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审理有始有终。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速办理军事,自矣靡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入夜,一片虫鸣蛙叫。国葆叔和国华,国荃,国潢等叔在书房深谈,冥冥油灯,糸着兄弟情。国葆叔说:“白天,二哥问我没有说的,大哥要遵皇命,重振湘军,必须从严治军。拿我这个做弟的开刀,我是被大哥开缺回家的。”众叔用惊诧的目光看着他,他继续说:“我知道大哥也有苦衷,反复强调‘正人先正己’,我只好按大哥的意思办了。”

国荃叔说:“那大哥身边没有一个兄弟,谁来帮他。俗话说‘打虎须得亲兄弟,上阵还靠父子兵’。大哥也是的,不替你作想,也要考虑他自己的安危。”

国葆叔说:“他的以袁简斋的自勉诗,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在沙场是善终。眼下湘军正在招募新勇。大哥说,要二哥,三哥在家招募新勇,你们要各招五百壮丁。日后你们带的勇丁就是能替生死的骨干力量。”

国华叔说:“还是大哥考虑周全。好多年青人都希望招勇找条生路。”

国荃叔说:“我们明天就动手招募。”

国葆叔说:“招募可以,你们不要对家里人说我是开缺回来的,就说是来招勇的。”他又说:“看来大哥是认准这条路了,他要我回家说,将以他名义买的百亩田地退了,作勇军筹集的银子用。”

画外音:父亲重新住回湖南审案局衙门。重振旗鼓,对靖港战场上逃走的人有想回来的一个也不收。在短时间内将湘勇扩建为陆师二十营,由塔齐布,罗泽南统领,水师二十营由彭玉麟,杨载福统领。还吸取戚继光用军歌教育士卒的经验,编了通俗易懂的《陆军得胜歌》《水师得胜歌》,勇丁们唱着军歌,认真操练,威振长沙,享誉四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我的父亲曾国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