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故穿庭树作飞花
上回说到,罗兰与梁吉谈判之后,约下三件事:第一件,“须有临机决断之权,一旦情况危急,是否马上撤退,须由罗兰自己做主。”第二件,何时联系,由她决定:“如果我取得了情报,自然会主动联系你们;如果我不联系你们,你们不准主动来找我。”第三件,合作期限,只有一年:“我只能为你们效力一年。一年以后,罗兰必须从蓝鹰帝国脱身,与霍青归隐山林。”梁吉初时也曾踌躇,但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收益,还是答应了她。回忆结束,天色已蒙蒙亮起,擦干眼泪的罗兰,选择了不辞而别;霍青伤感之时,亦振作起来,决定去军校深造,以追逐将军之梦。
赤龙帝国军事大学,是由赤龙帝国兵部直属的一所最高军事学府,一所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也是一所与赤龙帝国同龄的军校。
赢得北方战争之后,太祖皇帝李明德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了解自己的对手,蓝鹰部族绝不会甘心失败,只要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卷土重来;
他坚定地认为:所谓和平,不过是下一场战争的备战期而已。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春秋·姜太公)。
坚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李明德,组织麾下将领,对战争的胜利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系统总结,探讨如何建立一支正规精锐的常备军队,为打赢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一名叫姚昭的青年将领,向李明德进献奏折,他的建议,引起了太祖皇帝李明德的兴趣:
要建立一支正规化、精锐化的常备军队,将领军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古人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老百姓俗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蓝鹰人也曾说过:一头狮子率领的羊群,将会战胜一只羊率领的狮子。
可见,优秀将领,于军队、战争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培养优秀将领,很有必要建立一所正规的军事院校,以培养一流的军事将领,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根据情报,已在南方地区建国的蓝鹰人,正在着手筹建军事院校;
这足以证明,对手比我们更早意识到了,军官培养的重要性。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下一场战争的备战已经开始,双方较量的起点,便是军事院校的建立。
姚昭的奏折,打动了李明德,遂委派姚昭为军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负责筹建军事大学。
姚昭,出身贫苦家庭,祖上皆是务农之人;
他自小喜爱读书,尤其好读兵书,《太公兵法》《吴子兵法》等经典兵书的诸多章节出口能诵,有神童之称。
姚昭十八岁时,李明德带军队过市,众人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只有姚昭抬头凝视:“大丈夫,当如是也!”
此话若被旁人听去,最多以为年少轻狂、付之一笑,可李明德听到,心中一动,遂回头望之。
李明德注视之下,不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确有“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上将军天赋,姚昭与李明德对视,丝毫不怯。
见姚昭小小年纪,语出不凡、胆量过人,李明德起了爱才之心,将他收入军中,作为军中司马,办理军务。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十年后,北方战争爆发。
蓝鹰部族先头部队,一万大军前来进犯,而与之交手的姚昭,手下仅五千人马,双方兵力对比是二比一。
蓝鹰将领见己方兵力远胜于赤龙军队,而姚昭才二十八岁,非常年轻,对其颇为轻视,令士兵包围住赤龙军队,企图一举歼灭。
敌众我寡,姚昭临危不乱,命将士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列开阵势,发挥赤龙帝国的弓弩武器优势,蓝鹰部队多次冲锋,均被乱箭射回。
连续进攻受挫,蓝鹰部队士气有所衰竭,其将领犹豫要不要停止进攻,暂时休整一下,姚昭敏锐把握住了此次机会,立刻命令赤龙军队,向敌人发起进攻。
蓝鹰军队措手不及,被斩杀无数,溃败逃走。
人数劣势的赤龙军队,取得了初步胜利。
以寡敌众,又能获胜,此时应该见好就收了。
姚昭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
整顿部队,进攻敌人。
此时又恰逢天降暴雪,有将领认为:
初战得胜,但敌军人数不可小觑,且下雪之时进攻敌人,多有不便,不如趁机撤退,休整之后,来日再战。
姚昭答道:
“此言差矣,敌军初战失利,士气受挫,虽人数尚众,不足虑也,须知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更何况敌军定然认为,我军人数较少,必然不敢进攻,且天降暴雪,难以行军,所以他们定会放松警惕。
而我军则恰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大获全胜。
否则,等到敌军休整结束,就难以取胜了。”
于是,人数较少的赤龙军队,以超凡勇气,冒着漫天大雪,趁夜向敌人发动进攻。
战况也确如姚昭所言,蓝鹰人做梦也没想到,赤龙人居然还敢进攻,还敢在如此恶劣气候之下进攻,被彻底击败。
姚昭率领部队,共取得了斩首九千,俘虏一千的惊人战绩,从此成为赤龙部族的传奇名将。
在姚昭的努力工作下,赤龙帝国军事大学成立了。
他强调一切以实战为核心,将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大类:
理论课,侧重于战场指挥、排兵布阵、日常训练、行军宿营、物资管理等实务知识内容;
实践课,则包括了骑马、射箭、格斗、体能、战斗阵型等实战方面的内容。
军校初期,只是针对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予以培训。
后来,开始面向军队和民间进行双向招生。
军队的军官,进入军官班进修学习,学制一年,毕业之后,根据成绩,分配到三大军团之中;
民间的新兵,进入新兵班,学制三年,两年学校学习,一年去北方的预备役白龙军团实习,实习时间一年,根据学习成绩和实习表现,再进行分配。
军事大学成立以来,为赤龙帝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赤龙帝国三大主力军团的军官们,几乎都是由此处培养而出,其中就有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龙飞云;
为打赢后来爆发的第一次龙鹰战争,奠定了雄厚人才基础,故军事大学被称为:将军的摇篮。
赤龙帝国军事大学,坐落于龙城皇城区之南,穿过繁华的商业区,再往北,是一片浓密的悬铃木林。
悬铃木,树形雄伟、主干粗壮,枝叶茂密、树冠繁盛;
路两边各种一排,长开了,树荫遮天蔽日,再宽的马路,也挡得严严实实;
纵然是盛夏时节,从树荫下过,任外面炙热如火,到了树荫中,顿感清凉、身心舒畅。
走过悬铃木林,眼前豁然开朗;
这层树林,犹如一个巨大帐幕,将喧嚣热闹的集市挡在了身后,威武庄严的军校迎面而来。
一座高大的木牌楼,巍然屹立,楼额之上赫然雕刻着八个巨大的红字:
赤龙帝国军事大学。
木牌楼两侧,各有一巨型汉白玉石碑,分别刻着八个斗大的红字;
左侧碑上是:赫赫赤龙;
右侧则是:卫我河山。
这木牌楼建得极为宽阔,甭管多么豪华宽大的马车,都能直接驶入;
木牌楼两边各有一排卫兵,身形高大、体魄魁梧,相貌堂堂,身上明光铠银光闪闪,手持长矛,斜挎腰刀,使气氛愈加庄重肃穆;
牌楼之后,绿树掩映中,各种高大楼房隐隐可见。
今天是新生入校报到的日子,军校门口格外热闹,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条件各异,新生们所展示出的精神面貌,截然不同。
有的学生,是官家子弟,坐豪华马车而来,进入校门,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有的学生,是富家子弟,比不得官家子弟的威风,但也是穿绸挂缎、一身鲜亮,有不少仆人相随,小心伺候;
有的学生,一看就是平凡家庭,衣着朴素,自背行李,脸上带着拘谨的笑容。
每个新入校的学生,都有一个通行腰牌(相当于今天的学生证),以此证明身份;
到了学校门口,须向哨兵亮出腰牌,方能进入。
一个男生,快步跑了过来;
他个头不高,拿到今天来说,约有一米六五上下,圆脸盘,细长眼,挺鼻梁,薄嘴唇,长得还算秀气;
穿一件灰色长衫,下着一条蓝色长裤,洗得倒也干净,只是肘部、膝盖,都打了补丁,显得颇为寒酸。
男生手提两个大包袱,包袱布上,补丁更多,可能是担心迟到,他有点着急,拿出了吃奶力气,朝着门口拼命跑。
正所谓,人急不看路;
男生光瞧着前面,没看脚下,踩到一块石头,脚下一滑,眼见要栽个屁股墩。
按说,人比行李金贵,一般人遇到此等情况,都是扔了行李,先保屁股;
这位男生,可有点与众不同,眼见要墩到地上,不赶紧扶地,避免摔跤,反倒把包袱高高举起,任凭身体摔倒在地;
这舍人不舍物的作风,引得门前卫兵、其他学生一片哄笑。
摔了一跤,男生却不怎么在乎,朝周围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爬起身来,放下行李,拍了拍身上灰尘,抬腿就要往校门里进。
“站住。”卫兵一抬长矛,将他拦下,“请出示你的腰牌。”
男生被长矛一挡,先是一愣,连忙把手伸进口袋里去找,结果摸了个空,再往里掏,才发现不知何时,口袋裂了个大洞,里面的腰牌,早就不知漏到哪里去了;
这下坏了,男生把全身口袋掏了个遍,死活没找到,急得都快哭了。
卫兵见他如此,倒也不取笑他:“别急,别急,再找找,说不定放到别的地方了。”
男生把俩包袱打开,翻了个底儿朝天,一无所获,急得哇哇大哭:“这可咋办啊,这可咋办啊……”
他见卫兵态度还算和气,遂哀求道:
“兵大哥,俺不骗你,俺真是新生,可……可这腰牌就是找不到了,你帮俺想想办法行吗,俺求求你了。”
每年军校报到,都会有类似情况,不是丢了找不到,就是忘了放到哪里,卫兵早见怪不怪;
此等情况,依照往年惯例,一般是由卫兵去找负责学籍的官员,查一查学生花名册,再比对一下其照身帖(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证明确有此人之后,再补办腰牌便是;
这种事儿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年总得有那么几个。
卫兵让男生先在门口等等,便要进去找人;
他们之所以如此通情达理,一则规则使然,以往都如此处理,照章办理便是;
二则,卫兵也轻易不愿得罪军校的学生。
原因在于,人得学会给别人留余地,不给别人留余地,也就把自己的余地给堵死了。
你别看这男生现在一脸贫困之象,但谁敢担保他军校毕业之后,不会飞黄腾达?
你如今得罪了他,他不能把你怎么样,可将来呢?
万一他发达了,会不会找你报这一箭之仇?
所以说,能多结善缘,就少结冤家,现在帮他一下,他记你的好,将来见了面也好说话。
卫兵刚走出没两步,要去找人,只听身后有人喊道:“领军将军到!”
卫兵赶紧回到原位,与其他人一起跪倒,迎接沈东楼。
沈东楼既是金龙军团三品领军将军,又兼任军事大学总教官,今天是新生开学之日,他是来参加开学典礼的。
老百姓都怕官,丢腰牌的男生没听清官名,见沈东楼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上百名盔甲明亮的精锐骑兵,更是吓得伏倒在地,全身筛糠了;
他刚才将包袱打开寻找腰牌,如今还没来得及重新规整,破衣烂衫散得满地都是。
沈东楼见此,心中不满:“这是怎么回事?”
卫兵连忙回话,将这男生丢失了腰牌之事,如实禀报。
沈东楼听完,皱起眉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生伏在地上,也不敢抬头,就差把脑袋塞到地里了,根本就没意识到,沈东楼是在问他。
卫兵连忙过去,一扯他衣服:“将军问你话呢!”
男生衣服本就不结实,那卫兵情急之下,手也有点重,只听哧啦一声,把衣袖给撕掉了大半截。
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颇有点喜剧味道,沈东楼咧嘴想笑,嘴角一翘,还是忍了下来,口气和缓了一些:“你叫什么名字?”
男生见衣服被扯坏,心疼地想哭,可此时此刻,哪敢出声,只能强忍泪水:“回大人话,俺叫肖亮。”
沈东楼点了点头,取出一锭银子,交给卫兵:“去,把这个给他,让他回去买件新衣服。”
卫兵赶紧过来接过银子,就往肖亮手里塞,这傻小子不敢要,卫兵不由分说,硬塞到他手里。
肖亮傻傻攥住银子,连连磕头:“谢大人,谢大人。”
沈东楼脸色一变,口气严肃:
“行了,先别急着谢我。
你既然是军校的学生,就应该知道,军校是培养精英的地方。
这才第一天,你居然把腰牌给丢了。
若是打起仗来呢,你会不会把紧急军情给忘了?
如此粗心大意,如何能成为优秀的帝国军人?”
肖亮一声不吭,听着沈东楼的训斥,脸变得通红:“大人说得对,俺错了,俺一定改。”
沈东楼脸色轻松下来:
“按说,你是新生,我不该对你如此严厉;
但你要知道,既然踏入了这个神圣的地方,就得对自己严格要求,我希望等你毕业的时候,能看到一个脱胎换骨的肖亮,明白吗?”
“明白!”肖亮抬起头来,两眼放光,表情坚毅,“赫赫赤龙,卫我河山!”
“很好!”沈东楼驱动胯下之马,朝军校里走去。
肖亮目送沈东楼的背影,眼中满是崇敬;
不仅仅是他,门口卫兵,旁边围观的学生,都用崇拜的眼神,凝视沈东楼远去的背影。
霍青就是在这个时候背着行李,朝军校稳步而来;
他一袭白衣,背着一个简单包裹,简单朴素、身无长物。
按照梁吉本意,想给他买匹马、买些像样的衣服,再亲自送他来入学;
但霍青处事向来低调,不喜张扬,拒绝了梁吉好意。
梁吉知他个性,也不勉强,勉励了一番,再三强调,若有难处,需要帮忙,尽管来找,不要客气;
霍青谢过梁吉之后,就朝军校而来,他不认路,但军事大学名气太大,无人不知,一路打听,来得倒也顺利。
适才沈东楼教训肖亮的一幕,他全看在眼里,对沈东楼颇有好感:
这将军如此通情达理,是个好人啊。
霍青来到肖亮跟前,将腰牌递给他:“这是你的吗?”
肖亮一愣,接过来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腰牌,欢呼雀跃,开心了半天,才想起还没感谢人家呢:
“谢谢你啊,怎么会在你这里?”
霍青笑了笑,指了指不远之处:“我是在那儿捡到的。”
肖亮仔细一想,明白了,定是刚才摔跤之时,把口袋给扯裂了,腰牌就此滑出,滚到那边,自己一时着急,没顾得上细想,所以才没找到;
忙握住霍青的手,连连感谢:“谢谢你啊,太感谢了,咱们交个朋友吧,俺叫肖亮,你叫啥呀?”
能交到朋友,总是开心的事情,更何况是入校第一天,霍青笑道:“好啊,我叫霍青,请多多指教。”
两人彼此问候了几句,朝卫兵亮过腰牌,遂拿起行李,朝学校中走去。
新生入学,第一件事就是报到。
校方已不是第一年招生,对此早已应对娴熟。
早上四点,工作人员就在大路两侧,搭起了帐篷,挂上各种木牌标识,以给新生的报到提供便利;
校方动员了数百名老生,作为志愿者,分布在报到点四周,为新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肖亮应该是第一次出家门,看什么都新鲜,瞧瞧教学楼,瞅瞅训练场,嘴里止不住赞叹:
“娘啊,一个学校还能建得这么大呀,比俺们整个村都要大多了啊。”
他好奇心颇盛,经常驻足观望,看得入神。
霍青前面走着,觉得不对劲儿,回头一看,只得摇头笑笑,再去叫上他。
新生报到程序较为简单,共分三步:
第一步,登记;第二步,体检;第三步,分宿舍。
为新生报到方便,学校专门设立了行李暂存处,一个老生热情地“抢”过了霍青的行李,示意他分到宿舍之后,可再来领取,免得到处拎着行李走,过于麻烦;
霍青向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再三感谢以后,手持腰牌,前去报到。
到了肖亮这里,可就费劲了,这主儿为了行李,不惜牺牲屁股,你想从他手里把行李拿过来,那可真是比登天都难;
老生一片好心,好说歹说,肖亮宁死不从,坚定地认为行李就得自己拿着,给谁都不放心。
霍青劝了几句,也被肖亮顶了回去:
“我和你说啊,霍青,这些城里人都精着呢,万一你前脚走了,他后脚给你翻行李咋办?”
老生一听,哭笑不得,心说:就你这破衣烂衫,补丁连补丁,谁稀罕你的破行李啊?我这一片好心,反倒被你当成驴肝肺了。
心中如此想,脸上没暴露出来,强压住笑意,行李存放,本就是秉持自愿原则,人家自己个儿不嫌麻烦,老生自然也不愿伺候,遂摆了摆手,示意您自己随意吧。
肖亮如蒙大赦,把两个大包袱抓得更紧了。
来到报名处,新兵班、军官班,各排一队,分开报名。
肖亮见队伍太长,不乐意从后面排,佯装脚下一绊,似要摔倒,朝着队伍中间冲撞而去,便跑边嘴里叫着:
“闪开闪开!”
新生见这主儿手持俩大包袱,脚下踉跄,似要摔倒,遂赶紧让开,生怕被殃及池鱼。
见众人闪开,肖亮立马稳住身形,一个箭步,冲到队伍中间,插队成功,满脸得意,还不忘朝身后身前之人,连声道谢:“谢谢啊。”
前后之人见他穿着寒酸、举手投足之间满是土气,已有三分不喜,再见他不知礼貌、耍滑插队,更难掩目中蔑视之意,但自重身份,不屑与之计较,本能地与之拉开距离。
肖亮一横身体:“霍青,你快过来,快过来,俺给你占了个位置。”
众人观瞧霍青,见其虽身着简朴,但一袭白衣之下,相貌英俊、身形高大、气宇轩昂,对其颇有好感。
可肖亮这一招呼,众人对其藐视已极,不由自主恨屋及乌,将霍青与之看作一丘之貉,心中暗暗惋惜:
卿本佳人,奈何与贼为友?
霍青为人谦和、待人恭谨,但也有自己的原则,见肖亮如此,亦皱起眉头,心中不乏鄙薄之意。
众人虽不明言,但从其目光中,霍青也能感觉到深深蔑视;
他本想对肖亮不予理睬,但毕竟曾以好友相称,众目睽睽之下,硬不理他,未免有伤情分。
霍青心说:有道是“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清·李毓秀·《弟子规》)。
既然是朋友,以后私下找个机会,劝说一下,现在先应付过去吧。
于是,霍青摇了摇手,指了指军官班的报名点:“不用了,我去这里报名。”
“啊?你是军官?这么厉害啊……”肖亮一脸惊讶之色,随即满眼羡慕,“真好啊,俺也想当军官。”
旁边之人,见霍青没有与其一起插队,厌恶之心消退了不少,再见肖亮这副德性,心说: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性,你当军官,站在军队里,岂不是有碍军容军风?
后面有人窃窃私语:
“今年招生的官员眼瘸了吗?怎么什么货色都往里招啊?”
“嗨,和平年代,又不打仗,谁来当兵啊,这不就被他滥竽充数了吗?”
“哈哈,这话说得,那你怎么来了呀?”
“要不是我家老爷子让我来混个资历,我才不来呢。”
“我们家也是啊,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说话之人已压低声音、窃窃私语,但霍青修习内功大成,耳音远非常人可比,虽距离较远,仍听得清清楚楚。
旁人话说得固然阴损,但看看肖亮之所为,也着实没法夸他,霍青微微叹了口气,遂去排队。
他现在身份是:青龙军团龙武卒一连一排排长。
纯论官位品级,属于从九品。
故其腰牌上所刻的字是:军官班学员。
相对新兵班,军官班队伍人数较少,霍青没等多长时间,便排到了登记人员面前,出示腰牌。
登记人员是个在校学生,人长得精神,皮肤黝黑,双目有神,体形干练,说话声音底气十足,动作干脆利落;
他接过腰牌,就打开花名册,开始寻找,翻来找去,这位仁兄的眉头可就皱起来了:
奇怪了,花名册上居然没有霍青的名字。
登记人员抬头看了看霍青,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瞧了瞧手中腰牌:
奇怪啊,腰牌上刻得清清楚楚,是军官班学员,怎么会找不到人呢?
霍青见别人登记都很痛快,轮到自己了,却如此麻烦,隐隐有几分不快,但他涵养尚好,心中不满,未有暴露。
年轻的登记人员反复翻了三遍,还是一无所获,一头雾水的他,只得站起身来,朝身后之人请示:
“学科大人,奇怪啊,怎么查不到他的名字啊?”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学科是个什么官啊?
在赤龙帝国军事大学中,学科是正五品官员,主管学校招生、学生学籍、课程安排等工作;
拿到今天来说,相当于大学的学籍科科长,再加上,招生办公室、教研室、教务处主任。
登记人员身后的学科,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白净面皮,眼睛似乎有点近视,甭管看什么,得往前凑一凑。
学科走上前来,先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霍青,温和一笑,再接过腰牌,把眼睛贴近了,仔细观看:
姓名:霍青。
身份栏上有一行小字:青龙军团龙武卒一连一排排长。
读到这里,学科心中一动:原来是他呀。
学科对霍青这个名字,有很深的印象,为什么呢?
昨天是招生期限的最后一天,就在这一天,招进了一个来自青龙军团的人;
多年以来,军事大学已经很久没有从青龙军团招人了,而且此人又是公主府总管梁吉推荐而来;
这引起了学科的兴趣,他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了霍青的职位,遂将其编入了军官培训班,故腰牌也是这么刻的,名字是他亲自填上去的。
明明有这个人,为什么在名册上找不到呢?
学科心下奇怪,又取过花名册,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寻找;
霍青是最后一名学员,故排在名册最后一页;
他仔细一看,发现了端倪:霍青的名字,被人划掉了。
学科心说:奇怪了,这是谁干的呀?
他细想一下,这名册除了他以外,就只给校长审阅过。
难道是校长给划掉了?
也对呀,除了他,还有谁能有这样的权力呢?
军事大学校长,名叫肇梅村,曾经参加过第一次龙鹰战争。
学科隐隐听说过:肇梅村和马原有些不和。
想到此节,一切豁然开朗:
原来是张生不得莺莺意,棒打红娘来解气;
他肇梅村,拿马原没办法,只能在霍青身上撒气了。
学科并不知道,就在登记人员翻阅花名册时,霍青就注意到了那涂抹之处;
等到学科直接翻最后一页时,就更印证了霍青的猜测:被涂抹掉的,是自己的名字。
一种不安,瞬间袭上霍青心头:军校,似乎有人不欢迎我啊。
学科将腰牌揣到怀里,沉默了一下,口气不无歉意:
“抱歉,这是我们的失误,这腰牌刻错了,你应该是去新兵班报到。”
什么?
霍青受此对待,难免心头火起,可毕竟这里是军事大学,对方官职又比他高,不能随意撒野,遂压住内心不满:
“学科大人,这排长虽小,但也是军官之职,为何要将卑职以新兵待之呢?”
学科心里明白:
即便肇梅村与马原没有过节,想让你享受军官待遇,只怕也不容易。
青龙军团,表面上与金龙军团、白龙军团并列称为三大主力军团,但由于主将马原长期不为朝廷所喜,实际上已沦落到地方府兵的地位。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败落,满门抄斩。
青龙军团的基层军官,到了龙城军校里,也只能给予士兵待遇;
当初,他之所以会把霍青纳入军官班,只是因为考虑到其推荐人是梁吉。
学科心如明镜,却不合适明说,只得换了委婉的说法:
“不好意思,阁下虽然是军官之职,但资料显示,你的军龄才仅仅一年。
军龄如此之短,若给你军官待遇,恐怕会引起其他军官学员的不满,所以也只好委屈你一下,去新兵班吧。
等新的腰牌做好了,会通知你。”
话说到这个程度,再加上那奇怪的涂抹,霍青隐隐预感到,此事绝不简单;
有一双眼睛,似乎已经盯上了他,这意味着,他以后必须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事已至此,只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了。
霍青行了个礼,到新兵班报到处去排队。
此一幕,已被众人看到,投向霍青的目光中,不乏幸灾乐祸。
霍青岂能毫无感觉,但此时此刻,只能忍耐,他不得不安慰自己:
算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新兵就新兵吧,权当是个机会,可以更系统地学习军事知识;
那就从今天开始,一切从头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训练,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好歹也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岂能连新兵班的课程都过不了。
如此安慰自己,他总算好受了几分。
新兵班的登记没有费时间,由于新的正式腰牌尚需时间,报到处给了霍青一个临时腰牌。
没入军校之前,好歹还是个小军官;
一入军校,反倒被改成了新兵蛋子,霍青回想这一年来的军旅生涯,数次出生入死、杀敌过百,不说是汗马功劳,也该是薄有微功;
虽百般安慰自己,心中仍又浮起些许愤愤不平。
霍青有心想找梁吉帮忙,但一想到罗兰之事,便又心生别扭,实在不想欠梁吉人情。
正想着呢,有人打身后过来,抬手就要拍他肩膀;
霍青是何许人也,此人脚步刚一动,便已听得声响,内气则运转全身,迅速进入防御状态;
此人手一起,还未拍下,霍青已转过身来,一把攥住了其手腕。
此人见霍青身手如此迅捷,不由得一愣,随之面有惧意:“是我啊,你轻点行吗?捏得我好疼啊。”
霍青也看清了眼前之人,正是肖亮,一手还提着一个大包袱,另一个放在地上,正疼得龇牙咧嘴;
他将手一松:“你怎么还在这儿啊?该去查体了吧。”
肖亮将包袱放好,再慢慢揉手腕,一边揉一边发牢骚:“好疼啊,你可好大的手劲啊。”
手腕一疼,他更觉得委屈:“你说我为什么还在这里啊,还不是为了等你啊?不然,我早就自己去了。”
霍青初受打击,心中郁闷,听他这般一说,不禁一暖,心说:此人倒还有点义气啊。
他虽生性开朗、待人亲和,但不轻信于人,与大多数人,只是点头之交;
与罗兰分别,初入军校又受此打击,心情难免消黯,闷闷不乐。
如今得遇肖亮如此待之,犹如雪中送炭;
霍青有点感动,朝肖亮行了一礼:
“多谢肖兄的等待,在下感激不尽。”
肖亮见他如此客气,脸一红,挠了挠后脑:
“你们这些人啊,说话老是文绉绉的,啥谢不谢的,俺觉得你这人好,就喜欢和你多凑凑,你别嫌俺烦就好。”
霍青一笑,伸手去接他手里包袱,肖亮犹豫了一下,将一个包袱交给他,另一个自己提着。
霍青接过包袱,顿觉入手颇重,心下明白:像肖亮这样的贫家子弟出来上学,为了省钱,自然要从家里多带东西,倒也不足为奇。
他内功深厚;又经过了龙武卒一年多的高强度训练,体质强悍有力;
这包袱虽沉,于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二人有说有笑,朝查体之处而去。
霍青怎么也没想到,军校报到当天,就很不顺利,本来是军官,如今却成为新兵。
好在他心态调整得不错,决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军校生涯。
而且他又有了新的朋友,肖亮,这个小伙子倒是不缺喜剧天分,总是能逗得霍青哈哈大笑,也缓解了他的郁闷情绪。
接下来的军校生活中,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五十三章《不识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