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赵国初立
书名:兵戈游戏 作者:汤淼 本章字数:3852字 发布时间:2021-07-20

       潦潦草草百字,希望大家可以沉下心看一看.

       这部小说虽然是古代题材,但却并不是任何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作为背景,而是笔者自己心中所构建出来并不存在的画面,包括人物、场景等都是虚构的。故事中一半是笔者自己编写,剩下的一半则来自于各个时期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来。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并发表出来,所以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小说里的官职是作者随机写的,并不是他实际的历史含义。可能还有诸多此类未加考究的问题,还请大家见谅,我也会在往后的写作中更加严谨,希望大家把它当作一部饭后消遣的小说来看,如果这部作品恰好有幸能得到您的青睐,欢迎您随时评论、留言、催更,我会尽量保证每天都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

       太阳高高挂起在万里无云的空中试图在寒冬里释放自己的“温暖”,可刺骨的冷风却将李惜的脸颊吹得衫红,让阳光的努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这一天格外的寒冷,不过街上的人们却感觉不到,此时的他们正摩肩接踵拥挤在闹市围观着曾经李国之王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们人多的几乎填满了半个城池,地上原本的积雪都被“吓得”后退隐约露出了地面。李惜身着白衣跪在地上,苍白的头发散落在老朽的脸上,双手已经被捆绑在背后,魁梧的刽子手正拿着早已磨好的大刀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命令的到来。李惜微张着嘴缓缓地看向四周的人群,随后望向天空,眼神里充满着失落与不甘。

       

       “行刑!”

       

       随着一声令下李惜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刽子手将刀用力举过了他的肩膀随后砍向了这位雄主的头颅。

       

       这里是王城——李国的都城,其城池巨大之繁华天下仅有。他曾让万国来朝,更引得无数商贾、文人皆来此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与才华,凡到此处之人均感叹:天下疆土聚于七国、世间珠宝聚于王城。一时间李国之强无人可与其匹敌,但李惜怎么也没想到,三十年后自己竟然会在国人的注视下葬身于此。

       

       随着百姓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李惜的身子瘫软的躺在地上抽搐着,他的头从台上滚了下来被第一排的人当做球踢玩了起来。几名军士走向前分开了人群将李惜面目全非的头颅捡了回来,随后走回台上高举着喊道:“暴君以死!李国已亡!赵王威武!”随后人群都跟着呐喊道:“赵王威武!赵王威武!”

       

       远处的高塔之上有一人身着华服背着手俯视着下面的一切,身后还跟着几名穿戴整齐远比普通士兵强壮的多的士兵。他的脸庞四方、棱角分明,眉毛如同箭羽一般锋利,眼睛如鹰眼一般锐利。如此举国欢庆之时,他却在士兵举着的头颅上看得入迷,眼神中时而带着喜悦时而带着忧愁。没过多久从塔下走上来一人,他两手环拱,手背向外行了一个礼稳重的说道:“赵王。”赵荃转过身回道:“丞相你来了。”

       

       王仪挺起了身子:“大王,臣方才接到消息,于阳杰携千余骑突出了包围带着李诚过海去了海岛。”

       

       赵荃听后眼皮微微跳了一下,随后叹气道:“跑就跑了吧,告诉张将军不必再追了。”

       

       “喏。”

       

       王仪见赵荃有些忧愁便说道:“大王不必担心,于阳杰虽有勇有谋,但现在的李国不过只有他一人而已不足为虑。李诚又受了重伤生死未卜,而海岛资源短缺四周环海,所属城池不过五座,兵力不过两万有余,我们只需要封锁海域便可制其发展量其不会对赵国构成威胁,待我军习得海战后发兵讨之必得胜。若敌军来犯,臣自为大王挡之。”

       

       赵荃看着面前这位瘦弱的老人心中甚是安慰,作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功臣,王仪可谓是殚精竭虑,所有谋划皆出于王仪之手从未失算。每当赵军快要战败之时,又是他挽救赵军于败亡之际,若不是王仪,恐怕赵荃也早成了李军的刀下之鬼,所以王仪说出这话赵荃并不怀疑,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他在,赵国就可高枕无忧。

       

       赵荃抬着头思索了一会然后望向了远处:“寡人并非不相信王相所言,只是新儿尚还年幼你我便已老矣,若你我百年之后但后患未除,寡人担心赵国又将陷入危难之中。”

       

       王仪伏跪在地上:“大王,只要臣还在一天定将竭尽全力于江山社稷,辅佐大王和公子左右。”

       

       赵荃将王仪扶了起来:“丞相这时何故?寡人知道丞相的忠心,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这时一名军士走了上来:“大王,家仆来报,说公子又翻墙跑了出去不知所踪。”

       

       “什么?这帮奴才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十二岁的小孩都看不住!”

       

       王仪随后问道:“稷儿可在他身边?”

       

       “回丞相,不知。”

       

       赵荃一脸无奈:“这个新儿,他定是去了闹市看刑场去了,告诉他们速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提头来见吧。”

       

       “是。”

       

       赵荃苦笑着对王仪说:“这孩子从小就冒冒失失,莽撞无比,就新儿这个样子你说寡人怎么能放心啊。”

       

       王仪陪笑道:“大王不必担心,公子尚小,心性未定,再过些年日定会稳重。”

       

       赵荃又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

       

       “不如让刘坤明也跟着去吧,这人办事机灵稳当,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他们。”

       

       “好,就依丞相。”

       

       与此同时,有两个小男孩正试着挤进前排看个近景,但无奈人群太多只能在中间上下跳着看才能隐约见到一个人提着什么东西在台上来回移动,然后跟着大家一起振臂高呼着:“赵王威武!赵王威武!”

       

       不一会,一个小男孩喊累了便对旁边另一个稍大一些的男孩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挤在市场里,子新哥,这是在干嘛呢?”

       

       赵子新一边努力的垫脚朝刑场方向看去,一边大声回答道:“你不知道你在这跟着喊什么?”

       

       杨稷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瓜:“我看大家都喊就跟着喊了。”

       

       赵子新停下了动作无奈的叹了口气:“真扫兴,什么也看不到。。。我听管家说今天是李惜处斩的日子。”

       

       “啊?处斩有什么好看的,那么血腥。”

       

       赵子新笑了笑:“你不懂,这处斩的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李国原来的大王。”

       

       “李国的大王?”

       

       赵子新点了点头:“咱们赵国之前是李国的天下,李惜原来还是个好人,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变得特别的坏,专横跋扈,以杀人为乐。再后来他都不上朝了,就在宫殿里开宴席,每天在酒池肉林里玩乐。这还不算完,后来他吃够了普通的肉便开始吃人肉,朝中的哪个大臣得罪了他,那这位大臣就要成为他的盘中餐了。”

       

       杨稷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子新:“我的天,真的假的?新哥哥你不会骗我吧?”

       

       “大人们都这么说肯定就是真的啦,不然他怎么能被斩在闹市刑场又有这么多人欢呼呢?不过我倒不是因为这些来看的,听传言说他因食人肉太多所以长出了三颗脑袋方便他吃肉,又因杀人太多长出了六条手臂方便他杀人,我好奇,所以想出来瞧瞧看看是不是真有人长这样。”

       

       杨稷噘着嘴正在幻想这个人样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些什么连忙问道:“子新哥,你今天出门王伯伯允许了吗?”

       

       赵子新对此并不在乎,随口说道:“没有,今天父王不让我出门让我在家看书。但你知道哥哥我,让我练武怎么都行,但对读书实在提不兴趣坐那就犯困。而且又赶上今天的这个时候,相比在家我倒是想看看那传言是不是真的。”

       

       “啊?这可是违抗王命啊,你不怕大王怪罪你吗?”

       

       赵子新挥了挥手:“没事,这又不是第一次了父王不能把我怎么样。无非就是道个歉骂我一顿然后关我半个月禁闭就过去。再说了,我是他唯一的儿子,他还能把我杀了不成?诶!台上那人提着东西往城门那边走去了,快!赶紧跟上去!”

       

       士兵按照赵荃的旨意将李惜的身体扔在外面三天,将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以泄民愤。赵子新先是拉着杨稷去看了李惜的身体,而后又跑到城门外去看李惜的头颅。但围观的人群还是太多,两个小孩就这样等了半晌,等人群都去参加别的庆典活动散的差不多了才等到前排的机会。

       

       赵子新仔细观察了好半天,望着满是脏东西的头颅有些不想接受的说道:“这跟普通人一样也没什么特别的啊,再说为什么只有一个?难不成其他两个头挂在另外两个城门了?”

       

       杨稷瞥了一眼便急忙低头轻轻拉着赵新的衣服:“子新哥,咱们走吧,别在这看了,那头颅还低着血好吓人啊。”

       

       赵子新不屑的说道:“不是都死了吗?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怕的。。。嗯,应该是在东门和北门,我刚看到有人往那个方向走了,走,咱俩在去那两个城门看看。”

       

       “子新哥,北门和东门正在举行欢庆典礼不会有的。”

       

       “你怎么知道?”

       

       “我刚才听路过的大人们说的,再说子新哥,咱们之前刚去看过身体也没有六条胳膊呀,那传说一定是假的,你就别折腾了,咱们赶紧回家吧,不然大王该怪罪了。”

       

       “哎呀,有我在你怕什么?嘶…不行,我必须得去看看,不然我今晚睡不着觉了。”说完便拉着杨稷往北门去。

       

       这时有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公子!少爷!”

       

       两个小孩回过身看去,几名仆人正朝着他们的方向奋力跑来,其中一个正是王仪的管家刘坤明,此人从小就跟在赵荃的身边细心服侍,机敏、稳健深受赵荃赏识,后来王仪成为赵荃的军师后便让刘坤明照顾王仪,直至今日已经快十年了,杨稷被王仪领养后便一直是刘坤明在照顾着他。“明叔?”刘坤明跑到杨稷的面前,话还没等说上一句便双手撑着膝盖急促的喘着粗气,杨稷看到急忙走到他的身后轻轻拍打他的后背:“明叔,您这么大岁数了就别跑这么着急了。”

       

       刘坤明急忙咽了下口水说道:“我没事少爷,大王正急着找你们呢。”

       

       赵子新说道:“我父王?”

       

       刘坤明点了点头:“是的公子,说是有急事要叫你们回去,咱们赶紧走吧。”

       

       “可是我还没。。。”

       

       “子新哥,你别着急,我听说要挂在外面三天呢,如果真有咱们改天再出来看吧。”

       

       赵子新看了看北门的方向,又看了看刘坤明无奈只好答应先回去。杨稷此时心里很是开心,对于一个八岁的孩童来说,当他看到李惜流血的尸体和滴血的头颅时,只瞥了一眼便不敢再去看,内心发毛的慌,胃里也是一阵翻江倒海不敢去想。本来就已经有些后悔和赵新出来,好不容易熬到结束,结果赵新又说要去看其他两个头时,他是十分拒绝的,倒不是嫌远,而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三个头,那以后睡不着觉的就是他了,好在刘坤明来得及时“救”了他一命。

       

       正当准备离开时,杨稷不经意间又瞥到了城墙上李惜的头,这次他没有害怕反而望了许久,直到赵新过来叫他才反应过来跟着离去。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兵戈游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