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感怀(平水韵)
几案历书翻冷暖,流光指上数悲欢。
断鸿声里秋将尽,落叶枝头梦已残。
把酒红尘空自饮,横琴俗世向谁弹。
阑干十二闲拍遍,始信人生行路难。
注:本诗入声字有:俗、十、二、拍。
仄起格式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悟禅(中华新韵)
勘破浮沉梦未空,禅心一念百劫中。
赊来十万菩提子,串做梵铃邀月听。
注:本诗新韵,不存在入声字
仄起首句入韵前面已有,此不赘述。
PS:下面简述一下拗、救。
近体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其实也不全对,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必须要论一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要是用了仄声就“犯孤平”了,孤平,就是整个句子除了韵脚没有相连的两个平声字,是诗之大忌。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拗”了怎么办?那就五言第三、七言第五字用平声“救”一下好了。比如我那句:“串做梵铃邀月听”。梵,仄声,“邀”的位置原该仄声的,用了平声。改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叫本句拗救。
还有;“阑干十二闲拍遍,始信人生行路难。”这句,“拍”入声字,仄音,属于“大拗”,这种本句不能拗救,只能下一句第五字用平声“行”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