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谯楼
书名:先秦秘史—老子天下第一 作者:抱冰寒士 本章字数:2184字 发布时间:2021-07-15

第二十章 谯楼


    公子叔同见尹喜这里守务协调,令人放心,并不多做停留,于第三日早间即辞别尹喜,回咸阳复命。


尹喜携诸僚佐送罢公使,忙归官邸,一一吩咐诸般事务,众人去了。悄悄唤过徐甲,低声吩咐:“徐甲,有件急务,辛苦你走一趟。”徐甲问道:“什么急务?”


尹喜仔细望着徐甲,一番交代:“徐甲,你知道楚国与吴国正在交战,而具体的情形我很想知道,你要到楚国境内,最好到达郢都,将那里看到的情形回来告诉我,重点是吴国军队的动向,然后,你再去往齐国,看看那里的情形,有没有军队集结和征集粮草牲畜的状况,然后~~”


尹喜没说完,打住话头,由案下取出一个包裹,在手里掂掂,只听得里面哗啦作响,分明是钱币之物,推到徐甲面前,说道:“这些是你的酬劳,不要嫌弃,然后你回来的路上顺便把鲁卫宋郑诸国的情形多加观察,回来告诉我,就是立大功了,还要奖赏你。”


徐甲直摇脑袋:“楚国没问题,其它的国家也没问题,齐国我可不去,你换个别的人吧,那里人忒可恶。”


尹喜笑了:“徐甲,把钱拿去,说起来,齐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应该去的,二十年了,你还不能忘怀,气魄太小了啊!”徐甲把钱拢在身前,面皮上放光,嘴里放话:“尹长官,不是我怕齐国,我怕的是耽误我和先生去安息国,我回来之前,您把先生照顾好,可别让他一个人走啊,他离开我可不行!”尹喜忙说:“你放心,徐甲,这都交给我,你放心的去,只是这一路上你要小心,不可生事,快去快回,你的主人不是负约之人,他只在这里等你。”


尹喜知道徐甲善走,却想这一路走下来,常人如何也得仨月半年的,徐甲不吃不喝,耐力十足,惯于奔跑,也需有个半月二十天的,所以嘱咐徐甲一句‘快去快回’。又交代徐甲来去不可声张,马上就动身出关,事涉军机,也不必向老子告辞了,回来只向尹喜面前禀报即可。


徐甲见钱眼开,辞别尹喜而去。   


尹喜见徐甲走了,忙寻着老子,告之所为。二人后脚撵着前脚一同上关,急忙登上谯楼,望见徐甲果然已经出关,一路奔去。


尹喜侧过脸来望着老子,说道:“人已经支走了,您准备如何?”老子欣然而言:“好了,他出关,我闭关,从明天开始,给我十天工夫,不要有人来打搅我,我要绝息冥卧,以览玄元之机,入于无知之境,以达太一之神,天啊!憋屈死我了。”


一番话突兀而来,把尹喜说懵了,定了定神才明白过来老子要深居辟谷,行理气之事,不以为然地对老子说道:“支开徐甲就为这个?昨日为何不能直说?”


老子既是打趣,也是真话:“昨日的话也是真话,可确实藏着用意,如果事情只在你我之间,何需托词,更无秘境,可一到了他那里秘境就难免招来窥视,秘而不秘,不秘而秘,给他急坏了,胡乱发作就要坏事喽!”尹喜虽然不知道老子这一番感慨的确切所指,但感觉却是理解了老子的话中之意,身居要位,背负重责,遭遇之际,经历之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老子问尹喜:“仲闻,那天你说徐甲不止惦记黄金,另外还有用意?”尹喜犹豫而言:“是的,我只是感觉,究竟是如何,我也说不清。”


老子转了话题问尹喜:“仲闻,如果你用兵,何事为重?”尹喜回道:“我认为第一是粮草,第二是敌情,第三是退路。”


老子笑道:“好啊!皆为活命的根本,粮草可为充饥,了解敌情可以战而胜之,留条退路是不败之策,为将之道,无用轻生。”


尹喜动情而言:“战争是不得已啊,士卒皆为父母所生,谁不爱惜,一战毙命,四邻痛心,为将之人,焉得不察?”


老子闻言亦为之动容,变色而言“人心相同,然行事相左,为什么?难道不是人们过于倚重口鼻耳目等感官,感官又受制于外物吗?万象纷纭,彼此交融,其中同异有赖于人用心取舍,以合于一,归于道,返于朴,而不是各自纠缠于所见。”


尹喜问道:“道之所为与人之所为区别如此之大,争斗是难免的,那症结在哪里呢?为什么不能取得一致呢?先生书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此正与易中爻象相应,然而这和的过程也够艰难的。”


老子顺着尹喜的思路说下去:“这也正是六爻流动之象,真相即在其中,赖此以生,无中不和,无和不中,以求得平衡,过程当然是很艰难的,包括你说的症结与争斗,但这说开去,我想还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与定义,其中隐藏的玄机,只有天知,地知,你我难知了。”


尹喜故意皱皱眉头,以打趣来开脱话题:“天机难料,不知这吴国的兵机可不可料?”   老子顺着尹喜的话,不由得向远方望去,陷入沉思。


尹喜此时也已把目光放向远方,凝神而思,良久,一声长叹:“唉!据侦卒之报,楚郢已经失守,楚王不知去向,楚国完了。”


不见老子搭茬,又自言自语:“吴王阖闾果然厉害,楚军竟然不堪一击,这么大片的土地就让吴国占了,阖闾如果向北方用兵,中国鲜有能当其锋者。” 突然想到个问题,遂问老子:“老聃先生,伍子胥为报父仇,背楚奔吴,征伐故国,于亲为孝,于国为不忠,忠孝在他身上如此失和,难以两全,您是如何看的呢?”


老子道:“一方是血亲,一方是祖国,如果以国为重,当与家人为之牺牲,如果以家为重,则是国人为之牺牲,轻重比较,当以国为重,然而以楚王之昏,不知该有多少人民做了牺牲,伍子胥当初若与父兄同死,虚名甚轻,而加楚王之昏且导后世无畏之君多矣,以此说,伍子胥不受责备。”


尹喜同意老子的看法,看看左右说道:“楚王之罪,万世难脱,有国者不可不察!”老子脸色很沉,愤愤而言:“楚王罪大,有个混帐东西更可恶!”尹喜一怔,欲问是谁,但马上就明白过来,几乎与老子同时道出一个人名:“费无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