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漠长路
书名:樟树下 作者:喵呜故事屋 本章字数:7693字 发布时间:2021-07-11

       覆水难收,收住的,都是浑水。

       

       

       那时候,每天都迎着阳光;山上田下,招来呼去。

       

       

       大国从阿姨嘟囔的口中得知了秋兰出嫁的消息,为了再见到她,不停歇地奔了一小时的路。

       

       

       他受人糟蹋、辱骂,只有秋兰愿意听他诉说;他孤苦伶仃、四海为家,也只有秋兰才同情他。所以他只关心秋兰一人,要是秋兰收到欺负,他一定会报复对方。

       

       

       电影一年下来虽不见得能放上,却是大国最珍惜的时光。大白天集上的杆立起来,说明晚上就要放电影了,他便不顾力气长奔一小时过去喊秋兰,再奔一小时赶回来占位子,为了占到两个连坐的位置,曾被人狠狠揍过一顿,但他宁死不屈,把事情闹到了有权见的村事部,这点小事被人揪着那多不好,所以后来村里人都不和他拗。

       

       

       村里逢人有了条件,于是那撑荧幕的杆子也不必早早竖起来了,一个电话,四面八方都搭着队伍过来,顶多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那是秋兰嫁出前晚,天色微凉,见黄昏才立杆子,大国连忙赶往她的村里,可是她早就跟着大家一起走了。

       

       

       那时每家每户都生好几个孩子,就稀罕凑一起看热闹,几个村庄聚过来,人都多的挤到了大路上,当兵打仗的盛况令人振奋。

       

       

       人群中响起斥骂,只见大国冲到荧幕前,一眼就从中揪住了秋兰,她还是坐在那个熟悉的位置,大国就蹭进去把她拉出来,气喘吁吁:“秋兰,你要出嫁,咋的不告诉我?他是谁?哪里的?”

       

       

       他歇斯底里的样子,令秋兰畏惧,只塞给他一块细绸,当作是由衷的慰藉。

       

       

       她耷拉着脸,避开那忧丛丛的眼神。她是了解大国的,其实打心里就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可到了十六七的年龄,只有从了爹娘所说:他没田没钱,连爹妈都没有人,一双嗲吧嗲的草板子要穿一辈子,整天混吃等死,养活自己不错了,还提甚么媳妇,村里人最见不得他了。

       

       

       那块细绸压制了大国的情绪,轻柔地说:“明天我能送你吗?”

       

       

       忍不住的泪水,从秋兰的脸庞轻快划过,几乎失声:“你...你以后别来找我了。”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在一个看不见他脸色的地方,回头再看他一眼,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凝望她的身影,渐渐淡没长路,扑通一声,倒在草地哭泣,观影人,听不见他的声音。

       

       

       漫步在沿河的路上,思绪如水流淌声;萤火虫从岸边飞来,好像在窃语这个少女内心的想法。十六岁这年,她第一次有悲痛的感觉,好像撕心裂肺,还夹带迷惘的感觉,从此以后,她就要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个陌生的人过日子,只听娘说,他老实的不得了,是个好人家。

       

       

       出嫁当天,在欢呼声,山水间,迎来喜气洋洋的一列纵队,三亲六戚红光满面,唯独秋兰的脸上攸攸的见不着任何光鲜。

       

       

       秋兰终于见到新郎的样子,如释重负。

       

       

       他叫平春,是镇边一个二十来岁的伙子,身躯扎实,一看就是干活长大的,不过颧骨圆秀,也算俊气,这也是让秋兰一眼相中的一点。秋兰也不是丑人,她红润的脸蛋上扬,又微微下垂,腼腆的样子十分讨喜,平春就搂着她转,招得哄堂大笑。

       

       

       从这里出去的文员,素以个计算,放眼望去,一片上山粗活下地农活的青壮年,但家中还算自在,不愁吃穿也不愁住,他弟弟平仁读中学,每隔三差五才会回来,独不见姊妹。秋兰曾问起,平春说:“四个姐姐都嫁出去了。”那时秋兰心神不安,问他:“就为了生你和你弟弟吗?”平春说:“是啊,可把我娘苦着了哎。”秋兰独自奔了两多小时的路回娘家倾诉,她娘却只搭理:“你怕什么嘞,难道还怕生不出个崽嘛。”便也没留她吃饭,就催回去了。

       

       

       山谷的清风和煦,心情像风一样吹向稻田。以前有伙伴夸她命好嫁了个体贴的人家,心里就有如抹了蜜;稻谷扛上肩膀,那将是她最爱的男人。

       

       

       这才不过半年,秋兰就挺着大肚子,为将来的孩子裁剪衣裳,在晨光下哼着调儿,那几往的岁月里,她尝尽了甘甜。年底团圆夜,老爷子又笑又喝:“恰一只鸡是能生一个崽的,恰两只,没准就是双胞胎了。”便大方地给了平春两只母鸡,给秋兰一人吃,就能补上两三个月。

       

       

       两人生活幸福,也是大家早就拭目以待的。

       

       

       平春有自醒的习惯,常伴窗外吆喝,或公鸡早鸣。晨曦射进来,照在平春的脸上,打早煮了锅稀饭,便扛锄出去了。

       

       

       云游过来,摇曳站岗的樟树。秋兰坐在矮坡荫处,看平春杵地里干活,锄锄拌拌,一晃即是半天。太阳再大,也晒不干他湿透的后背衫,沟凿通了,那水就顺淌到田里,他才吆起声来:“干活了喽!”弯下身子插秧,还时不时朝秋兰深情眉望,懂得挑眉眨眼的情调。秋兰就哼歌给他听,平春没听过什么歌,只觉她的歌声特别好听,尤其在微风拂面,夹杂鸢尾花的幽香时,立刻吹走疲倦的乏味。

       

       

       山的背后,是小镇的景色,镇子可比村子好看多了,特别是在秋兰看来,这里嵌的都是些得体的屋面,要再去想那破烂不堪的村子,便立即觉得不美了。

       

       

       “孩子他爹!”她的呼唤是欢快的,跟喊她爹爹那样。

       

       

       “弄么嘞?”太阳刺眼,平春皱着眉头,嗓大而干净,都不用喊。

       

       

       “你为麽不像你弟弟那样去读书嘞?”

       

       

       刮来一阵大风,衣衫随之鼓了起来,顿觉一阵凉爽,他便立着多吹会儿,环顾说:“我又不会读,只会做些粗活呗。时代在进步啊,会读书的真好,你瞧那镇头的小何,都跑国外读了,现在他老子当了镇长。”

       

       

       其实平春是读过书的,屋壁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简体大字,就是他很小时候刻上去的。学业无疑是最有出息的路子,但供读书是每个家庭的重担,那镇头老何家可是掏了大钱的,那会儿东借西借,可算是把小何送出国外留学了,还好他积极进取,品学兼优,层上一层,光耀门楣,这是上了本镇名垂青史的事,老少皆知,都爱讲,秋兰不懂书中屋,听腻了就扯点别的,那半年才回一次的堂兄,也是读过书的。

       

       

       “你哥是做什麽的,看他提着个包。”

       

       

       “他是文员,干部。”

       

       

       平春擦了把汗,又弯下腰去,汗虽止不住的,就脱下褂子,那一身古铜暴露阳光下,与田的颜色十分契合。褂子往脸上一抹,掷到坡上,扑来一阵汗气,吹到秋兰鼻里,她就护着肚子,挪到别处。那种汗流浃背的感受,如贴在背后,打五岁起,她就跟着父亲下地干农活,一年比一年辛酸。

       

       

       秋兰张大声喊:“早点回去吧!”自此到午饭时间,秋兰就飘飘地望着天空,一直在遐想,大概是盼他堂兄的出息,也能给他沾上些。

       

       

       午饭一盘菜一打汤,就已是寻常人家一顿好餐了。秋兰佯饱放筷,要让多平春吃些,平春说:“你再恰点,以后就多炒点嘛没事。”秋兰抚着肚子说:“我跟娃子就看你做事,又能恰几多。”平春笑盈盈说:“晚上给你看样东西,你保证喜欢的。”

       

       

       午后,太阳更烈了。

       

       

       平春要搭乘老王的三轮,把干柴卖到镇上。几日的柴堆上去,高出了车头半个身子,平春就站在后头扶着,叫秋兰好在家等着。

       

       

       余晖褪尽,一阵哒哒声驶过,平春也只如常带了一扎零钱而已,秋兰说:“你说的好东西嘞?”他就很轻娴地上手去扶她,笑侃:“卖那东西的老板啊,家里要生娃了,得过些天才回来。”

       

       

       终于有一天他托着一个灰色机器,跟秋兰说:“看,喜不喜欢,这叫收音机,可以听到歌

       的嘞。”

       

       

       秋兰很小心摸了摸,惊讶地问:“你喏买得起嘞?”

       

       

       平春说:“不是攒了点钱嘛,你现在就不用闲着没事看我干活了。”

       

       

       秋兰楚楚看着平春,可心中又喜又忧,这大块头的,差不多花光了他这几年的积蓄。

       

       

       年中,秋兰生了个女娃,于是再没有那么闲了,她得跟着平春上山下水呀。他们牵大了一头犊子,田里的耕活,都是平春一手役服的,一年的时间,也算把地里活干练了。

       

       

       平平淡淡三个月后,又值收获丰光,放眼望去一片麦黄,像吹起了浪,一波拱一波的,渐渐也挂在农民的脸上。平春撇下柴活,与秋兰、他爹一起割稻子,家里人多田多,所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得特别实切。

       

       

       老头子快六十的年纪了,圈子里有十来只鸡,平春虽这么大的人了,整天累死累活的,他也不会给只鸡补补,还骂秋兰怎么还不会养鸡养鸭的。好像两个家庭一样,但平常又只从他说的,稻穗拖回家了,跟平春分开的稻子,全叫他轧他就轧,秋兰自然也不能闲的,她不去跟着扫,他爹就骂啥事不做,倒也不是嘛苦活,就是看平春啌哐地轧;虽然喜欢他的老实,但感觉一直活在他爹的股掌之下。

       

       

       一天,路上有个孩子吆喝:“看电影唷!”秋兰喜出望外,又喊给了平春,但平春是闲不长的,白天砍柴晚上彻,她便自己搂着娃随队伍去了。在那村头,秋兰见了那团好位置都被别人挤得一塌糊涂,不禁想起之前大国给自己占座的情景,心中微涩涩的,当然他肯定不在这了,不然肯定给她占座的。

       

       

       电影放了红军强渡大黄河的壮景,在场的没一人离席,直到落幕。村长站到荧幕前,趁村里邻里的都在,又把计划生育的政策普及全国的消息,扬声宣布了一遍。

       

       

       昏暗的夜里,秋兰参了盆热水给平春洗脸,坐到床板上说:“你晓不晓得那计划生育颁到咱镇上了?”

       

       

       “晓得。”平春擦净了脸,水倒到脚盆搓脚。

       

       

       “一家最多生两个了。”

       

       

       “唉,说是这么说,又有几个做得到嘞,不会查的。”

       

       

       秋兰撩起他的脚丫,为他剥死皮。“你看你忙的,死皮磨了这么多,剥下来都可以喂鸡了。”那斑驳的死茧白里翻白,足有几层。索性用指甲捏重了些,不慎揭出一块血红,平春咝的一声缩了回去,痛虽痛,笑又好笑,便把秋兰搂起来说:“那就生个崽出来。”

       

       

       ...

       

       

       不过多久,教育部放大力度,组织镇上知青去边远城市学习。平仁自当要去的,老头子就像嘴边割了块肉,笑着疼,哭也疼,活也懒得干了。他娘比他爹老几岁,就提前倒下了,老头子硬要他上来腾房睡,说要多个照应,这自在理,平春也说:“要是哪天晚上娘嗷起来,可能一不小心就走了。”从此秋兰不再是杂两个内人的活,尽管挺着肚子,老小都要服侍,按理是本分事,夜里要是流了点泪,擦擦也就算了,平春不也是个粗人,他又抱怨了什么呢。

       

       

       那天秋兰沿田径去送凉茶,对着平春信手堆的柴枝,很习常地去捡,平春吼了一声,靠过来又轻柔地说:“你身上还扛着娃,这些事就让我来。”听说计生委员前些天来查,镇那头的阮、丁、付妇等超生,不给钱就抓去结扎,孩子也带走了,这些事在回来的人里叨了一路。平春牵着牛,牛驮着秋兰,两人面面相觑,神色不安。接下来日子,平春杀了两只鸡给她补,秋兰整天受宠若惊的,这一胎不给男的话,就太对不起平春了。

       

       

       天过暖,就到寒,秋兰果然又产了个女娃。

       

       

       平春如此心愿了空,发了狂的天天上山剁柴,但他言不由衷,秋兰明白他的心情,却怎么也劝不住他。有天天色不好,大国吃完饭又拿着刀上山去了。一时辰,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乌云急涌,雨落下来,愈来愈大,他怨天,老天就给他一个轰天雷,把他跌下山;秋兰上山唤他,看到他倒在了菜地,坍塌的泥石盖满身围,不见伤痕,血水却浸透衣裳。

       

       

       接下来一个月的活就都摊给了秋兰,平春天天像死了一样躺着养手脚伤,脸上那几道伤显出了疤,刻在他两颊上。一天他站了起来,上山下地,照样能干,但晚出早归,不及往常,这样几天下来,就感觉夜幕落得好早。平春端来一碗水,伸出手掌,温柔地说:“把这个吃了。”

       

       

       “这是什么嘞?”

       

       

       “避孕药,镇里发的。”

       

       

       “咳,没必要吃这个嘛。”

       

       

       平春不语,仍笑笑的,手已在搂她的腰上。

       

       

       秋兰把药片吞下去,从脸上泛出甜蜜的滋味。

       

       

       可是几个月后,秋兰肚子又见大了,像是歪打正着了,平春笑,她也笑。这时临年底,大娃生了病,那奄奄的母年猪,便也应求提早杀了,一点给娃补,一点给秋兰补,一点给老母亲补,再留一提熏腊肉,其余的都兑现入他爹口袋。

       

       

       年夜,大碗肉闷在锅里,掀开盖子,一团的热气滚涌,延绵到大堂,被勺一捞、嘴一呼的搅碎,融在昏晦灯光里一片朦胧。他哥接过盛的碗,啧了一口酒,说:“现在越抓越严了,一抓到就要交钱,只能躲。”

       

       

       秋兰与平春相瞧一眼,给他哥满上,说:“你不是当干部的嘛,让平春多生几个要莫紧。”

       

       

       “找门路一样要钱的,我有时间去问下。”他哥吃得烫嘴,一句轻描淡写带过,那“钱”字两人却是听得仔仔细细。

       

       

       老爷子对着平春,大咧咧地说:“你就只管生,生个崽出来,只要不上户口,有人来抓就躲。”

       

       

       半年下来,还是大失所望,自那一胎,秋兰再没得补,三个垂涎的娃子,只得一口乳,两天饿,如此一晃便是一个季,期间他娘去了,奔丧回家的,只有两个大姐姐。原来平春常在稻田里招呼的“郝大姐”,当真的是他亲姐,只上了中年,却熬成了老妇人的模样;二姐嫁得好些,说话就带刺,说这就是命唉,平春吭不了声,秋兰更吭不了,结果给大姐劝住了,老爷子又宣泄不止,他还骂那两个没良心的小女儿,一个比一个嫁的远,亲娘死了她们连个信都没有,还骂自己,生了一群没出息的畜牲!那晚秋兰又哭哭啼啼了一晚上,平春耐不住,就抱着她睡,他细细地摸出,那杆瘦如柴骨的腰。

       

       

       这生了娃的身体,就再也伸不直了,她的体质本来就弱,一不小心就昏倒了,老头子在上房嘬着烟斗子,听到娃子的哭声,咳了一口痰吐到地上,他想骂,可大堂子里就他一人。

       

       

       秋兰睁开眼睛,见桌上放着一碗碎面。走到厨房外,只见平春坐在板凳上,打开一个铜色的烟盒子;不知道他啥时候买的,金黄色的烟丝看上去不是便宜货,拈一撮铺在方纸上,卷成杵,细的一端搁凳边,一根火柴就点上了,再衔在嘴里轻轻一吮,让烟一团团的,蒙住他苦涩的面容。不出几口,地面已烟灰一片,秋兰簸到撮箕里,说:“要不再生一个,不行就认命了。”平春吸了好几口,才嗯了一声,透过那烟的颜色,他凹陷的五官,再没有那般俊气了。

       

       

       上房那熏肉吊在梁下糊了一年,也没见割多少,平春还敢向他爹要,说给秋兰补身子,老爷子一时暴躁,狠狠地把话骂给秋兰听:“丢了也不给这畜生恰!”

       

       

       “你是我爹啊,你还有人性吗!”平春捂着拳头,说了他从来没敢说的话。

       

       

       夫父的争执声中,夹杂秋兰悲伤的劝辞,重复的,越叫越大,却是小鸟一般的存在。终于,老头子把那提熏肉全扔了猪圈,大骂:“去跟猪恰!”

       

       

       两天后,平春把那提熏肉挂上火坑的梁上,说:“老头子真是该死啊,这么没良心。”秋兰也不敢多说什么,上去切了一块洗洗放锅里。

       

       

       上下屋离不远,老头子见到她是经常的事情,一见就瞪,骂她猪狗不如,生不了崽,还要不停地吃他儿子!哪天终于把身体都骂趴了,平春就把大姐叫回来照顾,郝大姐是明白人,她挂念秋兰那大肚子,跟她说:“还没上户口的孩子送人家养,无论如何不要留多了。”平春则说:“再等等,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见生的又是个女娃,平春无话可说,天天嚷着赶紧卖掉;秋兰喂完一个月的奶,虚脱的几欲休克,但她还没有倒,她得跟着平春去给孩子。

       

       

       “嘀...”轻卡车里坐着一对夫妇,说现在到处都在卖娃。平春却要交三个,秋兰惊恐地问:“给两个就行了啊,二姑可上了户口的呀!”

       

       

       “就说死了,要这么多女娃干嘛!”

       

       

       三个极小的娃,只听到这声竭力的吼叫,纷纷啼哭,那尖尖的叫声,是最刺激心灵的声音。

       

       

       “留个大娃,到时再生一个。”他降低了语气,带着抚慰的意思。

       

       

       秋兰抿着裂皮泛白的嘴唇,已泣不成声。那轻卡司机不耐地说:“嫂子就给了罢,天涯何处无芳草呢,留在自家是白吃苦呀。”

       

       

       秋兰松开怀抱襁褓的手,胸前便即送来一阵凉意,那娃才一个多月,身上还是妈妈的体温,他们会给她吃什么?

       

       

       平春所要是一个娃五十块钱,三个便是一百五十块。那收孩子的轻笑:“你还以为是以前吗,现在谁多生,谁就犯罪,丢给别人别人也不要,我不收你钱就是便宜你了,要是别人还反要你钱嘞。”

       

       

       平春暗气,却又不得不交;哭啼声越驶越远,他拧着拳斥骂;风吹过来,回头看已跪在地上嚎哭的秋兰,终于落下愧疚的泪水。

       

       

       房子还满是奶水的酸臭味,只是较往常安静了些。秋兰感觉身下痛的厉害,洗在盆里像是没有稀释般的红,她尽量的不让平春发现。可哪天夜里,他像狼一样紧靠身后,并且上手,黑暗中,秋兰窸语:“我不舒服…”平春不听,一面继续脱,一面继续揉,喉咙里发出烟颤的强调:“正是好时候…”秋兰势弱的挣开,再拉亮昏暗的灯,头发已乱成一糟。平春吼道:“不生崽有莫用嘞?你看看人家!”一句谴责下来,天经地义很。再不顾她的痛诉,摁住双手,俯在她身上,那动作,简直比情狗还疯狂。秋兰无语凝噎,只咬着牙,感觉下身被乱捅而来的痛,涌上心头,麻痹神经。

       

       

       她像死了一样躺着,应是没了力气,或者没了知觉,瘫在床上,只有泪光在眼中闪动。大姐给她换了床单,端来一碗肉汤,她想向大姐倾诉,却只表示了两行舛流的泪。她竭尽全力撑起了身子,端起碗,喝到渣也不剩,这样一天、两天…直到哪天稍能起步,她立即就把大姐给谢走了。

       

       

       平春则还是忙于他的农活,从来不闻不问,如此般的日子他再腻不过了,只要秋兰还没死,还没到死的边缘。

       

       

       无依无靠,也不知是什么力量给她撑到了秋末,整个身体除了丰盈的肚子,均已凹陷。哪天恰逢平春去了税粮,傍晚才得归,那群计生委员又来抓了。如今秋兰手下两个娃本应不是问题,她却躲在房里惶恐得很,等到大姐汲汲来告,果然是叫她快去躲躲,现在不管几个,一查到有胎的就堕!秋兰记得那些凶煞的面孔,她还看过他们给村妇堕胎的惨状,这一讯息就如雷贯耳,她便抱着肚子,往河滩坡下躲,直至横七竖八的光柱子亮起来,像干戈一样在夜幕里乱搅,即使过去了,她也不敢探头,渐渐地,她已不自觉的背坡憩着了。微风中,她的面无颜色,鼓着肚子,却像是刚分娩的羊羔,披头散发,若不是尚存的呼气,真叫人以为是死了。

       

       

       潺潺声、淅沥声、呼啸声,秋兰仿佛做了一场大地为她独奏的梦,最后还有几声殷切的叫唤。

       

       

       “秋兰...秋兰!”那温柔的语气,是她欢喜的声音。她睁开朦胧的眼睛,眼前是一张沧桑的面孔,但她识得,打早在他的声里就识出来了,那就是她的青梅竹马大国,她竟以为还在梦里,不敢张嘴打破,只楚楚地躺着巴望,身子瑟瑟发抖。

       

       

       大国极谨慎地扶起她的后肩,掀开已破旧不堪的大衣给她依偎取暖,也不出言劝慰,只搂着那细腰杆子,除了那层鼓起的肚囊,再没有什么肉感,稍用些力,就能从后截断。热泪盈眶,滴落在秋兰的发上。他听不见秋兰的声音,应是意识到了什么,决要把她送回她娘家。长木板车的轮子在辙道上哐啷牵响,连夜拉到了村下,她娘把大国制止在外。

       

       

       火堆旁,秋兰终于把她的痛楚诉说出来,她娘却说:“才怀五个算什么,村里都是六个七个的,你要是不生个崽来,头都抬不起。”那话惺忪的打发了,口气里巴不得她快点走。

       

       

       半夜抽泣难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已时分夜晓。她娘轻轻唤醒,给她煮了碗肉汤,一面自己忙活,一面劝说:“你也别急着生,可以养个两年先。没什么大事的话,把这碗鸡汤喝了回去罢,家里还有娃呢。”那碗鸡汤,真真是要把她给打发走。

       

       

       石桥底下简陋的洞面,就是大国的住处,没人会注意到他在此已风餐露宿了多少日月,那张稻草铺成的床垫,躺在上面已毫无质感。

       

       

       看秋兰脸衰的立即就能闭上双眼,说道:“这儿冷,我把你送回去罢。”

       

       

       秋兰张开像胶粘住的嘴唇,使劲地说:“有人在抓…”大国却听不见她在咕哝什么,直到贴近她的嘴边。

       

       

       两人就面面相觑着,失落的面容上,分别讲着各自悲伤的故事,而她并不想让人看出乞怜的样子,于是头扭转,让散发盖住她的脸庞,渐渐的,又在疲倦中睡着了。

       

       

       大国踩动河边的石响,往镇心走。

       

       

       快到夜里飘起了风雪,秋兰突然冻醒,稍微恢复了些气力。她披着大国的军绿棉衣,抬头望着浑浊的天空,又望向前方。于是踽踽独行,迎风哀嚎,任雪敲打,她双手抱着肚子,像个冬瓜一样缓慢前行;片刻,身子终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是腹下一阵剧烈的疼痛…

       

       

       夜里,平春终于找到她了,她躺在路边的地上,让雪皑了一头。慌忙抓起她冰冷的手,还好身子是温热的。

       

       

       灯光拉亮,在难产的折磨下,秋兰几乎要汗下所有的水分。随着一声极尖的婴儿叫,她发出了女人一生中最满足时刻的呢喃,硕大的瞳孔渐渐缓和,双手轻轻地砸在床板上。

       

       

       她死了,在二十岁的最后一刻;她不知道最后为平春生的娃,是男是女。

       

       

       不过放松了的脸上,是一副很解脱的样子。

       

       

       ...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樟树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