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说文)而事实是,多年前,灼热的地表因喷涌蒸腾的水汽而冷凝。不分别的元气共塑了我们的世与形。
我们不再谈论旧日。昔年的地极大,今日已甚茕眇。广袤的水域上是无尽的星与暗,留于树木及走兽的大地,仅作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大地躁变着动情,在灼热的海上不断飘溢。相吻的爱人们拥起耸破天堂的高山,诀别的游子们以万米的隔阂为迹。它们互相拥抱、冲突、分离,直至未来的一日,回返太阳无熄的热爱。
在地上,云与水相互交融变易,在空中绝阻凌烈太阳辐射的多数,允其一部潜入深沉的壳面,令海水蒸腾,风气流变,生命得以在温润的水风中呼吸。
渺小、脆弱、多变、美丽的蓝色星域,地球,我们的家。
1
注释:
1,根据史玉锟研究员的研究(《对邹蚁白几篇佚文的一点看法》,《西河历史评论》2018年5、6月刊,p107页-112页),本文的作者是邹蚁白已故的曾孙女、邹蚁白养子庄明(1942-)之孙庄羡溪(1985-2011),或是由邹蚁白本人指导完成的一片习作。另附史玉锟先生于是文中的一段评论:“邹蚁白确实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同他身边的伟大人物相比,他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迹。但他在他的时代、工作环境与家庭中,坚持‘不变得极坏’,保持着对未来与世界的崇敬与赞美,并把这一切托付给他身边的人。我认为,这就是他在文史记录以外留给这个世界的财富,一种对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意义、但的确在他本人造就了一些美好影响的渗透力。他的学生们告诉我,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对他而言,这便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