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渊正犹疑间,朱二爷内力已翻滚而至。
柳承渊想起《阴符真经》中的“天发杀机,移星易宿;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几句内功心法,遂不避让,也不格挡,胸前门户大开。
朱二爷以为柳承渊不会武功,正欲撤去内力,突觉柳承渊胸口肌肉嗖地向内一缩,内力竟被他这招“移星易宿”引得几乎跌了一个踉跄。
朱二爷大吃一惊,忙向后跃开,心想这小子年纪轻轻,武功却如此高深,不知是甚来路,便转头问钱雨:“我说大小姐,你是何时认识的这个混小子?也不知是甚来路?是敌是友?”
“朱师叔,他叫柳承渊,是达观子的弟子,那年我被歹人偷了钱袋,还是他出手相助要回钱袋呢。” 钱雨忙过来解释。
朱二爷收回算盘,扒拉了两下算子,慢慢道:“原来是达观子的高徒,幸会幸会!江湖上盛传达观子曾遇骊山老母指点,武功在当今武林已数一数二,武林人士对达观子的人品更是交口称赞。怪不得柳兄弟年纪轻轻,武功竟已如此高强,佩服佩服!”
柳承渊赶快解释道:“达观子前辈并未收晚辈为徒,只是幸得他传授了些呼吸吐纳之法,在下适才所使的,都不过是小巧功夫,莫不是朱二爷刚才及时收回了内力,在下的肋骨恐怕已被朱二爷如大海波浪般翻滚的内力震断了几根了,朱二爷手下留情,在下甚是感激。”
朱二爷听柳承渊如此谦虚,心下大悦,乐呵呵地对钱雨笑道:“他既是大小姐的朋友,我也就不阻拦了,只不过男女有别,大小姐还是注意些,何况大小姐是有……”
没等朱二爷说完,钱雨就打断他道:“知道了,知道了,侄女自有分寸,朱师叔勿虑。这会子咱们去参加武林大会,路上艰险,柳大哥武功高强,奴家私心想着不如邀他一同前往,既可解闷,又可沿路保护我,定然是极好的!朱师叔您说可好?”
“不行!临行前,你爷爷和你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好好看着你,不准你胡闹。要是让他们知道了,又该数落我了。这就好比是亏本的买卖,你朱师叔我一向是不做的。” 朱二爷转笑为怒。
钱雨笑嘻嘻地道:“这可是赚钱的买卖,亏不了!倘若朱师叔不让柳大哥随行的话,侄女就将朱师叔前几日去喝花酒的事告诉婶婶,朱师叔您看这笔买卖您要不要跟侄女做啊?”
“别别别,千万别跟你婶婶乱说,况且师叔我那日是去谈生意,不是去喝花酒,人家约在那种地方,我这不是也没办法嘛,应酬总要去的。”朱二爷急得掏出汗巾擦了擦汗,然后说:“行吧行吧,就让柳兄弟随行吧。若是你爷爷和爹爹知道了,就说柳兄弟是我们雇的临工好了。”
钱雨邀柳承渊一同到钱柜坊襄阳分号大堂入座,分号掌柜殷勤地端茶倒水。
钱雨问柳承渊为何会在襄阳,柳承渊把赴京参加武试、无一人及第之事细细说与钱雨听,钱雨听后蹙眉长叹。
柳承渊接着道:“此次参加复试时,我还遇到大诗人杜甫了呢,他初试时本就以通‘诗词歌赋’此艺而进入复试,然而由于李林甫蒙蔽圣听,复试时以诗书策论为题,杜甫亦未能及第,更何况我等以武艺进入复试者。”
钱雨叹道:“柳大哥此次未能及第,真是报国无门啊。”
柳承渊道:“除了杜甫外,我还结识了一名青年才俊,名叫杨牧之。昔日其父甚得宋相(宋璟)喜爱,宋相以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可惜宋相已殁,如今李林甫任人唯亲,可悲,可叹!”
原来宋璟曾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李旦和太子李隆基问宋璟朝廷应当如何选人用人。
宋璟回答,历朝历代用人制度经历了汉朝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已日臻完善,但是中宗时期任人唯亲、论资排辈之情皆为弊政,认为当以 “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之原则选人用人。并且给睿宗和太子呈上了金陵才子杨氏(杨牧之父亲)的策论: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亲贤臣远小人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倾颓也。人君能举直而置之枉之上,不仅直者服,即枉者亦服。故夫子他日又曰:能使枉者直。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公输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齐桓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故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
释法治而就心治,虽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臆度,奚仲不能成一轮。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
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与管以受职,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矣。
于是朝廷开始选用忠正贤良之士,赏罚分明皆依唐律,走后门拉关系说情者皆不得施行,朝廷内外咸称又恢复了贞观之治。
说到李林甫大权在握,眼下正有一事。
玄宗一向禁止图谶之说,李淳风、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被列为禁书,可百姓总是有好奇之心,越是被禁的书,越是会吸引人前去探个究竟。
近来坊间盛传一个名叫史敬忠的道士获得了《推背图》,并称其中的第五象就要应验了,天下将乱。《推背图》谶曰:
杨花飞,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平安。
民间亦有人据《推背图》编出童谣歌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推背图》中另有一幅图画,画中一名女子倒地,女子旁边有一个马鞍和一部史书(如图示)。
坊间的传闻不久便传到了玄宗和朝堂大臣的耳中,李林甫趁机向玄宗进谗:“朝中大臣多与史敬忠交厚者,臣请陛下彻查,以绝流言!”
太子李亨素来不喜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与林甫多有罅隙。李林甫想利用此次机会剪除太子的羽翼,便命左骁骑兵曹柳勣诬告太子东宫属官赞善大夫杜有邻妄言图谶并与太子交结,欲图大事。杜有邻的女儿乃太子良娣(位次在太子妃之下)。
李林甫命京兆士曹吉温和监察御史罗希奭一同审理此案,他俩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号称“罗钳吉网”。
吉温将柳勣、杜有邻等人都下了御史台大狱严刑拷问,为了杀人灭口,竟将原告柳勣也一同杖毙,并陈尸大理寺,妻儿流放,朝廷内外震惊。太子不得已,只好将杜良娣贬为庶人,逐出东宫。
李林甫虽权倾朝野,但户部侍郎杨慎矜却不肯依附林甫。户部掌握天下钱粮、赋税、俸饷,李林甫早就盯着这个位子,苦于找不到机会安插自己人坐这个位子。
李林甫听说杨慎矜与史敬忠交厚,大喜,便唆使御史中丞王鉷散布流言称杨慎矜自侍是隋炀帝杨广的玄孙,与史敬忠勾结,私藏《推背图》,妄称图谶意图反唐复隋。
玄宗大怒,将杨慎矜关押在尚书省。令殿中侍御史卢铉收太府少卿张瑄于会昌驿,关押审问,张瑄不肯回答。
卢铉严刑拷打审问无果,命小吏枷锁张瑄,用手拉住脚,将木头按在双脚之间,打击枷柄向前,拉长张瑄的身体数尺,腰细得快要断绝,眼鼻都流出了血,称之为“驴驹拔撅”,张瑄始终不肯答。
李林甫又派卢铉与御史崔器入城搜查杨慎矜的住宅,并无所获。卢璇又拷打其小妾韩珠团,小妾亦不肯承认,卢铉便从袖中取出谶书放入杨慎矜的衣柜中,又让人搜查衣柜,搜出了《推背图》。
至会昌,卢铉取出《推背图》以示杨慎矜。杨慎矜仰头长叹:“吾不蓄谶书,此何从在吾家哉!吾应死而已”。遂赐杨慎矜自尽,妻儿皆流放岭南。
李林甫屡起大狱,又设推事院于长安。推事院为武则天首创,负责监察百官、侦缉情报、暗杀、刑讯,武则天在位时令百官闻风丧胆的酷吏周兴、来俊臣便是推事院执事,武则天薨逝后推事院已随之撤销。如今李林甫又重开推事院,百官无不惊栗。
由于杨贵妃的表兄杨钊可以随时出入宫禁,李林甫便笼络于他,将其升为御史。事有稍涉太子的,李林甫都命杨钊弹劾或者趁进宫的机会在李隆基面前诋毁太子。
所幸太子仁孝谨静,朝中大臣多有保者。张垍、高力士等常设法保护,李泌和杨牧之亦暗中为太子出谋划策,故李林甫终究未能扳倒太子。
不言杨牧之暗中为太子出谋划策,且说第二日柳承渊和钱雨一路有说有笑的跟着朱二爷启程前往太行山庄了。
朱二爷、钱雨、柳承渊一行饥餐渴饮、晓行暮宿,已来到太行山庄山下。走不多时,路上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好不热闹,彩棚上竖着各大门派的旗号。
欲知太行山武林大会盛况,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