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活了几十年,最难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坚守初心。
当我第一次做了妈妈,怀抱着儿子时,自己的唯一所愿便是他能够健康平安快乐的长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却忘记了当初的愿望。各种期望,要求,欲望充斥在我的心里。当他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生气;当他待人接物不如别家孩子大方,我烦恼;当他的思想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我郁闷……于是我唠叨,我责备,我暴怒。母子关系降至冰点,儿子被训斥蒙着被子号啕大哭,而我想拉开被子像从前那样抱抱他时,得到的是僵硬的回绝。在欲壑中,我迷失了,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只求他平安快乐。
让我渐渐觉醒的是一件小事。有一天我送他上学,学校门口的红绿灯马上要由绿变红了,交警大声地喊着让孩子们快点通过。我看见儿子背着二十多斤的书包,艰难地向前跑着,突然感到一阵心酸:孩子太累了!他是家里第一个出门的人,他是家里唯一一个要在午休时间写作业的人,他是晚上回家最晚的人,他是连周六周日都不能休息的人……他要承受老师的批评,他要承受家长的责备,他要承受学业的重压……然而他又是家里最宽容的人,无论我们如何唠叨责备他,无论他当时多么生气,第二天一早,他依然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喊着妈妈。他不计较我对他照顾的不周,不计较我心情不好时对他的冷漠,不计较我对他饮食的敷衍……他什么都不同我计较,而我什么都同他计较。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那就退一步吧,然而这一步却退的十分艰难,这意味着我要把嘴巴闭紧,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意味着我要同意他的想法与我背道而弛,意味着我要接受他中等的成绩,接受他未来可能上不成重点高中的现实。于是他不想刷题就不再刷题,他不想上辅导班就尽量不上,他今天不想背单词就不背……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说实话,我很迷茫,当别人在我耳边说起其他孩子多么努力,多么优秀的时侯,我很焦虑。不知道自己退的这一步将会如何。若说有点收获,那便是我们母子间的交流多了起来,饭桌上,儿子天天对我讲许多学校的事,好的,坏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讲。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许多,也活泼了许多。想想这个,又觉得自己退的很值。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纠结。一方面我想让儿子拥有更好的前途,一方面又想让他每天都过的开心,真的十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