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安葬
第二天一早,郭威又派了许多人来一起清理掩埋死尸。柴荣陪郭威一起去李府,刚走到府门口,便有士兵来报,发现了一位叛将的尸体。
郭威忙过去看。结果却发现这具尸体身上脸上到处是伤,根本无法辨认。这时赵匡胤也来了,他盯着尸体看了半晌,又将死尸后面背的箭拿来看了看道:“是李崇训。”
“你如此肯定?”郭威道。
“是他。属下曾被他射中左肩,当时他用的就是这种箭。元帅请看,这箭的箭头与普通箭不同,上面带一根细小的倒钩。这个细小的倒钩会将皮肉钩下来,中箭者启出箭头时会特别痛苦。”
“父亲,李崇训的妻子符氏在府中,不如让她来认一认。”
“好!将尸体抬到府内。”
婉澄早已在灵前守候。郭威来见她道:“贤侄女节哀。我与魏国公乃是世交,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
“多谢郭伯父。”
“贤侄女,昨夜士兵发现一具尸体,已是面目全非,匡胤怀疑是李崇训的尸体,还要劳你过来辨认一下。来人,抬进来!”
几个士兵将一具尸体抬过来,婉澄一看正是他和柴荣昨日给换衣服的尸体。只是那脸已被划的不能辨认了,她颤抖着双手向尸体的脖子处摸过去,在那里发现了一枚小小的玉扣,她的泪流了下来。
“是不是他?”郭威问道。
婉澄点了点头。
“节哀吧!来人,将李公子入棺安葬。”
婉澄将那尸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依依不舍地看着两个人将那尸体放进去,钉了棺。
郭威便让婉澄离开李府,婉澄跪下请求要为夫家守灵发丧。郭威心中赞叹,好有情义的女子!
“贤侄女,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李守贞不能停灵太久,七日时间,你看如何?”
“谢郭元帅,那就七日时间。”
郭威让柴荣留下帮婉澄料理后事,自己去处理其他事情。柴荣领命,待郭威走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柴荣命人搭起灵棚,将七具棺材放置进去,李府内外皆挂白灯笼。往日风光无限的节度使府现如今一片凄凉,过往行人无不叹息。
柴荣派人从附近庙里请来一些和尚为死者超度亡魂。婉澄身穿重孝,在灵前哀哀欲绝。
柴荣很是担心她,每天亲自下厨为她做各种吃食,但她毫无胃口,眼见她一天天消瘦下去,他心疼得不得了。
终于到了第七日出殡的日子,郭威专门派人为李守贞一家修了陵墓,时间虽有些苍促,但郭威吩咐要厚葬,陵墓还是修的十分气派。
众将对郭威和柴荣的做法很是不解,一个反贼而已即便顾着符彦卿,也只需善待他女儿便可,何必要耗费人力物力呢?何况此事若被皇帝知道,说他同情反贼岂不麻烦?
赵匡胤找到柴荣,让他劝劝郭威,谁知柴荣不但不去劝,还嫌丧仪办得太潦草,这父子俩到底是怎么了?疯了吗?
柴荣确实有些疯了,这两天他看着婉澄伤心,简直无法忍受。他恨自己没有早点解救她,想到她在城中被困两年,他的心都在滴血,从前压抑在心里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他顾不得别人怎么说,怎么看,甚至忘了他还有慧娴和三个孩子,只想一心一意对婉澄好。一生一世照顾她!
赵匡胤见柴荣如此,便只好自己去劝郭威。郭威道:“我知道你担心我。我之所以厚葬李守贞是因为我敬他是条好汉,皇上那里我自会说明,不必担心。况且凭我与魏国公的交情,我也不能不帮他女儿葬了丈夫。今日出殡,你也去帮忙吧!”
赵匡胤只好答应着出来了。李家发丧,真可谓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为李守贞送行。
虽然李守贞在最后关头逼他们守城,但他们仍然把他当作自己的主子,毕竟这么多年李守贞对待他们都是比较好的。有很多百姓都流下了泪水。
在送行的百姓中,有四个人默默地看着李家的灵车驶过,七具棺材,这个数目正是李家所有的人都在了。看来这符家小姐真是想得全周。
这四个人正是李崇训、李占、锦屏和小珂。他们几人逃出去后,李崇训便想偷偷送父母一程,于是便趁人不注意又从密道潜回来了。因办丧事的人都在前院,他们便从后院溜出李府,化装成百姓,混在人群中。
出殡这日,李崇训见柴荣陪着婉澄将丧事办得十分风光,心中感激。送葬的队伍出了城,许多百姓也跟着出城去看,他们四人便混在百姓中,见父母陵墓修得十分气派,李崇训更加感激婉澄。他想定是婉澄让柴荣厚葬他父母的。见婉澄也为他立了墓冢,他并没有不高兴,他知道婉澄是为了保护他,让敌人不再注意他。
他真的无法想象婉澄是用什么方法弄了一具尸体蒙混过去的。她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而已。
葬礼结束时,天突然下起雨来,百姓渐渐散去,婉澄跪在墓前做最后的告别。雨越下越大,柴荣将外衣脱下来遮在婉澄头上。
赵匡胤劝他们快点回去,婉澄仿佛没听见一样。柴荣让赵医胤先回去,自己陪着婉澄。她直挺挺的在冷雨中跪了许久。
柴荣实在不忍心看她这样,强行将她拉起来。她的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柴荣抱她上了马,带她回去。
远处偷偷看着的李崇训像被钉在了地上一样,迈不动步。再不走也许会被发现,李占将他拉住,牵着他一步一步远离这里。消失在雨中。
“我想再见一见她!”他喃喃地说。
“少爷,昨日已成过去,忘了吧!”李占道。
“我只想看看她过得好不好,我只想谢谢她替我埋葬了父母。”
“好,我也想再见一见小姐,我来安排吧!”锦屏道。
“听说明日汉军要去平定赵思绾和王景崇的叛乱。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把少夫人一起带走。”小珂道。
“所以今晚我一定要去见见她。”
“我们从密道回府吧!先进城再说。”李占道。
好,那我们便等到天黑。待众人散去之后他们四人见周围无人,才又来到墓前,向着李守贞等人的墓碑磕了头。
“爹,娘,儿子不孝,连为你们送终都做不到。”李崇训哽咽道。
锦屏也跪下磕头,“爹,娘,以后我便是李家的媳妇儿,我会好好照顾崇训,您二老只管放心吧。”
几个人在墓前流涟许久,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到了天快黑时,他们从密道偷偷潜回李家。
婉澄此刻并未回来,她回城之后便被柴荣带到了郭威下榻的衙门。郭威安慰她几句后又问她:“贤侄女可有什么打算?”
“暂时没有,也许要回兖州去。”
“我们马上要起兵平叛,明日我派人送你回娘家。”
“爹,不如我去送符小姐吧!”
“好是好,不过你你孤男寡女也不方便呀!贤侄女,我看这样吧,我很喜欢你重情重义的性格,不如你就做我的义女吧,荣儿是我的义子,这样你俩便是义兄妹了,一路走也方便些。”
婉澄看了看柴荣,见他微微点了点头,于是也点头同意了。郭威十分高兴,命人摆酒设宴。
婉澄并无胃口,但她不想扫了郭威的兴,勉强坐着吃了些,酒席宴毕,婉澄要去李府收拾行装,柴荣不放心,随她一起去。
偌大的李府此时却静的有些吓人,白天的一场大雨也无法冲刷掉这里的凄凉。
他们将院中的灯笼点燃,一阵风吹来,那些灯笼在风中摇曳着,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二人到了幽兰苑。
婉澄回房去收拾东西,她将灯点燃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屋中,她吓得一声惊叫,门外的柴荣大步跑进屋里,也吓了一跳。
“你是什么人?”柴荣抽出随身佩剑,指着那人道。
“他是李公子。”
“兰萱,我有话要对你说!让他出去!”
李崇训转过身,婉澄见他又憔悴了许多,心中不禁难过。她让柴荣先出去。
“李大哥,你还好吗?”
“我没事。只是想来看看你。”他拉住婉澄的手道:“谢谢你!谢谢你为我为李家做的一切!”
“李大哥,只要你过得好我便安心了。我在李家这两年,每个人对我都十分关爱,这些都是我应该为他们做的。明日我要回兖州了,不知何时还能再相见,你一定要好好和锦屏过日子!”
“他对你好吗?”
“他是我义兄,对我很好,我能将李伯伯他们顺利安葬也多亏了他。”婉澄便将柴荣帮她瞒天过海,又帮她料理李家人后事的情形一一告诉李崇训。
“看来他真的对你很好。这我就放心了。你离开这里也好,留在这里只会让你触景伤情。我也要走了,去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过完我的后半生。”他靠近她,将一对玉镯带在她腕上,又将她的耳环摘了下来道:“这玉镯是我对你的祝福。这耳环留给我吧,以后见了它们,便当作是见了你。”
“好,李大哥,你想开了就好。锦屏好吗?”
“她很好,她也想见见你。锦屏!出来吧!”
锦屏从暖阁中出来,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小姐,我好想你!”
“我也想你!”
“小姐,我刚才听你说要回兖州?”
“是啊!这里已不适合我再生活下去。我回去陪伴母祖。了此残生!”
“兰萱,他不娶你吗?”李崇训道。
“你知道的,他有妻有儿。我从没想过他会娶我。我只是守着我的本心。”
“你太傻了!太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这是我的执念。”
“小姐若回去,千万要当心杨夫人!她一定会拿李家的事作文章的。”
“放心吧,不论有什么事情,我都能应付得了!”
“小姐保重,我们不能久留,便告辞了。”
锦屏牵了李崇训的手,两人出了房门,消失在夜色中。她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默默祝福,愿他们从此再无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