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此章因为主要是阐述功法,其中文言文等篇幅较多,曾经很矛盾,要不要删除或者缩减,但考虑到完整性,还是保留了。不喜的朋友可以跳过该章,继续往下一章节。不过,如果您坚持看完,说不定也能有所收获,哪天练成神功呢!嘿嘿!)
苏牧风忙了半天,感觉累了,便躺在草地上休息。顺便从怀中掏出那卷《黄帝外经》翻看起来。发现这《黄帝外经》所记载的内容,和自己以前所看的《黄帝内经》差别很大。
《黄帝外经》主要是讲述呼吸吐纳、运气导引、阴阳颠倒、奇经八脉及针刺之术等。
第一篇讲述的是“呼吸吐纳之术”,其中对呼吸的论述是: “呼出者,阳气之出也。吸入者,阴气之入也。故呼应天,而吸应地。呼不再呼,呼中有吸也;吸不再吸,吸中有呼也。故呼应天而亦应地,吸应地而亦应天也。所以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而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而言之也。呼出肾也肝也,从地言之也;吸入心也肺也,从天言之也,盖独阳不生,呼中有吸者,阳中有阴也;独阴不长,吸中有呼者,阴中有阳也。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天之气下降者,即天之气呼出也;地之气上升者,即地之气吸入也。故呼吸出心肺,阳气也,而肾肝阴气,辄随阳气而吸入;肾肝阴气也,而心肺阳气,辄随阴而俱入矣。所以阴阳之气,虽有呼吸而阴阳之根无间也;呼吸之间虽有出入,而阴阳之本无两岐也。”
苏牧风从小就熟读《黄帝内经》等医书,看了这篇呼吸吐纳之术,觉得《黄帝外经》讲述的呼吸吐纳的方法与其他医书所讲不一样。《外经》重点强调了呼吸吐纳要做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呼出是阳气出,吸入是阴气,天为阳、地为阴。故呼出要应天,吸入要应地。因为独阳不生,独阴不长,故呼吸要做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的辩证统一,则必然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与天地齐。
苏牧风先天体质瘦弱,看了非常喜欢,盘腿而坐,照着练习。
但开始要想做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确非易事。要么总觉得呼吸很别扭,要么就是憋得难受。
练了一会,还是觉得呼是呼,吸是吸,怎么也做不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便没耐心了。决定往下看看再说。于是继续看下一篇。
这篇主要是讲“阴阳颠倒之术”,其对颠倒之术的定义是:“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巅倒之术也。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原来,颠倒之术即阴阳之原。
对如何实现颠倒之术,则认为是:“巅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其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其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敝乎?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
这篇是讲述如何实现阴阳颠倒,如何将无形藏于有行,如何将有行化于无形,如何将精与神合二为一及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苏牧风看到这里,觉得有些深涩,有些地方还不甚理解。反复看了几次,还是不明白,于是继续往下,看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讲述如何打通任督二脉和守住三关,使人体内力得到极大提升的。
其对任督二脉的论述为:“任脉行胸之前,督脉行背之后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山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咙,上颐,循面,入目眦,此任脉之经络也。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以系廷孔,在溺孔之际;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统纂后,即前后二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腹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至鼻柱,还出别下项,循肩,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此督脉之经络也。虽督脉止于龈交,任脉止于承浆,其实二脉同起于会阴,止于龈交者未尝不过承浆,止于承浆者未尝不过龈交;行于前者亦行于后,行于后者亦行前,循环周流,彼此无间。故任督二脉分之则为二,合之则仍一也。夫会阴者,至阴之所也。任脉由阳行于阴,故名阴脉之海;督脉由阴行于阳,故督脉名阳脉之海。非龈交穴为阳海,承浆为阴海也。阴交阳而阴气生,阳交阴而阳气生,任督交而阴阳自长,不如海之难量乎?故以海名之。二经气行,则十二经之气通,往复循环不绝,阴养阳,阳养阴,身轻如燕,精力倍增,百病不生。二经之气闭,则十二经之气堵,肾气塞,阴不养阳,阳不养阴,命不长也。任督二脉之经络,即人死生之道路也。”
这章对任督二脉的论述比较多,任督二脉关乎人之生死,若能打通二脉,则将内力大增,身强体壮,身轻如燕。
而接下来,其对“三关”的论述为:“三关者河车之关也,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闾。”即“三关”是指人体的“玉枕、肾脊、尾闾”三大穴位。因“关人生死。”故名曰“三关”。
对“三关”之气的运转是:“命门者水中火也,水火之中实藏先天之气。脾胃之气,后天之气也。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二气必先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然而后天之气,必得先天之气,先交而后生;而先天气,必由下而上升,降诸脾胃,以分散于各脏腑。三关者,先天之气所行之径道也。气旺则升降无碍,人体健壮。气衰则阻,人体衰弱,疾病生矣。”
人体“三关”也关乎人的生死健康。如果人体的命门之气能与脾胃之气相交,则人体气息就能生生不息。气息旺盛,就会身体健康,百病不生。
看到这里,苏牧风终于明白了,打通任督二脉,和如何使命门的先天之气与脾胃的后天之气相交而生生不息,就是吕范所说《黄帝外经》中包含的轩辕神功心法。
心想只要自己先从呼吸吐纳做起,调息体内阴阳,使内力不断提升,再做到打通任督二脉,就能练就轩辕神功,那报仇雪恨就有希望了。
越想越高兴,再继续望下看,已是最后一篇,主要讲述“九针之术”的。
诸如如何使针,如何掌握针刺的深度位置及角度,如何辨别穴位等等。通篇看完,见这《黄帝外经》并没有讲述具体的拳术和剑术,还是有些失望。但那干尸吕范既然说这里面蕴藏着轩辕神功和剑术,应该不会有假,自己照着修炼,也许慢慢能领悟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