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团圆夜,天上挂着的银盘格外皎洁,我思索着外面该有多少人团聚,探不到的墙外又有多少欢声笑语。
伴着灿烂的烟花在天空绽放种种奇妙光彩,我打开大门,欣然前往广场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这时候远远看见大娘端着盘子气喘吁吁地往我家走来。
看来,大娘高兴之余还不忘给我带好吃的。
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跑到大娘身前接过了她手中的盘子,不小心碰到了大娘满是老茧的掌心。大娘却不在意,将冒着热气的盘子往我面前推了推,是一盘炸好的糖糕。
“看啥看?不是给你的,给你家小妞的,快端回家给孩子吃。”大娘一边爽朗的笑,一边把我往院里推。我进门后,大娘又快步往家赶去,肯定是家里还有活呢!
大娘还是那么幽默,我家小妞才一岁多,怎么能吃下这么甜的糖糕?最后还不是都进了我的肚子。我拿起一块糖糕咬了一口,真甜,软软糯糯的吃一口满嘴留香,一块糖糕两三下便吃光了。
我们这儿的糖糕是用蒸好的白薯和面,中间放红糖油炸而成,吃起来又甜又糯,是我幼年时最心心念念的美味,大娘知道我爱吃,给自家孙子做糖糕的时候就不忘给我带几个,解解馋,也暖暖心。
大娘本身也是一个很温暖的人。
记得五年前第一次见到大娘也是在冬天,那天深夜我和婆婆坐车回老家,凌晨两点的乡间小路被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娘趁着月色骑三轮车来接我们,月光在大娘瘦弱的背上披了一层银霜。
当时我还奇怪,凌晨两点起来接人还准备了温热的汤饭,如果不是交情特别好,谁会这么仗义相助?
后来,相处久了我才明白,大娘对身边的人都是这么热忱。
除了糖糕做的好吃,大娘的针线活也特别好,谁家需要做小孩的衣服和鞋,第一个便会想到找大娘帮忙,虽然大娘已经快七十岁了,做事情却比我们这些年轻人细心。
大娘给人家孩子做衣服,会选择舒服好看的面料,款式上也会几次三番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来的衣服大家都说好。
如果谁请了大娘帮忙,转眼又送了谢礼过来,大娘先假装收下,然后再添点东西找个由头送还给人家。
“也没做啥,不值当收人家东西,”大娘对谁都这么说。
又有一次,三个老婆婆一起来找大娘,原来是他们眼睛不舒服,大娘会瞧眼疾,他们想让大娘帮忙看看。
进了屋大娘打开了一直没舍得开的电热扇,给三位婆婆倒了热水,看眼睛之前大娘先用洗手液洗手,看了眼睛又给婆婆滴了眼药水,并叮嘱他们不碍事,不过是有些上火回家好好休息就行了。
这么热心善良的大娘,一生并不顺遂。
幼年时,大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穷,过惯了忍饥挨饿的日子。成家后丈夫性格软弱,没少受人欺负。
大娘性子刚硬,一边自己带孩子,一边教导丈夫做生意,苦和累都慢慢熬了过来。当年大娘他们家盖了村里第一幢楼房。
生活从不会亏待善良勤奋的人们。就像大娘这样,不管曾经被怎样伤害过,她都不曾以冷漠面对世人,而是对充满波折的生活报以微笑。
正是这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让已经到了七十岁的大娘看起来神采奕奕,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辉映的人心动,不由自主的受大娘感染,觉得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