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加强军队中央集权的建设及失败——组建
书名:近代、古代与时政故事系列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7748字 发布时间:2021-06-22

武卫军各军、北洋水师和荣禄的最后结局

武卫中军成军最晚,于光绪二十五年五月二十日成立,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战中溃散,二十六年十月便被分拨给晋甘鲁三省,前后存在时间仅一年两个月。

武卫后军在北京保卫战中作战英勇伤亡惨重,董福祥的最英勇部下刚八与马福禄双双战死殉国。董福祥撤出京师后,在良乡见到荣禄,即可奉命率领中后两路骑兵一部追赶慈禧护送到太原行在。所统马步各营在在八月十九日左右全部退往获鹿、井陉和固关一带,仍归董福祥节制。董福祥曾建议所部调往太原附近重新补充整顿,清政府以防务吃紧为由,让他轮番调动,不可全部撤回,命令下给荣禄与董福祥两人。因为董福祥的忠勇,慈禧对甘军十分关照,九月二十八日上谕让其重新招募到二十五营,并兼统中军马队两营。十月一日,董福祥上奏已编练成二十个营,分别有三个总兵张行志、姚旺、何得彪与一个副将马福寿统率,另外五个营不再招募以节省军饷,全军开往潼关一带,扼守陕西门户。因为董福祥在义和团一事中同情支持义和团,并公开进攻使馆,与端王载漪过从甚密,有端一董二之说,八国联军和奕劻、李鸿章、袁世凯都要求严办董福祥。但慈禧对董福祥竭力庇护,先行革职,但不被接受,然后继续周旋。董福祥不能严惩的主要原因在于董福祥及其所部在陕甘一带威望甚重,为回汉两族所倾服,一旦处置失当,陕甘两省必然大乱。董福祥所部二十二营旗在潼关隐蔽了长达九个月后,到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日,才由陕甘总督松蕃裁并成八个营,甘肃驻五个营归甘肃河州镇总兵姚旺统领,其余三个营驻扎陕西由甘肃西宁镇总兵张行志接管。董福祥率亲军两个营回到固原老家,仍以提督自居。张行志后肃清匪患升任固原提督,长官与部下同为固原提督,却也相处融洽。光绪三十三年八月有人上奏称董福祥“坐拥厚资,颇储利器”,令陕甘总督升允妥筹办理,升允调查后上奏称“”董福祥储械无多,虽拥厚资,既不乐输,未便相强”。次年二月董福祥报销银两,朝命赏董福祥枪械,由升允酌量拨付。同年四月一日董福祥因病去世,年68。其子董恭报销白银40万两,上谕开复董福祥处分,所报效40万两一半用于新政,一半备宁夏旗垦之用。军械据称有1600余支枪械,交军械处存记。董福祥这支汉回混合部队吃撑西北,经董福祥开创,又由张行志、马安良等薪火相传,在民国时代演变为赫赫有名的西北三马。董福祥也是少有的能在八国联军要求的罪大恶极的人中得以逃脱还安度余生的人。

武卫前军是武卫军中最悲惨的,战斗最猛也结局最惨。在天津作战中该部已经伤亡惨重。聂士成战死后,诏命前军交由马玉昆统率,原有将领多不服马玉昆。天津陷落后,右路统领姚良才部大多溃散,姚良才也阵亡;后路胡殿甲部在天津之战中表现最好,不服马玉昆,自率残部五营返回芦台;左路杨慕时部更换统领,聂士成活着时候命苏绪谟接管,聂士成死后,马玉昆奏请淮军的范天贵接管,范接管后带往北仓仓促应战,后去定兴一带剿匪;中路冯义和部七营留守芦台未动;前路周鼎臣与马队邢长春部一直跟随马玉昆。周鼎臣在杨村之战阵亡后,前路无帅,马玉昆奏请由马金叙接管。前军将领对马不服,马与聂生前也有微词,故而前军一路多有溃散。七月十七日,督办军务处令在天津的前军十七营残部归属马玉昆,在芦台留守的十三营暂时归冯义和接管,胡殿甲为帮统,单独分立。马金叙为淮军宿将,在山东剿匪得罪权贵,后被革职,袁世凯奏报后留右军先锋队效力。天津战事紧急时候,马玉昆奏调接管前军余部,随马玉昆转移到雁门关一带。在山西期间,因山路崎岖,将五营马队中的一营马队与左军互换为一营步兵。该部在山西两年十一个月,到光绪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奉命返回直隶,归袁世凯差遣。马金叙返回后,袁世凯念及与聂士成部淮军旧情,改为直隶淮军先锋队,归张勋统率。马金叙在袁世凯安排下,同年九月十八日,任江苏淮阳镇总兵,辛亥时候任河南南阳镇总兵,与毅军赵倜和陆军第六镇十二协的周符麟部驻守洛阳潼关一带,扼守门户,避免陕军进攻河南。

留守芦台的武卫前军主要是三部分,一是冯义和所统中路军,步兵六营炮兵一营以及工程队,约四千人;胡殿甲部后路军,步炮兵五营,在天津之战中损失惨重,约两千人;冯义和收容的前右两路及马队残部,约三个营一千五百人。芦台所部军火粮草暂时不缺,但严重缺军饷。芦台失守后,胡殿甲与汪声玲率军退往丰台,后转新安镇,再转移到遵化与冯义和部会和,在该地剿匪维持治安,颇有功劳,但此时粮饷已断,无法维持。曾向在丰润县养病的广东合浦知县杨生春借银一万两,但杯水车薪。十月五日,汪声玲密赴北京求见李鸿章,十四日见到李鸿章告知实情,李鸿章面允,只留马步七营准发三万两。十月十四、十六日夜,胡殿甲部在霍各庄溃散三千余人,带走快炮两门快枪两千余支,向古北口窜去。胡殿甲被革职后再无踪影,冯义和被摘顶留任,剩余部队归朱鸣安接管,仍归冯义和统率。此支参军被联军所迫,东退平谷线,再经过峪口镇渡河过杨山到穆家峪。一路溃散,冯部决意出关躲避,月底被记名总兵郭学海接管,改编为直隶淮军毅字步兵四营,炮兵两营,马队一营二哨。冯义和改任武卫左军总理营务处,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在袁世凯关照下,赴广东南韶连镇任总兵。胡部溃散后,残兵两千多人,在无可奈何下,经口外草地于十二月底进入山西丰镇。锡良、宋庆与马玉昆原打算弹压后留下三个营归,后奉命押送至平定州界,遣散1406人,收其军械。前军其他将领人员,营务处的张连芬先任天津道,袁世凯后调其人山东兖沂道,再任盐运使,因吸食鸦片无所作为。左路杨慕时因为剿匪革职,却因祸得福,在京三次上书李鸿章,诉说前军的一路遭遇,在李鸿章支持下重返淮军,后任署理江北提督。马队的邢长春在周馥安排下,进入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先锋队,署理山东兖州镇总兵,负责训练右翼马步军。聂士成的中军王怀庆则在袁世凯提携下返回直隶,一路高升,民国时候任陆军13师师长,北京卫戍司令。守护东局子负重伤的潘金山后随冯义和,改编后交郭学海,郭学海死后代统其部,任通州协副将。

武卫左军在马玉昆统率下保慈禧、光绪西逃。进入山西后,留驻山西两个月内,紧急裁汰补充,因为宋庆、马玉昆忠勇可嘉,9.17赏该部银一万两。10.28上奏道左军与归属的前军部队及在天津招募的三个营,此时一共步兵23营炮兵4营骑兵7营1哨,共34营1哨15700人,成为战时最大的一支部队。除了负责因电线破坏后的长安到北京的驿站外,主要负责晋西北防务。1900.11.25宋庆马玉昆在山西上奏称议和之际,联军所到之处,官民都得供应避让,使其无所顾忌,到处要挟,收我军械,无所制止。并与马玉昆和锡良再四相商,倘若进入山西,唯有死战,军中子弹又运来数十万发,尚可一战。清政府当然不许。不久,宋庆病情加剧,请假调理,马玉昆总统左军事务。岑春煊接任山西巡抚后,害怕该军引来联军,希望调走。就在次年三月准备分批调走时候,娘子关失守,暂缓调离。1901.2宋庆上奏希望由左军内部调出一部驻守河南防御。5月底,经李鸿章奏调,马部向直隶顺德和赵州一带前进,途中抽出步兵七个营骑兵一营一哨由宋庆统率进驻豫北,重立毅军,程允和与郭殿邦为帮统。因河南军饷不够,抽出一个营返回左军。1902.2.11四川提督兼帮办北洋军务的宋庆病逝,年82。毅军此时增加到12营,由姜桂题总统,郭殿邦仍为分统。不久下令姜桂题统八个营进驻京畿为禁军,余部四个营还在河南归郭殿邦。1904时候河南巡抚陈夔龙曾奏请将京畿八营毅军调回河南,不许。宋庆马玉昆与岑春煊关系不和,离开山西后,主力由马玉昆在河北剿匪,期间因为炮兵补充困难,将一个炮兵营改为步兵营。此时马部有步兵17营炮兵2营骑兵2营,并配合新成立的毅军在冀豫两地剿匪。1902.3开赴热河一带剿匪,历经一年艰苦战斗扫清。1903.1.19在热河的左军调回通州整备,在通州南门建操场营房训练。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我国东北爆发战争,马玉昆还奉命出关,驻守古北口至朝阳一线。兵力增加了四个营。其中马玉昆亲军步兵一营,马队一哨和马步五营驻扎朝阳,古北口由孙多庆步兵两个营,平泉州有方友田步兵三个营和余仁同炮兵两个营,建昌有陈希义的步兵四个营。马玉昆因统军驻扎西南到古北口喜峰口,东北达赤峰的热河一线,直隶提督一职由山东兖州镇总兵沈大螯署理,孙多庆在古北口照顾后防部队。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八日(1904.12.15)马玉昆长子马廉溥(字子清)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归国,就任武卫左军管带,并负责训练。且将驻通州的步兵营训练由德式改为日式,此为武卫左军一大改革。而且德日式的军事训练在中国保持近四十年。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六日(1905.4.12)马玉昆奏请从朝阳回通州,沿线查看队伍,不准,著在防地认真训练。同年十二月十二日(1906.1.2)奏请设立武卫左军随营速成学堂,此时练兵处由奕劻和袁世凯把持,全力编练新式陆军,对武卫左军不甚重视,未准,令改设学兵营。到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907.1.9)军机处给马玉昆发下上谕,要求其拨兵十个营交给昆源经草地赶赴黑龙江,听黑龙江巡抚程德全调遣,防范土匪,一切补给仍由马玉昆负责。翌年四月二十三日,马玉昆赏假回籍。同年九月二十七日,昆源统带的十个营回到直隶,全军渐渐集中到通州整训。三十四年四月一日(1908.4.30)马玉昆捐款创设武卫左军随营速成学堂,挑考学兵百人入学学习初级军事学,多年夙愿得以实现(国府军令部长徐永昌即为第一期学员,排倒数第二)。八月十八日(9.13)一代名将马玉昆病逝。马玉昆病逝后,直隶提督由姜桂题接任,他与袁世凯的关系比较友善。姜桂题总统武卫左军和毅军,昆源帮办军务。(马玉崑接掌毅军时,清政府另将毅军8个营调出,由姜桂题统领,驻军南苑。马玉昆治军严苛,姜桂题治军较为宽仁,尤喜与士兵打成一片。后来清政府派姜桂题到南京浦口办理长江防务,这8营人马随他南下,改为江防军20营。马玉崑死后,姜桂题回北方接任,这20营人马就留在浦口,由张勋接掌,后扩充至40个营。张勋曾在宋庆帐下效过力,也算是毅军的人。)当时新军被革命党渗透的较为严重,而武卫左军毅军则更为安全可靠又有实战经验,担负京畿防务。辛亥时,武卫左军还被派往山西河南与革命军作战,多有战获。武昌起义后的第十六天,即宣统三年九月五日(1911.10.26)清政府令姜桂题添募十营驻扎京畿,所需费用由度支部速筹拨付。九月二十三日,令姜桂题部由袁世凯调遣。同时武卫左军派兵五营由陈希义统领救援大同,另派兵五营由赵倜统领进攻潼关,两支部队都有英勇表现。尤其陈希义克复大同,姜桂题被赏加太子少保和黄马褂,并保举大批立功人员,但未等正式发布,清室已经退位。进入民国后,河南赵倜所部逐渐扩编,成为河南陆军第一师,赵为师长,后成为河南护军使和河南督军。原有的河南四个营的毅军南阳镇总兵郭殿邦所部后来也并入赵倜部。其它武卫左军恢复毅军名义,后在1913随姜桂题驻扎热河,与昆源部会和。在热河十余年里,毅军参加了反击外蒙入寇内蒙的作战,表现出色。在热河的毅军分左右两翼,左翼由米振标统领,驻承德和围场一带,右翼由张殿如统领。二人先后任林西镇守使,张殿如一度署理热河都统,依违于大军阀之间保存实力。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米振标以毅军总司令(辖四个步兵旅)为岳维峻所指挥,兼任河南军务督办。1926冬,吴佩孚张作霖联合夹击冯玉祥,毅军在冀北被直军田维勤部吞并,不久田为冯玉祥所杀。1927年奉系进入河南,率米振标毅军投降奉军。因反复无常,毅军被奉军解除武装,米振标父子被扣押,1928年逝世。

武卫右军是武卫军中几乎没有损失,保留的最为完整的一支,后发展为北洋六镇。天津北京之战,荣禄调右军张怀芝部枪炮兵七百人进京,九月就回到了山东。附属于右军的先锋队左翼夏辛酉部六营曾参战,略有损失,不久回到山东恢复如初。因和局无法达成,岑春煊曾要求袁世凯带兵参战,但不了了之。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右军3400人,由新授甘肃提督姜桂题率领先行赶赴直隶京师一带弹压地面剿匪。六月,下令江南自强军开赴山东,交由袁世凯统率。自强军由张腾蛟和卢国泰统率进入山东,二人病故后,由袁世凯派赵国贤和徐邦杰率领。姜桂题率部进入直隶后,与马玉昆部还有直隶淮练军的吕本元、梅东益、何永盛、董履高部联合在保定、正定、河间、顺德、广平、大名府和顺天府一带剿匪,基本平定。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未到钱周馥暂时护理。袁世凯离开山东,张人骏接任山东巡抚,未到前由胡廷干先行护理。十月十六日(11.26)袁世凯在高阳接受关防印信,次日在保定就任。然后紧急部署接收京津防务。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十天,八国联军撤出北京,京畿防务由马玉昆和姜桂题接管,姜部驻守京师,马部驻守长辛店至高碑店一线。袁世凯就任后,以徐世昌驻守北京,总理留京营务处各项事务;张锡銮驻保定,管理北洋淮练各军;调刘永庆、陈嘉彀、徐际鸿、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等右军得力干将急赴北洋;同时以唐绍仪署理天津海关道,负责办理对外交涉,准备接受天津。在袁世凯接任后,顺德府广宗县东台村武举景廷宾聚众造反,袁世凯紧急派兵镇压,一度还陷入被动,匪徒发展都两万余人。袁世凯又调段祺瑞部、江南自强军张腾蛟部、新军马队吴凤玲部、右军马队王开福部、右军右翼二营马龙标部、大名练军马队张廷献部,近三千人。除自强军外,统由段祺瑞指挥,至四月中下旬基本清剿完毕。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五日(1902.8.8)袁世凯手下的所属人员如天津海关道唐绍仪、长芦盐运使杨宗莲、天津道张连芬、天津镇总兵吴长纯进入天津接收防务,并派大批由军队改编的经常进入天津。七月十一日(8.14)袁世凯进京陛见,次日去天津,接收天津后,天津各国的都统衙门随之撤销,联军一律返回驻地,结束了对天津两年零二十五天的占领。

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所统军队已经分为四部分:武卫右军;自强军;宿卫营(姜桂题部抽出一千人);右军先锋队。除此之外,直隶淮练军由光绪二十五年的58营增加到120余营,经过袁世凯和周馥裁减后,还剩下不少,加上绿营兵等,还有近七万人。二十八年开始次第裁并,腾出军饷以练新军。到光绪二十九闰五月时候,直隶淮军存41营8哨2小队,水师炮船42艘,练军24营3哨4小队。淮军每营裁减两哨,三哨为一营。练军除驻防热河、古北口和库伦等处不动外,其余14营,所辖兵员裁减两成,日俄战争爆发后,保持原建制,不再裁并。光绪二十八年一月三十日(1902.2.20)袁世凯上奏北洋新军章程,五月十六日(6.21)奏拟北洋行营学堂章程,同日厘定营制饷章,分常备、续备和补备三中,常备一军包括步兵两镇四协八标二十四营九十六队,附炮骑兵各两标,辎重工程各两营,平时一军约两万人,战时征调续备并增加到3.8万人。先练一镇,然后视情况再行增加。为训练新军,创设直隶军政司,袁世凯兼任军政司督办,下辖参谋、情报、调派和测绘处,段祺瑞总办;兵备处分考功、执法、粮饷、医务处,刘永庆任总办;教练处有教练、学务、校阅和兵操,冯国璋总办。常备军左镇由王士珍督练,后交王英楷,全部日式装备。右镇仅成军马队四营,吴凤岭统领。日俄战争爆发后,京畿防务吃紧,为维持中立,袁世凯上奏得批准后,将左镇改为北洋陆军第一镇,王英楷;右镇添足人数为第二镇,吴长纯;再紧急招募陆军第三镇,段祺瑞统率后交曹锟。二三两镇于光绪三十年二月成军,次年一月换用德式装备。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七日上谕令内阁学士铁良为练兵翼长,去保定开始训练京旗常备军,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1903.2.26)经袁世凯校阅成功后,上报清政府。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六日(1903.12.4)在京师成立练兵处,奕劻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会办,铁良襄办。定练兵章程,徐世昌充练兵处提调,刘永庆为军政使,段祺瑞为军令司正使,王士珍为军学司正使,总理全国练兵事宜。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七日(1904.10.15)遵照练兵处新章,袁世凯该直隶军政司为督练公所,仍分兵备、参谋和教练三处,言敦源、段芝贵和何宗莲任总办。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1905.2.24)同意袁世凯上奏,将常备军第一镇驻扎永平和迁安,第二镇驻静海和马厂,第三镇驻保定,经徐世昌考验后,改为北洋陆军第一二三镇,并传旨嘉奖袁世凯还有王英楷、张怀芝、田中玉、马龙标、张永成、冯国璋及铁良等人。此时的北洋四镇已成(含京旗常备军)。同年四月二十七日(5.30)署理山东巡抚杨士骧奏:武卫右军先锋队二十营前被练兵处奏准抽调六七成,编为陆军第五镇,已经拨出十二营,与山东常备军编为陆军第五镇,原有关防即撤销,改为山东抚标先锋队,分左右两翼,营制饷章如旧。六月一日(7.3)从练兵处奏,各省新军皆名陆军,以保定所练京旗常备军为第一镇,北洋第一镇改为第二镇,第三镇不变远赴东北驻守,原武卫右军与自强军合编的第四镇改为第六镇,山东常备军与武卫右军先锋队的第五镇不变,此即可北洋六镇。原拟在江北清江浦由王士珍编练的陆军第七镇此时仅有一个混成协,不论。

八国联军侵华时,海军主力舰只不少都在大沽口附近停泊。海军在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时候,毫无作为,成为了看客。曾经参加过黄海海战的叶祖珪选择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而几艘军舰中,海龙级四艘全部被俘虏,成为了列强的军舰。海字号的五艘巡洋舰,都先后南下参加了东南互保。辛丑条约签订后,为筹措赔款,曾有人建议卖掉这些军舰,遭海军和地方督抚反对未成。而作为主力舰之一的海天号光绪三十四年在刘冠雄的驾驶失误下不幸触礁沉没。刘冠雄被革职查办,赖袁世凯力保免于重处,后成为袁世凯手下得力干将。光绪三十一年(1905)叶祖珪去世,萨镇冰接任,并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力图实现自沈葆桢、李鸿章以来多年的统一海军的重任。光绪三十三年,奏准在烟台创建烟台海军军官学校,以培养海军人才。宣统年间重建海军时候,载洵为海军大臣,萨镇冰为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他上任后合并了过去分裂的南北水师,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舰队,还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实行的科学管理。二人一起多次出洋采购军舰,为重建海军做出一定贡献。辛亥年武昌起义,曾率海军开赴长江镇压,但鉴于大势已去,既不愿为清廷殉葬,也不愿公然易帜加入革命军,以治病为由离开军舰去往上海。

武卫军的最高统帅是荣禄,荣禄是统筹全局的大才,有统兵和练兵的能力与经验,对慈禧也忠心耿耿。但是荣禄兼职太多,事务繁重,身体长期有病,对世界上的新知识和新生事物认识有限,尤其是外交能力有限,这些都限制了他在军事上的更大成就。武卫军大体上是成功的,如果有更得力的人并且更好的加以爱护和训练,向多目标使用,维持北洋地区治安,担当海防和东北边防任务,在国内更好的机动使用,未尝不会是清政府复兴的主力。然而由于被权臣蛊惑,蒙蔽太后以及慈禧的自私失误,轻启战端,导致局面无法收拾,最后毁于一旦。荣禄虽是军机大臣兼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并节制北洋各军,但他也只有统兵权。通过军机处调兵的只能是慈禧太后,而非荣禄,荣禄只能在权力范围内尽量减少损失,不让局面完全无法收拾。至于慈禧指挥裕禄在天津打糊涂仗,已经完全不是荣禄能左右的了的。荣禄之后出逃北京,不让被跟随,在保定与获鹿的那一段时间,恐怕也是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候。爱妻病逝,乱兵抗命,军队战败,行在拒纳,险些被派往北京主持和谈,联军也曾以他为目标问罪。后来赶赴行在,且为实际上的首辅大臣。李鸿章去世后,又接了李鸿章文华殿大学士的缺。至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军机大臣兼首席大学士,官位是做到顶了。但他也因为重病缠身从此心灰意冷,锐气全失,回京后的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去世,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