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零落成泥碾作尘
上回说到,经过一番艰苦较量,罗兰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终于挺过“笑面虎”文尔夫·亨特的审查。从最初的步步退让,甚至承认反间身份;到逐渐反击,真假杂糅、虚实结合的步步为营,逐渐掌握主动权;到面对钱五的突然发难,她从容应对、镇定自若,戳穿其虚弱本质;再到最后,不仅成功完成自我洗白,并成功地将钱五置于死地,化险为夷;其过程可谓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新的危机随之而来,她出众的魅力和性感的姿色,也引起了文尔夫·亨特的觊觎:“如果我命令你爱上我,你会怎么做?”罗兰抬起美丽双眸,迎上对方饥渴的眼神:“你现在还没有权力给我下命令,除非……你能让我成为你的下属。”她嘴上如此应对,心中却感到一阵刺痛:“对不起,霍青,请原谅我。”
就在罗兰经受“笑面虎”文尔夫·亨特审查,与其斗智斗勇之时,霍青和肖亮,在赤龙帝国军事大学训练场上,迎来了新生入学典礼。
单从地形来看,军事大学训练场,与寻常军营校场截然不同。
寻常军营校场,讲究地形宽阔平坦;
而军事大学训练场,则更像一个巨大的国家自然公园,包括了各种复杂地形,如河流、池塘、小山、沟壑,甚至还有沼泽地。
最初设计训练场时,兵部吏员们还是依照普通军营校场,来制作设计图;
图上,将训练场分成了四个部分:
靶场:练习弓弩射击;
体场:有各种石锁、原木等器械,帮助学员练习体能力量;
马场:帮助学员练习骑术、骑射、劈砍等骑兵技术;
演习场:学员们在此处练习各种阵法,进行实战演习。
兵部设计者,将此图献给校长姚昭之时,本以为会得到赞赏,没想到,姚昭看了之后,却很不满意。
他提出理由是:
如果是给太学的监生们建体育场,这般设计,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说很优秀;
可作为一个军校训练场,很不合适;
因为在战争中,将领们面临的地形,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根本不可能都是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形;
军校是培养帝国未来将军的地方,其训练场设计,就必须从实战出发,囊括战争中所可能遭遇的一切复杂地形。
校长姚昭如此一说,等于是把初期设计方案全盘否定,兵部吏员们尽管怨气冲天,怎奈上命难违,只得回去重新设计;
设计图几经修改,最后是姚昭亲自上阵,并对训练场选址多次现场考察,才定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个地形纷繁多样的训练场。
车骑将军马原,向来是姚昭练兵观点的忠实信徒,青龙军团将近一半训练演习,都在野外进行,气候越是糟糕,练得就越狠;
霍青是马原练出来的兵,只看训练场如斯建设,心中已然暗暗喜欢,顿感技痒,巴不得训练课马上开始,好一显身手。
北面山坡之上,是点将台,也叫观礼台。
正中摆一长桌,后面各有座位,校长肇梅村、总教官沈东楼等人于桌后落座。
两侧各立一面大鼓,两名强壮的士兵,手持鼓槌,立于旁边;
待肇梅村、沈东楼等人坐好之后,两名士兵双手一挥,鼓槌脱手而出、于空中翻了个跟头,落将下来,士兵就手接住,运足力气,朝鼓面上狠狠砸下。
鼓槌抛出、接住、击鼓,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更为难得的是:
两名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宛如一人;
鼓槌落在鼓面上,发出砰砰两声,响彻云霄。
大鼓两侧,另外两名士兵吹起号角,声音昂扬悠长、响彻训练场上空。
肖亮来报到时,对训练场就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如今身处其中,更是感叹连连:
“娘啊,这就是训练场,咋这么大呀,还有山有水的,和俺家似的。”
他东瞅瞅、西望望,看什么都新鲜,要不是身在队伍之中,早就跑过去四处参观了。
散漫的不止他一个,新兵们站好队列,初时还能挺直腰杆、表情严肃、一言不发,但时间一长,耐不得身体酸痛、枯燥无聊,便纷纷懈怠下来。
队伍之外,维持纪律的老兵,也是从新兵过来的,倒也明白,现在还没法按照正规军人的标准,去要求这些新兵;
只要他们不乱跑、不乱说话,能安静待在队伍里,也就不予计较。
相比之下,军官班就不同了,人数不多,但各个站姿标准、军容整洁、队列整齐,呈现出训练有素、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如今号角声起、鼓声雷鸣,周围老生,还有军官班学员们,犹如条件反射一般,同时发出了一声吼叫:“立正!”
伴随高亢洪亮口令声,他们站得更加笔直、身形愈加挺拔。
突如其来鼓声、号角声、军令声,令肖亮措手不及,他何曾见过此等阵势,下意识跳了起来,若不是霍青在旁边一把拉住他,几乎要吓得拔腿开溜了。
霍青经历了一年军营生活,每天早晨闻号角则起,听鸣哨则睡,擂鼓则进,鸣金则退,早已练就了本能反应;
闻听号角鸣起、鼓声轰鸣,随着口令声起,他身体自然下意识做出反应,立刻站了个笔直,两脚分开,两腿挺直,双手自然下垂贴紧裤缝;
这个标准军人站姿,于散乱的新生队伍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他的表现,自然引来了老生们欣赏的目光。
“同学们,你们好。”
校长肇梅村六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但身形挺拔、精神矍铄;
他眼睛不大,炯炯有神,鼻梁高挺,嘴唇略厚,脸型微微有点长,但刀削般棱角分明、线条硬朗;
依稀可见,他年轻时,应该也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
肇梅村轻咳了一下,清清嗓子,继续他的讲话,声音极为洪亮:
“欢迎你们来到军事大学。
我相信,在走进这里之前,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军事大学,是将军的摇篮’。
所以,你们走进这里的时候,心中是不是在浮想联翩呢?
觉得,走进了军事大学,那就等于踏上了一条封将挂帅的光明大道啊,锦绣前程、鲜花美酒,都在前方等待你们。
不好意思,如果你们这样想,那就错了,大错而特错!
从这里,的确走出了无数优秀学员。
他们效命疆场,浴血奋战,勇往直前,宁死不屈。
他们的血,洒在了郎崖、洒在了章夜、洒在了娄蓝,也洒在了绝龙谷。
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只有极少数人,能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帝国将星之中。
更多的人,默默无闻而来,默默无闻而去。
他们沉默着离开,留在亲人心头,是痛苦悲伤;写在史书之上,是千古功绩。
无论他们生前有何抱负,身后有何遗憾,他们毫不犹豫地奔赴疆场。
身后光荣,未曾知晓;生前胜败,义无反顾。
他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光辉的榜样,永远的榜样。
所以,军事大学不是将军的摇篮,而是英雄的熔炉。
在这里,我郑重告诉你们:
从现在开始,把你们那点见不得人的私心,什么狗屁将军梦想,趁早给我剔得干干净净。
受不了的,现在滚,还来得及;要是不滚,就给我仔细听明白了。
我送你们两句话: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讲话结束,训练场没有响起掌声;
或许是校长发言太过直白,听众们,尤其是新兵们,感到出乎意料,受到了震动,对其内容尚需细细品味,居然一时忘了鼓掌。
对心揣“将军梦”的霍青而言,虽也被其演讲所感动,但又暗暗感到别扭;
若是一年前,此类演讲,定会令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可如今,饱经风霜、历经人事的霍青,颇有点曾经沧海之心境,与其他热泪盈眶的新兵相比,他的表情依旧波澜不惊,身姿依然标准挺拔。
肖亮先是瞪大了眼睛,满是惊讶之色,随后又红了眼圈、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眼看便要顺颊而下,口中则小声嘟囔;
他声音不大,旁人听不见,但霍青内功精纯、耳力过人,听得清清楚楚:
“啊?当英雄?可要是俺死了,俺爹、俺娘可咋办啊?
他们可就俺这一个孩子啊……俺要死了,谁给他俩养老送终啊……”
他嘴里念念有词,动了真情,泪水盈眶,眼见要泣数行下,颇有点悲歌慷慨、一抒胸怀之意。
霍青心说:你心里想想就得了,何必非要说出来,此等气氛之下,万一被人听见,可就麻烦了。
闻听肖亮说起父母,霍青想起自己早年丧母、失手弑父,从未享受家庭温暖,心中亦有伤感之意,遂趁别人没注意,戳了他一下。
肖亮吓了一跳,一看是霍青,见他不断使眼色,不明其意;
但从认识霍青至今,肖亮对其颇有惧意,遂忙闭嘴不语,只是泪水一时难以收回。
旁人见肖亮满脸泪水,还以为他是被校长演讲感动,情难自已,遂不以为意。
没有掌声,校长肇梅村却满脸笑意,他对演讲效果颇为满意,不说官话,使新兵们感到心灵震撼,本就是他目的所在,故新兵们震惊也好、沉默也罢,均在预想之中。
总教官沈东楼站了起来,朝所有学员们行了个军礼,用尽丹田之气,声如洪钟般吼出了那句战斗口号:
“赫赫赤龙,卫我河山!”
他一带头,老生们、军官班的学员们先作出呼应,吼得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新兵们如梦方醒,忙追随其后,不如老生、军官们整齐划一、极有气势,但态度认真、情感真挚;
学员人数约有两千多人,放在偌大训练场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其吼声山呼海啸、此起彼伏,颇有死不旋踵、有进无退之决绝……
赤龙帝国军事大学的新生入学典礼,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繁杂发言表态、仪式,讲究主题突出、节奏明快,连对新学员提要求、提希望的固有内容,都被精简了,被压缩进了校长独到的讲话中。
典礼结束,接下来是参观战争纪念馆;
赤龙帝国战争纪念馆,位于军事大学北部,占地面积近五十亩;
纪念馆建筑风格,为赤龙帝国特色的牌坊式特点,共左右两个合院。
纪念馆正面,是宽近四丈的花岗岩台阶;
每个台阶上,均布有花岗岩栏板;
纪念馆门口两侧,各屹立一座一丈多高的铜铸赤龙,象征着赤龙帝国的雄浑气魄;
由太祖皇帝李明德题写的“赤龙帝国战争纪念馆”,共九个镏金大字,镶嵌于纪念馆门额之上。
馆内分为四个展厅:北方战争历史综合馆、第一次龙鹰战争历史综合馆、蓝鹰军队暴行馆、英灵馆。
四个展厅以历史记载、实物为主,辅以景观、图画、雕塑等展示手段,全景式展现:
赤龙民族在北方战争、龙鹰战争中,英勇抵抗蓝鹰人侵略的光辉历史。
学员们先参观的第一个展厅,就是北方战争历史综合馆。
据历史记载,最初之时,赤龙、蓝鹰两个民族,共同生活在龙鹰大陆的北方平原;
漫长岁月中,两个民族皆逐渐形成了强大的部落,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外形差异明显,风俗习惯截然不同,但两个民族在较长一段时间中,还是保持了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的关系。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龙鹰大陆北方平原的资源相对有限,为争夺土地、水源,两个部落逐渐出现了一些小摩擦,时常发生小规模冲突;
即便如此,双方老一代首领还是保持了理性和克制,选择了用对话协商、彼此让步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仍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随着蓝鹰部族新一代首领——乔治·爱德华的登场,一切都被改变了。
乔治·爱德华,身材高大,性情暴躁,力气惊人,其同时代的人曾说:
“两人都抬不动的铁块,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
乔治·爱德华幼年时曾感染了天花,这种疾病在他脸上留下了斑点,但也由此获得了对此种疾病的免疫力。
乔治·爱德华的教育,主要是在家教中完成,他的父亲先后给他请过两位家庭教师,但他桀骜不驯、不服管理,先后被他赶走。
第一位教师,因为乔治·爱德华读书不认真,训斥了他几句,被他将书本直接扔在脸上,教师恼怒交加,愤然离去;
当然了,赶走老师的乔治·爱德华,饱尝了一顿皮带炒肉,疼得他在床上趴了一个星期才起床。
挨了揍,他学会了智取,方式也简单有效:不是在老师的眼镜上抹洋葱,就是在其烟丝里塞胡椒面;
于是,被各种捉弄的老师,苦不堪言,遂主动辞职,以求“苟活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直到第三位老师出现,才使乔治·爱德华脱胎换骨。
第三位老师,是蓝鹰部族首屈一指的思想家、教育家:里斯波·于泽。
里斯波·于泽的主要思想观点,分为两个部分:
从个人层面来讲,他注重对个人独立精神的尊重,指出:“文明的精神”就是“民众的独立精神”,这种独立,既包括思想独立,也包括财富独立;
他认为,民众个人独立,是国家独立的基础;
只有实现个人独立,民众才会发自内心热爱祖国。
从民族层面来讲,他提出,弱小即原罪,弱小民族必将遭受强大民族的欺凌,因此,任何一个民族要想不被欺凌,必须竭尽全力、奋发向上,使自己强大起来。
当里斯波·于泽初次见到乔治·爱德华时,得出评价是:“他的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才疏学浅是毋庸置疑的。”
里斯波·于泽的渊博学识和优雅谈吐,深深吸引了乔治·爱德华;
在其指导下,乔治·爱德华刻苦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对老师的民族观点推崇备至。
里斯波·于泽提出民族观点,其本意是想激励民族自强不息,免受外来欺辱。
可到了乔治·爱德华这里,“弱小民族,将遭受强大民族的欺凌”,被演变成了“弱小民族,理应遭受强大民族的欺凌”。
经过这段时间学习之后,乔治·爱德华逐渐形成了两个稳定的观点:
第一:蓝鹰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为相对其他民族而言,它更早提出了民众的独立思想。
第二:蓝鹰人,身为强大民族,应该去夺取其他弱小民族的资源,从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这两个观点,为他成为蓝鹰部族首领之后,发动针对赤龙部族的侵略战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父亲去世之后,乔治·爱德华成为蓝鹰部族新一代首领,第一年即开启了对赤龙部族的侵略战争。
赤龙部族的老首领,也在此时去世,新任首领,就是后来的太祖皇帝:李明德。
李明德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无论贵贱之人都得其欢心。
战争突然爆发,李明德并没有慌乱:
一方面修固城池、囤积粮食等战略物资,并大力征兵、组建后方预备队,做好了与对手长久作战的准备;
另一方面,大力提拔姚昭等青年将领,委以重任,命其率领军队积极抵抗蓝鹰军队的进攻。
初出茅庐的姚昭,立刻展示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他制定了稳固防守、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
初期,以部分兵力,利用坚固城池,分层抵抗,缓慢后退,以求逐渐拉长蓝鹰军队的补给线;
中期,坚决扼守关键据点,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蓝鹰军队的后勤补给线;
后期,蓝鹰军队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予以后退,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
战争以赤龙部族的胜利而告终,自此以后,龙鹰大陆的北方平原,被赤龙部族彻底占据;
而战败的蓝鹰部族,只得向南逃亡,于大陆南方建立国家。
这场战争,发生在龙鹰大陆的北方平原,此一战决定了其归属,故此次战争被称为:北方战争。
对这些内容,霍青早已从历史课本中,有所了解,对其并不陌生;
但展厅内容,相对课本而言,更为详细,且又有诸多遗物作为辅证,也看得津津有味。
后面的第一次龙鹰战争历史综合馆、蓝鹰军队暴行馆,对霍青来讲,亦是如此,很熟悉,但课本寥寥几笔,远不如此处展示更为具体生动,一路看下来,倒也不感枯燥。
学员们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战争英灵馆;
此处有很多英雄雕像,上至指挥若定、战功显赫的将军,下至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普通士兵,皆竖立于此,供后人瞻仰。
英灵馆,内部分为两大展厅,北方战争、第一次龙鹰战争各设一个。
第一次龙鹰战争的展厅内部,又根据英雄所在部队,分为了三个部分:
金龙军团馆、白龙军团馆、青龙军团馆。
三个馆,入口之处,竖立着三大军团将领雕像,他们分别是:
金龙军团骠骑将军:沈介溪(现为当朝宰相);
青龙军团车骑将军:马原(现为青龙军团主将);
白龙军团卫将军:云宪(去世)。
霍青最熟悉的,自然就是马原;最有感情的,肯定是青龙军团。
故与其他学员不同,别人优先去看金龙军团馆,而他先看了青龙军团馆。
霍青看得很快,从军之时,他从马原处听过青龙军团的战史,故简单扫过一遍,见无新鲜之处,便离开了;
接着又看了金龙军团馆,从此处知道,原来军事大学校长肇梅村,之前隶属于金龙军团,曾经是沈介溪的副将。
霍青看得较为仔细,每看一个英雄,他都要阅读其介绍、事迹以及相应的遗物,无一遗漏;
如此一来,他不知不觉落在了队伍后面;
等他看完,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馆中只剩他一人。
霍青喜欢热闹,亦喜独处,颇有几分君子慎独之风;
无人在旁,馆中安静不少,他乐得清静,遂缓步而行,慢慢参观。
走出金龙军团馆,再去看白龙军团馆,霍青来到门口,不由得一愣:
咦?他怎么在这儿?
那么说,霍青看到的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肖亮。
见肖亮站在云宪将军雕像前发愣,霍青走上前去,在其肩膀上轻轻一拍:“你还没走呢?”
肖亮明显没有防备,被他一拍,险些跳起来,手按着胸口,埋怨道:“妈呀,你可吓死俺了。”
霍青不好意思笑了笑:“抱歉抱歉,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肖亮摇了摇头:“你看得太慢了,俺早就看完了,觉得没啥意思,就在这儿等你呢。”
霍青见他如此,心中多了几丝感动,也有点不好意思:“既然你都看完了,那咱们先回去吧。”
“不用,”肖亮摇了摇头,“俺自己回去也没啥事儿,挺没意思的,还不如陪着你呢。”
他口气甚诚,颇有点舍命陪君子之意。
霍青见肖亮如此,再推辞倒也不好,便想和他一起去参观白龙军团馆,可抬头仔细一看,不由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
肖亮见他原地不动:“咋啦?你又看到啥了?”
霍青指了指云宪将军的雕像:“我怎么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啊?”
肖亮一拍脑袋:“你也看出来了是吧,俺也觉得不对劲儿。”
霍青将云宪将军雕像,与沈介溪和马原做了对比,即刻明白了问题在哪儿:
沈介溪的雕像,身着金盔金甲,胯下黑色战马,表情严肃,目视前方,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指向前方,一副身处战场、指挥若定之风范;
马原的雕像,不似沈介溪那么金光闪闪,但也身躯魁伟、上着重甲,怒目圆睁,钢牙紧咬,手紧握陌刀,做带兵冲锋之状,颇有冲锋陷阵之猛将风范;
前两尊雕像皆色彩鲜明、惟妙惟肖,且用材精良、精雕细琢。
霍青没见过沈介溪,和马原倒是很熟;
平心而论,雕像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亲冒矢石的精神状态,与马原的确神似;
单从这一点,足以看出,雕塑者十分用心,既要展示人物的高大形象,又要贴合人物的真实性格。
相比之下,云宪将军的雕像,则逊色不少:
一是人物表情,相对死板,远不如前两者鲜活生动;
二是色彩,相对单调,除了头发是黑色,其他部位,从脸到脚,一白到底;
三是高度,相对矮小,比前两者在高度上,至少矮了三分之一;
四是背景,对比前两者,背景明显单调、相对黯淡。
按说,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皆是从一品将军,都是三公级别的将军;
雕塑者何以厚此薄彼呢?对前两者浓墨重彩,后者却如斯敷衍了事,所为何故?
霍青好奇心起,凑上前去,观看人物生平;
令他失望的是,与雕像简明风格一样,云宪将军生平介绍,也同样乏善可陈:
云宪,任职卫将军,率领白龙军团,参加了第一次龙鹰战争中的多场战役,颇有战功。
霍青一时不得其解,肖亮虽甘心做跟屁虫,等到此时,也有几分不耐,遂催促他快点;
霍青思绪被他打断,心中隐隐不满,但未暴露出来,走马观花,将白龙馆看了一遍,便与肖亮匆匆离开。
一路之上,肖亮主动找话题,想和霍青谈论纪念馆中所见;
霍青心不在焉,多数之时,闭口不言,偶尔说话,也明显是应付了事。
肖亮见他这般模样,顿感备受冷遇,还以为是自己催促霍青,惹得他不高兴了;
肖亮心中不爽:我等了你那么久了,催催你又怎么了?真是小气吧啦的。
他心中有气,也低头不语,不愿搭理霍青。
肖亮有所不知,自离开纪念馆后,霍青便满腹心事、疑团重重:
尽管云宪将军的雕像相对寒酸,好歹还有处可寻;
可龙飞云呢?
霍青从进入纪念馆,一直找寻与龙飞云相关的内容,可是,令他失望的是:
偌大一个纪念馆,别说雕像了,连半点文字记录都没有;
龙飞云,这个在第一次龙鹰战争中,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名将,仿佛从史料中删除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一位战功显赫的名将,竟遭受如此对待?
难道……难道那些传言,都是真的?
关于龙飞云的故事,霍青主要是从母亲那里听的,但母亲每次也只是讲到龙飞云收复娄蓝,便戛然而止;
之后的绝龙谷之战,往往一语带过,不予细说;
至于战争结束后,龙飞云的情况,更是闭口不提。
霍青曾听人说,龙飞云得胜回朝之后,得到的并不是封赏嘉奖,而是被问罪下狱、罚没财产、妻子家人被发送边疆,与披甲者为奴。
至于被问罪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龙飞云功高震主、才大欺主,又不懂急流勇退,正是犯了“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忌讳;
有的说,龙飞云自觉功高盖世,故放浪形骸、尽显骄态,结果触怒龙颜;
有的说,龙飞云打了胜仗,但所用手段过于卑鄙无耻,使胜利遭受了污点,所以被问罪。
有的还说,前面的都不对,真正原因是:绝龙谷初战不利,龙飞云居然向敌人投降,此等叛国行为,自然要被问罪。
不同传言,各有依据,均能自圆其说,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霍青从军之后,也曾就此事问过马原,但马原似乎对此不愿提及,每次都是寥寥数语,应付了事;
问得多了,马原则大动肝火、怒言斥之。
见马原生气,霍青自然不敢再问,而青龙军团其他人,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他不得其解,只得罢了心思,不再询问。
与罗兰恋爱之后,霍青也曾闲暇之时,向她打听此事,罗兰所知也不甚详细,只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
据说,龙飞云当年下狱的罪名,是意图谋反。
霍青得知后,感觉真相愈加扑朔迷离:龙飞云怎么会被冠以如此罪名呢?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霍青心中疑惑更深:
难道传言是真的?龙飞云真的涉嫌谋反?
不然以他的功劳,何至于遭受如此待遇?
霍青叹了口气:难不成,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吗?
龙飞云于他心中,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偶像,既是他的理想,更是他的信仰。
如果这就是真相,实在难以令人接受。
“霍青,你怎么了?”肖亮主动和霍青搭话了。
之前被冷落,肖亮感觉委屈,犹如受气小媳妇,噘着嘴、冷着脸,气得下定决心,长点志气,不稀搭理霍青。
可架不住三分钟热血,时间一长,这位仁兄立马儿就哥们情长、英雄气短,害怕惹霍青生气,从此再也不愿理他;
遂赶紧上赶着和霍青说话,这就叫: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说。
霍青因龙飞云之事而情绪不佳,遂决定不再胡思乱想,免得越想心情越糟;
正好肖亮与他说话,想起之前,只顾想心事,对其爱答不理,愧疚暗生,忙回答道:
“没什么,想点事情,有点走神了。”
“奥,难怪呢,和你说什么都不理我,我还以为我做错了什么,惹你生气了呢。”肖亮见霍青如此解释,心中又开心起来,之前郁闷全扔到了九霄云外。
“怎么会呢?嗯……肖亮,”霍青笑着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听说过龙飞云吗?”
他虽努力克制,可还是忍不住不想,便试探了肖亮一句,想听听他的看法,可第一句话出口,霍青又有点后悔,心说:
他能知道什么呀,和他说能有什么用?
“当然听说过啊!”肖亮眼睛亮了,“俺听俺爹说过,龙飞云是个大英雄,可了不起了!”
中国有句老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
一句话说投机了,立刻倍感亲近,颇有知音难寻之感,聊个三天三夜都不嫌累;
看对方模样,也感觉百般顺眼,用老百姓的俗话说:身上抓个虱子,都是双眼皮儿的。
一句话说拧了,立刻予以疏远;
瞅着就感觉面目可憎,能不搭理就不搭理,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
霍青本是一句无心闲聊,没承想肖亮对龙飞云评价还很高,顿有知己之感,立马瞅着肖亮眉清目秀、顺眼至极:
“是吗?你爹对他评价这么高啊。”
“必须的必啊,”肖亮见霍青面带笑容,明显心情好了很多,也高兴起来,
“俺爹说,龙飞云是所有赤龙人的大恩人,要没有他,咱早就灭国了,全赤龙人,都该感谢他,把他当菩萨供起来,世世代代受人膜拜。”
说话就是这样,一句话投机了,后面自然就刹不住车了,霍青被他触动:
“你爹说得对啊。可惜,如此一位名将,如今在纪念馆中,却连姓名都没留下。”
“啊?”肖亮有点蒙了,挠了挠头,似乎在回想参观纪念馆的过程,琢磨半天,摇摇头,
“还真是啊,要不是你说,俺都没注意到,一路看下来,连个名字都没有啊。”
肖亮也感觉到了情况的异常:“你知道这是咋回事吗?咋连个名字,都不提啊?”
霍青心说:我若能知道原因,岂能心里如此别扭啊。
他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肖亮见他似乎心情又不好,遂安慰他:
“嗨,俺爹说了,自古忠臣无好下场,肯定是龙飞云将军功劳太大,招人嫉妒了,所以就把他给害了呗。”
霍青得他安慰,情绪稍有缓和,瞧了瞧肖亮一脸真诚,对他倒是多了几分羡慕:
像肖亮这样,也不错,至少活得简单,不用想那么多事情。
遂感觉与他更亲近了几分,忙转变话题:“肖亮,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你家是养猪的,对吗?”
肖亮一听这话,顿时兴奋起来:“可不是嘛,和你说啊,俺从小最喜欢和猪玩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匣子,显然肖亮的话匣子,就是对猪的喜爱,他连说带比划,讲起了关于猪的各种趣事;
霍青被他逗得乐不可支,时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是他入学以来,第一次如此开心……
龙飞云,一代名将,如今仿佛被删除了一般,到底其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当年的绝龙谷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使龙云飞遭受如此对待?
霍青能否解开这桩历史谜案?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五十八章《笑尽英雄血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