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说:“它们的甲是制造好后穿上的,由此我们推测,那只生物就是从飞船上逃脱的唯一一只。”
“这么说,我们在海底遭遇的都是它的后代?”
“也可以这么说,它在极力繁殖更多微个体,企图形成一个超个体,超个体一旦形成,那将是地球的一场大灾难!”一名外星生物研究小组成员说道。
“还记得十多年前,在玉环湖发现的那只钻出地面的外星微个体吗?幸亏它没有活下来!否则,有可能现在的地球上就没有我们了!”陈飞忽然回忆起玉环湖的发掘。
一名军人质疑道:“陈飞博士,你这样说就太夸张了,一只外星虫就能把我们人类灭绝了?”
陈飞看了看他,又看看在场的所有人,说:“我一点也没有夸张,你们没有亲眼见到那艘共生族飞船里如山的人类白骨。”说着,她的眼睛里露出了看见那一幕时的惊恐。她接着说:“我们从共生族飞船的末日日记中得知,它们是因为母星无氧星所在的太阳将要熄灭而寻找新家园,来到地球后,它们在日记中不断强调:它们爱好和平,不会对人类打动战争,请求地球人类给予它们一片立足之地。原本我们猜测飞船中的人类白骨是借助飞船躲避末日灾难的,直到我们在太平洋中遭遇它们凶残的攻击后,才知道,共生族是骗子!十足的骗子!”
这一番话引起了共鸣,同样引起了人们的恐惧。
“那必须尽快消灭外星生物!”许多人开始喊道。
这时,有人走到指挥官林威身旁,对他说了些什么?只见他神情严肃地望了望所有人,离开了会议室。十分钟后,回到了实验室。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他,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
林威走上讲台,陈飞让出位置来。他说道:“刚刚参与了一个联合部总部的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公开,下面将会议内容告知大家:一、外星生物入侵已成事实,即刻联合全世界,消灭外星生物!二、团聚号事件证实了六千年前的掠过太阳系的红巨星系还在太阳系不远处!三、木星人暗示地球关闭跃迁站后,共生族飞船就到达了地球,我们要争取与木星人取得联系。我们怀疑木星人并不在木星!”
会场上一片哗然,林威敲着桌子让大家安静。后面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
就在世界各国都在为外星生物消灭战作准备时,太平洋西岸沿海地区不断发现海生生物聚集,在许多淡水河入海口处发现海生动物游进淡水河道中死亡的离奇现象。那些从未见过的深海底栖动物也出现在海岸边,许多都由于海水压力降低而死亡。
这一系列怪象揭示了一个人类不愿相信的事实:外星生物正在逐步占据太平洋。也给人类一个空前的警示:消灭外星生物刻不容缓!
人类在太平洋中释放的大量微型海洋探测器“鱼子”渐渐散布在中国南海东面太平洋中的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鱼子”可通过声呐、红外线、生物电、放射性等方法进行扫描搜索,检测到外星生物在这片海域的分布,但数量极少,在原来聚集的位置已经没有外星生物,那遗落在海底的玻璃已经消失殆尽,说明它们已经转移,移到哪不知道。这让人们无从下手,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中寻找它们实在太难了,拥有海洋微型探测器的国家不多,且数量有限,要想散播整个太平洋是永远不可能的。
人类只能揪住机会把那些已搜索到的杀死,时间过去了一年,消灭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它繁殖的速度。人类在太平洋中与外星生物的周旋耗资巨大,损失巨大,却收效甚微。
最后,人类将目光停留在太平洋中的那个国家——哈维民主共和国(前文明美国夏威夷群岛,此时已是一个独立国家,由于末日尘埃覆盖,面积是公元世纪夏威夷群岛的3倍)。
这个太平洋中的国家特别热衷于玻璃的艺术,他们几乎所有的建筑、道路、雕塑等等都用玻璃。不仅在陆地上建造巨大的玻璃体建筑,还要在海中建造大量的环国海底玻璃观光通道,在岛屿的周围海水中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环环相绕。进入通道就如置身在茫茫海洋中,360度无死角游览海洋风光。置身深海玻璃隧道中时,隧道外是具有发光作用的玻璃,隧道内光线相对较暗,可以透过玻璃看见远处的发光的通道,使黑暗充满杀机的大海增添了不一样的光彩。
他们要在太平洋上打造一座水晶城。整个国家就像太平洋上一颗硕大的砖石,晶光四射,璀璨夺目。成了世界上人人想一睹为快的明珠。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玻璃的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国家。
此时,它俨然成了一大块飘在太平洋上的晶光闪闪的食物,等待着用膳者的到来。
所以,哈维的政府开始策划转移。
接到转移通知后,哈维的人民报之一笑,嘲笑政府的荒唐小题大做,即使有的人看过了海底之战的报道,依然不信海底的外星生物能把他的国家吃掉。人们不愿意撤退的原因还有:外星生物是厌氧生物,要吃也只能吃到海底的玻璃观光通道。那些够它们吃很多年;留恋家园不舍离开。
撤退的方案是:取得太平洋东岸国际的同意后,通过巨轮和巨型运输机将哈维的人和物转移到东海岸的国家为他们设立的哈维暂时移民区。
时间过去了,但哈维的撤退进行了一半不到,撤退中的人大多是富豪、官员。
哈维的海洋探测器已经测到外星生物逐渐靠近他们的海岸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撤退的速度开始加快了。
陈飞的外星生物研究小组又一次申请前往哈维,申请理由是:只有深入敌人内部,才能研究它,了解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同时,其他国家为派出了研究人员去了哈维。
就在这时,古今博士率领的团队在中国出土了一件文物,这件文物并没有引起国际上大的关注,因为它只是成千上万的文物海洋中的一滴水,并没有太突出。每一件文物都极其珍贵,但同样显得每一件文物都变得平常。人们几乎没怎么关注它。
不过,这件文物却引起了火星上夏颖等人的注意,那是一张表格,里面有由点和线组成的图案,在每个图案后对应一个字母。正是六千年前前文明一个叫萨缪尔·芬利·布里斯·摩尔斯的美国人发明的电码,叫“摩尔斯电码”。
自从夏颖、王刚、那个胖工程师和矮个子修理工发现那颗胶囊中显示的图案后,他们就一直在默默地寻找着与这个图案相关的东西,尤其胶囊中提到“六千年”三个字,他们分析,可能解答其中秘密的东西跟六千年前有关。
于是四人密切关注着地球上对前文明发掘的情况,每出土一批文物,他们就争取获得该批文物的信息,以图从中获得有用信息。
直到这份“摩尔斯电码”表出土后,他们终于看到了一样的图案。原来木星人是利用六千年前的摩尔斯电码传给他们的一封信。为什么要做得如此隐秘?
在切断一切通讯后,他们进入地下密室,那枚胶囊在切断胶囊的一刻又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点线阵列。
四人开始了对那颗胶囊中显示的信息进行翻译。
胶囊中藏着什么信息?木星人到底想向他们传递什么秘密?下一章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