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兵最后的名将——向荣及张国梁(2)
书名:近代、古代与时政故事系列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2612字 发布时间:2021-06-07

附:张国梁

张国梁(1823-1860年),字殿臣,广东高要人(清朝官方的说法是广东梅州客家人),初名嘉祥,江湖外号“大头羊”。1849年,受清军招抚,为把总。1851年随提督向荣自广西尾追太平军直至江苏,以作战勇猛受向荣倚重。1853年,清军建江南大营于南京孝陵卫一带,张国梁为大营主要战将,常与太平军作战,屡立战功,1855年升总兵。次年4月,以太平军破清军江北大营,奉命率兵勇2400名赴北岸,连占江浦、浦口,阻遏太平军南渡之路。6月,太平军秦日纲部进攻镇江外围清营,石达开部又占溧水,遂奉命先援镇江,继战溧水。因太平军乘虚猛攻江南大营,又星夜回援,筑垒于马群。以大营溃败,随向荣逃往丹阳。旋向荣死,清廷命和春为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张国梁帮办军务。接连苦战解金坛围,取高淳、东坝(今高淳东),占句容,阻击太平军援军于高资(今镇江西),并迫使其弃守占领五年之久的镇江城。1858年初,协助和春重建江南大营,掘长壕百余里,再围南京。1859年秋,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后,率部渡江北援,与李秀成、陈玉成部太平军战于扬州、仪征等地。1860年春,太平军以围魏救赵之计,调动江南大营1.3万余人赴救杭州,然后回师急攻江南大营。张国梁率部往援大营西路,旋折返,以小水关大营本部被突破,遂率溃军退守丹阳。5月15日,太平军主力东征苏、常,19日占丹阳城,张国梁率溃兵东撤时溺死于河中。李秀成命力士溷入清军溃卒中,猝击张国梁,张国梁被创大呼,入尹公桥下而死。秀成入丹阳,命收国梁尸,曰:“两国交兵,各忠其事。生虽为敌,死尚可为仇乎?以礼葬之下宝塔。”

张国梁严格意义上说是造反的出身,后来被招安成为清军的一员悍将。张国梁的最后生涯与向荣是密切相关的,清史稿将张国梁与向荣一并叙述。向荣与太平军的作战能有胜有败,不至于像其他人是一触即溃,除去自身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实战经验外,就是因为有张国梁,张国梁可谓是向荣手下第一悍将,也是日后和春的主要军事帮手。张国梁与向荣能搭档密切,一方面二人许多方面都接近以至于相同,二人都没什么文化,都是穷苦出身,生活比较朴素,直来直去。另外多年来二人一直搭档,已经比较默契了,张国梁相信向荣,向荣也依赖张国梁,有一次士兵因闹饷哗变,向荣年老身边也无多少兵力弹压,全赖张国梁弹压。向荣去世后,清军能在丹阳一带站稳脚跟,之后迅速重建江南大营,与张国梁及其所部的死战有关。张国梁的部队兵力不多,只有几千人,但多是当年随张国梁造反出身的贫寒人家的人,不少都是亡命徒,勇悍善战,作战意志是比较坚决的。张国梁在和春手下,虽然也是其主要的军事助手,但是和春是个满洲贵族出身,虽然也有一定的才能,但比起向荣来能力还差些而且骄横奢华,张国梁在他手下远不如向荣手下受重用。和春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关系获得了比向荣时代难以想象的军饷与权力,大肆招募勇营,使得江南大营兵力大增,但质量却大幅度的下降。在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时候,江南大营清军的表现比四年前更糟糕,而且再难以复振。此战张国梁虽然竭力抵御,但多年作战他手下原来的那些亡命徒也不少战死老去,战斗力也下降了不少,而他最终也落水毙命。张国梁死后,咸丰是极为惋惜的,多次询问张国梁的下落,幻想张国梁大难不死。因找不到尸体,暂时不敢发表。两个月后正式宣布战死,优加追恤,为他追赠太子太保,三等轻车都尉,一等男爵,其子张荫清得袭男爵。后来又加赠,追谥为忠武,并饬令高要县建专祠祭祀。

张国梁一生的最高职位只是提督衔的总兵,死后却能得到一等男的追赠爵位,还有太子太保的追封以及忠武的武将最高谥号,算是破格追封了。因为在咸丰看来,张国梁所部的清军都是国家正规经制军,而本人草莽出身,没什么文化,远比曾国藩那些能文能武的汉族团练武装更靠得住。而且张国梁的战死,更标志着清政府和咸丰希望的湘军出力,八旗绿营收功的战略计划彻底的破灭了。清政府不能不依仗湘军来作战了,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和春,张国梁一死,清军不仅无法重建江南大营,而且原来来江南大营屏障的苏南和浙江地区也全在之后太平军的攻势中大部失守,江苏巡抚徐有壬自杀,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广西提督张玉良战死,两江总督何桂清也因罪被问斩。

总评及余声:

江南大营虽然被太平军攻破,向荣不久也忧愤而亡,但是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天京之变,太平军忙于内部争权夺利,也削弱了对清军江南大营余部的继续攻击。向荣虽死,但清军主力只是溃败,并没有被消灭,在张国梁的奋力支持下,江南大营不久继续重建,和春接替向荣总领江南大营事务,向荣的老部下张国梁仍然是主要战将。而太平军下一次彻底击垮江南大营和清军绿营兵主力则在四年后的1860年了。

向荣是传统意义下熏陶出来的传统将军,他行伍出身,文化程度不高,早年时代猛打猛冲,靠着战功一步步成为高级将领。向荣是个职业军人,让他在一个有能力的人手下作为一个战将或者作为一个参赞大臣或许在那个清朝内战的时代,或许向荣还可以,但是让他统率大军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员,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当时清政府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迅速击败太平军的大员,只能让向荣这样的半文盲出身的将军来充当统帅了。

向荣与太平军作战六年,有胜有败,向荣也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一步步的来学习战争,改进战法,比起以后的和春来说,向荣还是有能力的。向荣作战早年以勇猛为主,毕竟那时候他级别不高,按上面的意思猛打猛冲就行,但身为方面大员后,他已经不能那样打了。他的职责也跟随权力的上升而增大了,故而向荣后期的作战以稳扎稳打为主,虽然他能力有限,不过在能力和精力所及的范围内,力求稳妥,尤其是要确保后路的安全。这方面向荣做到了,这也是向荣虽死,但江南大营仍然能迅速重建的原因之一。此外在治军方面,向荣开始宽容,后来日渐严格,而且向荣在治军用兵方面,力主重质不重量,节约军饷,他本人方面也因为常年生活的地方都比较艰苦,本人也出身贫寒,故而基本保持了比较朴素的作风。这方面向荣比起以后骄横的和春等人,向荣还是强多了。

向荣可以说是是最后一个绿营统帅级的名将了,向荣死后几年,和春、张国梁统帅的残余江南大营清军正规军主力被太平军全部歼灭,清军的正规军再也不能完成消灭太平军的任务了,清政府和咸丰及后来的两宫太后与同治只能寄希望于曾国藩的湘军团练武装了。而自向荣之后,绿营虽然清政府想重建振作,但已经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的裁减事所必然。绿营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尽头。而日后的湘淮军名将则一步步高升戴上了国家经制军高级将领的帽子,使自己的权力和实力得以合法化。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