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书名:她的陷阱 作者:J.H 本章字数:2246字 发布时间:2020-09-28


他们去的第一家医院并不是一所精神病院,而是专业全面的知名大医院,位于市中心附近,算得上全城数一数二的了。


“不好意思,我们没有办法把病人的…”


“我们是病人的代理律师,并且我们已经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希望您能配合,麻烦了。”


当初给林婉妗做检测的医生并不打算把整个治疗过程剖析出来给他们看,他觉得律师只需要最后的诊断结果就可以了。好说歹说,柳向秋的三寸不烂之舌算是发挥了优势,毕竟有关单位不同意查阅的情况他们也遇见过不少,更何况这涉及病历和隐私。


录像一共分为八段。


医生解释道,“她基本能与我自然交流,虽然极小部分情况下只有几个字,或者一些简单的词汇。”


她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当然,这不是判断一个精神病人的标准,但基本上她没有出现任何吐字不清或者思想超纲等问题,甚至有时候和她交流会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舒适感。


“那您是怎么判断她有智力障碍呢?”


“我诊断书上写得很清楚,这并不是判断结果而是我个人的假设,为了以防万一对你们做出错误的诱导,我专门写在了便签条上。”


他给两人展示了某些经过剪辑拼凑在一起的视频片段,片段里林婉妗虽然看上去很正常,但嘴里的话却像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儿童。


*以下为部分谈话片段:


“林小姐,上次你有给我讲到你喜欢看的书的内容,我回家搜索了一下并没有找到,你能再多给我说说吗?”


林婉妗沉默,眼神游离。


“林小姐?”


“什么?”


医生重复了一遍问题。


“书?看书…我不看。”


“你不看,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用,也没有意思,我以后再也不会看了。”语气很无奈,表情像是个失落的天真女孩。


“那你还记得上次给我讲的故事吗?你说男孩年少时期失去了母亲,后来被父亲送入修道院,但他很快离开了那里开始独自闯荡。”


“我当然记得。”


“这和你的经历很像。”


“很像吗?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因为我没做错事却在监狱里,但他做了错事回到修道院,得到了…得到了释放。”


“释放?”


“对啊,因为他的朋友当上院长,只要他朋友说原谅他他就没有错了。”

*示例片段结束

 

“这些话有什么问题吗?”


“这种简单的交流对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奇怪的是她的用词,她说释放。修道院的院长说原谅就代表这个人没有错了,意思应该是赦免。”


“有可能是一时没想到呢?”


“不会的,正常人解释赦免这个词,通常会形容为免除你的罪责。她也不会不知道修道院院长是替上帝来赦免众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朋友。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我们见面总和的三分之一时间里她都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至于你说的分裂症状,我认为没有,她说话会直视我的眼睛,或者看向自己的手,更没有出现幻听的症状。失忆方面,每一次见面我都会和她谈论有关上一次的对话内容,她从未出现过记不得记不清。”


彭智阳理解医生的意思,正常人对精神病人都会有刻板印象以及偏见,并不会因为林婉妗比较聪明所以可以很好的伪装。


通常情况下,越是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人越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过于深入的模仿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因素,毕竟每一位精神病人都不同,哪怕他们出现同一种病症。


医生说,之所以把这个称之为猜测是因为他知道林婉妗本职是精算师,一般出现智力障碍的患者大部分都在发育年龄阶段,18岁之前,且儿童最为常见。

 


第二家精神医院的医生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她有自残行为。”


另一角度的录像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林婉妗每一次在桌下玩弄手指甲的时候都下意识地揪自己的皮肤,宽大袖口深处的一块皮肤早已乌烂不堪。


“这怎么回事?上一家医院怎么没有…”


不说还好,一开口就被医生抨击个狗血淋头,“你们的安排本来就有问题,一个月时间,一周三个医生轮流会面,每个医生两天,只给病人一天独处的休息时间。”


“这不是特殊情况嘛...”


“没有住院条件和完善的监控系统,我们确实不能非常准确的给出证明,相信除了我之外,另外两位医生也只是给出了大概的判断。”


彭智阳翻阅着手里的神经系统体检报告,没有脑部器质性疾病,血常规血生化等一切正常。不仅如此,WMPI和HAMD也是评估为正常。


“既然人格和抑郁的量表都是正常标准,那为什么您最后的结论是精神分裂。”


“是精神分裂未分化。”


“区别是…?”


“其实一开始我怀疑她有情感障碍,这是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的症状,例如人格改变,妄想。她的测试结果是正常,这不并不会完全打消我的疑虑。因为很多时候人格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精神与幻像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医生指出,她有很明显的被控制症状,很多时候的言语表达都很牵强,而一旦这种症状出现她就会开始玩弄指甲,紧接着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自残。


“如果只是正面和她沟通,你很难察觉出她面露微笑的时候其实正承担着极端的痛觉。”


“据我观察她的确有幻听的情况,虽然很微小,但还是能被注意到。”


*以下为部分谈话片段:


“所以你丈夫最喜欢吃你做的什么呢?”


“什么?”


“比如你刚才提到的…”


“不,我没有。”


“林小姐?”


“我是说我做的他都爱吃,没有什么最喜欢的。”

*示例片段结束

 

“你们听这段,她很小声的说了句‘不,我没有’,其实当时在场我并没有听到这句话,只是以为她没听清我说的内容,她少部分时间会有些恍惚。直到后来我反复检查了录像内容我才发现她在走神的时候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并不是自问自答,她仅仅是在回答。有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个现象叫做思维中断,但她回神的速度很快。”


彭智阳和林向秋虽然不是专业的,但现在心里也算是有了底。


医生最后说道,“很有可能她早就发觉自己精神出现了问题但却选择无视和隐瞒,这种情况在当代白领中很常见。”


没有人能忍受被他人看作异类,即使心理精神病和阶段性流行疾病没什么区别。


但对于一个孤儿来说,她或许无法承受这样的头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她的陷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