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翻修
不过这次还真让他们撞上了。
正月十七,村长召集了西河村村民。
眼看着来的差不多了:“叫大家伙儿们来呢是这样,我们西河村新来了一户人家,现在暂时住在里正家……”陆村长还没说完,底下已经议论开了。
“咱村子好多年没来新邻居了。”
“就是,不过我之前好像没看到咱村里有生面孔啊。”
“这新来的人家莫不是不在?还是一直不出门?”
“不会是镇上来的小姐吧,不出门的话。”
……
“大伙儿先静静,听我说,这户人家呢以后就住在南边儿陆家的老宅了,我陆家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他们买下了那个老屋子。”
“是这样,这家人呢暂时只有母女二人,当家的还在镇上做房子的交接还有村子的房契,可是咱村子到镇上的山路被雪封了,所以要等雪化了才过来。当然这也是我们之前说好的,也考虑到会下大雪。所以过年大伙儿可能没见到他们。”
“哦,那就不用建新屋了。”
“那今天叫我们来是?”
“我们想啊,既然不用建屋子,那就请大伙儿帮忙一起把老屋拾掇拾掇,墙壁补补,不过梁还是要上的,一些规矩什么的都不能少。这不是农闲期你们看家里有没有腾的出手的,来帮个忙,当然大伙儿不是白干的肯定会给大伙儿工钱,这个我保证。哦还有干活时后院也要帮忙做做饭什么的,谁家婆娘愿意来?”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们兄弟俩来,正好在家闲着呢,地里也没什么活。”
“对对,我也来,还有我家媳妇儿。娃子有他奶带呢。”
“还有我,就当赚个小钱。”
“就是,这大雪天儿路不好走,在村子里干活最好不过,还有工钱包午饭的,还是村长好啊有活都想着我们。”
“我也来!”
“还有我还有我张大喜儿!”
“王大贵!王大富!记得写上啊!”
“好好好!一个一个来,陆扬拿纸笔记下各位叔叔婶婶,千万别写错了。回头照这个名单子算工钱的。”
人群中传来突兀的清脆童声:“知道了阿爹,妹妹和我一起看着呢。”
“陆家扬子真懂事啊还会写字儿!”
“人家娃子去年一直在镇上学堂上学呢,先生都夸他呢。扬子给叔记上。”
“好嘞,李叔。”
“还有你李婶儿呢……”
……
“我正好去找村长说上次的事儿,看到大伙儿都在他家,说的是那修老宅的事儿,我想着反正在家没事儿也报了个名儿。”
“我如果去,就能在后院打听打听。”
“你去的话,罗子一个人在家你放心?他又不喜欢在他阿奶那,再说阿奶岁数也大了,带不动他。”难道让老人家做饭给罗子吃?村里人要笑话的。
“恩,我就在家,帮你看看做好的东西有没有哪里不对的。”
“没事儿,早晚会知道的,也不急在这两天。哦,明天我就去南边干活儿,午饭不回来吃了。”
正月十八,宜:祭祀、破屋坏垣,忌:理发、治病,天干属火、地支属土、纳音属水……九星六白……
简单来说就是动屋子的黄道吉日。
最后李村长找了大概十来户人家帮忙,修补破漏的屋顶、给墙壁抹上土泥、换上新的窗纸,最后计划在主屋旁又搭了一个木屋子当杂物间儿。
修建屋子进行的非常顺利,老天爷很是给力。
不过……
又是一天傍晚,大伙儿在村长家干完活准备散了。
刘大柱扛着锤头:“我说王大富啊,你家两闺女都嫁出去了,怎么着,就你们两口子在家脸对脸的。”
孙赖子:“不然呢?我说刘大柱啊,你这么问他是想他说出什么别的来吗?哈哈。”
刘大柱:“刘赖子我又没问你。”
孙赖子:“人家媳妇儿还是挺俏的,不像我家那个黄脸婆,唉,当初怎么就娶了个母夜叉啊。”
刘大柱:“你小心叫你家的那个听到!”
孙赖子:“听到就听到,老子才是当家的。”
刘大柱:“你就吹吧!”谁不知道你刘赖子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不过,这样的媳妇儿,我也消受不起。想想都起鸡皮疙瘩。“哎王大富,今年过年,你两个女婿都孝敬你啥好东西了?”
王大富:“不是我吹牛,我这两个女婿都是顶顶孝顺的,过年节礼早早的就送来了。当年俺老爷子的眼光真真准啊!”不得不说镇上的酒就是香!劲儿足!
刘大柱:“你啊叫他们来陪你住几天呗,女婿们陪老丈人喝一盅!享享福。”
王大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老回娘家算个什么事。”
刘大柱:“偶尔也来看看你们俩老的。哎你家大贵怎么看上去没精打采的?碰上啥不顺心的事儿了?”
孙赖子:“我说大柱子你咋那么多话,问这问你问个没完,啰嗦的跟个婆娘似的。”
刘大柱:“哎刘赖子,你是不是还记着上次摸牌时我赢你的那两钱?今天跟吃火药似的一直刺我!”
孙赖子:“嘿,我就刺你怎么着!”
刘大柱:“你个大老爷们至于么,心跟那婆娘的针眼儿似的。”
孙赖子:“嘿,你过来!咱比划比划!今天非把你喝趴下,你醒着老子就不姓孙!”
刘大柱:“你丫的老子怕你啊!来来!咱哥儿去俺家喝一个!你跟我姓你家娃呢?你婆娘非杀了你不可!”
孙赖子:“你别扯东扯西!”
王大富:“……”这俩就这么走啦?也对反正今儿村长这儿活儿也干完了:“大贵,你怎么了?”
王大贵:“大哥你有两个好女婿!”
王大富:“怎么,张家姑爷不好?我看他过年可是送了不少东西给你啊。”
王大贵:“我是其次,他只要对菊儿好就行了……”
王大富:“你是不是听到了些什么?”
王大贵:“……”
王大富:“是不是回门那时候?他奶奶的!那几个婆子吃饱了没事干啊!一天到晚叽叽歪歪别人家的事儿!”
王大贵:“唉……”
王大富:“当时就不该那么急!一下就应了!也没和周婆子多打听打听。”周婆子是这里出了名的媒婆,小半个村儿都是她介绍拉线的。
王大贵:“……现在说这个为时已晚。”
王大富:“你们啊,就是看人家那聘礼多!我说老二,你不能啥事儿都听你婆娘的!”王二家的就是个不讲理的刺头儿,还惯爱争些蝇头小利的,爱掐尖儿。
王大贵:“我心里清楚,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古人诚不欺我!”
王大贵:“……”听不懂。我也懒得劝了。
另一边——
刘大柱:“我说你急匆匆把我拉走干什么,是不是你婆娘平日里不给你喝酒啊这么猴急?”
孙赖子:“嘿,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上次周家的婆娘去镇上买东西,结果啊看到张家姑爷和菊姐儿在铺子里争论,差点吵起来了!”
刘大柱:“这事儿大伙儿都知道?”天,我这是落伍了吗!
孙赖子:“就你还傻乎乎的当着人家的面问!”
刘大柱:“……”娃他娘怎么不告诉我!
孙赖子:“我说孙赖子,你是不是该敬我一杯啊?”
刘大柱:“……”还真该!
刘大柱:“……这两口子吵架不也挺正常的么?”不过,王二家的菊姐不是才成婚没多久么?
孙赖子:“两口子才成婚不到三个月!吵架正常吗?我说你是从深山野林里出来的吧?咋什么都不知道!”
刘大柱:“……”得!我的错!
孙赖子:“你别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回去问你婆娘去。”
刘大柱:“……”喂!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什么都没说!
孙赖子:“走,去俺家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