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笔仙
书名:异物志 作者:苗疆公子 本章字数:2855字 发布时间:2025-10-26

  大唐天宝年间,东都洛阳城南,有一处名为“忘尘阁”的旧书肆,铺主是个沉默寡言的白须老者,只知姓墨。阁中所售,并非时兴的经义策论,多是些孤本残卷、稗官野史、乃至一些字迹模糊、来历不明的古人手札,寻常学子罕至,却是些猎奇之士与考据癖好的乐园。

  这年科考放榜,又有无数士子梦碎洛阳。其中有个名叫谢长卿的河东举子,已是第三次落第。他自负才学,奈何时运不济,兼之家境贫寒,此番盘缠耗尽,功名无望,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心中郁结难解,终日借酒浇愁,在洛阳街巷间徘徊。

  这日,谢长卿醉眼朦胧,信步走入这忘尘阁。店内光线昏沉,墨老正伏在柜后,对着一盏油灯,用一支秃笔在一本残破的账册上勾画着什么。谢长卿无心看书,只想寻个清净角落暂避尘嚣,便踉跄着走向书架深处。脚下被一物绊了一下,低头看去,却是一个积满灰尘的旧竹编笔海,里面胡乱插着些缺笔断毫的废弃毛笔。

  他正欲走开,目光却被笔海角落一支孤零零的毛笔吸引。那笔杆非竹非木,色泽黝黑,触手冰凉,似石似玉,笔锋虽旧,却依旧凝聚如锥,隐隐透着一股异样的气息。鬼使神差地,谢长卿弯腰将其拾起。笔杆入手,一股清凉之意顺臂而上,竟让他昏沉的头脑为之一清。

  “此笔……售否?”谢长卿拿着笔走到柜前问道。

  墨老抬起头,浑浊的目光在那黑杆笔上停留片刻,又看了看谢长卿失魂落魄的样子,淡淡道:“此乃‘断念笔’,搁置已久,郎君若与它有缘,拿去便是,分文不取。只是……慎用。”

  谢长卿只当是老者怪癖,道了声谢,便将笔揣入怀中,离开了忘尘阁。

  回到租住的陋室,谢长卿对灯枯坐,想起多年苦读化为泡影,前程渺茫,父母期望落空,心中痛苦如毒蛇啃噬。他拿出那支“断念笔”,在指间摩挲,那冰凉的触感似乎能稍稍压制心头的灼痛。他苦笑一声,铺开一张废纸,想写些什么,却又觉万念俱灰,无从下笔。

  “若能忘却这一切烦恼,该有多好……”他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笔杆上用力一掐。

  笔杆上似乎有极细微的凸起被按下,笔锋无墨自颤,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吟!一道肉眼难辨的幽光自笔锋流转而出,瞬间笼罩了谢长卿。

  他只觉得一股倦意排山倒海般袭来,伏在案上便沉沉睡去。梦中,他仿佛涉过一条雾气弥漫的河流,河水冰冷,洗刷着他的身体与记忆,那些关于科场失意、同窗讥讽、家境困窘带来的痛苦、羞愧、不甘……如同河底的泥沙,被水流缓缓带走,沉入无尽的深处。

  次日醒来,已是日上三竿。谢长卿伸了个懒腰,只觉神清气爽,多日来的抑郁沉闷竟一扫而空!他环顾这间破旧小屋,心中一片平静,甚至带着几分莫名的轻松。他记得自己来洛阳赶考,也记得自己落榜了,但那份锥心刺骨的痛苦,那份无颜见人的羞惭,却如同被水洗过一般,变得模糊而遥远,再也无法激起他心中丝毫波澜。

  “奇怪……”他挠了挠头,并未深究,只当是自己终于想开了。他将那支黑杆笔仔细收好,出门寻了个抄书的活计,安心度日,不再去想功名之事。

  起初,他觉得这状态甚好,无牵无挂,心如止水。但渐渐地,他发现有些不对劲。他不仅忘记了痛苦,似乎连一些重要的东西也一并模糊了。他记得故乡父母的模样,却再也感受不到那份刻骨的思念与亲情牵绊;他记得曾与好友灯下论道,却想不起当时激昂的热情与共鸣;他甚至开始淡忘那些曾烂熟于心的圣贤章句,提笔作文,只觉辞藻贫乏,思路滞涩。

  这支“断念笔”,抹去的并非单一的痛苦记忆,而是连同与那些记忆相关的、所有强烈的情感与深刻的理解!它在将他变成一个情感淡漠、记忆空白的“空心人”。

  谢长卿感到了另一种恐惧。他试图将那支笔丢弃,但每当夜深人静,那些被强行压制的、关于失败与绝望的阴影似乎又要从心底泛起时,他便忍不住再次拿起那支笔。笔锋轻触额头,清凉之感流过,烦忧便再次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令人沉迷的、空洞的平静。他对这支笔产生了依赖。

  他知道此笔诡异,必是妖物,他称其为“笔仙”。但这“笔仙”带来的遗忘,如同毒瘾,让他无力抗拒。他的生活变得简单而苍白,没有大悲,亦无大喜,如同行尸走肉。

  一日,他在市集偶遇一位同乡,对方见他神情漠然,浑不似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才子,惊问其故。谢长卿只是淡淡一笑,推说近来心境平和。同乡离去时那担忧与惋惜的眼神,却像一根细刺,扎入了他已然麻木的心。

  是夜,他再次拿起“断念笔”,想要抹去这微不足道的不适。笔锋即将触及肌肤的刹那,他脑海中却猛地闪过母亲送他离家时含泪的双眼,闪过父亲将毕生积蓄塞入他行囊时颤抖的手,闪过自己当年立下的“不取功名,誓不还乡”的誓言!

  这些画面带着久违的、炽热的情感力量,冲击着他被“笔仙”禁锢的心神!

  “不!”他发出一声低吼,用尽全身力气,将那支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黑杆笔狠狠掷向墙壁!

  “咔嚓!”笔杆撞在砖墙上,发出清脆的断裂声,一道浓稠如墨的黑气从断口处逸散而出,发出凄厉的尖啸,随即在空气中淡化、消失。

  笔断的瞬间,被封印的情感与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涌入谢长卿的脑海!三次落第的耻辱,贫寒交加的窘迫,对父母的愧疚,对未来的迷茫……所有被他逃避的痛苦,加倍地返还回来,几乎要将他撕裂!他瘫倒在地,蜷缩着身体,失声痛哭,泪水汹涌而出,洗刷着被“遗忘”尘封的心灵。

  这一次,他没有再寻求逃避。

  经历了这场情感风暴的洗礼,谢长卿仿佛脱胎换骨。他依旧清贫,依旧前途未卜,但他的眼神中重新有了光彩,那是一种经历过极致痛苦后,依然选择面对生活的坚韧。

  他离开了洛阳,却没有立即返乡。他游历四方,访名师,交益友,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付诸笔端——用的是最普通的毛笔。他的文章,不再是空中楼阁的策论,而是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人生况味的体悟,虽不再符合科场程式,却自有动人的力量。

  多年后,谢长卿成了名动一时的布衣学者,其著述虽未能助他登科及第,却启迪了无数后来人。无人知晓,他曾与一支名为“笔仙”的妖笔,进行过一场关于“记忆”与“逃避”的殊死搏斗。

  而那忘尘阁的墨老,在谢长卿断笔离去后的某个清晨,发现柜台角落,那支断裂的“断念笔”已化为飞灰。他默默将灰烬扫入香炉,望着窗外熙攘的人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寥。

  ---

  妖谱诠释:

  妖物:断念笔/笔仙(器物妖·情感剥离)

  出处: 笔能通灵古已有之,本章创造以“遗忘痛苦”为诱饵,实则剥离所有深刻情感与记忆的妖笔。

  本相: 材质不明的古笔,或因制作过程中融入特殊物质(如忘川水、陨星铁等),或因长期接触并“吸收”了前任主人极度想要遗忘的痛苦情感与记忆,从而异变,拥有了主动剥离、封印生灵特定情感与深刻记忆的能力。其力量表现为诱导性的“遗忘”,使用者以为只忘却痛苦,实则连相关的爱、智慧、感悟等一并流失。其存在形态介于器物与能量体之间,依赖使用者的“逃避”心念而维持力量,若被使用者主动以绝大意志力毁弃,则灵性崩散。

  理念: 妖笔惑人忘烦忧,心如死灰失所有。 本章通过“断念笔”的设定,深刻探讨了痛苦、记忆与人格完整性的关系。逃避痛苦看似是捷径,实则可能导致情感与精神的全面贫瘠。真正的强大,在于接纳痛苦,与之共存,并从中汲取力量。谢长卿的醒悟与抗争,象征着对完整人性的捍卫。故事警示,任何试图走捷径消除负面体验的行为,都可能付出意想不到的惨重代价。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物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