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加强军队中央集权的建设及失败——组建
书名:近代、古代与时政故事系列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2366字 发布时间:2021-06-22

武卫军诸军战斗力比较

在武卫军成立后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武卫军各部除右军大部没有参战外,其余各部都参加了作战,现在就前后左中右五军的战斗力进行一番理论性的简单的比较。

首先是兵力。数量优势不是唯一的优势,但却是起码的优势。前军在1.3-1.6万之间,中军1.1万,左军1.2万,右军1万人,后军也在一万以内。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各军都没有也不可能倾尽所有兵力参战,总有一部分兵力需要留守大本营和交通枢纽地带。比如前军1.5万左右的兵力,留守芦台大营的有四五千人,防守兵工厂和沿线要地的还有几千人,实际参战的也只有五六千人。左军马玉昆带来在天津参战的也只有最多七千人,已经算是倾尽主力了。

其次是装备。武卫五军中,装备以中军最差,因荣禄提倡国产武器,而当时国产武器质量存在极大问题。其次是后军,董福祥部常年地处西北贫瘠地带,进京几年前后才进行了换装,不过该军没有多少火炮。再之是左军,左军的装备比中、后军要强一些,火炮要多一些。各军中,前军和右军的装备最精良最充足。袁世凯亲历过甲午战争的后勤,所以对兵力兵器十分的在意,尤其是炮兵,其编练新军时候,宁愿少编练一些步兵也要炮兵极力满编。聂士成是老行伍出身,又经历多次战争,故对武器十分注重。而且该部拥有两套配枪,并进行两套训练。还有就是聂士成身为直隶提督,天津的兵工厂附近的驻军他都可以节制,所以他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再之是武器装备的操作运用问题。这方面,中军依然是最差的,毕竟成立时间短,训练比较松散。后军次之,后军还是带了穷的害,换装新式枪械后,虽然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毕竟时间较短。对武器的知识、操作运用都还处于一种肤浅的了解上,并没有真正的入门。左军因为宋庆、马玉昆和不少基层官兵都有甲午战争的经验,对装备的运用熟练程度上都强过中后军许多。然后是前军,前军脱胎于淮军,而且是整顿后的淮军。淮军又长期是中国装备训练最好的军队,对新式武器的了解运用都强于其他各部。加上聂士成部有不少武备生和外国教官,故运用方面较好。最强的应该是右军,右军比前军略强一些,但因为没有大规模参战,无法比较。只能推论了。右军人员虽然实战过的不多,但教官和一些军官其知识和专业程度是各军之冠,也方便系统性的传授给士兵。

再之是兵力兵种编制方面。好的武器与人员也需要编制体系的搭台,这样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编制方面,中军还是有一些特点的,比较注意充实基层兵力,减少中间环节。毕竟成军时间晚可以参考其他各军的经验。不过该部没有炮兵,步骑兵能力也不足。后军这方面还是照搬左宗棠楚勇营制的再强化,不过常年西北作战,后军骑兵冲击力还是不错的。左军编组与前军大同小异,不过前军有左军没有的工程兵等一些重要辅助兵种,编配更合理一些。右军的编配应该是最为合理的,参照德军标准而来,体系化的优势更容易体现。

再之是薪俸方面。这方面中军和右军最优,中军因为是荣禄亲统还是八旗人员居多,虽然实际存在时间只有一年多,但花销最少也在120万两以上。右军因为是新建陆军,有部库专饷,每年花费也在110万左右,待遇是很不错的。前左后三军待遇大同小异,都系勇营武装再强化而来。军饷来源复杂。如左军分毅军和新毅军。老毅军是豫饷,河南省来拨付。新毅军有部库饷银支持一些。前军是淮饷,淮军军饷下来拨付。后军是甘饷,甘肃拨付,但甘肃贫瘠,后来部库支持一些。

再之是后勤保障方面。中军存在时间太短,无法来研判。后军长期地处西北贫瘠之地,后勤保障转运艰难。进京后虽然大幅度改善,但总体仍有很大不足。左军要强于后军一些,不过朝里没有什么实力后台,许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有什么用什么。前军虽系淮军旧部而来,但毕竟聂士成当时位高权重还颇有影响,后勤保障尤其是军械补给方面有一些优势。右军是重点建设的军队,各方面较其他各部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袁世凯后来出任山东巡抚的封疆大吏,更是有了能自己筹饷截款的权力,自然是最优的了。

再之是官兵将领的指挥问题。中军依然是最差,荣禄有帅才,但不可能也没有亲身实战的经验,下面的高级将领有的是有实战经验,但兵太弱训练太烂,也无用。后军次之,后军的将领多年实战经验,但是都是些内战的经验,方法比较老套路,没有与洋人交手的经验。左军自宋庆、马玉昆到下面不少路营级军官如余仁同、赵倜等,不少有甲午战争经验,所以指挥方面比较中后军要娴熟许多。前右军依然是最强的。前军聂士成部基层行伍和士官生并重,不少有过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经验,而且旧部不少,指挥起来得心应手许多。右军中武备生最多,而且有一些人参加过实战,经验也比较丰富。虽然士兵没实战经验,但都年轻朴实,将领指挥起这些人比老油条的士兵反而好指挥许多。

再之是作战意志方面。中军溃散的太快了,加上八旗人员腐朽上百年,根本无可救药了。后军董福祥部甘军作战意志是十分强悍的,虽然装备训练技战术都不足,但董福祥部常年贫苦出身,加上思想守旧对洋人痛恨的多,故其作战意志反而有可能最强。前军和左军因为有过与外军交手的经验,内心是不愿开战的,这无形之中就使得作战意志要打折扣了。而前军方面,聂士成在庚子年是最受猜忌排挤的高级将领,虽然他和所部依旧坚持履行军人职责,但作战意志方面却难免不受影响。尤其是聂士成战死后,前军作战意志更是急剧下滑。左军方面因为马玉昆的存在,战斗意志还是保持的可以,但一路兵败也会使得战斗力下滑。右军没有参加过实战,其作战意志着实是无法估计的。

综上而比较言之,武卫五军中战斗力以中军最差,后军要强于许多,但技战术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左军处于中上游,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前军和右军最强。右军没有参战,无法估计。前军兵力和装备最强,技战术各方面也都不错,也得到了列强的承认,无奈庚子时候特殊的环境让其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充分的发挥,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以至于最后落的主帅身亡军队裁撤分散的境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