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徐甲其人
房子收拾一新,终于完工,大伙恋恋不舍的告辞,李私携家人相送,殷勤致意,纷纷揖谢。众人散去,徐甲也去了。琴儿站在那里,心头如撞鹿一般,才要说话,却又脸红。只是一路的望着。
一日午间,徐甲收工回宿处,走在路上,天气炎热,四外几无行人。正行走间,路旁一棵古槐后闪出一人,轻声相呼:“哥,你还记得我吗?”徐甲近前,原来是琴儿。琴儿身着新缝绣裙,外罩薄衫,粉颈颀长,手似柔荑,于袖中摸出一方细缣,轻声相问:“我想送与你,天气热呢,你干活累了,也好擦擦汗。”徐甲接过来,却不会说话:“多谢姑娘,我这人不爱出汗。”琴儿也不嗔怪,望着徐甲:“徐甲哥,你家是那里的呀?”徐甲茫然,装模做样地往四野里望,豪爽地说道:“我哪里都可以为家。”喜的琴儿险些蹦了起来,就要问徐甲将来能否住到她家里去。女孩儿终是矜持,腼腆,低下头问徐甲:“哥,我想陪你走一走。”
徐甲盯着琴儿的一双俏目,问道:“琴儿!我有个问题需要向你验证,你是不是爱上我了?”琴儿仰脸看着自己的心上人,使劲的点了点头,算是回答,对于女孩子已经是很不易了,徐甲还是不依不饶的问:“你要回答我,是不是爱上我了?”琴儿委屈的心里难受,终于把持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双手捧着脸边哭边诉:“你真傻~你看不出来啊~你要让人家羞死呀,那天一见到你,我~~我就爱上你了~~呜~~呜。”徐甲明白了,自己终于遭遇爱情了,下一步应该答应对方的请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礼貌。于是抓过琴儿的手,迈步就走。香腮热泪一塌糊涂中的琴儿窘的粉面通红,想把手抽出来,却挣脱不开这徐甲的手力,好在周围无人,也就让他抓着吧,心里是又羞愧又激动又兴奋又紧张。徐甲也在紧张的思考,他没有情爱经验,但内容多少知道一些,在已然确定了琴儿要和自己恋爱之后,他在快速的算计与琴儿恋爱的结果,其它未暇顾及,最先给出的结果是,他怎么和琴儿吃饭呢?这是个很麻烦的现实问题。再就是还有一个结果,他注定是要和老子分手了。不过,和老子分手,老子曾经答应自己的工钱也就可以结算了,结算了工钱对自己是很有利的,老子也就不再约束自己了。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个和老子分离的理由,最充分的理由就是:我要结婚。
走着走着,眼前一条弯弯曲曲的不宽的小河,由北向南流淌而去,对岸,高低不平的河坡布满了芦苇,杂草,野花,疏疏密密的白杨绿柳掩映交翠,知了正不知疲倦的酣唱着,几支黄鹂扑楞楞飞过来落在柳枝间,叫了两声又飞向别处去了。琴儿喜欢这里,这是她和小伙伴们经常来游耍的地方,乐园一般。琴儿示意要淌水过去,徐甲也愿意,来到河边,琴儿小心的要敛住裙子,以免弄湿,徐甲说:“不必如此麻烦,看我的。”有意要在琴儿面前卖弄本事,伸手就将琴儿抱起,退后两步,一个助跑,生生的跃过河去,立在对岸。琴儿在他怀里犹自心惊,及到落下地来,咯咯的笑个不止,拉住徐甲的手就往林子中钻去。
琴儿与徐甲此后便时时幽会,两人或往林子里,或在河边,只无人处便好。琴儿或嗔或喜,或恼或顽,徐甲一概接受,让着琴儿。二人瞒住旁人,享受着快乐。琴儿却不胡涂,姑娘家最宝贵的东西,她可没放松,徐甲更不强求,也算规矩。
老子书已写定,但尚未交于尹喜。他也在犹豫,将这书传与尹喜,妥还是不妥?传授一法,耳提面命最得要领,自己与尹喜相识以来,颇感欣慰,假以时日,其人定有所成,这也是日日接触,音容神态往返之间,可以相互领悟心志,传道之事多赖此途,尹喜之后也是如此,虽然缓慢,但少有偏险。一旦成书,便成定谳。。。习者未必能领会深意,或参以歧解。更有卖弄自负之辈,挟带私计,恃道欺人,匡理就己,断章取义,惑人祸事。如此,自己可就大罪难逃了,一念到此,老子不由得苦笑。但为道之事,不必执于一端,其本乃是流动不拘,包容不一,自己已然应许之事,岂能违命。唯书中所言与内心深会与道之真象三者之间的距离,自然难以逾越,只能依个人玄览几识的遭遇际会了。好在道本自然存在,不是靠谁挖掘出来的,没有我这书,道也不能废之。老子左顾右盼之后,终于释然,于屋中伸拳踢腿,舒筋动骨,引念会意,流气周神。好不自在。
心中一轻松,复又惦记大青牛了,老子来到院里,于牛棚中引出青牛,对青牛言:“老伙计,随我散散心去。待天一凉快,咱们还得上路呢。”青牛沉静不语,只把尾巴摆了两摆,随着老子默默而去,看这气度,雍容过于老子。
老子每日闲暇后,便与青牛或远或近的行走,也于闾巷市肆间与人攀谈风俗地理,更于阡陌之中帮农人刈草割麦,参习农事。田野萋萋,山河历历,虽然不免汗流浃背,可心里清净。
这一日,老子乘青牛行至黄河岸边,河水滔滔东去,微风习习南来,心中触动,放青牛自去,自己于岸边地势稍高处,乱蒿败葛间择地而坐,望着河水,陷入了沉思中。良久,老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情已不能自禁,泪眼模糊中,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陈国,那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依稀就在眼前。忆起了年轻时与邻家少女结伴同游,在水边嬉戏,打闹,在树林中追逐,捉迷藏。那女娃子摘了野果逗他:“你吃了吧,很甜的。”他傻乎乎的就往嘴里送,谁知那滋味是又酸又涩,但是在他的心里是又甜又香,他望着女娃子红扑扑的小脸,抑制不住冲动,上前报复了一个重重的吻~~~~~这一切,已经太遥远了,景象虽已模糊,刻骨铭心的却是那初始,深情的爱。心底深处的眷恋,偶尔激发,便如翻江倒海般无法止息。发妻已去,故国无存,嗟余一人,徘徊万邦。老子一番涕泣后,以袖拭面,左右看看,复归常态。人之真情,于无人处知。他这一路走来,历尽崎岖坎坷,往后,还不知要遇到多少艰难险阻,而这一切,似乎就是他生命中的必然,无法回避,只有接受。“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累呵!如无所归”写来轻松,快意,背后又是多少无奈与踌躇,辛酸与凄凉,执着与放弃,郁积成志。热泪汇入土中,心情顿觉舒畅,老子站起身来,转过身欲寻青牛,却发现青牛已在其身后安卧多时了。
老子与青牛原路返回,天色将晚,却还炎热,口中甚是干渴,见路边酒肆,欲讨碗水喝,遂将青牛栓在桩子上,走入去,坐下。客人多是远近乡邻,经常借着酒肆中围聚,谈天说地,家长里短,闲话而已。其时禁酿私酒,以保人口足食,但多有犯禁者为之,以牟利。酒家亦于风声紧时,只贾与熟识之客,不敢大意。老子要水喝有,要酒没有。老子边喝水边环视周围,人情世道,国政邦交,多沉淀在这里,大有意趣。人家多是相识,聚坐欢谈,好不惬意。但老子之外,还有一人,独坐,喝水,无酒。老子无意中看过去,那人却忙低头下去,似在找寻自己的随带之物,复将斗笠戴上,有意无意的压低前脸,与酒家辞谢而去。老子感觉有些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