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杨朱
老子问候之人乃是这四人中为首者,一听招呼,不由得放下眼光来寻,一寻不打紧,趋前便拜,口称“先生”,复回首对着身后跟着的三人吩咐:“快来拜过老先生,这就是为师曾向你们说起过的伯阳先生,你众人行谒长者礼。”身后几个弟子忙跪下,伏身,拱手,叩首,口称:老人家在上,请受小子敬拜,恭祝身体安康!老子立起身来,伸手虚迎:“小子免礼,随意。”转向杨朱:“朱,前坐,如何来到此地?”
这被称做杨朱之人,四十余龄,乃是河东魏人,自幼聪颖,悟性非常,长大后,出国游学,多所经历。慕周公之为人,以至鲁,潜心儒家之学,习六艺之术,遂有了经邦济世的志向。几个随从弟子,一名辛犊子,也是魏国人,跟随多年了,善御车之术,有股子蛮力。另二人,一名孟孙阳,一名孟孙卓,孟孙阳为兄,一副文弱之表,却性好习武,弟孟孙卓,五大三粗,性却喜文,旁人不明就里,多有怀疑。这二人乃是杨朱在鲁国时,借宿于其家,其父与杨朱相晤后,大为折服,遂以二子相托,冀望于将来出人头地,与祖宗脸上有光。
杨朱近到老子案前,侧手坐下,回老子问话:“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先生,真是幸会啊,我携几位不教弟子准备南下楚国,闻说楚国与吴国交战,吴国军队已经越过大别山,先生您不会也是到楚国去吧?”他回了老子的问话,又加问了老子一句,语气中似有期盼。老子没有回答他的话,只盯住了他的眼睛又问了一句话:“你准备助楚击吴?”杨朱一听老子发问不但深窥其志,更有知己之情,禁不住将心中寄寓徐徐展开“先生!小子虽不才,但眼见得周室衰微,天下无道。诸侯相征,水火不已,诗曰:‘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人民不堪其苦之甚,我欲帮助楚国击退吴国兵马,然后分别游说楚王与吴越之君,晓以‘诗书’之义,‘礼乐’之用,化蛮夷之俗,通中国之志,如此,待南方安定无事,再西入秦,以考秦国之政,使其联楚助周,复礼天子,海内晏安可待,我单骑轻车以归国,朝游暮饮,大慰我平生所学了。”他这一番话,听的身后的三位弟子频频点头,禁不住低声附和。其时老子屏息端坐,意守丹田,注目游神,化近为远。只用两只大耳朵夸张的暴露在人前,说话的人看他神态,以为声声入了他的心里,实际上老子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待杨朱说完,褒奖了一句“如此甚好。”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凉爽的晚风吹拂着初夏的村野,远处一头老牛由人牵着慢慢走来,更远处,依稀的几个牧童与牛羊的身影,河水中一片金黄色的霞波。自从秦楚齐晋等国于鲁襄公二十七年,楚康王十四年,在宋国会盟休兵之后,中原地区获得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难遇的和平。而在南方,楚国与吴国之间,却是征战不休。
天色已晚,众人纷纷回房间歇息,老子起身与徐甲向歇宿处,杨朱在后紧随,欲将老子恭送到房间以尽礼,谁知到了宿处一看,老子与徐甲却是将就在大通铺上,铺上已经卧倒几个莽夫醉汉。这大通铺乃是土坯垒就,覆泥为榻,上边铺些干草,倚墙跨柱,简陋的很,只为这来往的寒酸客人备个遮风挡雨的所在,将息一晚而已。这杨朱一看,哪里肯让老子住在这里,将已然爬上炕的老子生拉硬拽的又给请了下来,吩咐弟子,把老子与徐甲的行李搬到自己房间里去,命弟子们搬到这里将就一晚,然后扶着老子去了。店家给杨朱备下的这房间的确干净舒适多了,杨朱亲自为老子整理好被褥,打好洗脚水,这是把徐甲的活计都给做了,伺候的老子躺下,道了晚安,这才退下与徐甲各自睡下不表。
晨曦微露,第一个醒来的却是徐甲,只扒着窗户往外望,似在寻找日头,天色尚早,日影还薄,杨朱看着他一副眼巴巴的样子,忍不住想笑。老子也早已醒来,却未起身,眼睛凝视着房梁,待徐甲那里复又动身有了声响才开言:“小徐,去看看牛,店家喂了没有?”
门外,客人们三三两两的已经开始忙碌,准备启程,有担行李的,有套车的,有张罗路上备粮的,徐甲也将青牛牵到当街,把一应物件扎束好,绑缚在牛背上,少不了的是釜甑火石,蓑衣皮袄,钝斧锈弓等等,扔了也无人要,上路却离不开的宝贝东西。那一边,杨朱的弟子辛犊子,孟孙阳,孟孙卓也在往车上装行旅之物,更将几大捆竹册木简重重的抬上车去,小心的安置好。
老子与杨朱一前一后走出门来,适才杨朱待老子起床,问安服侍之余闻得老子是欲往函谷关,遂决计先送老子一程,一来尽少长之礼,二来久未遇老子,心里也有些舍不得。吩咐三位弟子:“我准备亲自驾车送先生一程,你们几个人驾一辆车随后,委屈徐甲也和你们同乘。”老子推托不过,只得上车。几位弟子并徐甲上了后面一辆车,青牛在后引着,脆鞭一响,与店家别过,乱哄哄中客人们纷纷上路,免不了你揖我拜,互道珍重,一番热闹过后,河湾波静,村柳枝垂。
杨朱乃是精通六艺之人,这御车之术是其中之一,平时携弟子出游,多是辛犊子为他驾车,他不过点拨些要领而已,此刻得了机会亲自驾车,不免得意,要将这好本领着实的显露一番。只见他神飞目扬,口中振振有辞,呼喝之间,勒控自如,鞭笞之际,进退有据,左右趋避,无不中意,老子坐于其后,倒也优游自在,这坐专车的感觉果然美妙。不禁回想起来上次坐车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那还是他在洛阳给周朝廷的图书馆当差,一次回家急事探亲,向别人舍脸相求借的车子,回到家还受了老伴一顿奚落,忆及旧事,心中感慨良多。
这杨朱御术果然高明,任这路途如何坎坷变化,也使得这车随人意,马尽人情,乘车之人一些儿不觉颠簸吃力,老子坐得稳固,再者微风和煦,碧野柔怀,竟然困意袭来,浅浅的来了个回笼觉。车中老子昏昏而西,背后一轮红日从东方天际冉冉升起,彩霞如阵,彤云若飞,浩浩荡荡,排闼而来。
后面徐甲与辛犊子等人同乘一车,前面孟孙阳为御,这徐甲的身量在地上不显,一到了车中就显得占地方,三人你跻我隘,大不自在,末了辛犊子把孟孙阳换下来,他去驾车,后面才稍微感觉好些。可是这青牛跟不上马车的速度,在后面犟劲发脾气,四个人只能跑一程,等一程,侯着青牛,渐渐的与前面老子的车拉下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