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在南北方内乱中的作用:
在南北朝对峙的历史上,南方每一次内乱,都会给北魏以机会,南方也实力削弱一次。义嘉之乱丢失淮北淮西,侯景之乱更是灭顶之灾。而北魏的内乱虽然也给南方提供了机会,但南方却没有甚至也不愿抓住机会有所作为。北魏六镇起义后,实力大减,南梁曾多次北伐,但始终没有像样的攻势。陈庆之七千白袍兵北伐,虽然打到了洛阳,但尔朱荣不久即调集大军反扑,迅速击败了陈庆之。日后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南梁也一直安于现状,毫无作为,坐看东西魏高欢和宇文泰大打出手而无动于衷。
南方宋齐梁陈四代中,宋齐梁三代都是北来士族之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基本武装。基本武装的存在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其存亡。刘宋的基本武装先是刘裕的北府兵,后来是孝武帝刘骏的部分雍州武装。北府兵在的来源主要是江淮徐兖青三州流民,但宋初内乱及元嘉北伐,北府兵已经消磨殆尽。而刘骏起家的雍州武装也因为义嘉之乱或死或降。萧齐起家武装是青齐豪右,沔北之战青齐武装损失殆尽,南齐寿命也就差不多了。萧梁起家武装是雍州豪族,然而历次北伐及侯景之乱使得雍州豪族大多归于消亡,南梁也不久灭亡。
相对于南方每内乱一次就弱一次,北方内乱一次反而会造就一个更强的政权,犹如一个不死鸟一样。造成这样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除了南北方地利、人员、政治等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的构成因素。东晋南朝的军队构成主力一直是某一地的北来流民及豪族武装,换言之即依靠的是外来人员,南方本来就民风孱弱,加上士族不乐武事,本土很难培养出能征善战的武装和将帅。所以南方每内乱一次,国土就缩小一次,中间地带少一次,军队来源就更加稀少,军队就孱弱一次。而北方北魏及后来东西魏及齐周的军队主力始终是原有的六镇鲜卑族骑兵武装,南方投诚武装充其量是带路党和加速器的作用。所以北方的内乱暂时削弱的是自身的凝聚力,但对军方始终构不成根本性的决定影响。只要军队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北方就能很快恢复实力并进一步在南北战争中重新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