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战国四大名将(1)
书名:古代历史故事谈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3273字 发布时间:2021-07-15

序言:

战国时代是中国一个大混乱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和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战乱纷飞的年代。而在战国的二百三十多年里,更是名将辈出。但是在这众多的名将里,后世认为尤以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最为杰出。后世将其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卓著,但却没有军事著述。

 

武安君白起:秦国郿县人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次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后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次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长平之战双方相持两年多,都无法分出胜负。秦赵双方国力都难以持久相持,都有转守为攻之意。在赵国更换廉颇为赵括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白起面对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赵军吸引进秦军主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然后从侧翼派出两支奇兵,一支为轻兵两万五千人,长途跋涉,绕到赵军背后,奇袭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

百里石长城所在的山脉突兀横亘于平原之上,一边通往长平前线,另一边通往赵国大后方。赵军由于一味进攻,重兵集结前线,导致后方兵力空虚,秦军趁赵军没有防备,将其夺占,使得长平的赵军与后方断绝,这是赵军陷入危机的开端。秦军出其不意的穿插到赵军背后,袭占百里石长城防线,反应出白起一贯的战术风格,深藏不露,避实击虚。

在秦军奇袭百里石长城的同时,长平的正面战场秦军却一副节节败退的样子。八月,一心寻求决战的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楔入赵军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口袋型的秦军预设阵地,此时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

赵括连杀八名都尉以稳定军心,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他亲赴河内督战,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白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襄王和范睢没有同意。后赵国毁约拒绝割让城池,昭襄王大怒再度攻赵,拟由白起挂帅。白起一直拒绝挂帅出征。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一代名将武安君白起自尽身亡。

 

太师、武成侯王翦——秦国频阳东乡(陕西省富平县)人:

    公元前236年,亲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为将军,与桓齮、杨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为名,进攻赵国,夺取其漳水流域的阏与(今山西和顺)等九城。三路大军又并并由王翦指挥,王翦对军队进行整编,士卒及斗食以下的军官十抽其二,以精兵对顽强坚守的军事重镇邺(今河北临漳)发动进攻,仅十八天时间,就攻得该城,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其后,王翦作为秦军统帅数次大举率领秦军与赵将李牧交战,李牧虽在对秦作战时俱最终获胜,但赵国国土也丧失颇多。

前230年,赵国大旱,饥荒。秦国乘机于次年派大兵伐赵,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赵将李牧、司马尚迎战,王翦在战场上不能取胜,就以反间计诱使赵王杀害李牧,废司马尚,以赵葱、颜聚代之。此后,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败颜聚,克邯郸,俘赵王迁。秦设邯郸郡。赵王迁的异母兄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代王。

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事败,秦王派王翦、辛胜大举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次年,取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

秦将李信率兵紧追不舍,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杀太子丹献秦。

王翦之子王贲此时也成为将军,带兵于前225年灭魏。

秦国攻灭三晋,夺燕都,并一再打败楚军,秦王政决定乘胜一举攻灭楚国。少壮派的李信认为二十万足可,老谋深算的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不能。秦始皇采纳李信之议,命其率军二十万伐楚。王翦见自己的意见不为秦王所用,就以生病为由,告老还乡。

秦军兵分两路,李信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破鄢郢(今安徽寿春),蒙恬军攻寝(今安徽临泉),连败楚军,两军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楚军在老将项燕指挥下,尾追李信军三天三夜不停顿,

终于攻破其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败走。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政大怒,亲自赶到频阳,向王翦道歉并应允王翦率军六十万出征。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咸阳,秦王政亲自到灞桥饯行。酒酣之际,王翦请求朝廷赐给他很多的良田美宅园池,王翦出关之前还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赐给良田。手下的将领们都困惑不解,王翦这才吐露心迹,说:「大王骄矜,而不相信人。如今将全国的甲兵都交给我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田宅让他认为我胸无大志,岂不是让他怀疑我吗?」

王翦领兵至大梁以后,转而南下,拔楚旧都陈,西越颍水,进抵平舆。楚人出动全部军队由项燕率领前来迎战。王翦命令部队构筑坚固的垒壁防守,不与楚军交战。楚军多次挑战无效,只得向东撤退。王翦立即以壮士为先锋,出动追击,大破楚师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

项燕后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继续攻楚,于前223年破楚军,攻入寿春,掳楚王负刍,昌文君死,项燕自杀,楚亡。秦在楚地设楚、九江、长沙三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古代历史故事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