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准备
日出东方架金梁,
新建华堂喜气洋。
黄道吉日树玉柱,
紫薇星临凡照金梁。
龙盘柱、凤登梁,
主人家安顺又吉祥。
雨水一过——
正月二十八,陆家老宅修缮完毕,不,应该叫沈家了。
虽然是旧屋子,但是沈家还是上了梁。
上梁,即架设正梁,用铜钿钉红绸,寓意诸事顺利,并用红纸书写“上梁大吉”,两旁柱子上也贴红纸吉对。
正屋中已备好一桌祭请菩萨,上面摆着烧好的猪头一个,猪尾衔在猪嘴中以代全猪,一条鱼,一担上梁年糕分叠为两盘。
卯时一到,沈家门外热热闹闹地放了几串鞭炮,正梁中间钉的红绸布,随着大梁缓缓而上,沈家请的工匠师傅、泥木作头师傅唱起了《上梁歌》,唱罢,撒了盘中的年糕;再唱《抛梁歌儿》,点燃梁上长串鞭炮,村民们争相抢着梁上抛下来的糖果儿。
到了晚间,沈家办了“上梁酒”,宴请所有亲朋好友和参加建房的人。
大伙儿也在这几天里见到了沈家当家的——沈博远,镇上学堂的先生。
“欢迎大家都到我沈家来!我沈家新屋建成多亏诸位的鼎力帮忙!沈博远在这里谢过诸位!”
“哈哈沈先生客气!”村长笑着接下话头。
“是啊,以后就是一个村儿的了,先生不用客气。”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今日诸位在沈家尽情的吃好喝好!日后免不了叨扰诸位了。”
“先生客气!”“太客气了!”“就是!”
有人在心里嘀咕:读书人说话都这么神神叨叨的么。
柯林硬着头皮端了一杯酒走上前去,“先生,我敬您一杯。我是前些天送家具过来的柯林,不知道这些桌椅,先生可喜欢?”媳妇儿,这差事儿不好做啊,呜呜。
沈博远笑呵呵地喝了酒:“很喜欢,柯兄弟真是好手艺!”
“先生喜欢就好。”
沈博远:“柯兄弟可是有事?”
读书人就是聪明:“是有事,想找先生。”
沈博远:“此时不是个说话的好时机,这里也不是商量事情的好地儿。这样吧,明日我们单独说,可好?”
“谢谢先生,明日我来找您!”柯林喜不自胜。重新坐回酒席上喝酒去了:“来,大郎,咱俩喝一个。好兄弟,好久没一起喝酒了。”
李大郎:“好。”
王大富:“莫厨子真有把刷子,这肉做的真够味儿啊!贼香!”
孙赖子:“就是肉太少了。”
刘大柱:“有的吃就不错啦你还想吃多少啊,来喝一个。”
王大贵:“这么多好吃的还堵不上你们的嘴?你们不吃我可吃了,这块是我的了!”
孙赖子:“哎哎,这块是我的……”
饭毕——
银花谢过李大郎,扶着醉醺醺的柯林回屋。
呕——好家伙!这满身的酒气!
银花拧了一个湿毛巾,“啪”的盖在了柯林的脸上:“今天怎么喝这么多酒?”
柯林装作没看到媳妇儿嫌弃的小眼神:“嘿嘿,今天我告死(诉)你个,嗝,豪(好)消师(息)。”
柯罗在一旁默默竖起大拇指:阿娘真牛!这也听得懂。
“什么好消息?等等,是不是你跟沈先生说了?”
“嗝,还没,不捉(过),我跟他说好,明天去他掐(家)说这件四(事)儿。”
银花淡定的忽略他的口齿不清:“那明天要不要拎点东西去?”
“你皱(就)凳(等)着,嗝,爷的好稍(消)师(息)吧!呼——”
“哎!我还没问完呢!真是的,就这么打上呼了。”银花把毛巾放到脸盆边上,转身给他脱了外衣盖了被。
……“重死了!”
第二日,不管柯林醒没清醒,银花就把他拉了起来。“到先生那边要好好说,把情况问清楚点。”
“知道,我出门了。”
柯林雄赳赳的带着坛咸菜去了沈先生家。
“上次柯兄弟送来的柜子非常精细,香气宜人。内子非常喜欢。谢谢。”
“香樟木质粗犷,不易折断,又自带香气,防虫防蛀。先生喜欢就好。”
“的确是南国佳木。”
“我是个干农活的直肠子。所以。”柯林默默组织一下语言。
“有话不妨直说。”沈博远放下茶杯,看着他。
“先生,我家娃今年九岁,我想送他到学堂上学,只是不知道学堂收不收?如果收的话一年要多少?”
“兄弟是个明白人,孩子上学堂,以后也能有个一技之长,为自己谋算出路。至于一年收多少么,这个数。”沈博远比了个手势。
“这么多!”都抵得上我三个月的工钱了!
“我知道对庄稼人来说,这笔费用也是有些吃力的。”
“是,不怕先生笑话。像我好歹还有个手艺,出去接活多少能挣一点,不然,还真是上不起。”
“这样吧,咱们也算是一个村儿的了,以后免不了会你来我往,我是学堂的夫子,稍稍给你减一点,不过,这事儿不能外传。”
柯林一下子被这惊喜砸昏了头:“先生说的可是真的!”
沈博远拍了拍衣袖:“君子一诺,自当千金。”
“谢谢先生。”柯林急忙站起来向先生鞠了一躬。
“哈哈,柯兄弟客气。不过那香樟柜子,我可是要再订一个,今儿我就是冲着它来的。”
“过几天就给您送来!”
“放心,不会白要你的东西,工钱照付。”
“先生,这怎么能行呢,这自然是送给先生的。”
“哎这可不行,怎么能白要你的东西。传出去我的名声还要不要,恩!”
“都依先生。先生,还是上次的尺寸?”
“那我稍微改改。等会儿,我写给你……你说这个尺寸怎么样?”
“差不多够了,如果是放……”
……
临近中午
“先生,今天打扰了。”
“不留下用个饭再走?”
“不了,娃子他娘在家留了饭的。过几日还要来打扰先生。”
“好。”
柯林告别沈博远回家去。
沈夫人和孩子从里屋出来,看到柯林走了,上前问沈博远:“说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柯林的娃子要上学堂。来找我说的就是这个事儿。”
“他家娃多大了?”
沈博远跟着闺女回屋:“比女儿小几岁。走,今儿有腌菜吃了。”
沈博远夫人笑眯眯地在后头跟着:“那敢情好。”
柯林刚踏进家门,银花就迎了上来:“怎么样?”
柯林闷不吭声的摇摇头。
“怎么,先生真的不肯收罗子吗?”怎么会这样。
上个学堂怎么这么难呢!
柯林看着银花的眉毛都快皱到一处去了,露出浅笑:“收了。”
“你说啥?”
“先生答应收罗子了。”
银花猛地给了柯林一粉拳:“好啊,你骗我。”
“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嘛。”
“太好了,我去收拾东西,给先生送点礼物去。”
“哦对了,先生说了,给咱们稍微减一点那个。”柯林食指磨搓两下中指。
“真的啊!”银花喜上眉梢。
《礼记·少仪》称:“其以乘壶(四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男子15岁入学,入学时须交束脩,以作为付给教师的酬金,束脩为十条干肉,是古时君臣、亲友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
柯罗上的学堂主要是启蒙教育。
“嗯,他说还想要一个柜子,我待会儿就给他做去。你去把咱们的积蓄点点。”
“你可得好好做。太好了!”
“媳妇儿,我办成了这么件大事儿,你是不是该给我点奖赏!”
银花轻啐了一口,不理他,转身回了里屋。
柯林:“……”这是他媳妇儿吗?
他要重振夫纲!
一回头,柯罗正从外面回来。
“罗子,吃完饭过来帮忙,听到吗!”
柯罗被叫的一脸懵。
“哦。”
阿爹这是在哪儿受挫了?火气这么大。
饭桌上,阿娘跟柯罗说了上学堂的事。
“今天你阿爹找沈先生说过了,先生答应收下你,等出了正月,你就去镇上上学。明天一早和你阿爹去拜访先生。”
“啊!”不是吧!
“啊什么!好不容易先生才答应收你的,你要是惹恼先生看我不教训你!听到没!”
“我!”没的玩了?没的玩了!啊!
柯罗感觉自己的头发要开始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