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骑上那批枣红马好帅气
书名:红色岁月 作者:明月 本章字数:16861字 发布时间:2021-07-18

6.骑上那匹枣红马好帅气

红杏其实很苦,一出生就没爹,在她出生前俩月她爹就死了。红杏家是抗属,她爹抗日战争时期是冀中平原一个区小队负责人,在一次反扫荡中为掩护当地老乡转移炸掉了半条腿,转业回来一直在本县民政工作,红杏妈是经同事介绍认识的,婚后半年就得了恶性疟疾。红杏爹是个工作起来连命都不要的主儿,加之有军人的优良传统,领导上曾多次劝他休养,他总是说:“咱抗日那会在部队上轻伤还不下火线哩,小小疟疾又能奈我何?”

就这样,硬挺了俩月,终于有一天在他的办公室里不幸以身殉职。

红杏爹死了,红杏奶奶再三劝红杏妈改嫁,红杏妈却说:“妈,你就甭老是撵我了,我咋能撇下你老不管呢?他虽然走了,可这个家还是我的家,你也还是我妈,咱的日子还得过呀。我已经决定了,今生今世我就要守着你老人家过日子,谁再跟我提改嫁的事我就跟谁生气。妈,等孩子生下来后咱轩辕门上就有后了,咱祖孙仨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不久红杏出世了,婆媳俩喜上眉梢,视红杏为掌上明珠,还给红杏戴上了个长命锁。红杏很健康地成长着,婆媳俩在红杏身上似乎总能见到她爹的影子……

我俩边走,红杏边说:“桃子,看到你们都有爹我真眼馋,往后我也叫你爹‘爹’吧?”

不知红杏为啥这样说,我说:“红杏,甭乱说了,这‘爹’咋能随便乱叫呢?”

红杏想了想说:“长大了我去给你当媳妇,我就能管你爹叫爹了。嘻嘻。”

见红杏这样说,我脸上挂不住了,觉得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就说:“叫你妈妈给你娶个爹来不就得了?娶个爹来还能给你家做不少活、挣不少工分哩,我爹可给你家做不了活,工分也给不了你家。再说了,你来给我当媳妇,撇下你奶奶和你妈俩人咋成呢?”

红杏不高兴了,说:“我妈偏不娶爹,我偏要管你爹叫爹,我还要叫你管我妈叫妈哩。你爹就是我爹,我妈就是你妈,你妈也是我妈。说好了,你就是我男人,我就是你媳妇。”

我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就扭头回家,红杏说:“你要去哪,桃子?”

才往回走了几步远,红杏就撵过来了,我说:“我不去你家了,见了你妈妈我张不开嘴,我叫不出‘妈’来。你还是叫我回我家吧,好红杏,算我求你了。”

我仍要坚持回家,红杏挡住我的路,说:“又不是叫你这会就叫,你怕啥?哟,小两口拌几句嘴就生气呀?快跟我走吧,我奶奶和我妈都还等着和你说事哩。”

红杏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我就往她家跑,把我的手臂都拽疼了,我只得随她了。

到了红杏家,红杏说:“我妈跟我奶奶都在锅棚里,我们去看看。”

红杏奶奶跟红杏妈一个烧火一个搋面,红杏就打橱柜里取出个盛着大蒜的碟子坐到一张小桌旁剥蒜皮。甭看红杏在外边像个男孩子似的,在家里可是个小当家,有很多时候她奶奶跟她妈还真听她的,也许是没爹的孩子早当家吧。红杏奶奶跟红杏妈看见我们俩剥蒜皮,都说:“红杏,你就甭忙活了,陪桃子先到院里耍一阵子吧。”

红杏做了个鬼脸,冲她们笑笑,说:“妈,奶奶,你俩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碗饭大家乱’吗?就叫我跟桃子也少多搀和着忙一小会吧,这些活我们能做。”

红杏奶奶跟红杏妈没再说啥。我跟红杏剥了十几牙蒜,红杏就拿出盐罐儿叫我捣蒜泥,她就又去帮着淘菜,那样子与她妈跟奶奶一样娴熟。不一会饭菜就都现成了。红杏妈把那张小桌搬到院中,又把马灯挂到桃树枝桠上,端出热腾腾的面条,四个人就围着小桌儿在桃树下用饭。不知咋的,我觉得这顿饭特香特香,就多吃了半碗。

那时候能吃上圪糁跟小米就不错了,面食是用来待贵客的。吃饭间,我想,我算红杏家的那门子贵客?她们这样子待我,肯定是有啥事要有求于我,可是吃罢饭我与红杏都在院中耍了好一阵子扑克游戏了,也没见她们说有啥事叫我帮忙,我不禁有些纳闷,就问红杏:“你不是说你妈跟奶奶要跟我说件要紧事吗?是啥要紧事,我肯定能做好。”

“吃面还不算要紧事吗?那你说说啥才是要紧事?”红杏笑笑说。

“这年头几个月才能吃顿面,你跟红杏往后可得好好用功昂,今个算是犒劳你俩的。傍你俩的光,我跟她妈也吃了这顿面。”红杏奶奶坐在杌凳上背靠着桃树干儿,说。

红杏妈在锅棚收拾罢走出院来见我还是不解,就对我说白了,并且说叫我跟红杏俩人有啥事都要相互着些。我想,这算哪门子要紧事啊……

昨个黑来吃罢饭在红杏家玩耍,红杏妈说红杏今个要上学,大人们都把念书当成件了不起的事,我们萧家庄又多了个念书的,吃过早饭我就兴冲冲背上书包去叫红杏。

红杏妈把红杏打扮得比个新媳妇还七还漂亮。长辫子剪成扑棱头,就像我家墙上贴的那张画里的刘胡兰梳的那头儿一样,刘海儿垂下来,两道弯弯的月牙眉,还有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都使得面若桃花的红杏显得更机灵,更精神。枣红花衣裳配一条天蓝裤子,再配上一双绣花鞋儿,看上去整个人儿就是一朵出水芙蓉。

见红杏妈已把红杏打扮好,我说:“今个你去上学,昨个黑来吃饭,你妈跟奶奶还特别做面条犒劳了咱俩,红杏,过来,举起右手来,咱俩得向俩长辈做个保证。”

红杏过来与我并排站好,我俩都看着红杏妈跟红杏奶奶,郑重地举起右手,像煞有介事似的,一齐说:“两位长辈在上,打今个起,我俩一定互相帮忙,做个好学生!”

红杏奶奶说:“上学跟不上学就是不一样,桃子比过去懂事了。红杏可得好好跟他学昂。”

红杏点点头,与她妈妈要来书包背上,走到我跟前,炫耀说:“桃子,这书包不比你的差吧?告诉你个秘密,是我妈妈央你妈给我做的。”

“怪不得和我的书包一模一样像个双胞胎似的,原来是我妈妈做的。”我说。

“桃子,你上学比红杏早俩月,可得好好帮帮我家红杏,昂。时候不早了,快走吧。记住,往后俩人要相互着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们俩可是好朋友啊。”红杏妈说。

我看看红杏奶奶又看看红杏妈,说:“奶奶,婶,上学也算出远门啊?”

俩长辈都说:“咱村没学校,出村念书就得与人家村里的孩子们相处好,就得听老师。”

红杏拉拉我手,说:“桃子,我不是说我妈也是你妈,你妈也是我妈,你咋还是叫我妈‘婶’呢?往后叫‘妈’昂,再不许叫‘婶’了,长大后我可是要给你当个好……”

红杏这句话把我羞死了,我知道红杏“好”字后面要说啥,就赶紧拽着她跑出了院。走了好远了,我回头瞅瞅红杏奶奶跟红杏妈,俩长辈正站在那院边上一个劲儿冲着我们俩孩子的背影笑哩:“这俩孩子真投缘,真对脾气。”

姐姐和那几个大孩子们都等着我俩。红杏奶奶与红杏妈见我们俩混入了萧家庄的小学生队伍才回了屋。在上学的队伍里又添了一个小伙伴,大家谁都很高兴。

昨个半夜黑来下了一场雨,蚰蜒般的小路颇多泥泞,好些地方都不好走。我倒不要紧,挽起裤腿照样走,红杏就不行了,裤腿稍微溅了些泥就哭了。甭看红杏男孩般的勇敢,却比一般的女孩都讲究,小小年纪就爱梳洗打扮,特爱干净。红杏怕裤腿上溅上泥浆,小心翼翼地抽泣着慢慢走,简直还踩不死个蚂蚁,这样走不误了上学才怪呢。姐姐见状就忙背起红杏走。才下过雨的天蓝得出奇,空气非常清晰,日头老爷微笑着仙女散花般无私地把金子般的光辉抛给了世间万物,到生产队的一块向日葵地边时,姐姐放下红杏,和几个男生找来些木棍把倒了的几十株向日葵扶起来支牢,又到地里各处都查了一遍,没东倒西歪的现象了,出来地头刮刮脚上的稀泥,才又背起站在干石头上的红杏来要继续往前走,可是红杏却闹着说啥也不肯叫姐姐背了,红杏耍开性子了,她说:“我的泥脚给你弄脏了衣裳,我要下去慢慢走,你们头里先走吧,有桃子一个人陪我走就行了。”

姐姐忙说:“好妹妹快甭闹了,没事的,衣裳脏了干了搓搓就好了。”

红杏第一次上学,竟是姐姐和几个男生轮流背着上学的,红杏说她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到了学校,老师早打家里回来了。她叫红杏坐我旁边,还给她发了新书,书皮上写上轩辕红杏,说:“红杏,一看见你我就知道你很懂事,桃子入学比你早,语文、算术学得都很好,往后他可以多辅导辅导你,当你的小老师。”又说:“今天的孩子比起上辈人来都是幸运儿,都可以上学,都可以有书念,打今天起你就是个小学生了,就是个少先队员了,要勤奋学习,还要学做人,在座的都是你的老师,有啥不懂得的都可以帮你,记住昂。”

同学们都赞成老师的话,纷纷表示要与红杏团结友爱,绝不当小霸王欺负红杏。

爹送我来上学时,这席话老师也曾对我说过,红杏低下头悄悄对我说:“老师其实比妈妈还亲哩,这些学生其实就像是大哥哥、大姐姐似的。原来上学就是比在家好。”

老师安排好一二年级作业,刚要给三四年级辅导作文,一个大人引着个小孩儿风风火火走进来,说:“感谢您啊,老师!感谢您教了个好学生,这个学生一点点儿年纪就知道舍己救人。耽误您一小会,我得认认这个学生,他太不简单了,太不简单了!”

这个大人我不认识,但那个小孩儿我知道是谁,这个大人很可能就是那个小孩儿的爹,他们爷俩来学校做啥,仅仅是为了认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生?也未可知。

这个大人的话把不知就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弄得一头雾水。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同学们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瞪得滴溜溜圆,似乎都有些莫名其妙。来人说:“我是大南张的副队长,长这么大只在学生们的书上见过司马光砸水缸救人的故事,我看这个小不点学生比司马光强多了,司马光砸水缸自个不会有啥危险,这个小不点就不同了,我家孩子掉下来倘或把这小不点冲倒,或是带下块石头来砸他头上,那就会性命不保。”

听了这番话,同学们依然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副队长又说:“啥是名师出高徒,这就是名师出高徒。我今个就是不出工也非得把这个无名英雄挖出来叫大家都认认不可,真没想到我们大南张小学还会出个‘小不点大英雄’。”

那个小孩儿怯生生地站在门口,似乎很怕生。小孩儿头上、脸上都还缠着纱布绷带,绷带上渗出的斑斑血迹已干成了暗红色。副队长说罢则过来讲台上把同学们都挨个儿看了一遍。我心里怀揣小兔般“砰砰”跳着,避开副队长的眼光,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往别处看。副队长看了会,没看出啥端倪,然后就去抱起门口的小孩儿,叫他在讲台上指认。小孩儿仔细辨认一会,突然指着我,说:“是他,就是他用草筐救了我。”

旁边的红杏捅捅我,小声说:“桃子,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往后我要学你。”

我也捅捅红杏,小声说:“红杏,甭说了,当时你要遇上了,你也会是了不起的人。”

红杏见我这样说,漂亮的脸蛋上露出了很美的笑容。副队长重又退回到靠门的地方,怀里的小孩儿伏在他肩膀上看外边。我的目光仍停留在那个小孩儿身上。他爹扳过他头来,然后指指我,说:“狗娃,记着昂,这位小哥哥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不是说你很想要个哥哥吗?往后他就是你亲哥哥。快,快些叫哥哥。”

狗娃这会一点儿也不怕生了,亮开稚嫩的嗓门甜甜地叫着:“哥哥,哥哥,你扭过脸来叫我爹好好瞧瞧,我爹要认认你,他说,阴雨天走不了,你黑来就住我家,记着,昂。”

说罢,狗娃嚷嚷着叫他爹放下他,一着地这可爱的小弟弟就打桌底下猴子般拱过来,挨着我坐下,嘴巴甜甜的,说:“爹在家跟我妈妈说,我因祸得福,天上降下个好哥哥。”

狗娃很亲切地一个劲儿唤我哥哥,我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狗娃爹说:“狗娃叫你哥哥,你就答应他,这有啥不好意思。你能成为我家狗娃的哥哥,我家狗娃福分不小啊。”

我看了看老师和姐姐,她俩都用鼓舞的眼光看着我,狗娃又叫我哥哥,我就答应了一声,这一答应不要紧,倒把狗娃乐得合不拢嘴了,“哥哥,哥哥”地依旧不绝于耳。

老师可能猜出了昨个后晌一、二年级出去活动我迟进来的原因,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桃子,老师错怪你了,你不记恨老师吧?老师给你道歉,还请你能原谅老师。”

我点点头,连忙说:“老师你没错,是桃子不守纪律。往后桃子听老师的。”

弄了半天同学们仍不明白就里,都急切地问:“大叔,这究竟是咋回事?”

“同学们都想知道事情真相,你就具体给他们说说吧。”老师也说。

“昨个后晌,狗娃跟几个孩子出去玩耍,哪知道他们竟爬上牛圈后的土崖上藏猫猫,还有做‘小搬磨,磨豆腐’游戏的。我家孩子小,藏猫猫找人时不小心就从土崖上掉了下来。具体救的过程嘛,还得问问狗娃的这位小哥哥,我也不清楚。”

“老师刚给我们布置了《他是我的好榜样》作文题,正愁没啥写。桃子,你可真会雪中送炭,你就详细给我们说说吧,你当时是咋想的,又是咋样施救的?”

“当时我啥也没想,就知道这个小弟弟掉下来碰到石头上就没命了,牛圈上有个草筐子,我就用草筐子接住了他。其他我啥都没做。”

在同学们的一再追问下,我没法子就只好照实说了,老师和同学,还有狗娃爹都说我是现代版司马光,但比司马光更勇敢。我脸上热辣辣的,很有些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狗娃妈进来把我细细打量一番,说:“就是这孩子啊?这是谁家的孩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孩子。狗娃,快与大恩人出来就在这当着老师与学生的面结拜一下,这样你往后就更有福分了。”

狗娃妈说罢就硬把我与狗娃拉出座位来,并要点香烛焚黄表为我俩举行一个结拜仪式。她说只有举行了仪式才能算是结拜兄弟。老师说现在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不兴这个了,狗娃爹也说俩人心灵相通不举行仪式也能成为好兄弟,狗娃妈才只得作罢。她说:“说的也是,若心灵不相通,就是结拜了也迟早会翻脸的。这孩子与狗娃就心灵相通,不然咱狗娃出事时咋就能偏偏遇上这小不点贵人相救呢?这是天意呀。”

当狗娃妈见说我是谁家孩子时,又说:“人家爹妈都是大好人,好人家出的都是好孩子。”

正在这时教室外边传来了队长的吆喝声,是打广播筒传来的。大南张人家居住很分散,每天他们的队长都要用广播筒安排生活,社员们该出工了,狗娃爹妈才带狗娃离开教室了。

狗娃家三口人走后,我辅导一年级写拼音,二年级自学生字,老师帮三四年级列作文提纲。提纲板书好,三四年级同学就进入了写作状态。这时,一个和老师年龄相仿的男青年扛着一包东西走进来,径直跟着老师去了里间屋。这个男青年穿着打扮很时尚,不是个土巴佬。教室安静了一会,一个同学小声说:“好英俊哟,怕不是来说咱老师的吧?”

“我看很像。你看他刚进来老师接待多亲热。”有个同学低声回应。

“还是我爹介绍给老师的,你们知道吗?我爹是他们的月下老人,这个英俊男青年是长治的,名副其实的城里人,晋东南专区长治惠丰兵工厂上班的,我爹说是个地道的工人阶级,工人老大哥,与老师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青年才俊,般配得很。你们可别嚷嚷出去昂,老师要知道是我给她泄的密会整死我。”又有个同学低声插嘴。

“老师哪里整过人,知道了也不碍事的,把心放回肚里吧。”仍有低声安慰那同学的。

“你爹咋成了月下老人,月下老人是个啥,你能给我说说吗?”一个爱提问的同学说。

“我爹说月下老人就是月老,是掌管婚姻薄的神仙,他布囊里有好多好多红绳子,拿一根红绳子系住男女青年的脚这对男女青年日后就会成为夫妻,你说神奇不神奇?”说他爹是月下老人的那个同学又说,“我爹哪会还要给我访月老的故事呢,月老是个好神仙,是个给人世间有婚姻意愿的男女牵线搭桥的好神仙。哪会我听会这个故事就来访给你们听。”

“那要是老师跟这男青年结婚走城里,我们就没老师了,那可咋办呢?”我担心地说。

“老师很爱我们,不会扔下我们不管。快完成作业吧,都甭再说话了大家。”我姐姐说。

姐姐是班长,她这么一说,教室又很快恢复到鸦雀无声。过了一会,三年级的张美丽说:“巧梅,我想把老师那个题目改成《现代版的司马光》,你说好不好?”

略思索一会,姐姐说:“这个标题好,你再去问问老师,看看老师同意不?”

张美丽走到里间门前先轻轻推开一道缝朝里瞅了瞅,然后又闭严回到座位上,做了个鬼脸,小声说:“你们猜我见到啥了?我瞅见老师正跟那青年靠着桌子站在那搂着亲嘴哩。”

姐姐忙压低声音说:“美丽,进老师家为啥不喊‘报告’?咋连我们的规定都忘了?快甭乱说了,就以《现代版司马光》为题写吧,我批准了。”

张美丽吐了吐舌头,说:“不好意思,我光顾想作文题,就忘了喊‘报告’。”

红杏捅捅我,却悄悄说:“桃子,大人们常用嘴亲怀里的小娃娃,你见过两个大人亲嘴?”

我把头埋到桌上,靠近红杏咬着耳朵说:“我也是头一次见说,大人们的事我们少说吧。”

红杏继续嘁嚓道:“你说俩大人亲嘴丑不丑?要是换了我,我可是害丑。”

我边翻书边也嘁嚓道:“丑就不亲呗,又不是非得亲。快翻开书,我教你拼音字母。”

红杏还想嘁嚓几句,就见姐姐很严肃地说:“一年级同学甭一直嘁嘁昂,这是课堂上。”

看看其他年级都很自觉,我们一年级就再不嘁嘁嚓嚓,我开始领读:“a……”一边说:“都把嘴巴张大,a,再大些,就这样,好,a,a,a……”

我给红杏和三个才收进来的一年级小朋友示范了几遍,他们又跟着念了几遍,又齐念了几遍,然后又叫他们每人都给我念了一遍,每人又自个拖长声音“a”了一会,看看他们的发音都正确了,我就到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a”,又说了说书写的要领,他们就照着黑板在自个的石板上认认真真地写起来。像我开始学写时一样,他们的手也好像不听使唤,我就又挨个儿握住他们的手写了一会,然后就看着叫他们一遍一遍的练习……

老师领着工人老大哥出来了。工人老大哥把他带来的那包东西放到讲桌上,然后打开来,原来是一包书,给每人都发了两本,四年级是《十万个为什么》,共十本,每本内容都不一样,三年级是故事类书籍,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格林童话》、《伊凡寓言》……,二年级连环画,有《南京路上好八连》、《上甘岭》、《英雄刘胡兰》、《孙悟空大闹天宫》……,一年级是彩色图画书,每幅图下面都配有诗歌,带拼音的,还发了生字卡片。老师站到讲台上说:“同学们,工人阶级给我们学校捐赠图书了,这些书都很好都很有趣,保存好,往后你们可以相互交换着看看,相信这些书对你们的成长会很有益处的。”

一年级都在好奇地翻看着彩色图画书。老师要工人老大哥说上几句,他说:“同学们,你们老师是我的朋友,我带来这些书,意思是叫你们都能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城里现在已经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往后农村也必将实现这个目标。新中国就要靠我们去建设,往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没有文化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所以我们一定得好好学本领。你们老师说了,你们都是很聪明的孩子,聪明的孩子肚里就应该多喝上些墨水,也就是先扎扎实实学好书本知识。有了书本知识这个坚实基础,掌握一套或几套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我们的梦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们说是不是?”

教室里顿响起了一片“是”的声音。就要下课了,工人老大哥进了里间屋,老师提前安插同学们一件事,要同学们课下动动脑筋,争取到后晌活动时候都能耍出个新名堂来。

就在前晌下第一节课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玩传统的游戏时,缺乏新鲜感,只是单纯地玩了玩而已,这就使得好多活动资源叫我们给白白地浪费掉了。我们能想法儿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寓学于玩寓学于乐,既玩耍了也深化和巩固了书本知识,玩耍与学习两不误,玩耍也就成了一箭双雕的好事,你们说是不是?”

听完老师的话,同学们拍手称快,都说:“老师说的是,我们会在这件事上做做文章的。”

课间,组长们就带自个小组的成员找个地方酝酿起来。一会,各组长碰碰头,统一意见后向姐姐汇报说:“同学们进言献策,都说传统游戏的动作可以保留,只需要把嘴上说的或者唱的部分都改编了,传统游戏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姐姐听了说:“同学们意见很好,那抽空就着手改编、彩排一下,不要误了后晌的活动。”

在放学路上,姐姐就在心中把“小搬磨磨豆腐”与“丢手绢”两个游戏里说的和唱的部分都改编了,而且还诵读了一遍,我们村大孩子们都说好极了,我与红杏也说好极了。

歇晌时候同学们在学校院外的空地上进行了彩排,就像蜜蜂闻到花香一般,朗朗上口的诗句与悦耳的歌声把大南张没上学的小朋友都吸引来了。小朋友们听了感觉很新鲜,就也学起来了。快上课了,同学们都进教室了,没上学的小朋友们仍在那饶有兴致地玩着。

活动时间到了,工人老大哥、老师的朋友吴中文也参入进来与老师一同看同学们游戏。

我们一年级“小搬磨磨豆腐”游戏里的顺口溜是我姐姐改编的,顺口溜是这样的:小搬磨,磨豆腐,吃了豆腐去上学;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eeee嘴巴儿扁,口形变化记准确;一路平走āāā,遇到上坡ááá;又下又上ǎǎǎ,下坡就要ààà。小搬磨,磨豆腐,吃了豆腐去上学;bpmf来邀我,同去拜友dtnl;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右下半圆qqq;见到单门是nn,mmmm门儿相连;声母韵母友谊深,两音相连猛一碰。

红杏主动过来与我并肩站好,我向后转,同时,俩人把左胳膊弯曲着放到脑后,右胳膊相互盘绕着伸到对方脑后握住其左手,就驴拉磨似的转起圈儿来,嘴里边还有节奏地念着我姐姐新编的顺口溜:“小搬磨,磨豆腐,吃了豆腐去上学……”

二、三、四年级两个两个结合好也都玩了“小搬磨磨豆腐”游戏,各年级的顺口溜是按本年级课本内容的重难点编成的,很好记。

玩罢“小搬磨磨豆腐”游戏,大家就分成两个大组开始玩“丢手绢”游戏了,两个大组的人都拉拉着手形成一个大圆圈后席地而坐,每个圆周上都走出来一个握手绢的人沿着圆圈走,准备轻轻地把手绢丢在一个同学身后。

“丢手绢”游戏在我们这里叫“栽赃”,手绢代表“赃物”,游戏里原歌词是:栽赃儿,栽赃儿,赃物轻轻放在小朋友的身后,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新歌词是三年级张美丽请老师改编的,原来的游戏,栽赃者与被栽赃者同唱一支歌,新游戏规则则不同了,握着手绢栽赃人的歌词是:栽赃儿,栽赃儿,我把赃物放在小朋友的身后,他没发现被栽赃,罚他做道语文题。围成圈席地而坐的被栽赃人的歌词则是:栽赃儿,栽赃儿,有人把赃物放在了小朋友的身后,这个小朋友若发现,快快追上栽赃人,罚他做道算术题。语文题由栽赃人出,算术题由被栽赃人出,也可请人出,要有一定难度。做题者若不会,会做者可以志愿站到圈内当众讲解,直到他弄会为止。

这会,我们组内的栽赃者把“赃物”丢在了刘田子身后,刘田子没察觉,竟然叫栽赃者抓了个正着,栽赃者罚刘田子做的语文题是口述一篇课文,刘田子只得认罚,站到圈内口述了《英雄黄继光》,然后栽赃者把“赃物”交给刘田子后就在刘田子原来坐的位置席地而坐,刘田子则握着“赃物”走到圈外绕着圆周走,他把赃物轻轻丢在了我的身后,我早有察觉,就立马拾起“赃物”去追,追上了,刘田子又只得认罚,我请姐姐给他出一道算术题就坐回原位,刘田子答题后走到圈外绕圆周继续栽赃,直到找到取代他的人为止……

课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老师总结这次活动时说:“同学们这次课外活动很有成效。有很多游戏,像跳猴皮筋儿,其中的歌词改编改编也可以充实我们的课外活动,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这样的课外活动你们能延续下去吗,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亮开嗓子说:“敬爱的老师,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厚望,在您的引导下,我们往后的课外活动,定能推陈出新,富有创意,越来越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老师的朋友吴中文看了我们的课外活动,称赞这是“课堂上吃下活动中消化”。为鼓励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还特意邀她的朋友吴中文为我们访了个带有传奇和激励色彩的“李老爹观棋烂柯”也叫“偷艺”的民间故事。老师的朋友工人老大哥说:“同学们,其实,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侯庄公社的苇水大队,离你们这里并不远。我是这次来的时候在路上听人访的。觉得很能鼓舞人的斗志,我就想访给你们听,尤其希望对你们的学习能有促进作用。”

工人老大哥说,苇水大队就在离我们这里不远而风景秀丽的棋子山下。

相传,苇水的李姓家族中有个李老爹,家道贫寒,但做啥事情都很着迷、上心,只要迷上了,就非要弄出个所以然来不可。他打小就爱木工活,所以软磨硬泡缠着大人置办了木匠工具,一有空就总是摆弄刨子、凿子、斧头、锯什么的。老人们常说艺不压身,李老爹听了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没钱请不起师傅咋办?苇水村就有个木匠师傅,李老爹心生一计,就装做玩耍,总是出现在师傅做木工的地方,师傅以为这个小孩儿是在那里玩耍,就逗他说:“李忏,你咋不与村上的小孩儿玩耍,是不是与那些孩子不合群?可甭当孤雁哟。”

李老爹听了也不生气,反倒说:“我是怕您老一个人孤独寂寞才来这儿玩耍。”

木匠师傅开玩笑说:“到这耍可以,可甭偷我的东西哟,我这里可是十二个馒头有数的。”

李老爹笑笑说:“我若偷拿您老东西,您老这儿有斧头,可以剁去我的手。”

木匠师傅听了,笑说:“我倒不会剁你手,只是你常把我的工具当玩具耍,小心伤了手。”

寒来暑往,李老爹常来玩耍,又都是做些小孩子的“没正经事儿”,木匠师傅也就不太在意。李老爹偶然哪天没来,木匠师傅反倒要去他家里唤他来,以此解闷。这个木匠师傅是从来不收徒弟的,他有个小心眼,怕别人学了他的绝门独活抢了他的饭碗。李老爹知道木匠师傅艺不外传,也就从来不问及木工方面的事,只是在“玩耍”时多留了个心眼。木匠师傅做关键活儿时,为不引起人家猜疑,李老爹总是有意退避三舍与其保持一定距离。虽然距离远了点,眼尖的李老爹看木匠师傅画线、开榫、凿眼仍是一清二楚。

木匠师傅还有个下围棋的嗜好,累了,就唤李老爹来与他对弈,李老爹不会下围棋,他就叫他学,渐渐地,李老爹也有了下围棋的嗜好。虽然俩人都有这个嗜好,但都不精湛。

白天,李老爹就在木匠师傅那儿玩“没正经事儿”,木匠师傅做木工活累了,他就过来与木匠师傅对弈一会;黑来才要在家里把白天做过的两种活计重新来上一遍,只是在家里下围棋,他得自个与自个儿对弈,家里人没人会下围棋。

李老爹到木匠师傅那儿“玩”很准时,可是有一天却没准时到。木匠师傅熬好皮胶,用刨子合了好几道缝了,又开了好几个榫,就想对弈一会,李老爹仍没来,就找到李老爹家里来,一进院就听见东厢房里“哧溜哧溜”刨木板的声音,原来李老爹正在做一个大橱柜。木匠师傅看一眼东厢房里,靠后墙一字儿摆放的衣柜、八仙座、太师椅、梳妆台,哪一样都不比他这个师傅做的差,至此,木匠师傅才知道李老爹是很有心计的。李老爹见木匠师傅找上门来,连忙说:“师傅,我正想去与您对弈一会,您老就拿着棋子棋盘找来了。”

俩人对弈中,木匠师傅说:“李忏,你已能出师了,我有了你这么个好徒弟,我高兴啊!”

木匠师傅回去后,把李老爹“玩”出的那堆玩意儿镶起来,其实都是小巧玲珑的家具。

久而久之,李老爹偷学了木匠师傅的独门手艺,木匠师傅非但没生气,反倒见人就夸:“谁说我没徒弟,李忏就是我的好徒弟,他已能出师了。”

李老爹不识字,总是觉得矮人一头。在那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的年代,地方上官方文书新增了项规定:凡在家里做手工者,诸如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之类手工业者统统得缴纳手工税。李老爹是个木匠,因没缴纳手工税被抓到了衙门,县官问为何抗税不缴,李老爹茫然地瞪大眼睛没吭声。县官板起脸责问:“官方文书已下达各村,你没见?”

这个官方文书李老爹的的确确见过,可他瞎字不识一个,也就不关心那文书上写的是啥。见县官责问起,他想,若自个能认得字,当初肯定会瞧瞧那狗屁官方文书上写的是啥,虽然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公堂上遇上这贪赃枉法的狗屁县官也总能理论几句,总不至于吃了官司连冤在哪都不知道。李老爹脾气犟,见了狗官不下跪,当下就顶撞说:“啥的狗屁文书,我一个穷木匠见那东西何用?就见了也不晓得那上边有啥道道儿。”

狗官见李老爹非但不跪还公然顶撞,声嘶力竭地吼道:“简直反了,看打!”

两边衙役狐假虎威,把李老爹扎扎实实打了板子,狗官发怒不由分说就命投进了大牢。李老爹才出师能挣大钱了,可那会他还是个孩子,就与我们村的大孩子差不多,他哪里知道在家里做手工也能引来牢狱之灾。听到这里,我心中愤愤不平,就站起来说:“税是啥东西?那时候的税咋就那样多?放屁也交税吗?真不说理!”

见我打断了老师朋友访的津津有味的故事,红杏说:“桃子快甭说了,我急着往下听哩。”

姐姐忙制止我说:“桃子,甭插嘴昂,你没见同学们都急着往下听吗?”

老师也示意我甭插嘴,我虽不吭声了,但仍气愤不已地握着拳头。好人没好报,李老爹能打牢里出来吗?这会我也特别关心起李老爹的命运来,连心都快要提到嗓子眼了。

工人老大哥看了看我,说:“桃子还真敢为正义抱打不平,好好学习准能行。”

同学们都静静地坐着,但都是迫不及待的样子,工人老大哥又继续访开了。

工人老大哥说,李老爹家里人急得若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乱了朝纲,爷爷奶奶气得昏了,只顾得数落埋怨,说李老爹爹妈没能管好孩子,由着他性子做木工惹出今日祸端;李老爹爹妈愁云密布,只顾得痛哭流涕烧香拜佛,祈求佛主能保佑李老爹在狱中平安无事;兄弟姐妹出来进去,连吃饭睡觉的心思都没了。一家人呼天抢地,极度悲伤。李老爹才会挣钱了就蹲大狱了,他当初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气盛少年、还只是个孩子啊!族中长者怕这家人毁于一旦,就站出来说:“一家人只顾哭顶屁用!快冷静下来想想办法吧。”

一家人没别的法子,只得砸锅卖铁东拼西凑东借西借,配上李老爹做的家具卖来的钱才算凑足了手工税。手工税送到县衙门,又托人情找关系,几乎弄了个倾家荡产,已十分憔悴虚弱的李老爹才被赎出来。为赎李老爹,他的师傅也出了钱,主动的。

李老爹始终认为这次被抓与他不识字有莫大关系,假若他识得字,知道本县官方文书上有收手工税这项规定,他可以远走高飞到外县做手工谋生。至于天下乌鸦一般黑,他没那么去想,一心想的是通书识字了就如虎添翼了,就走遍天下啥都不怕了。

出狱之后,李老爹见了通书识字的先生总是仰慕不已。白天自然是不能做木工了,他就白天又装作贪玩的模样,到村里一家私塾的窗外偷偷听私塾老师讲课。看不见私塾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李老爹就爬到了不远处的椿树上鸟瞰人家写字,并用手指一遍一遍在大腿上练习,只半年来地李老爹就识了不少字,又过了些时候他就念会了四书五经。

爹妈没钱,不能送李老爹进私塾,见儿子这样迷恋学堂,也只得由着他性子到私塾的窗外“贪玩儿”去。私塾老师见李老爹每天都要准时来“贪玩”,就猜到了这个有心计孩子的小秘密,于是每天都要亮开嗓子讲课,板书也比往常大了许多,意思是叫窗外的李老爹也能够听得明白,看得真切。这天,私塾老师讲完课有意溜达到窗外,叫过李老爹来当面测试了测试,发现李老爹居然比私塾里边坐着上课的孩子回答的都准确无误,不禁唏嘘不已,惊讶万分,就决定免费收李老爹进私塾来就读。私塾里的那些孩子大多是地主老财富户人家的子女,他们见到李老爹就不顺眼,竟不顾老师反对,硬是把李老爹撵出了学堂,并不准李老爹再来私塾的窗外捣乱,打扰他们正常上课。

打这往后,李老爹就再没到过私塾窗外听老师讲课,私塾老师有好些日子没见到李老爹,心中郁闷得很,一气之下就辞别那几家有钱人家到别处谋生去了,连薪水也没结。

家里没柴烧了,地里也农活正紧,李老爹见他爹爹和哥哥李斋顾不上上山砍柴,自个在木匠师傅那“玩耍”了几年,练就了一身的力气却在家里闲着,于是就磨了磨斧头,别在腰间独自上了东山。李老爹沿途见众多蝴蝶沿泉而舞,桃、梨、杏三色花瓣逆流而上,甚是诧异,他出生到现在从没见过这种奇异景象,好奇心驱使他溯水寻之……

这座山的半当腰有一天然石洞,大名鼎鼎的箕子正居此间修行,已得道成仙。箕子每天摆布那些分布在山上状似扁圆形的黑白石子,或占卦卜筮,或参悟天象运行,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与万物循变之理,并发明了围棋,棋子就是这一带天然的扁圆状黑白石子。这天,箕子邀好友来与他对弈,两位就在洞门口铺开棋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肆厮杀起来。好友打棋篓里拿出一颗黑色的棋子,还没考虑好安在哪,突然说:“有贵客上山来了。”

箕子头也没抬,仍专注地观看着棋盘上的战局,说:“今日这局棋就是专为他设的。”

话音刚落,一个十三四岁少年沿溪流翩然而至,见两位对弈高手仙风道骨,感觉是神仙中人,就把斧头打后腰间拔出来竖在洞壁那儿,径直背靠洞壁盘腿坐在棋盘旁边,一手托着腮帮,一手托在大腿上眼睛一眨不眨地观看起来。一副虔诚的模样儿。

天晌午了,二仙翁中有一仙把一形似枣核的东西叫少年吞下,少年顿饥饿不觉。

这个少年正是李老爹。他的木匠师傅也曾拿天然的黑白石子与他当棋子对弈,可木匠师傅只不过是拿对弈缓解疲劳而已,棋艺远远不及眼前二仙翁。李老爹看着看着,渐渐从中悟出了门道,把砍柴的事早丢到爪哇国去了。日头偏西了,二仙翁说:“少年郎,该回家了。若村上人不认得你了,你就往东走,到锡崖沟东南的清风围找我们。”

李老爹回头拿斧头时,这才发现斧头把儿早已腐烂成木渣子了。李老爹急急地回到村上,果真村上人都不认得他了,甭说小孩子,就连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见了他也都摇摇头说不认得。李老爹说他是李忏,老头儿说:“听祖上访过,很久很久以前苇水村是有个李忏,他上山砍柴就再没回来,很可能是叫狼吃了,他爹妈还给他立了个衣冠冢哩。”

李老爹听罢老头儿的话,叹道:“真是洞中过一日,人间数百年啊!”

到坟上给爹妈烧过纸钱磕过头,李老爹就按二仙翁指点往锡崖沟靠河南地界的清风围去了。有年,苇水村有人到清风围祖师庙进香,见到李忏的塑像和扁担,才知李忏已成神仙。此后,苇水村的李姓、郎姓、牛姓每隔四年都要派人到清风围祭奠李忏,已成了风俗。

访罢“偷艺”,工人老大哥问:“同学们,故事中的李老爹打小就很有心计,他想学木匠,没钱请师傅,他想出了绝招;他想念书,没钱请先生,他又想出了绝招;棋艺不精湛,在山洞口看人家对弈竟连砍柴都忘了。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作何感想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个的学习生活,有心人啥都不难学会。”姐姐首先说。

“巧梅说得对,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个的学习生活,做个有心人。”大家都这样说。

“是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懂得了珍惜时间,要做的事情经过努力就一定能做成。今天,政府帮我们办起了学校,党和人民又给我们派来了老师,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学习,没理由不去进步,更没理由连古人都比不上。”老师也鼓励我们。

教室里已暗下来了,老师看了看门口桌上无休止“嘚嘚”着的马蹄表,已是放学时候了,就给我们安排好家庭作业又安插几句务必要认真的话就放学了……

两天后,老师和工人老大哥到公社领过了结婚证,喜期是八月十五月圆日。工人老大哥回城小住了几天就回大南张来了,这次来是和老师举办婚礼度蜜月的。学校院住着两户裴姓人家,两户人家的男主人是本家弟兄,学校占用的是老大的两间闲房,老师的新房在老二家的西屋,这些天老师给我们上课,工人老大哥就整理新房。

结婚是人一生中的大事,可是老师却选择了在山窝窝里度蜜月。一切筹办停当,还需要一个压马孩。古郊方圆几十里内都有个风俗,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去迎娶时给新娘预备的马也需要有人骑,不是大人,最好是和新娘一个属相的小孩。这小孩就是新娘的压马孩。老师属羊,我们一年级里的三个男孩都属羊,那一天活动时间,老师和工人老大哥把我叫过去,老师微笑着说:“桃子,你的属相、生日都跟我相同,愿意给我当压马孩吗?”

“老师,我非常愿意。可是老师,我不会骑马,那可咋办呢?”

“不要紧的,到时候上马下马会有人照护你,告诉你咋样骑。”

当压马孩的事确定下来,我回到同学们中,他们问:“老师叫你过去做啥来着?”

“老师说迎娶那天叫我做她的压马孩。”我本想卖个关子吊吊同学们的胃口,可是见同学们都急于想知道,我就改变主意了,我要叫大家在第一时间内分享我的快乐。

“能给老师当压马孩,那可真是这辈子无上光荣的事情啊!桃子真有福。”同学们都说。

“工人老大哥为啥不把老师娶回城里,偏要在我们这山沟里弄个新房?”有个同学问。

“还不是怕耽误了我们山里孩子的功课。连这都猜不出,真笨。”姐姐说。

接下来,姐姐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同学们,我们成立‘保护野生动物小分队’的建议已得到了老师批准,谁愿意参加,现在就可以报名啦!报名后,小分队由老师直接领导,大家还要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记住昂。”

我和红杏也都报名参加了保护野生动物小分队。我忽然觉得身上有了那么一点点责任,红杏说她也是。之前,俩人虽然都喜爱鸟类、圪狑之类的小动物,还有老豹等,只是喜欢而已,可身上没这种感觉,一身轻松。

老师与工人老大哥的喜期说到就到,迎娶那天,老师给同学们放了一天假,我们萧家庄的孩子,包括铁娃、毛毛和小小子这些过年才要入学的孩子也都到大南张看工人老大哥娶新媳妇。老师要结婚典礼了,我们却像要过大年似的。

迎亲队伍里有六匹枣红马,匹匹都膘肥体壮,漂亮至极。像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似的,骏马们也特高兴。其中两匹年轻骏马是给新郎新娘骑的,余下四匹是叫新娘的伴娘和上饭的女客骑的。两匹年轻骏马的主人把我和工人老大哥扶上马,就听红杏在人群中说:“铁娃,毛毛,小小子,你们快看,桃子骑上那匹高头骏马别上红花好帅气哟!从没见他这么帅过。”

“就是好帅气哟!”铁娃、毛毛、小小子都抢着说,他们的妈妈还特意打扮了他们。

“桃子又不娶新媳妇,咋还带朵大红花,红杏?”小小子问。

“这问题太复杂了,红杏肯定也答不上来。”铁娃、毛毛说。

“这问题确实很复杂,我还真告诉不了小小子。问问这位姆姆吧,她肯定知道。”红杏捅捅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说,她也很想解开这个谜。

“孩子们,压马孩戴的那大红花是要给新媳妇戴上的,他不给她,新媳妇就得自掏腰包给他钱。记着昂,哪一天你们要当压马孩的时候,记着跟新媳妇要喜钱哟。”那位姆姆说。

我戴的大红花,下马后我得亲手给老师别到胸前,虽有讨喜钱一说,我哪好意思要呢。

在一片鼓乐声中,迎亲队伍出了大南张浩浩荡荡朝古郊村开去。到了老师家,八音会吹吹打打的把个宁静的小院子弄得热闹非凡十分喜庆。屋子里,两个妇女陪老师进了里间,这俩妇女,一个负责给老师拔脸,另一个负责梳头。拔脸、梳头毕,里间吆喝一声,外间早有个妇女打箱子里取出红段子棉袄、棉裤送进里间。我悄悄问工人老大哥:“这会才中秋,天气还挺热的,她们为啥要叫老师穿棉袄、棉裤?这是在糟践我们老师。”

“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你们这里女孩子婚礼上也要穿成这样,这是传统,是民俗。”

老师打里间出来了,经过几个妇女一番刻意梳妆打扮出来准备上马了,我立马上前给老师别上大红花。老师掏出二十元钱,说:“桃子,给。”

我忙背起手说:“我不能要老师的钱,我是志愿来给老师压马的,要钱不合理。”

老师说:“桃子,这些钱你可以把它作为‘爱心基金’替老师保存着。红杏奶奶生病那会儿我们都献爱心了,往后如有必要你可以把它捐给更需要的人。”

见老师这样说我这才把二十块钱接过来叠好装进上衣口袋里。

老师只有一个老爹,见老师骑上了马,我见老人家悄悄抹眼泪了。

傍晌午,迎亲队伍返回来大南张……马上就要拜天地了,姐姐却把我叫到一边,说:“桃子,你快去通知同学们都来教室集中一下,就说老师拜过天地后要来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我问姐姐是啥惊喜,姐姐说:“甭多问,你只管照我说的通知下去就是了。”

照姐姐说的,我立马通知下去了。同学们来到教室问我姐姐老师会给我们啥惊喜,姐姐说:“惊喜嘛,那肯定是叫你又惊又喜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情。”

于是同学们就纷纷猜测起来,姐姐却说:“甭猜了,就是猜一百次你们也不会猜出来,耐心等一会,老师来了就知道了。先才桃子还跟我说了另外一件事,我想趁这会先和同学们讨论讨论。是这样,桃子今个当压马孩,老师给桃子二十块钱,桃子不要,老师就叫桃子作为‘爱心基金’替她保存着。我想,既是‘爱心基金’就应该妥善保管,有了它,往后,或是国家遭了灾,或是谁家有了天灾人祸急需救助,我们也可以尽些绵薄之力。同学们都说说,咋个妥善保管由谁来保管最为合适?”

苗楚楚想了想说:“我先说。这是桃子给老师当压马孩挣的钱,即使把它作为‘爱心基金’,那也应该由人家桃子来保管,同学们,你们都说是不是?”

姐姐说:“这二十块钱已是我们学校的‘爱心基金’,桃子是我亲弟弟,我知道他很有大意的时候,不是个保管钱财的合适人选,同学们还是推荐一个更为合适的吧。”

张美丽快言快语地说:“我看个人保管谁都不免要有大意时候。” 

刘田子出主意说:“我看信用社保管最最保险,存到信用社还能挣利息,比如,存一块钱,过一段时间取出来就是一块多,我外公就是把剩余的钱存到了信用社。”

苗楚楚又说:“区区二十块钱也值当往信用社存?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李宝义看了看苗楚楚,说:“我倒不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桃子这二十块是我们学校的第一笔‘爱心基金’,我相信我们学校的‘爱心基金’往后一定还会有第二笔、第三笔……,虽然说这会还是区区二十块钱,过几年很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同学们都会滚雪球,对吧?把钱存到信用社就会利滚利越滚越多,就像滚雪球似的。”

一直没说话的石头却提出一个谁都还压根儿没想到的问题:“那这个雪球滚大了,一旦有人急需要救助,咋样打信用社往外拿?是不是……”

李宝义和刘田子同时回答:“往外拿时候,我们全体同学都需要签名摁手印。”   

姐姐好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说:“我也觉得刘田子这个主意很好,以我们学校的名义存进去,虽然说这会还是区区二十块钱,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同学们往后有了钱不随意乱花,把节省出来的钱,今个你往里存一点,明个我往里存一点,就像李宝义说的,我们若一小笔一小笔地不断往里存,日积月累,学校‘爱心基金’这个雪球一定会越滚越大。红杏奶奶生病那会我们都捐了钱,啥事情都得未雨绸缪,一旦有了急需救助的情况,同学们,学校有了‘爱心基金’,我们还需要再向家里要钱捐款吗?”

经我姐姐这么一说,同学们一致认为很有必要把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纷纷赞同过星期做起作业不再贪玩,或者相跟上上山摘连翘捋连皮或者去拾荒,然后再把卖来的钱堆到“爱心基金”雪球上,并纷纷赞同要把过年的压岁钱也糊到这个雪球上。

刘田子见我姐姐也很赞同他出的主意,就来劲了:“我就说嘛,把‘爱心基金’存到信用社,不仅仅是可以给它加一层保险,信用社的利息也可以使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往里存时不要嫌少,因为存‘爱心基金’是不说多少的,只要你尽力而为了就足够了,不是吗?”

把“爱心基金”保存到信用社,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谁都赞同要共同把“爱心基金”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由谁保管“爱心基金”这件事就等姐姐汇报后老师一锤定音了,李宝义看看还有时间,就要访个他才听来的故事,于是都赶紧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催李宝义快访来听……李宝义访罢,同学们正就故事内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工人老大哥与老师已拜过天地,俩人笑盈盈牵着手走进来。老师会给啥惊喜呢?同学们都在翘首以盼。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色岁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