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晚期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创建与四川抗蒙
书名:古代历史故事谈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4517字 发布时间:2021-07-12

最后时刻的四川:

从襄阳战役结束到崖山海战结束这六年,是宋蒙战争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战争已经没任何悬念了。虽然蒙元拿下襄阳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南宋的防线被彻底突破,而且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蒙元更是比刘整投降的意义还重大。吕文焕是吕文德之弟,吕氏集团兄弟子侄门生故旧遍布京湖和朝野,凭借吕文焕的影响力,南宋京湖方向几乎是望风而降。而襄阳战役后的次年,度宗去世。恭帝年幼,南宋局势更是岌岌可危。丁家洲一战,贾似道战败,宋军东南方向最后的精锐也几乎消耗殆尽。此后沿江州郡和行都建康、都城临安纷纷陷落。恭帝和谢太后出降。而南宋最后三年,虽然江淮、四川、闽广等各地志士仍然在抵抗,但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随着崖山海战的失利,陆秀夫抱着幼帝投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了。这样自丁亥之变开始的断断续续长达57年的宋蒙战争最后结束了。

最后这个阶段的四川方向,不少人仍然在恪守臣节的坚守着,但恭帝和谢太后出降、三帝先后死去,他们的坚守虽然勇气、志气、气节可嘉,但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尤其是合州、重庆一带,这时候的坚守只是能够希望保住城中百姓,在得到能够确保百姓的蒙古承诺后,这些地方最后降下了战旗,放下了武器。但是历史证明了他们的坚守是光荣的,是极其的悲壮的,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度宗去世及四川换帅

度宗咸淳十年(1274)七月,宋度宗去世。年仅三岁的赵㬎即位,即宋恭帝。同年六月,忽必烈经过襄阳战役后的短暂修整后,开始对南宋发动最后的全面总攻。面对局势的险峻,南宋朝廷调四川制置使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知江陵府。合州守将张珏出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实际上主持四川防务。

张珏是陇西凤州人,十八岁就到合州钓鱼城参军,他的一生就与四川相始终。蒙哥进攻钓鱼城之战中,张珏作为王坚的副手,帮助甚多。张珏长于兵略,却也对处置政务十分擅长。王坚被调任后,张珏一直坚守钓鱼城,蒙古始终无法攻破。此时张珏出掌四川,是众望所归,但是此时的四川已经比当年钓鱼城之时更加艰难了。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五月,加检校少保。又命他带兵来京保卫京城,但是入川道路已被阻断,诏令没有也不可能送到。张珏只能是竭尽全力拼死战斗到最后一刻了。

 

嘉定最终沦陷

咸淳九年夏天,忽必烈罢四川行省,重新整合四川的军政机构,并调集兵马增加四川军力,开始部署进攻四川的最后事宜。次年冬天,忽必烈命令西川行枢密院也速带尔率领各路军队进攻嘉定,以求彻底消灭南宋在西川的最后堡垒。

元军在青衣水畔的嘉奖击败宋军的阻拦,各路军马会和于平康城,修寨以守,然后又建怀远寨,扼其要害。宋军多次反击均被击破。于是各路宋军聚集于嘉定城下。纽璘之子也速答尔率三千精兵在三龟、九鼎城一带击败昝万寿所部,斩首五百级。同时由石抹不老领军在府江红崖滩(四川乐山西南)造浮桥以渡河,包围嘉定治所凌云城,断绝宋军内外联系。不过嘉定城防坚固,昝万寿率军死守,蒙古一时难以攻克。

德祐元年(1275)二月下旬,元军对九顶山发动猛攻,宋军都统侯兴战死。而宋廷也朝不保夕,正在向建康推进,遂加封张珏为宁远军节度使,昝万寿为保康军节度使,张世杰为和州防御使,希望这些边帅能率军勤王,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五月,汪良臣向嘉定发起总攻。汪良臣先铲除了宋军在城外的各处伏兵,然后开始进攻。元军又自怀远寨出击,大败昝万寿,宋军损失惨重。在如此情况下,昝万寿派部将李立奉书请降。之后各路元军又陆续赶到,控扼怀远寨,阻断了江上宋军的增援。六月一日,昝万寿以嘉定、三龟、九顶、紫云等城投降。其余宋军有逃跑的被全歼,有的溺水而亡。而增援的宋军叙州李演在得知嘉定失守返回时与元军相遇,兵败被俘。泸州投降后,“汪良臣统兵顺流而下,紫云、泸、叙相继款附。”“徇下流诸城,皆望风来附”。元东、西两川行院在军事上都取得重大胜利,“泸、叙、长宁、富顺、开、达、巴、渠诸郡,不一月皆下。”

 

泸州投降和元军向川东开进及进攻重庆失败与宋军收复泸州

元军占领嘉定后,立即派兵驻守,而面对强大的元军,下流诸城,不少望风而降。六月十六日,叙州知州郭汉杰以登高山城投降。随后元军向泸州进发。泸州为川南重镇,宋军当年收复泸州后改为为江安州,治所在神臂城。当时守城将领为挂礼部尚书衔、潼川路安抚使兼知江安州的梅应春。二十二日也向元军投降。随后元军立即向川东和重庆开进。

川东方向从咸淳十年和德祐元年开始,元军以杨文安为先锋,攻破渠州礼义城和开州等地,逼降都胜、茂竹、广福、乐胜等大小山城,斩杀宋军无数。到年冬时候,进攻白帝城,守将张起岩据险而守拒不出战。元军进攻梁山、万州也不顺利。宋军张起岩部还收复了开州。

德祐元年,元军在两川的进攻虽然受到阻挠,不过还比较顺利。故而当年忽必烈希望对重庆展开劝降,尽量让其投降,若能投降可保富贵。并派重庆招讨使毕再兴招降张珏等人。德佑元年秋,元西川行院两万大军自沪州东趋重庆,会同自合州南下的东川行院军合围重庆。重庆“自秋徂冬,援绝粮尽”。钓鱼城战役后,守将王坚被征入朝,部将张珏继续坚守钓鱼城。“珏屡以死士间入,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为解重庆之围,张珏于德佑二年(1276)初遣赵安勒兵出袭元东川行院据点青居。同年二月,又派部将张万以巨舰载精兵、断嘉陵江浮桥,破围进入重庆。四月,张珏会同重庆守兵出击驻守凤顶诸寨的元军。张珏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未能改变重庆被围的困境。元东、西两川行院各自为战,虽合围重庆,却无统一指挥。元军五路进攻,处于绝对优势,未能一举攻下重庆。“军士久围重庆,逃亡者众”,士气逐渐低落。义士先坤朋与刘霖在泸州聚事,在张珏的配合下,里应外合,收复泸州。张珏收复泸州,给围攻重庆的元军以沉重打击。宋军这种越城偷袭、断敌后路的反击对付元军的堡寨进筑非常有效。首光,泸州是西川行院自成都漕运重庆前线的后勤供应中继站,漕道长期阻隔,给重庆前线物资供应造成困难。其次,西川行院军将一批家属在泸州被俘,动摇了军心士气,使久围重庆的西川将士无心恋战,“逃亡者众”。元军仓皇解围撤退,占领重庆的计划失败。“重庆兵渐解去,围泸州。”元军在重庆撤围,给张珏在东川提供了收复失地的良机。他派部将张万前往打通重庆至夔州的道路,收复涪州。同年十二月,张珏入重庆担任四川制置使,东川形势暂时稳定下来。

此时临安朝廷已经投降,忽必烈此时更加紧劝降,但效果不好。同时兵分五路大举进攻。虽然元军攻势猛烈,但是东西川行院各自为战,虽然合围了重庆,但并没有统一指挥却屡屡难建大功。为此,忽必烈罢东川行院归西川行院,但此时因为围攻日久,士气低落,难起大用。

而就在此时,泸州投降后,城内义士先坤朋与刘霖在泸州聚集起事,派人与张珏联系,合谋收复泸州。六月三日,里应外合之下,宋军又收复了泸州,斩杀城内元军将领。泸州重新被收复,给围困重庆的元军以重大打击,泸州是西川行院自成都向重庆转运军需的供应中继站。泸州重新被宋军收复后,西川行院大军被迫撤军回援,而东川军力量不够,这样攻占重庆计划失败。而宋军也得以借此收复川东一些失地,并派人与南宋流亡政权取得联系。十二月,四川制置使赵定应迎张珏进入重庆,张珏接替赵定应由四川制置副使升任四川制置使。东川形势得以暂时稳定了下来。

 

元朝政府反思川蜀战事,重新部署进攻

就在临安朝廷投降和两淮李庭芝等人抵抗相继平定的前后,四川虽然绝大多数都在元朝手中,但夔州、合州、泸州、涪州、重庆等几个据点仍在南宋手中,这个问题引起了元朝政府的高度重视,重新思索和部署解决四川的事宜。

当时直接主管四川战事的是东西川两个行院,上面是安西王府。安西王府驻军六盘山一带,安西王是忙哥剌,为忽必烈第三子。忙哥剌派李德辉等人深入四川进行调查,总结了屡屡失利的原因,上报忽必烈。忽必烈在景炎二年(1277)罢免东西川行院原来的军政长官忽敦和合剌,以不花和李德辉行西川枢密院事,李德辉仍兼任安西王相府事务,合丹和阔里吉思行东川枢密院事。

 

泸州再次失守

景炎二年(1277)春,从重庆回师的元西川行院军,抵达沪州驻节的神壁城下,乘势攻破了宋军固守的水上寨堡石盘寨。元军各路兵马登上神臂江岸后同宋军开展了外围据点的争夺战,宋军布置在神臂江南的阵地以及相连的江心水寨很快被元军控制,进一步缩小了对泸州的包围。在元军东西夹击、水陆合围的形势下,神臂城军民在安抚王世昌、守将刘雄、李都统的率领下,分守要隘,英勇堵击。王世昌亲自率部增援珍珠堡、盘山寨,终因众寡悬殊而遭失败。合州的增援部队在路上遭到元军阻击,未能及时抵达。同年十一月,泸州神臂城经过一年多的围困,已经到了“食尽,人相食”的绝境,但是城内军民仍然坚持战斗。元军全线发起进攻,东门由于地形不是非常险固,成为元军的主攻方向。攻城元军乘守军疲惫之际,发动夜袭,攻破东门。经过激烈巷战后,泸州城破,宋安抚王世昌、李都统死之。

 

重庆被破与东川之平

景炎三年(1278)初,西川行枢密院副使不花,率兵万余会合东川行院,再次包围重庆。“大兵会重庆,驻佛图关,以一军驻南城,一军驻朱村坪,一军驻江上。”宋军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多次打退元军的进攻。元军从陆路攻入佛图关,张珏临危不惧,多次击退元军的进攻。守将张万,一昼夜与元军苦战十八次。元军包围重庆一年之久,重庆城依然不为所动。元军督战益急,宋军势穷援绝,“城中粮尽”,部将赵安“乃与帐下韩忠显夜开镇西门降”,重庆遂告陷破。张珏率兵巷战失利,在东走涪州途中被元军擒获。重庆陷落后,四川山城防御瓦解。同年秋七月,元东川军攻克万州,而后接连攻下涪州、黄华、绍庆,夔州降附。旬月之间,元军竞得四川“大小州邑六十四。”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诸山壁水皆下”。

就在元朝重新部署攻川前的德祐二年(1276),南宋梁山守将袁世安投降。七月,元军进攻万州,八月破万州,冬天破施州。次年元军进攻涪州,不久攻破涪州。景炎三年春,杨文安部攻击绍庆,不久绍庆城破。随后元军开始同时进攻夔州与尚在坚守的重庆。夔州帅张起岩鉴于大势已去,出降。旬月之间,元军的四川大小州邑六十四处。

 

合州降附及巴蜀、南宋最终灭亡

重庆城破之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地都或破或降,唯独合州钓鱼城还在死守。忽必烈诏枢府分兵取之。而合州守将王立在元朝的招抚政策下已经开始动摇,重庆城破也没有救援。重庆被破后,他准备投降,东川军开始独自围攻合州。而王立与东川军宿怨颇深。又因为钓鱼城曾击毙蒙哥汗,深恐元军屠城,故而犹豫未决。不过在西川行院李德辉等人力主下,李德辉甚至一人独自乘船来到钓鱼城下,呼王立投降,并保证不杀一人。王立最后决议投降。而东川行院因为李德辉等人全功十分不满,上奏忽必烈,主张将王立押送长安诛杀。后又在李德辉等上奏和主张下,忽必烈改变主意,召王立觐见,同时任命王立为潼川路安抚使,知合州。这样,为南宋坚守了长达36年的合州钓鱼城最终陷落了。

景炎三年秋,安西王相府向元朝朝廷报告: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等处凡三十三所,宜以并镇守,余悉撤毁。钓鱼城的陷落,也标志着南宋在四川的武装力量最后被消灭,宣告元朝平定巴蜀战争的结束。不久,崖山海战失败,陆秀夫抱着年仅七岁的南宋末帝卫王赵昺投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从丁卯之变开始的断断续续总计长达五十二年的宋蒙(元)战争也彻底结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古代历史故事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