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爹爹送我去上学
书名:红色岁月 作者:明月 本章字数:13331字 发布时间:2021-07-16

4.爹爹送我去上学

我虽然是个娇孩子,但,我若是在外边做了啥坏事,要是叫爹知道了,爹仍会很严厉地惩罚我,甚至不惜用棍棒或皮鞭或拳头与我说话,那样子是相当怕人的,这我是亲身领教过的。有次,我偷偷摘了生产队的梨与小伙伴们分吃叫队长逮住了,回到家,爹二话没说就用皮鞭揍了我一顿,若不是奶奶及时出现,恐怕我的屁股上不会有块好肉了,就这,两三天后我的屁股都还不敢偎板凳呢。往往这时候奶奶就成了我的保护伞。奶奶的话比谁都管用。可是今个老段头前脚才迈出门,奶奶后脚就叫人给叫去拔火罐了。爹开始怀疑我了,看眼下的情势他是不会放过我的,我必须有个应对之策才是。爹若是打我,我再用菜刀刃儿横肚皮或是脖子上那招来要挟爹肯定是不行了,啥吓唬人办法只要用过就会被识破,就不那么灵验了。爹盯得我紧紧的,我一动都不敢动,该咋办呢?有了,爹给我访过三国故事,今个我不妨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不妥,那样更会激怒爹的。我在心里正打着小九九,爹突然把我拉过去,问:“说,今个到底去哪了?说了兴许我会放你一马。”

看了一眼爹,我战战兢兢地说:“没去哪,就在碾屋里与小伙伴们耍。”

爹见我没说实话,就捋起袖子举着胳膊说:“再撒谎,这一掌下去可够你受。”

妈妈见状,忙朝我挤挤眼:“你说真话你爹就放过你了。”

我忙编道:“我到罗泊滩挖来红胶泥就跟红杏、铁娃都到小河边的桥圪洞捏小人人了。”

爹仍黑风着脸,瞪着我,十分严厉地,说:“误上工可处找你们,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若是在桥圪洞耍就没听见?耳朵都塞上驴粪蛋了?你还敢编瞎话哄人!”

但,我仍胡编道:“都只顾比谁捏的多捏的好,就没听见吆喝。”

爹仍不肯相信,就说:“若是在桥圪洞耍,就是再投入再聋也该能听见满村都在找你们,可你们愣是没听见,看来你是逼着我动了手才肯说实话,那好吧。”

说着,那双强有力的大手早把我扳倒在地,还在我脊背上踩上了一只脚。巧云也吓得魂飞魄散似的躲到了妈妈身后。见爹确实要动真格的了,我向妈妈投去求救的目光,妈妈那眼神似乎也是叫我实话实说,我忙说:“爹,甭打,我说,你抬起脚叫我起来,我就说。”

爹扶我起来,又拍打拍打我身上的灰土,说:“你要早这样,爹也就不会朝你发脾气了。”

我一五一十地说了,爹不仅没打我,还说我机智勇敢,不过他说往后不许再带着一帮孩子去冒险行动了,奶奶不在旁,我看风使舵点点头说:“我听爹的,往后再不冒险了。”

才说罢奶奶就进来了,说:“娃都说实话了,这下你该知道娃有多懂事了吧,喜江。”

爹的胳膊先才也就那么举了一会就放下了,他那宽厚有力的手掌也始终没落到我脸上;这会把我扳倒又亲自扶起来,叫我忽然感觉出爹也是很舍不得打我的,甭看他一脸严肃,其实还是很可亲的。只是我的行为有时候太惹他生气罢了。

黑来饭后,奶奶就催我睡下,爹给奶奶劈好柴,妈妈洗罢锅碗也都睡下了。

我和奶奶睡一个炕,半夜黑来奶奶点着灯叫我起来尿尿,尿罢拱进盖底窝,听得那边炕上妈妈起来把妹妹尿,妹妹哭闹好一会才尿了,奶奶吹灭灯,登时屋里像倒扣了个黑锅,黑暗中,妹妹哭闹得更厉害了,嘴里不停地喊着:“妈,我怕。妈,我怕。有麻胡,麻胡。”

“云云好乖,云云好乖,有妈妈在不怕,有妈妈在不怕,昂。”

巧云很怕黑,晚上屋里不点灯,她宁愿到院里也不进屋。每天睡觉,妈妈总是先把巧云揣睡后再睡。巧云闹腾了好一阵总算给揣睡了。

妹妹这一闹我却睡不着了,我又想起白天的事,不知红杏、铁娃他们挨揍了没,这事也全怨我,我不撺掇他们找宝贝就没的麻烦了,是我害苦了他们,我在喉咙里说:“红杏,铁娃,毛毛,小小子,明个我给你们赔不是。你们恨我吧,怨我吧,都是我不好。”

也许他们不会怨我,他们从来都是够意思的,从来都是很拥护我的。我想。

奶奶翻了个身,她觉察出我还没睡,轻轻咳嗽一声,问:“桃子,你咋不睡?是不是想啥啦?心里有啥委屈就跟奶奶说,奶奶会给你做主的。”

我没应声,假装“呼噜”起来,心里却翻腾着:“往后还会不会有人再下地枪谋杀老豹?奶奶说人不侵占它的领地,它不会伤人,人又咋要去害它呢?我真想不通。”

我正这么胡乱想着,听得那边炕上妈妈说:“他爹,还睡呀?跟你商议个事。”

“巧云这一闹腾,我哪还睡得着,说吧,我听着。”

“我看桃子也不小了,不如去跟老师说说把他送学校,要不他迟早要弄出个事来。”

“我也正有这个念头。学校要在咱村上我早把他交给老师了。”

“他上学,妈在家就少操份心,村里也会安宁些。”

“可眼下不是收新生时候,不知老师能不能同意。”

“老师慈眉善目的,多说说会同意的。要不我和你俩人去说说。”

“俩人去倒也不需要,只是老师教着二十多个学生娃,桃子不懂事,去了不知要给人家老师添多少麻烦哩,你说咱这不是为难老师吗?”

“孩子迟早得上学,晚去些时候也还是要给老师添麻烦哩。也许到学校他就懂事了。”

“那好吧,明个清早你给他准备准备,吃了饭我就送他去上学。”

爹妈正说着,忽然有人“砰砰砰”地敲门,爹问:“谁?稍等,我穿上就给你开门。”

门开了,进来的是讨厌的老段头。黑更半夜的他又来做甚?莫非我们的事暴露了?不会。我们往天井窟窿填地枪葬小老豹时周围是没人的,这件事我死活都不能承认。

老段头坐下先摸出火镰、火石、葛叶棉钢着火,吧嗒吧嗒过了会旱烟瘾,才说:“喜江,半夜三更打扰你一家瞌睡不介意吧?你们白天都是大忙人,我只能这会来。”

爹也说:“你肯定是有事才来,那就长话短说吧,你明个也要上山放羊呢。”

这老段头你叫他长话短说,他还偏偏有个过程呢。老段头先讲了个他如何如何仗义疏财的故事,其实,老段头这个故事谁都知道,他今个重访这个故事肯定是别有用心。这个故事在各生产队社员群众中是咋样流传的?

与老段头一块放羊的还有个小把式,这个小把式家中有个年过半百的老母,母亲体弱多病,为给母亲看病他就出来放羊了。放羊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工分,年终可以多分红。小把式不在家,他体弱多病的母亲就由好心的邻家照料着。

那几天下起了连阴雨,小把式的邻家闺女突然跑山上来说他母亲病重了,叫他快些回去看看。邻家的闺女答应替他放羊,老段头就准许他回家看望母亲了。

老段头有些家底,吃罢黑来饭,小把式跑到羊圈上与老段头商议借钱,老段头说:“我手头也很紧,不过看在你与我同赶一圈羊的份上,我就给你出个主意。这些天不是正有个收古玩的?你妈妈有个祖传的玉镯儿,你偷偷拿出去卖了,不就有钱给你妈妈看病了吗?”

小把式见老段头这样说,就知道老段头是不肯借钱与他。小把式家里穷得叮当响,老段头是怕小把式日后还不起他。可是母亲的病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咋办呢?这个祖传的玉镯儿小把式也知道,母亲曾经拿出来叫他看过,那玉镯儿晶莹剔透绿得出奇,是他家的传家宝,母亲说那是与父亲结婚时奶奶给她戴在手上的。母亲还跟小把式说过如今父亲没了,又才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度过了饥荒,家里已没啥值钱的东西了,就这只翡翠玉镯儿还能值几个钱,那是留着给小把式娶媳妇用的,就在母亲的箱子里藏着。他若偷出来变卖了,若母亲知道了,心里一着急肯定会加重病情,不过小把式又一想,没人跟母亲说,母亲短期内肯定不会想到他会把玉镯儿偷去变卖了,日后就是知道了病也瞧好了,母亲也没啥话可说。小把式这么一想,就决定先把玉镯儿变卖了解解燃眉之急。

要卖翡翠玉镯儿,小把式自觉嘴笨,不会讨价还价,就又来羊圈上与老段头商议,老段头说他愿意帮这个忙。小把式把翡翠玉镯儿交给了老段头,老段头就去变卖了,回到羊圈上跟小把式说:“卖了六十块钱。不过我去给你跑腿,你总得给个跑腿费吧。”

小把式不好意思拒绝,就试探着问:“那你想要多少跑腿费?”

老段头毫不掩饰地说:“我这人历来仗义,就给二十块如何?”

放羊的到哪个生产队或踩圏或卧地,吃饭都是一家一家轮的,轮到谁家,谁家就得送饭。今个老段头与小把式这番对话叫前来送饭的躲在草庵外听了个真真切切。有人见那个翡翠玉镯儿实际卖到了八十块,老段头只承认卖了六十块,这会又雁过拔毛勒索了小把式二十块跑腿费,这等于老段头把那只玉镯儿卖到的钱与小把式俩人二一添作五了,可是实诚的小把式还蒙在鼓里呢。小把式当下给了老段头二十块,就拿四十块钱去给母亲看病了。送饭的碍于面子没当场戳穿老段头,却把“跑腿费”一事宣传得四邻皆知了。

四十块花光了,小把式再来央求老段头借钱,老段头却成铁公鸡了。最终小把式老母还是因没钱医治驾鹤西游了。

母亲虽然仙逝,但小把式却因祸得福娶到了邻家的闺女,这邻家闺女就是相中了小把式为人实诚,至此,两家合二为一……

坊间盛传这个故事是称赞小把式因祸得福娶了个好媳妇,而老段头却当成各村都是在夸他仗义疏财哩,每逢与人打交道时他都要拿这个故事做开场白。老段头访罢他如何如何仗义疏财,看看盖底窝里的我,竟话锋一转又说出一件事来。

我虽然跟爹说了藏地枪和安葬小老豹的事情,但也仅仅是在家里承认过,老段头半夜黑来又找到我家来究竟有啥要紧事?莫不是哭郊真的有人来拾柴看到了我们在老社背的举动,老段头在哭郊又听说了啥?是我领着小伙伴们把老段头的地枪与小老豹一股脑儿填进天井窟窿的,我担心老段头今个黑来是来找我麻烦算后账的,不曾想老段头却对我爹说:“其实,我今个黑来是来叫你家桃子去给我当个证人的,你家桃子人小马大的肯定行,这孩子历来就是说一不二,敢说敢当,敢承担责任,是个能做大事的料。”

老段头夸奖我一番,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啥狗皮膏药,还有啥花招,我正要找托词推掉当证人一事,老段头却憋不住“不不”地连着放了两个臭屁上茅房屙屎去了。爹说:“真没想到天下还有这样恬不知耻的人,老段头还真把自个当成大名鼎鼎仗义疏财的宋江宋公明了,连坊间个好歪话都分不出来,还活人呢。要是做那样的缺德事也算仗义疏财,那天下就没不仗义的事情了,就都成了宋公明了。桃子,听见老段头夸你了吧?你愿意去给他当证人吗?愿意去就快穿上衣裳跟他去吧。”

“我才不愿意去当啥证人。爹,你说他会叫我去证明啥呢?”

“不会是啥好事,肯定与老豹扯上了,你真瞧见有人扛着往哭郊了?”

“我是编瞎话胡诌的,他要相信,我也没办法,反正我不去给他当证人。”

“不想去给他当证人,你就说你只是远远地瞧见个人影儿往哭郊了,其它啥也没瞧见。他肯定是在哭郊真见到有人打杀老豹了,他说是他的,人家不给他,他就来找证人了。”

奶奶和妈妈虽然都躺着没起来,但也没睡,她俩也不愿叫我去给老段头当证人。奶奶说:“老段头杀生本来就是造孽,把地枪和小老豹给他填到天井窟窿就对。”

妈妈也说:“这人啥事都能做出来,找证人找个小不点孩子,也真是。”

打爹的话语里我听出他也不赞成打杀老豹,爹说“上头规定打杀‘山害’并给记分,实际上是在变相奖励犯罪,这样发展下去野生动物都灭绝了,地球上就只剩下干巴巴的人儿了。这个规定真不好。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底下的人也只能照着执行。”

听到门外又传来老段头“咚咚咚”的脚步声,我们都不吭声了。

老段头进来就说:“喜江,我这人确实仗义,绝不会亏待了你家桃子,就叫他去给我当回证人吧。我到哭郊果然见到我的老豹了,可那家人死活不肯承认,真他妈就不是人造的,纯粹是一家狗杂种。没法子,我只得又来麻烦你一家人了,喜江。”

见我爹妈、奶奶都没吭声,老段头又许诺:“我说话绝对算数,豹皮和工分都归你们,我只要豹骨。我想我这样处事也还算公道,你们说呢?”

我在盖底窝翻了个身,说:“老段叔,我只是远远地瞧见那人往哭郊了,没瞧清人家扛的是啥,人家要扛的是一捆柴,我要硬说人家扛的是个死老豹,人家要打我的。我不能去给你当证人,我怕人家打烂我的嘴,你再找个其他人吧。”

爹趁机说:“小孩嘴吐真言,桃子说的是实话,他没瞧见人家扛着个死老豹,咋去给你作证呢?你还是到其他去找个证人吧,你肯定能找上,老段头。”

妈妈和奶奶也都说:“老段头,找个小不点孩子做证人,你想想谁会相信呢?甭叫误了你的大事,你还是去找个大人给你当证人吧。”

老段头见我一家人都下了逐客令,大概是觉得再坐下去没啥意思了,就怏怏不乐地走了,那“咚咚咚”声简直要把脚底下铺的石板踩碎。

奶奶、爹妈又很快入睡了,我却想起了爹妈天明就要送我去上学的话,学校是个啥样子?到学校好玩吗?老师又是个啥人?为啥大人都要把孩子送去叫老师管呢?老师是不是太厉害了?我上了学,老师若敢厉害我,我就……我的上下眼皮又开始打架了,迷迷糊糊间,一群孩子围住了我,他们都是大南张小学的学生,热烈欢迎我加入到他们中间,我说:“你们都是爹妈的孩子,老师往后再敢欺负你们,你们就来找我,看我咋样对付老师。”

我说罢,那群孩子就给我鼓掌,表示愿意臣服我,我正得意,忽然有人捅了捅我,我睁眼一看,是妈妈来叫我吃饭呢,妈妈说:“快起来吧,吃罢饭送你去一个好地方,那里有老师,有学生,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还有人跟你耍,比你成天呆在家好多了。”

打今个起,我就要开始过一种全新的学生生活了,学生天天都在学啥做啥,我很好奇,就一个激灵赶紧穿好衣裳裤,准备吃罢饭跟姐姐去看看学校究竟是个啥样子地方。

萧家庄没有学校。这里离东上河小学很远不说,况且得绕到佛山那面去,还要经过老社背那片可怕的黑乎乎的大森林,古郊大队的大南张却很近,就三里来地,萧家庄的孩子念书都要到大南张小学。在大南张小学,萧家庄孩子的课桌凳,还有六一奖品什么的都是东上河大队出的。这是两个大队商量好合办的小学。

姐姐是四年级学生了,打换成女老师,每天黑来都要在学校和老师作伴,到第二天早晨放学才回来。听说我要去上学,姐姐很高兴。吃过饭,姐姐给我洗脸,见我脖子黑不溜秋的,就用胰给搓洗,搓洗一阵,脸和脖子都干净了,拿过手巾边给我擦脸,边说:“好弟弟,到学校要听老师话,守纪律,当个好学生,昂。”

“姐姐,啥是纪律?纪律是不是很厉害?”我问。

“人多了就得有个纪律,不能想做啥就做啥,不能犯浑。纪律就是每天要按时到学校,到学校要听老师话,上课用心听讲不捣乱。记住吗?桃子,你可得做到哟。”姐姐解释道。

“记住了,你说的这些我能做到。不过,有人欺负我,你可得帮着我昂,姐姐。”

“真是个好弟弟。学校绝对不会有人欺负你。真的。”

这会我猛然想起我昨个对小伙伴们的许偌,就恳求妈妈:“再允许我跟红杏、铁娃他们耍一前晌吧,我昨个已对他们说过要换一种新玩法,就在村里玩,保证不叫大人再可处找了,我若不跟他们耍,他们往后就不相信我了。”

奶奶也给我添了不少好话,爹抽空到自留地里转了趟,回来见我在妈妈面前一副诚恳的样子,就说:“既然是兑现承诺,那就再给你放半天假,可有一条,不准再生事端。”

得到爹的许可,我又来到小伙伴们中间,他们早打罗泊滩挖来红胶泥在碾屋恭候我多时了,小小子说:“桃子,我当你今个又要说话不算数了。”

我拿出小刀边削小木棒,边说:“桃子说话历来算数。昨个没叫你们进洞,是里边太危险了,我们的小命虽然说不值几个钱,可也不能白白丢了呀,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都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就给我鼓了鼓掌,红杏看着我把几根小木棒的一头都削成了薄片,不解地问:“桃子,你削这些小木刀做甚用?”

我故作玄虚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今个的新玩法,这些小木刀作用可大啦。”

把红胶泥分作五份后,我取出其中一份揉成柱状,用小木刀在上面用心雕刻起来,红杏说:“原来小木刀是小刻刀啊,我知道了,你是叫我们玩雕刻呢。”

我清了清嗓门说:“都见过木匠师傅在喜材头上和窗上的雕刻吧?你们可以把红胶泥团揉好,想雕刻成个啥就雕刻成个啥,最后我们还要比比谁刻得最好。这就是我说的新玩法。”

小伙伴们对新玩法都饶有兴趣,而且谁都很神情专注,谁都怕自个雕刻的那物件评不上个档次。不一会铁娃、毛毛就雕刻成了一盘“磨”和一盘“碾”,拿过来叫我看看好不好,我说不好,他们就又去加工了。红杏也雕刻了个“狮疙瘩(狮子)滚绣球”,拿过来叫我看,我摇摇头,她也一声不吭地去重新雕刻起来。我团揉红胶泥时,不远处正有个啄木鸟用它的长嘴巴在那棵老核桃树上“砰砰”着,就灵机一动奋力捏了个 “啄木鸟给老树治病”的雏形,再用小木刀雕刻一番,认为差不多了就叫大家都过来看看,他们也都摇摇头说不像,我也只得不厌其烦地从头再来。我、红杏、铁娃和毛毛都修改了不下六七次。小小子极有耐心,雕刻一会就要停下来仔细瞅一会,虽然雕刻得很慢很慢,却是一次成型。放在一起评比,五个人一致认为,红杏的“狮疙瘩滚绣球”与小小子的“大肚子弥勒佛”巧夺天工。

今个的新玩法,大家都觉得长了见识,就要我天天给他们出点子换个花样儿耍,我说很不好意思,我不能在家当你们的点子王,后晌我就要上学了。他们都有些惋惜。

回家吃晌午饭时候,爹说老段头家里出人命大事了,全家人皆露出愕然之色。

萧家庄习惯上称大队周围的几个生产队为庄上。前晌,生产队长叫爹与他到庄上参观人家的玉茭试验田,爹与生产队长到庄上还没来得及到大队报到,就听见老段头院里传出阵阵凄惨的哭声,一打听才知道老段头家出人命大事了。俩人还想再详细问询一下是咋样出了人命,又怕误了参观,就先到大队报到了。其他生产队的队长、会计都已在大队等候多时了,见萧家庄的队长、会计到了,大队支书阮朝柱就说:“老段头家的事我已安排人去料理了。天不早了,我这会就领你们到各生产队的试验田里走走。要夺高产,我们就必须得有自个的试验田。种试验田是个技术活,参观罢大家好好议一议,交流交流经验,哪个生产队做得好,哪个生产队就是榜样,回去后就照人家的做。废话就不多说了,都跟我走。”

在下各生产队参观的路上,打大家的口中,爹得知了老段头家出人命事的详情。

原来,老段头昨个半夜黑来打我家出来返回羊圈上,见小把式领着放羊犬在羊圏周围溜达,就说:“小把式,有狗作伴你就红火多了,黑来也甭害怕,醒睡些,看好羊不敢叫丢失了。年轻人身体硬棒,多少吃些苦能扛得住,我回家还有些事,就不到圏上睡了。”

老段头安插罢小把式回到家,见门开着就径直走了进去。往常黑来回来,他家的门虽然关着,但里边没上闩也没用插子插住,他甭叫门,只需轻轻一推就进去了。他知道老婆是为了方便他的进出才这样做的。可是昨个黑来回来两扇门却敞开着,他还以为是老婆大意忘了关门。每逢黑来回来他也总能听到炕上老婆和小孙孙的酣睡声,就不点灯摸黑脱了衣裳裤拱进盖底窝偎着老婆睡了,昨个黑来回来却意外地没听到他非常熟悉的酣睡声,叫了两声也没人答应,他心里疑惑,就点着了用药瓶子做的洋油灯,这一点灯不要紧,却见他老婆呆愣愣傻憨憨地像个木偶人一样坐在炕上,连着叫了几声竟没一点反应。老段头急了,就重重掌了老婆一个嘴巴,老婆才回过神来,嘴里还一连串地叫着:“老豹老豹……”

见老婆手指着那厢炕上,嘴里还一个劲地呼唤着“老豹”,老段头就朝那厢炕上瞥了一眼:那厢炕上一片狼藉,褥子上堆着白花花一堆骨头,骨头周围是一滩红血。回家来没见到活蹦乱跳的孙子,却见到这幅光景,老段头才意识到这是老豹光顾他家了。

费了好长时间,他老婆才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说清了是咋回事。

每天黑来,老段头在羊圈上与小把式呆一会,就要匆匆赶回家来过夜,有时候回来得早,有时候却很迟,老婆因为把握不准老段头回来的时间,往往是给他留着门就自个躺下先睡了。昨个半夜黑来,他老婆在盖底窝正抱着孙子酣睡,忽然感觉身上有些冷,以为是老段头摸上炕来撩起盖底要睡,就问:“今个黑来咋回来得这样迟?”

见没人应声,他老婆就顺手摸了一把,却不料触摸到一个毛茸茸的东西,以为是放羊犬先回来了,就说:“一只狗也想沾老娘的便宜,快下去!”

连喝两声,那毛茸茸的东西并不搭理她,她才想,若真是放羊犬回来它也不敢爬上炕来。点上灯一看,他老婆被吓了个半死,她看见一只金钱豹早把他们家小孙孙的喉咙咬断了。金钱豹看了看她,并没要离开的意思,毫不费力地径直把小孙孙噙到那厢炕上撕啃起来。她不敢出声,也不敢挪动,她怕激怒了金钱豹把自个的命也搭进去。她惊恐地眼睁睁看着金钱豹在那厢炕上撕啃着小孙孙,直到吃得只剩一堆骨头了才从容地走出了屋子。

可怜的小孙孙来到人世上还不上五个年头就葬身豹口了。看看那厢炕上小孙孙的遗骸,又想到得痨病死去的儿子,老段头顿时就老泪纵横悲痛不已。

一心想打老豹主意的他,到头来却遭到了老豹无情的报复。

老段头埋怨老婆:“黑来睡觉不插门不上闩才有了今个的后果,都是因为你。”

老婆则抱怨说:“你怨谁呢?不插门不上闩还不是因为你?你要早挡上个院墙安上个大门,哪会出这种事?你怨我,我还不知怨谁呢?”

俩人哭一阵抱怨一阵,抱怨一阵哭一阵,谁都没打自个身上找找原因。怨来怨去,谁也不买谁的帐,竟哭叫着到院里大闹起来。这一闹虽然惊动了四邻,但四邻皆因这两口子几十年来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吵闹闹,早习以为常了,就都没当成回事也没起来。直到天亮,几个邻家见这老俩还在喋喋不休哭闹不止,这才过来一看究竟。见老段头家黑来叫老豹光顾了,四邻有的安慰说:“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还要活下去,你俩就节哀顺变吧。”

有的则劝告老段头:“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往后甭再给老豹下套了,人家也是一条命,你不糟害它,它也不会来寻你仇,这东西通灵性。”

老段头则哽咽着说:“迟了,这会说啥都迟了,说啥也救不活我的孙儿啦。呜呜。都是爷爷埋下的祸根啊!孙儿啊,是爷爷害了你啊,该死的是爷爷啊。呜呜。”

老段头老婆嚎啕着说:“往后谁来给我养老送终啊,我咋就这样命苦啊。呜呜。”

爹说到这,奶奶插嘴说:“我早说过老段头是作孽,这不,遭报应了吧。”

吃饱晌午饭,爹撂下碗说:“桃子,你又能多耍半天了,后晌我得先到咱村的试验田给社员们传传经,支书还要亲自来指导哩。今个你在家耍个痛快,明个再送你上学好好念书。”

爹又给我放了半天假,我又能跟小伙伴们多耍一后晌了,这比啥都珍贵。我想把这个消息及时转告给红杏、铁娃他们,叫他们也高兴高兴,就兴冲冲走出家门。姐姐正在大门外对着佛山描画哩,见我要去耍,就说:“桃子,快回来,等会跟姐姐一块上学去。”

我说爹又给了我半天假,姐姐就没再说啥,仍很专注地描摹她的画。

见小伙伴们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土丘上耍,我就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他们见我又要跟他们耍一后晌了,都快乐得像只小鸟似的。小小子说:“桃子,你就是一只领头羊,有你在,我们就知道耍啥。你能不能不上学?上学才没意思呢。”

他们仨也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你能不能不上学?我们天天在一块耍多好。”

我摇摇头说:“不上学?好像不能。这是我爹妈的重大决定,我得听他们的。”

小伙伴们问我这宝贵的一后晌时间该玩些啥,这个主题我还没来得及想,就叫他们给问住了。该玩些啥呢?玩腻了的自然是不能上演了,一定要新鲜才好,才能提高大家的兴趣。想到姐姐先才望着佛山那专注画画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瞧瞧那几双殷切期待的眼睛都在看着我,我说:“画画,就比画画。你们说有意思吧?”

大家手舞足蹈近乎欢呼地说:“有意思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我们就比画画,就比画画。”

我们选择了一个离村里试验田较近的地方,这地方是个大草坪,风景不错。大家问我画啥,我说:“可以画天、画地、画山、画水、画树、画草,还可以画小鸟、画人,想画啥就画啥。不管画什么,你的画里边一定要有这个大草坪。这个大草坪真是太美了。”

就要开始画画了,小伙伴们都伸过手来,朝我要画笔,要纸,要墨,我说:“树枝、小石子可以当画笔,纸吗?脚下地面和有平面的石头都可以当纸用。墨就不用了。”

红杏建议说:“不如大家都画同一样东西,这样好对比。桃子,你说呢?”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红杏又说:“不如叫桃子坐在那块大石头上,大家就画桃子。”

铁娃、毛毛、小小子连声说好,于是我就爬上那块大石头坐下,叫他们都对着我画。起初,有的用树枝在地面上画,有的用小石子在平石头上画,还有的找来木炭在树桩上画。在地面上画的效果明显不如在平石头和树桩上画,最后他们就干脆都选择在平石头上画。都画了一遍又一遍,总那么不尽人意。我叫他们不要光图快,看准确些慢慢画。又画了好一会,他们叫我过去看看好不好,我走过去挨个儿看过红杏、铁娃、毛毛仨人的画后,摇摇头说:“我就长得那么丑?你们都把我当成猪八戒了吧?”

仨人冲我笑笑,见我这么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小小子做啥事情历来比谁都心细,前晌雕刻红胶泥,削去的多了就再贴上些,修修补补的很有耐心,先才见他每画一小笔都要圪瞅我好几次,我若是个黄花大闺女几乎都要叫他看羞了。不过,他画的画也一点不像我,虽然比他仨画的好看些,有个画味道。

支书阮朝柱领着社员们打试验田里出来时,看到平石头上的画,笑着说:“原来你们是在这比画画。可爱的孩子们,冰冻三尺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你们可不能灰心昂。”

大人们都到别处去了,我们又对着周围的风景开始画,大家说画风景比画人物容易些,我说:“也不见得。我们画的比家里墙上贴的画可差远了。”

回家时,我说:“那支书说得好,画画不是一两天就能画好的,是得每天都画画。过星期我来和你们一起画。你们往后在家可以对着爷爷、奶奶、爹妈画画,出门可以对着好看的风景画画,啥时候画好了,我拿到学校去展览。我觉得这比啥都有意思。”

小伙伴们也赞成我的说法,并说谁不能坚持画下去,谁就不是爹妈生的。

吃罢黑来饭,奶奶就给我拽开了盖底,爹安插我:“早些睡早些起,不能误了明个上学。”

妈妈卧下巧云也安插我:“到了上学年龄就得上学,快睡吧。”

明个上学又会发生些啥事呢?也许有趣?这个黑来我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入睡的。

一觉醒来已是饭时,今个就不得跟红杏、铁娃他们在一块耍了,我心里突然感到了一丝丝惋惜。本来我可以等到收新生时上学的,爹妈嫌我不安分守己,我只得与我的小伙伴们说拜拜了。只有巧云还在呼呼大睡。姐姐早在等我了,我赶紧穿好衣裳裤,趿拉上鞋就跑去吃饭。妈妈说:“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记住,不管啥时候,做啥事情都是赶早不赶晚,黑来躺时还安插你早睡早起,你却睡到饭时了,往后可不能这样了。”

奶奶也说:“往常我总是护着你,打今个起不好好念书,你爹打你我可就不理你了。”

洗过脸,姐姐拽上我就要走,妈妈说:“巧梅,且等等,你爹担水回来要送他去上学哩。”

妈妈给我换上一身崭新的蓝粗布衣裳,拿出早就缝好的书包,石板石笔都放里面,叫我背上试试好不好。我背上书包,妈妈打量打量我,说:“巧梅你看,桃子多像个小学生。桃子,今往后可得听老师话,听姐姐话,好好学习,当个乖学生,昂,听见没?”

看着书包上妈妈绣的蓝天白云雄鹰展翅,我觉得这书包实在比姐姐的,比村里其他孩子的都要太好太漂亮了。我正要走到姐姐跟前咋唬咋唬,爹担来水倒缸里,把桶放好,说:“准备停当没?走吧?今往后有人管说你了。巧儿,今往后又得你多费些心了。”

爹爹和姐姐一边一个引着我手出来家门,正碰上村里几个大孩子来叫姐姐上学。红杏、铁娃他们昨个就知道了我要上学的消息,他们也早早地就吃罢饭聚到村口等我了。他们说不能在一块耍了,都想来送送我。红杏掏出她雕刻的那物件,说:“桃子,我妈说老师不光有文化,还是个很有才地的好闺女,这个‘狮疙瘩滚绣球’你拿去叫老师看看,老师肯定会夸你有才地,肯定会喜欢你,不会把你狗眼看人低。”

小小子也把他的“大肚弥勒佛”塞进了我的书包,说:“老师看了这个大肚子弥勒佛肯定会说你很心灵手巧,不会那么讨厌你顽皮,那些学生看了肯定也不敢小瞧你。”

铁娃、毛毛也把他们的劳动成果放进了我的书包里,有些沮丧地说:“我们俩没才地,我们的“碾”和“磨”甭叫老师看见,活动时候可拿出来与那些学生耍耍。”

我对小伙伴们说:“你们也不要太悲观,我不是说过,星期天我们还是可以在一块耍的。铁娃和毛毛多费些事肯定也会雕刻出很好的物件。”

小伙伴们送我出了村才回了,他们在罗泊滩挖了红胶泥又去玩雕刻了。

我们迎着初升的日头边走,爹边让我们都跟着他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村里其他几个大孩子个个也都是百灵鸟,他们见我今个去上学,唱罢歌都抢着跟我说:“上学可比在家好多了,又上课又玩耍,还能学上才地,还做广播操锻炼身体呢。”

“剪纸、唱歌、跳舞、说快板,老师都教我们学,在家可学不上这些哟。”

“你不是爱听故事吗?学校的小朋友们都会讲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啦,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啦,风雪大别山啦,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大家都会讲,叫你每天都听个够。”

这些都是新鲜事,是我和红杏、铁娃他们都没见说过也没想过的事。我们在家里玩的都是些上房揭瓦、下河抓鱼、爬树掏鸟蛋的勾当。记得有一次,我和铁娃扒塄捉圪狑,圪狑没逮到,反被从塄窟窿拱出来的长虫吓得掉下来碰得头破血流,俩人疼得要命,回到家还被爹妈打骂一顿。我们做的那些勾当都是大人们极力反对的。

“你看上学有多好,到学校可要好好表现,甭给老师添乱子。听见没,桃子?”爹说。

“听见了。听见了。”我看看爹的脸,使劲儿点点头。

“有一样谁都能做到,就是桃子肯定做不到。”几个大孩子说。

“哪一样就那样难做到?我才不信呢,你们能做到我也能。”我说。

“就是上课不做小动作。你能管得住你的那双手吗?”大孩子们说。

“我的手在我身上长着,我想叫它做啥它就做啥,我咋能管不住呢?”我反问道。

日头升起约三竹竿子高了,我问他们啥是小动作,姐姐和他们几个怕误了上课,说了句“往后你就知道了”就一溜烟小跑着头里走了,身后留下一串儿悦耳的歌声:“六月里花儿香,六月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歌唱……”

听着这令人陶醉的歌声,爹说:“桃子,你们这一代人赶上了社会主义好时代,个个都是幸运儿啊!你们这会比起爹小时候幸福多了,到学校可得好好用功昂。往后的生活会越过越美好,支书说你们这一代往后是要到村上挑大梁的,没文化可不行。”

“爹,啥是挑大梁?挑大梁是不是好多人抬起大梁往房上安?”

“也能那样说。有了本事才能把大梁安到房上,我们的村庄就好比一座房子,你有了本事才能把村庄建设好,记住要跟老师好好学文化昂。”

“全大队都归支书管,那支书是不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支书就是没多少文化才觉得学文化很重要,他常说一句话:‘凡做大事的人都很有文化,有了文化本事大,没有文化睁眼瞎’。”

在家里,爹只要说起支书总是滔滔不绝的,好像支书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这会爹引着我边走,边又给我访了支书阮朝柱的一个小故事。

我们国家才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问题是个大问题,阮朝柱得到一本描述“苏联一个农场,在建国初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克服种种困难,提高粮食产量”的小册子,就想从中吸取一些经验,以解决东上河大队社员群众的温饱问题。

可是,阮朝柱大字不识几个,翻开那本小册子,映入眼帘的小字密密麻麻的,就如同小蝌蚪爬了一纸,一百个字就有九十九个不会念,小册子上写了些啥内容他是全然不知。要摆脱贫穷,使东上河大队走上富裕道路,没有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念不通那本小册子,他心里觉得非常别扭。于是他就把那本小册子常带在身上,一遇上喝过墨水的人就向人家请教,每天黑来他还要到小学老师那里熬一俩时辰。

由于小册子是翻译过来的,其中有好些词语连小学老师也弄不清楚。听说邻村有个城里的在读大学生来看望乡下的娘舅,阮朝柱就决定礼贤下士,当天黑来就提着灯笼走四五里山路到邻村拜访,不巧的是,大学生陪舅舅到辉县上八里去了,三天后才能回来,阮朝柱只得打道回府;三天后的黑来,又提着灯笼前去拜访,不想,又吃了闭门羹,大学生娘舅家里人说两个回来没坐稳屁股就又匆匆出门去了,今黑来回来可能就不早了,阮朝柱见这样说就只好先回去第二天再来;第二天,阮朝柱怕去迟了捉不住人,就索性起个大早来到人家屋檐下坐等了个把时辰。天亮了,人家家里人开开门,见廊檐下躺个人还吓了一大跳。阮朝柱问大学生黑来回来了没,人家说回来已经很迟很迟了,又写了好一会毕业论文才睡了。女主人要叫醒大学生和他舅舅,阮朝柱摆摆手示意不要打扰,直等到饭时多大学生和他舅舅才起来。几个人匆匆吃了些饭。大学生见说阮朝柱已来过三次了,遂对这位支书起了敬慕之心,要过那本小册子略看了一遍,说:“这里边有些内容确实不大好懂。这样吧大叔,我迟走两天,到你家给你详细讲一讲,你觉得如何?”

就这样,大学生迟走了两天,白天与阮朝柱一道去农田里转悠,黑来就住在东上河给阮朝柱当起了老师。阮朝柱三顾茅庐拜访大学生,曾在东上河一度传为佳话。

阮朝柱有惊人的记忆力,经过差不多俩月的努力,他终于能念通并弄懂了那本小册子。

有次到大队开会,爹见阮朝柱那本小册子放在桌上,顺手翻开看时,小册子用红铅笔圈圈点点的做了不少标记,有好些地方乍看上去简直都面目全非了。

爹访完了阮朝柱的小故事,说:“今年的试验田,支书就运用了那本小册子。到学校学文化就得有支书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知识很管用,到学校听老师的,要学就学成个所以。”

我点点头,忽然间觉得老师挺神圣,又忽然间觉得老师很可怕。大人们常说小孩子就只有老师能管得住,再顽皮的孩子到了老师跟前就都不敢顽皮了。我忽然觉得老师是只可怕的老虎,心里一害怕就不想上学了。可是爹一黑风上脸比老虎更可怕,我只得随着爹乖乖地往前走,边走边还反复地想着老师会用啥紧箍咒儿箍住我头,我得用啥办法来对付那紧箍咒儿。我担心老师会真的像糊涂的老唐僧一样,动不动就念那咒儿叫我头疼得满地打滚。我必须得提前想出个孙悟空都想不出的好法儿来,要不然,我可得受罪了。于是我就暗暗打起自个的小算盘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红色岁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