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展区则是农业时期展区,这一展区有许多海底植物的标本,还有许多的农具。根据影像及莫尔利的描述: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踪迹遍布整个星球,成为了星球的霸主,就连青龙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成为他们的坐骑。他们建立了许多的海底城市还有村庄。他们在海底开辟许多海底“农田”,用来种植藻类植物。海妖族是杂食性的,藻类渐渐成为他们的主食。海妖族们也存在类似地球那种“地主”,“农民”的阶级。这一时期相当于地球的“封建社会”。
当然,海妖族们也会圈养一些鱼类作为他们的“家畜”。他们用海草结成的大网把这些鱼类限制在固定的区域。
由于海妖族生活在海里,所以他们在很长时间都没有发展出金属冶炼技术,转而采用硅制品代替。虽然理论上水里也能冶炼耐腐蚀的金属,然而这在“封建社会”无疑是很困难的事情。
由于海底火山的活动,这些建立在靠近火山的城市经常被毁灭。于是,海妖族们开始在离火山较远的地方重新建立城市,然而,海底中的灾难不仅仅是火山,还有地震、海啸等,这些灾害经常导致海妖族的城市被毁灭,文明多次倒退。
此外,海妖族的过度农业活动也造成了多次类似地球上“赤潮”的灾害,导致海妖族的鱼业大量减产,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文明发展严重停滞。
到了工业时期展区,有许多怪模怪样的机器设备,莫尔利告诉大家:
在工业革命时期,海妖族根据对海底火山的研究,研制出一种能够利用嗜热菌类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电池”,然后用这些“生物电池”驱动各种仿生机械。此外,他们还渐渐研究出了基因技术,用来改造各种海兽。
他们探寻了整颗星球后,发现了自己的母星被海洋覆盖的事实。于是他们打算冲出海面。为此,他们用基因技术改造了自身,令他们获得了能够在空气中呼吸的能力。同时,他们还改造了一种长着几个囊的大鱼,把它变成“潜水艇”,他们称之为艇兽。
当他们乘坐艇兽第一次冲出海面时,所有海妖族人都欢呼起来,高唱着赞歌。
在这一时期,海妖族发现了许多的岛屿,知道了这个世界除了海洋以外也有岛屿的存在。当然,岛屿在海妖族的语言里与山顶的含意差不多。因为这些岛屿本身就是海底山脉的一部分。
到了航空时期展区,各种一眼看去就是飞行器的东西,不用莫尔利介绍大家也能看得出来。
在这一时期,海妖族们开始了两栖生活。他们在岛屿上建立工厂,生产各种产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海妖族才学会金属冶炼。他们从海底把矿产运送到岛屿上冶炼出各种金属。然后,他们模仿一些海鸟研制出了各种飞行器。海妖族终于首次飞上天空,飞向那他们向往的神明的世界。
到了星际移民展区,有许多一眼就看上去是火箭的缩微模型。莫尔利向大家介绍道: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以前,海妖族们首次发射了卫星,这是他们首次冲出母星,飞向太空。然后,他们开始了星际大开发时代。他们开始向其他行星移民,建立了许多基地,还改造了其他行星的环境。
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太阳”是一颗红巨星,已经到了即将爆发氦闪的边缘。于是,距今约九千年前,海妖族们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他们的母星系,开始了四处飘泊的生涯。
再后来,海妖族们遇到了一些外星文明,他们与同样是海洋文明的四个种族组成了“深海联盟”,并成功晋升为中等文明。
再后来,便是深海联盟与希望之光之战,这一战深海联盟元气大伤。无奈之下,为了自己族人的前途与命运,海妖族首领克苏拉带领族人加入希望联邦。
数万年前海底火山的岩浆照亮了懵懂的眼睛,太阳炽热的火焰煮沸了海水,鱼儿在天空呼啸着狂舞。在冰冷的异星,第一颗种子被种下;蓝色的大手拨去星云的面纱,露出战舰狰狞的獠牙。歌声在星空坟墓里沉睡,一年又一年,直至被末日的火焰吞噬。紫色的花露出笑脸,种子旋转着飞向远方。
众人被莫尔利的歌声感染,不觉眼眶有些湿润了。
游览完博物馆,大家向莫尔利道别。云雀与山风又带大家参观了海妖族的住所。海妖族的房间没有床,也没有桌子和椅子。他们睡觉的地方是一个睡袋,固定在墙边。而他们的“餐桌”则是固定在墙壁边的一种柜子状的物品,有一些管子用来吸食营养液;除了营养液外,他们也吃一些固体的营养块,营养块放在真空保鲜的格子里,触手一按营养块就会从格子里“挤”出来。观光客们还在体验了一把海底进食的感觉,这当然是呼吸巾与营养罐的功劳。
海妖族的水下手工作坊更是让大家啧啧称奇,这些海洋工艺品充满了异星风格,有着明显不同于地球的艺术感。在水里制作工具跟陆地上有明显不同,因为水压与水阻力的关系,在水下无法锤打,只能采用钻、割、压、磨等方式。除了工艺品外,工具多外形多采用梭形或者叶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