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冬觅夏 > 后记
后记
书名:寻冬觅夏 作者:邹空空 本章字数:4554字 发布时间:2020-09-13

   这个故事算是本人创作的第一个长篇故事,多有不足,让各位见笑了。

   这是一个献给我自己的故事,也是给“缺爱”的人的故事。

而故事大概是从18年末开始,直到20年初,足写了一年多。开始只是打算写一个简单的三人情感故事,大概预算二十万字左右,其中加了一些自我的思想感悟进去,越写就越拖沓,终究就成了这样一个又长又臭的故事。

本来故事还没写时还想从林希儿的角度进行,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是美丽皮囊下一个无感的人分裂和独白,侵入他人的世界。那未免太压抑,所以就从兄妹的角度展开。

关于里面的人物,心思较多的就是李寻冬,李觅夏,和林希儿三个都有残缺的人。

 

李寻冬,大部分都是以他的视角展开,已经几乎将他整个人刨开摆在大家面前,他有什么心思都是一目了然。这里说的是他的更深层的心理和行为。他是一个算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受到父母亲的比较开明的教育,他人也很聪明,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这就导致了他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转折点是地震,被埋后在生与死的抉择里,他依旧坚守了那份做人的尊严,没有吃父母的躯体,而选择了把自己的血给妹妹。这里就揭示了他对人伦底线的坚守,到了后面为什么迟迟不能接受兄妹相爱也是他这种坚守导致的。

失去父母后,他一下子从男孩装成男人,一个家可以没有小孩,但是不能没有大人,他知道自己也是孩子的话,那就不算家了。虽然寄居在叔叔阁楼,他给妹妹提供的是心灵上的家,他装成一个男人,可靠,圆滑,笑脸迎人。

但他终归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装久了也不会真的变成大人的。外人的冷眼,女友叶琪的情感,妹妹的累赘让他难以承受,于是通过以妹妹的名义打架,发泄心里的不满,这时压力已经是达到顶点了。要是没了妹妹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出现。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在地下就杀了妹妹),害怕(自己变得可怕),恶心(自己的想法),不甘(不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地活下去),情绪交杂。

在妹妹真的决定通过热汤完成自杀时,他明白了妹妹不是他的累赘,是家和依托,面具被烧烂。

长期的毁容,使他变得自卑,只有面对妹妹时才正常一些。常年与生活现实打交道,让他也变得更加现实理性。

和妹妹的同 居生活,兄妹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他自己的定位,亦父亦母,又是哥哥和朋友,工作养活两人是为父,关心唠叨是母亲的工作,和妹妹玩闹亲昵却是哥哥朋友。他只是个大男孩,不懂怎么教育妹妹,只想着把最好的给她。随着妹妹长大,表现出来的各方面让他有些害怕,那条界限只剩下称呼了。

他急需拉开两人的距离,治腿,整容,把这两条残缺的锁链切断。他又急忙找一个对象倾泻自己的情感,好让自己把心分出去,所以他喜欢上了“完美”的林希儿,他对林希儿的情感也在一系列的事件中加深。

后来很多事之后,两兄妹坦白,他认清了妹妹在心里的不可或缺,也释然了,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不过他又是那种悠游寡断的人,心里对林希儿有愧疚,加之男人总是很痴心妄想的,林希儿不介意自己的身份让他有了某种幻想,左右摇摆不定下被林希儿牵着走。(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看后宫了,要是笔下一转把所有担忧省去,没了思考变得娱乐,这就是一个美女倒贴的欢乐故事,我们面对林希儿不见得能比主角做得更好……)

到妹妹死了,寄托没了,林希儿多方安慰照顾,让他感受到温暖。几乎要回归日常,不过他最后还是“回家”了。(不妨想一下,如果最后他没有发现内存卡,会怎么样呢?人心,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可以说李寻冬代表了普通的我们,或许有点小聪明,对于情感上悠游寡断,对于诱惑摇摆不定,幻想齐人之福,又害怕承受后果,彷徨而无奈。但他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经受住了吃人的考验。生活很难,却不得不负重前行。遵循现实,有着幻想。带着小市民的气息,又隐隐掺杂着光芒,要是能好好读书,长大了也许能做个医生或者律师呢!(笑),但大部分人不曾经历大难,也同样没有李觅夏和林希儿,始终还是落成平凡罢了!

李觅夏,她的出现伴随着李寻冬,所以在描写李寻冬的时候同时也在描写她,不过单人的视觉展开比较少,这就看起来好像没怎么写到她。她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同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比李寻冬还要幸运,家里的人都十分宠爱她,接受的教育的缘故,她更早的去思考人世的一些事,比较早熟同时又带着一股天真气。特别是情感方面,孩童时期就开始形成了懵懂的喜欢的概念,不过那时候喜欢都是单纯的喜欢,李寻冬对于她大概是像一件很喜欢的玩具,大部分妹妹在那个时期会比较粘哥哥,不过长大了思想形成,越是亲密越是嫌弃。她本来按正常发展也会是这样,但是一场地震,摧毁了家庭。像溺水的人抱住了孤木,哥哥是她唯一的希望,只不过哥哥不是木,和她一样是落水的人。两个落水的人,河流湍急,岸边遥遥无期,被一个不会游泳的妹妹抱住没有自由,行动都很吃力,这样下去两个人都会溺死的。李觅夏心思细腻,察觉到了哥哥的心里的异样,她是一个浪漫的女孩,放弃生的希望把希望留给哥哥,这就很悲情,况且腿部残疾导致她可能对死亡并不排斥。她心里也暗暗知道哥哥并不会放任他去死,心里期待那一出救下她的戏码,就像看着哥哥为自己打架,这就有点电影小说浪漫的气息,让她能脱离现实的浪漫。当哥哥救她时,她是兴奋的,同时她担心这次过后哥哥又讨厌了自己,所以任由哥哥的伤势加重,要不就死要不就再也不能分离。

两条残疾的锁链将两人锁死,她依靠哥哥活着,哥哥也需要心灵上的依托,两人自此变成了共生关系。在往后的生活里,觅夏从孩童成长到青年,对哥哥依赖开始转变,她一方面心疼哥哥为了家辛苦的工作,一方面痛恨自己的残疾无力,转而生成了叛逆的想法。哥哥因为李觅夏长大已经不如以前毫无顾忌的亲昵,因为工作导致平日分不出心思来和她再有以前的样子,她就想通过逆反的方式加多两人的联系。

过了叛逆期,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她成为了一个天真,自由,勇敢的少女。到要治疗自己的腿生出的排斥,她不能确定自己康复之后两人关系会不会就此疏远。她一直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哥哥,用她的方式制造合她心意的哥哥。哥哥的一切行为心理都是他造成的,利用哥哥的自卑,过分依赖哥哥,灌输兄妹恋情的思想,就好比把哥哥困在一个无形牢笼,无时无刻对他进行改造。这是她黑暗的地方。

哥哥把她保护得很好,几乎隔绝了现实对她的伤害,不读书就让她不读了可以看出放任她任性的生活,形成了她我行我素自由的思想,一直处于保护的她导致后面的对决她是肯定输给完美的林希儿的。她不会去思考生活现实,只顾自己要过的生活,她只看到目的地,而不管中间是否可行。李觅夏代表了我们心里的理想化的人格,多少人想要和她一样活得自由,行动上和思想上一致,想要只受欲望情意驱使肆意而为。但我们没有保护我们不受现实影响的李寻冬,只能将一腔心思收归心底。


林希儿,故事关键的节点,她把所有看起来不相关的人物全部连接起来。她没有感情,她家庭教育也没能影响到她,现实这种人有没有并不知道。她拿的其实是主角的剧本,她拥有绝对的理性和几乎为零的感性,生来就与世界格格不入。绝顶的聪明,任何事一学就会,她就像一个机器人,能彻底控制自己的身体,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一切。完全凌驾在常人之上,以俯视的眼光看着所有人。大概就像正常人活在一群智力低下的人群中,当学到了大量知识后,她能一眼就分析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通晓人类处于的心情。她看得太透,没有人能在她面前藏住自己的心,而感情越是看得清楚越是无趣。残缺在心里,这是她的悲剧。

她玩弄语言,通过只言片语操纵世界,所有人都被她玩得团团转。收获了朋友,但是她不能真心体会到友情。她按自己的理性而为,利用谎言修正带来的恶果。她的世界是理性构造而成,没有人讨厌她,只有害怕她和喜欢她。她与世界之间隔着一道情感的鸿沟,她完美的皮囊下是痛苦不堪的孤独的灵魂。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也是她无法共情的产物,杀死猫做成毛毯,将邓琳推出马路,将跟踪自己的同学推下水溺死,家里人也不放过,表明她内心的一片荒芜。

为了切实探究情感,她和雷浩扬结婚。渴望被爱的她,还是无法寻求情感,然后她再离婚。一切只为她的目的,达不成就放弃,雷浩扬是她的牺牲品。她遇过的人全然暗淡无光,因为她的光芒太耀眼了,把所有人都盖住了。

遇到主角兄妹,从无感,到好奇。好奇两兄妹之间的情感,到羡慕,想要夺取那份独一无二的专属情感。从想要利用李寻冬,到喜欢上他,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性情感,她享受着情感的驱使。杀雷浩扬的晚上算是一个抉择点,如果李寻冬做出报警的选择,还没产生情感的林希儿会在他报警之前连他也杀掉。

前面她的分裂人格都唯命是从,她是人格的老大,牢牢把握住主导权,其余的人格只是工具,后面已经有控制不住人格的情况,做出许多不合理的事来。她导了一场大戏,后面一切都是按她的剧本进行的,她掌握了全场。情感的汹涌让压抑的林希儿变得疯狂,可以想象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变得病态式感性,必然是可怕的。李觅夏输的结局是注定的,两人下的那盘棋已经揭示了,李觅夏只想保护王,林希儿却可以不择手段各方面碾压了李觅夏。

林希儿担心李寻冬生死的时候落下泪水,人格全部被消除,她也真正成为了一个有感情的人。她是我们想象里的人,无所不能,绝顶聪明,绝对的理性可以帮我们达成想要做的任何事,但是失去感性也就失去了动机和目标。她比两位主角更悲惨一些,毕竟两位主角还拥有过幸福,她在某方面来说算是一无所有。

其余的人物都是如此,没有错也没有对。若有人细心观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可惜本人功力尚浅,不足以将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写进大家心里。这个故事,主要是在写情感的诞生,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但是写得很模糊,我想,正如同佛家的那句话,“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用到情上亦是如此。各人自有自己的领悟。

本书并不倡导兄妹之间的禁忌恋情,但是我知道能看下去的读者必然是有分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有,还是希望大家能多点去思考,不要一味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要先筛选才去接受。

现代节奏太快了,什么都要快,来得快,离开得也快,对待情感也不认真。很多时候看到年纪不大的男孩女孩情爱挂在嘴边,或许含蓄的年代已经过去,这样大胆才是正常。但只想说男孩要负责担当,女孩要自爱自重,恋爱双方才能合拍。个人理想中的初恋,大概是像李寻冬和叶琪那样,两个可爱的人懵懵懂懂中共同探讨,不一定要身体上做出点什么,相互成就相互考虑理解,不留遗憾,回忆时会笑,有甜有涩,那是初恋该有的味道。

本人很喜欢有意思的对话,导致整个故事对话篇幅太多。还有就是里面的一些借物说事的小对话本人还是花了相当多的心思去构思的,比如说两兄妹吃面妹妹把香菜夹到哥哥碗里,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香菜就是情感;还有李寻冬和林希儿吃薯条,有些人想吃薯条,就是怕手脏,林希儿主动拿起薯条往李寻冬嘴里送,这里其实也是有点暗喻了。很多男人喜欢女人,却怕麻烦不想负责,那如果女人不要他负责呢?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出来呢?这样的暗喻故事里有不少。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兄妹平静得像湖面一样的生活,暗流涌动,林希儿的出现就像一柄尖刀直破湖面,湖碎成片片磷光,幻光化作泡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重要是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只看到兄妹恋,那就不是故事的本意了。

   故事写得不算精彩,只是个人自娱自乐,缺点也很多。还是十分感谢大家能花时间看完这个小故事,挺不容易的,后会有期!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寻冬觅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