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知道某些疾病的传播方式,尤其是乙肝病毒或者是HIV病毒时,都会听到母婴传播,那么什么是母婴传播呢?病毒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危害新生儿的呢?
在详细介绍垂直传播前,先给大家来一波数据:据悉,有很多病毒都可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从母体传染给胎(婴)儿,比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IV等10余种病毒。其中最让人可怕的就是乙肝病毒和HIV病毒。对于这患有乙肝和HIV的准妈妈们,是最需要注意的。
啥是母婴传播呢?医书上说:母婴传播,又叫做围生期传播和垂直传播,是指在围生期病原体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母婴传播病原体以病毒多见,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
专业术语听不懂,没关系,我们来看看母婴传播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或者后果。
一、死胎:死胎是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后造成的后果之一。主要是由于病毒来到宝宝体内,祸害宝宝体内的细胞,导致宝宝死亡。
二、流产:流产也是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后造成的后果之一。
三、早产:早产是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后造成的后果之一,一般是孩子不足月时提前分娩,容易出现孩子智力低下或者某方面发育不足等等。
四、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是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后造成的后果之一,一般是由于病毒导致婴儿在妈妈体内成型时出现错误。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母婴传播可不都是通过胎盘传播给婴儿的哦。母婴传播可分为三类: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以及分娩时传播三大类。
一、胎盘传播:指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
二、上行性传播:病原体从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
三、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严重感染的产道而致皮肤、黏膜、呼吸道或肠道等被感染。
我的天,这母婴传播给了病毒祸害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的生命啊,可是为什么病毒能通过这种传播方式呢?
其实要想知道答案,就要从胎盘说起。
胎盘我们都知道,它是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是人类妊娠期间由胚胎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组织结合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合成多种激素、酶和细胞因子等,以维持正常妊娠。
胎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羊膜、叶状绒毛膜以及底脱膜。
一、羊膜:是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膜。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人类羊膜正常厚0.05mm。
二、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胎盘的主要部分。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绒毛逐渐形成。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称为叶状绒毛膜。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叫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母体叶,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滋养细胞仅散在可见,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的作用。
三、底脱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很小部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
胎盘有六大功能:物质交换功能、防御功能、合成功能、免疫功能、贮藏功能以及代谢调节功能。
一、物质交换功能:母亲的血液好火车经过胎盘时,将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胎盘这个中转站给宝宝,宝宝的血液号火车则将二氧化碳、废气等其他垃圾通过胎盘装在母亲的血液号火车上。
二、防御功能:胎盘对某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对某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但是不能屏障所有的病原体。
三、合成功能:胎盘能够合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宫缩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
四、免疫功能:胎盘能够阻止母体体内的免疫系统对婴儿的攻击,只要婴儿的血液不会进入到母亲的体内,那么母亲的免疫系统就不会对它发起攻击。可以说这是婴儿防御母亲体内免疫系统的一道屏障。
五、贮藏功能:人妊娠初期,胎盘生长很快。大量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原、钙、铁等)贮存于胎盘细胞内,以供胎儿生长需要。
六、代谢调节功能:胎盘有相当于肝脏的功能,它不仅能贮备营养,而且有调节作用,发育后期,胎儿肝脏逐渐生长发育完备,胎盘的代谢调节功能才逐渐减退以至消失。胎盘还能改造及合成一些物质,行使消化道、肺、肾、肝和内分泌腺的多种功能,而且能调节这些功能来保护胎儿和母体,使妊娠顺利进行。
我们就拿HIV来比喻好了,当怀孕时的妈妈感染了HIV时,HIV病毒会通过胎盘,然后通过脐带,来到宝宝体内,感染宝宝,虽然宝宝表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低体内会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这种高水平的病毒载量较成年人持续时间更长。由于儿童体内病毒含量高,自身免疫力低等因素导致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疾病进展迅速,出生后较早表现出艾滋病相关症状,之后病情逐渐热恶化,通常于3~5岁死亡。部分别快速进展者可在1年内出现艾滋病症状并导致死亡,少数患者进展缓慢,可8年以上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
其他病毒来到胎盘时,可能会导致宝宝直接死亡,比如当病毒通过胎盘和脐带来到宝宝体内时,入侵宝宝的细胞,导致宝宝大量细胞死亡,最终宝宝也死亡,这就是死胎。
当怀孕的妈妈肚子里的宝宝还没有基本成型(怀孕十二周前)的时候,病毒通过胎盘和脐带感染宝宝,导致胎儿滑落子宫,导致流产。
有些病毒会改变或者减缓胎儿某方面的生长发育,导致分娩后的宝宝出现畸形,比如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等。
当母体出现宫内感染、盆腔或全身感染时,母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子宫出现感染,那么就会前往子宫,引发炎症。炎症会刺激子宫,导致子宫宫缩。从而引发早产
(本篇所说的引发过程不能与科学性相比,为了各位方便理解,采用简单,好理解的方式来说明。)
哇那么厉害,看来怀孕的妈妈好辛苦啊,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断这种传播途径,保护胎儿呢?
一、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阴道卫生,阴道会滋生各种细菌,病毒,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这些细菌、病毒就会通过阴道导致子宫感染,最终祸害胎儿。
二、定期胎检:定期做好胎儿的检查。
三、孕前体检:当双方决定怀孕时,父母双方要做好体检,以防双方体内的某些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四、母婴阻断技术:目前,医学界有一种技术能够让患有HIV、梅毒、乙肝等疾病的准妈妈生出健康的宝宝,就是母婴阻断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让母亲体内的病毒无法进入胎儿的体内,感染胎儿,从而生出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