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天气转寒
到了四月,原本上升一些的气温渐渐降了下来,雨隔几天就下一场,尤其是早上和夜晚格外的寒冷。
城中到处潮乎乎的,城外泥泞坑洼,如果起得早还能看见城中石板路上,留下沾着淤泥的车轮印。
天气转寒,林晓云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手脚冰凉,夜晚睡觉时让春兰,准备了一个装满热水的皮囊,放在被窝帮她暖腿脚用,倒是那种畏寒的感觉才好一些。
清晨那会儿最冷,她原本习惯了早起,却因为寒意直到早上约莫快七点左右才起,洗漱一番穿着较厚一些的衣裳才出门,她出门时林有才已经去铺子里了。
这天她起得比较早,六点半就起来了,天还是灰蒙蒙的,家里的下人都起来忙活了,见到早起的她就与她打招呼,她也一一回应,她在院中站了一会儿,简单的做了一下早操活动四肢。
一套简单的早操做完,她就去了厨房瞧瞧,徐桂花这会儿正忙活着炒菜,比去年胖上一圈正坐在厨房后院前空地上摘菜的赵凤,瞧见她就裂开一口黄牙站起来迎接她:“小姐早啊~!”
她被赵凤那异常洗眼的笑脸,看得咽了口唾沫,勉强笑笑:“早!”,说罢快步头也不回地朝厨房走去。
赵凤跟在后头说道:“小姐早上吃些什么啊?”
她想了一下说道:“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我就吃什么,一会我让春兰过来端。”
赵凤应了一声,跟着她到了厨房门口,也不进去趴在厨房门口往里瞧,刘慧和汪清还有徐桂花听见动静,都放下手里的活转头瞧她,各自朝她打了声招呼。
她对几人点点头打了声招呼,然后眼睛就在厨房里乱转,嘴上说着:“都有什么好吃的啊?”
徐桂花拿着大铁勺,一边搅动着锅中的汤,一边问道:“鸡蛋汤喝不喝?”
她忙点头:“喝,煮好了没?煮好了先给我来一小碗尝尝!”
徐桂花道:“差不多了,来给我碗,我给你盛一点。”
刘慧转身在碗柜中,拿出一个白瓷小碗和汤勺,递给她道:“给。”
她接过赶紧递给徐桂花:“一点点啊,别盛多了,我还要留着肚子吃点别的呢!”
徐桂花笑:“不给你盛多。”
这时候厨房响起切菜声,她顺势看过去,汪清正低头切腌好的酸豇豆,她看了会,转头看另一侧案板前的刘慧,这会儿刘慧正从控好水的簸箕里拿韭菜准备切。
徐桂花将盛好的小碗鸡蛋汤,放在炉灶旁的长台上,说道:“给,尝尝!”
她闻言立即看向那碗鸡蛋汤走了过去,鼻子用力吸了吸,鸡蛋汤特有的香气中带着淡淡的米虾腥味,她皱了皱眉,试了一下碗有些烫,她就站在长台边,慢慢搅动着碗里的汤水。
徐桂花往鸡蛋汤里洒了一些黑芝麻,瞧她一眼说道:“要是咸了,我再倒点水煮一下。”
她舀起鸡蛋汤吹了吹,感觉能入嘴了就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说道:“还行,不咸不淡好喝,一会让春兰给我端一碗过去。”
又在厨房待了一会,见她们都忙起来了,厨房也不是闲聊的地方,厨房里油烟味也有些呛人,徐桂花让她去外边待着。
她可不想和长相越发变得让人做噩梦的赵凤在院子里多待,索性就回屋去了,在回房的路上碰见春兰,就吩咐春兰一会儿早饭好了,端哪几样到她屋子去。
吃过早饭,她还没出门,天上开始稀稀拉拉地下着,如同头发丝一样的小雨,起来的林有才和林武站在二楼的回廊上往外瞧,林有才叹气:“又下雨了,这天什么时候晴啊!”
林武也厌烦地说道:“天天下雨都没法和英子还有小叶好好玩。”
她听到两人说话声,站在一楼会客厅的回廊上往上瞧,等抬头往上看,才想起来她站的地方刚好挡住了视线,瞧不见楼上的两人,不由叹气。
她看着院中密密的细雨,有些不太想出门,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认命地拿起手上的雨伞撑起雨伞走入雨中。
起得早,云仙阁到也早,一待就是一上午,临近中午,她皱着眉从店铺后院转角的露天楼梯,进了铺子,迎面遇上一个忙活的伙计,就叫住那人问道:“苗管事可有来店里?”
那伙计摇头:“没来,是不是苗管事家里有什么事,来不了了?要不掌柜的我去找人问问?”
她想了一下点头道:“去吧,快去快回!”
她便在铺子里又待了会,眼看快到吃晌午饭的时候,她也等得有些烦躁,心想要不还是先回去吃饭好了,等吃过饭再等苗慧的消息。
只是还没走,打算走的时候,之前说是要去打听消息的伙计,小跑着从铺子外边回来了。
他瞧见她就喊道:“掌柜的!”
她忙走过去问道:“怎么样了?”
那伙计扶着腰,走到她面前,大口喘了一口气,又缓了缓才咽了口吐沫说道:“苗,呼~!苗,苗管事,家里,家里出事了!”
“啊?”她一听就着急了,忙问:“出事了?出什么事了?快说!”
那伙计一听,她误会了,赶忙摆手解释:“不是,不是苗管事家里出事了,我是说,呼~!苗管事家里有事,她弟弟病重,她昨天傍晚就带着弟弟,出城找大夫去了!”
她闻言松了口气,但转瞬皱眉:“带着弟弟出城找大夫?咱们城里的大夫瞧不好?”
那伙计咽了口口水道:“应,应该是的吧,我是听苗慧家左右邻居说的,不仅是她带着弟弟出城找大夫去了,就连苗慧的母亲还有妹妹也一块儿去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听着怎么觉得有些怪怪的,但转瞬想,可能苗慧的母亲担心苗慧还有儿子在路上遇到什么事,就带着小女儿跟着苗慧一块儿出城。
这么想也就释然了,她又想了一下问道:“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那伙计直起腰,呼出一口气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她走的时候很急,是坐马车走的,邻居们都瞧见了,也没有留下什么话!”
她听的眉头紧皱,伙计见她脸色不好问道:“这苗管事要是一时半会回不来,这店里的事情怎么办?”
她低头想了一下回道:“只能我自己来看店了。”
伙计听罢放下心来,他可不想看到掌柜的,随便指一个店里的伙计来临时管理店铺,真要那样店里得乱成什么样?
他点头,瞧着她问道:“掌柜的还有别的事吩咐吗?没吩咐的话,我去歇着了!”
她瞧了一眼一脸疲累的伙计点点头:“行,你去休息吧。”
等伙计走远,她眉头皱得更紧了,一时心里有事也没心情回去吃,就去了三儿的面馆吃面,三儿瞧她愁眉不展问道:“怎么了?”
她瞧着三儿说道:“苗慧走了,说是弟弟重病,一家人坐马车出城去找大夫了,走的时候也没打个招呼,更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这突然就那么走了,这店里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三儿想了一下说道:“可能,是什么顽疾吧,我以前就听说过,有些人得的病,不是一般大夫能瞧好的,得去找那些个有些本事的老大夫来瞧。
有的病大夫都瞧不好,得去找些偏方或是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法子治病!”
“哦?”她有些好奇,面都顾不吃了,问道:“什么常人不能理解的法子?”
三儿一挑眉,左右瞧了瞧,压低声音道:“比如撞邪,你知道吧?有的人身体底子薄,容易沾染阴秽之物,就会得癔症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病。
大夫来了怎么瞧人都没一点事,但病一发作就有些吓人,不想些法子治搞不好人就没了。
说不定苗慧弟弟得的就是这类病,得去找专门治这种病的人,咱们城中我不知道有没有能治这种怪病的人,但乡里村镇上倒是能很容易找到,估计就是出城找人去了。”
她听的有几分道理点点头:“兴许还真是的。”
三儿说的撞邪得的那些怪病,她觉得可能是精神一类的疾病,这种病古代的大夫怎么可能通过把脉,知道大脑有没有出现病变,哎,要是真是如三儿说的那样,她也只能叹气。
虽然她知道即使找传说能治精神出问题这种病的人,但她知道精神方面的病变,在这种古代医疗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根本治不好。
但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强,她也不好说什么,也只能在心里祈祷苗慧的弟弟没有事。
下午的时候又下了一阵细雨,知道苗慧不在铺子里,一时半会也回来不了,她只能在云仙阁一待又是一下午。
她这一下午可忙惨了,找来苗慧所在后院屋子里的账簿,一一查看这个月店铺的大致情况。
又临时调度了一下店里伙计的职位,又把一些大户人家里送来的订单核对一番,看有没有出错的地方。
之后看着店里的伙计打包衣物,又吩咐人将货物送去,之后又将接下来几天店里需要的衣物款式做个清单,准备过两天将清单让人送到作坊去。
临近傍晚,她又不得不清点店里剩余的货物,记数记账算账......,磨磨唧唧一直弄到晚上七点多的样子,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了。
走在路上她就困得不行直打了呵欠,瞧着前面的街道,她嘟囔着:“啊,好想坐车回去,还有一段路要走,啊,好困啊!哈~!”
半夜漆黑的空中划过一道刺目的闪电,很快咣当一声一个炸雷在天空响起,正睡得很沉的她猛地被惊醒,耳边是隆隆的雷声,她瞪大眼睛瞧着漆黑的屋子,感受着屋中湿冷粘稠的空气,裹紧了身上的被子。
屋子忽然一亮,眼前白光闪动,屋外的窗栏倒影透过窗户上糊的纸照进屋中,但眨眼又消失了。
她不由感到心慌,身子又缩了缩,将身上的被子裹得更紧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很快哐当一声,又一声巨响在天空炸起,随后是如同擂鼓一般滚滚的雷声。
没多久哗啦!仿佛有人站在天空往地上突然倾倒一大盆水一般,沉重的雨水撞击着头顶的瓦片。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屋外大量的雨水沿着屋檐往下哗啦哗啦急急的落下,落在院子的青石板上霹雳作响。
她睁着眼睛,盯着床对面的墙壁,耳朵却支楞着听着屋顶屋外的动静,鼻端闻着雨水潮湿的泥土气息,一时脑海里思绪纷杂。
她突然感到孤独,感到恐惧,她瞄了一眼屋中最黑的角落,吓得赶忙转开视线,心里念叨着:“我不怕,我不怕,没什么好怕的,就是下雨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后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