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一次读到元稹的悼亡诗,心中无限感动,究竟是什么样的男子能写出如此真情的话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得到一个男人如此的爱?
带着好奇,带着感动去查这位痴情男的资料,看毕却是大跌眼镜。原来写出如此诗句的男人却是一个十足的薄情男。
元稹穷困潦倒时娶妻苇丛据说夫妻关系不错只是生活太拮据用元稹的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他的这位爱妻是“平生未展眉”到这里我不禁要想:决定嫁给他的那一刻,就应经知道要过贫贱的日子,做好了与他一起吃苦的准备,怎么会因为生活的清贫整日眉头不展,而失去所有的快乐呢?
如果是终日不快乐,那一定是因为自己想要的没有得到,既然从一开始要的就不是物质的享受那一定就是精神的慰藉,苇丛的痛苦不是清贫,而应该是元稹这个男人的寡情。
说他寡情是有根据的,如果他够痴情怎么会在苇丛去世后不久就与薛涛忘情缠绵,如果他够痴情,又怎么会在短暂的流连后对薛涛始乱终
弃,又去做了别人的乘龙快婿?他可以在彻底的欢娱之后彻底地放弃。而那些曾与他情深似海的女人,在短暂的欢娱之后,无一例外地在蒙羞的寂寞中度过余生。他与苇丛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又焉知没有其他女子?一边说着“取次花丛懒回顾”一边去寻找欢愉,这样的男人实在可恨。恐怕“惟将终夜长开眼”也成了讽刺。
我喜欢诗经中的一句诗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句,然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懂得。每当看到年老的夫妇相携相依,我都会莫名的感动,泪意朦胧,是羡慕是企盼,是对真正懂得爱的人的喝彩。
我家附近的小广场经常有人跳舞我偶尔会带儿子去玩在跳舞的人群中有一对夫妻(我认为应该是夫妻)男的其貌不扬,女的腿脚不灵便,穿着勉强算上一般,每次乐声响起,他们都舞的特别高兴,虽然大多数时候都踩不上点,还不时有异样的眼光投来但是笑容一直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这才是懂得爱、懂得生活的人,他们或许不会说甜言蜜语也没有华衣美食,但彼此相携,就是最幸福的事。
有人说恋爱时的信誓旦旦,海誓山盟都会被柴米油盐磨得荡然无存所以不必揪住当初的誓言不放。其实我觉得说这样话的人一定不懂得生活定是人间最薄情的人或许不再海誓山盟但当初的誓言却可以化作无言的行动,天冷了为她加件衣服,她累了帮她做顿饭菜陪她一起去市场,和她一起下厨房,拉着她的手过马路,让她坐在沙滩上看你和孩子快乐嬉戏,给她生日的惊喜,记得你们共同的日子,女人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爱要及时表达,难道真的要等到失去之后写一些言不符实的悼亡诗吗?元稹的悼亡诗到底是悼念了苇丛,还是抬高了他自己?苇丛若是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原来他是爱我的,可是我活着的时候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真后悔自己死太晚了。要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