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干尸
书名:涅槃令 作者:渔樵雪归 本章字数:3940字 发布时间:2021-07-05

  自登封县出来,净空一路快马加鞭,每至日暮便寻客栈歇脚,翌日清晨便启程赶路,终于在天心鉴盛会开幕前两日到达洛阳城不远处的龙门村。

  虽说临近繁华古都,村里的条件却并不理想,许是往来之客望洛阳已在眼前,便一鼓作气,都不在此过夜了。

  望着沉入大地前的最后一缕残阳,净空决定不急于赶路,遂下马牵行,踏着满地牛粪覆盖的石板路闻着农家腊味走了半晌,却未见一家可供投宿的客栈。所幸,一街边放牛的童子载歌归来,见是和尚问路,便指着村口西部延展的山道,告知净空山上有一座废庙可供歇脚,随即便一脸坏笑的离去。

  净空虽觉得似被童子戏耍了,眼下却别无他法,于是趁着林中漆黑不见五指前拾道直上。

  上山的路上,净空发觉此山道似乎长久未有人踏足--蛛丝虫网隔几步即可撞上,灌木疯长至盖过了旧日香客走出的土道,行至半山腰,他苦笑着边撇开身上的吊线虫,一边为此行的终点如何过夜而发愁。

  然而山路走到尽头,一阵柳暗花明的感觉袭来。借着月色投洒下的寒光,净空看清了虽年久失修但依旧气势恢宏的山门,牌匾上依稀刻着三个字:

  广化寺。

  净空识得此寺,他曾些许了解过龙门十寺,而广化寺的记载于其中则最为简略,说当朝太宗曾修缮此庙,后因雷电击中舍利塔而起火,虽无大碍,自武宗朝以来香火却逐渐减少,没想到如今落得这副惨状。

  但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一钻进结满蛛网且破了大洞的山门,净空便发现寺院建筑的排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前后有伽蓝殿、三藏殿、地藏殿、天王殿。殿上飞檐做祥云状,仙鹤状,百鸟朝凤状,近旁则是重建的无畏师塔和一潭死水蜉蝣立的寿星池,池的正面是观音像立于假山中央,背面则是前朝古人的题诗,碑匾上刻着:

  横槎渡深涧,坡露采香薇。

  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

  净空沉浸在破釜沉舟而大获全胜的喜悦中,无暇回忆来时路上有无香薇深涧。此刻酉时已过日入深山,当务之急乃是先烧柴点灯,为昔日名刹增添些许烟火。想罢,净空当即行动起来,去各殿及僧房柴房检点遗弃于此地的物资。

  刚走出几步,净空即刻察觉到了异样:山门处虽杳无人迹象,但愈往里走,蛛网尘灰的痕迹便越轻,青苔泥沙浅覆的石板路上几处脚印依稀可见。

  净空心中诧异,举头观望初升的明月与星斗以辨方位,这时他发现是庙中鼓楼与钟楼的方位误导了他的方向感:寻常寺庙之暮鼓晨钟皆是钟楼于东,鼓楼于西,此寺却是钟楼在北,鼓楼在南;净空以为自南向北进入的是正门,实际上却是入自西边的后门。

  净空警觉地慢下脚步,又行了一息到地藏殿旁。此时乌云敝月,大地昏暗,净空的鼻翼在扑面而来的野花香味间轻轻嗅探。突然,他如触电般汗毛倒立。

  尸臭。

  趁无风的间歇净空又闻了闻,在前方天王殿内的朽杉木味、落漆味与霉味间传来了一股淡淡的毛发味,腐肉味和松香。

  净空初步推断此味道应是来自死了有些年岁的尸体,因为近年回藏避暑时他有参加过一些家乡的传统丧葬仪式:逝者遗体死后三日运至天葬台,被天葬师持刀肢解,取出内脏喂与群山间的秃鹰啄食,生命的能量复归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尸体每一块部位的气味都牢牢刻在净空脑海里。

  从天王殿后饶至正殿,净空在月光下看见了那具斜躺在香火台贡品旁的干尸。尸体上的衣物已经霉烂,不过依稀可辨认是京中官员常着的单色服紫罗窄袖衫;发髻束冠束带以及鞋子应是死后给贼惦记掳了去,眼下披头散发赤脚而卧的样子更添一份凄惨。那干尸的手五指微屈,拱成近圆形,似乎是临死还拽着兵器自卫或是一卷书册。

  正当净空观察到尸体近期有被挪动的痕迹之际,四周万籁俱寂中忽然自三个方向传来响动,净空当即屏息施展轻功上了房梁。

  刚一上房梁,净空便看借着月光看到他方才站的地方有一处灰尘四散的足印。更糟的是,净空的体重令他稍一挪动就会使木制房梁顶端传来一声清晰的喀吱声。于是他如不动明王般立在黑暗中,静静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首先进正殿的是个着平民粗布衫,身长六尺的中年男性,他身上的气味和手里的洛阳铲使净空一下确定了他的身份。

  盗墓贼。

  那男子在殿门左顾右盼地等了一阵,喊了一句“天杀的六子,恁地月亮照屁股了还没到”;随后陆续又有三名男子相似打扮的中年男子提着空袋子和油纸走进来,看样子,是一锅儿摸金校尉准备提货到古董市场去卖钱。

  净空略松了一口气,却也还是一动不动。殿内一下涌进四个活人,顿时冲淡了了他方才停留再此留下的痕迹。四人开始先交流了一下最近踩的点,文物行情,见还没有人过来,便开始走向殿内香案处。

  净空看到其中一个叫“地鼠”的矮胖男子走进香案点燃三支蜡烛,对着佛像拜了拜。蜡烛放出昏暗的光,但照不到在房梁后静观其变的净空。而后那人将第一个盛放贡品的瓷盘正转一圈,随后将第二个瓷盘逆转三圈,此时净空已经听到殿前的药师佛有机括的响动;最后,那地鼠将最右的瓷盘往下一按,香案便横向向左一开,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莲台下出现了一个暗门,四人相继进了暗门,而后香台悄然归位。

  观看那盗墓贼开启暗道之时,净空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受:前些日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突然出现了新的突破口。

  那问题便是当初在明德寺住持失踪那晚,他与众弟子清点失物时发现藏经阁并未遗失什么除了经文和外购书籍以外的东西。但一个本身并不神秘的藏经阁,为何住持要纵火焚毁,这本身就是多此一举且耐人寻味。

  顺着这条思路想,若那藏经阁内真有什么暗阁或密室,里面的失物也许正是那黑衣女子--或者说那什么教主--所取走的。

  一窃贼不知从何而来,打开净空进出十几年都未觉察的的藏经阁密室,住持随后将其焚毁,又有疑似三位昔年下属来找住持,这一系列看似怪诞分离的事件背后唯一能串联起来的解释就是:

  明德寺里丢失的那件信物正是住持事先约好,亲手将它交给那女贼的!

  净空沉浸在恍然大悟的喜悦中,他想到那天追逐那素衣女剑客和宽袖易容男子时,那女剑客对他说的话,“取回本教信物”,此刻,他有了种大胆的猜测:那素衣女子口中的教主正是昔日被替罪顶死的涅槃教之后,住持因某种原因觉得问心有愧,于是将那昔日信物交予。

  自然,净空被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整笑了,但细想之下却是唯一且合理的解释。不过他并不想将预定的结论套入求证的过程,这样两点一线的追索轻易会遗漏其他可能性的所产生的细节。

  来不及沿此思路细究住持去向,净空见黑暗中那香案重又左移,暗门开启,四人抬着装了重物的麻袋相继走出。

  此时他紧急思索着行动方案。若眼下突然跳下房梁偷袭惊动贼人四散奔逃,他并没有把握能一下擒住四人,而如果没有制服并被其中一人逃串通风报信,他并不清楚后果是什么。

  出击的机会转瞬即逝,净空决定静观其变。待三人步出殿门后半炷香的时间,净空都呆在房梁间确认没有后续之人跟来。

  他本想立马飞奔下山保告官府,可是此地并没有夜巡的差人,他也并不知道县衙的路怎么走。于是他决定先探查一番香案下的暗门里到底藏有什么。

  学着方才盗墓贼的操作,那莲台下的暗门果然顺利开启,净空顺势将香台上未熄的蜡烛取走一根便入了齐胸高的暗门。

  暗门下的洞天十分宽敞,可以看出在被盗墓贼占领前应是作为藏经的暗阁。刚进室内十步的位置左右都有书架摆着落满了灰尘的经文,书架前则是盗墓贼安放的储物箱。那群盗墓贼倒也有素养,除了将储物箱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书架前,他们似乎还清扫了地面留出足够的空位供人活动或搬运什么。

  净空对从墓里盗来,且难以轻易倒卖的青铜器簋,觚等并不感兴趣。他的眼光沿着书架前行,突然,一个平时朴素此刻却扎眼的名字出现在净空眼前。

  《涅槃经》

  净空当下伸手将此经从书架上取下,并不是因为直觉,而是此书似乎经过多次翻阅。

  还没翻到第一卷寿命品第一,一纸发黄的书信从扉页掉落,净空大吃一惊,随后难掩狂喜的心情就着蜡烛的微光读起来:

  “后人见此信时,余已为冢中枯骨,永堕无间。”

  净空在读信时习惯将写信之人的心情代入,他感觉到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绝望的平和。

  “余自结庐广化,日日夕梵晨钟,持斋念佛,忏除罪孽。如今四历病劫,疽生腹股间,自知已如风中枯叶,火中余烬。火死灰寒际种种业报如浪回潮,再难入寐,故夜半秉烛,持向佛前,空斋静坐。念兹昔日种种,唯觉大愧于甘肃行省平章知事熊开元及户上十五口,遂研墨执笔,再述当年种种,以慰亡者在天之灵。

  太德三年冬末春初,”

  太德三年?这是前武宗朝再之前的成宗朝年号,净空心里一悬,掐指一算,正好是二十年前!

  他继续读到:“镐丽国使团携金五万两,银十万两,特产十石入朝觐见。驶至上京郊外二十余里雁落陂,三名壮年男性忽自隐蔽处来袭,守卫使臣计二十余人竟不敌身死,财货四散,仅二人逃出;消息传至皇城,满朝震惊,盖因天子脚下盗匪作乱,自开国以来尚属首回。成宗责令刑部、宗正府彻查此事,以一月为期。然自刑部通令全国各道府路缉拿悍匪,十面张网之际,甘肃陇右道,贵州黔南道,广西两江道平乐府,相继发生西域,安南使节受戮之要案。刑部虽竭尽所能寻得真凶,然要犯早已曝尸荒野,唯见尸首臂膀肱二头肌处有涅槃教隐印。

  当是时,余受刑部所托赴陇右道拜会熊卿,涅槃教江北舵主冷秋衫亦在其府上,遂与余详谈教中变故。言及近日案情,秋衫直言犯案之人确乃教中护法,但犯案前数日便离教不知所踪;余亦直言相告,据劫案幸存者陈述,案发时凶手眼白浑浊,力大无穷且毫无理智,然经仵作剖尸查验却并无中毒迹象。衫闻此颜色犯难,余知其平日掌教广布恩泽于受洪,旱,疫灾之饥民难民,为人直率爽朗,断未料想今日之局,便问及近日贵教是否卷入纠纷或有得罪之权贵。衫闻之,静思少顷,道确有一..“

  净空手中的两页信纸到此又换了页,他疯也似的翻找手中的涅槃经,继而翻遍书架,企盼着能在某本书里找到余下的哪怕残片断章。

  奇迹并没有发生。

  净空回想起干尸手中握成的形状和两页信行文的特点。按此细节之详细,完本应是有小半卷书册的长度,而最有可能清楚绝笔下落的,应该就是发现干尸的盗墓贼。

  想到这,净空一阵捶胸顿足,恨自己当初没能果断出击,擒下一人以质询。

  然而就在此刻,殿外十丈远的地方又传来了人的气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涅槃令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