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林轩刚进教室就感觉气氛不对。
班长苏晓梦抱着一摞作业本,忧心忡忡地拦住他:“林轩,你听说了吗?市文化节要提前到月底了!”
林轩手里的书包差点掉地上:“什么?不是说还有两个月吗?”
“教育局刚发的通知。”苏晓梦压低声音,“说是要配合什么重要活动,所有比赛都提前了。”
这下可好,教室里顿时炸开锅。要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哀嚎遍野,就连平时最淡定的学霸都开始抓头发。
“完了完了,我的古筝曲目才练到一半!”
“我的山水画连墨都没研明白呢!”
“这下真要凉凉了...”
秦天倒是很乐观,一巴掌拍在林轩背上:“怕啥!你不是有那个...呃...家学渊源嘛!”他挤眉弄眼,显然还记着围棋赛的事。
林轩心里叫苦不迭。他确实有“家学渊源”,问题是这家学渊源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啊!
果然,回到家把这个消息一说,最先炸锅的是李白。
“什么?提前了?”诗仙正在研究iPad上的电子书,闻言直接把平板扔了出去——当然,虚影是扔不动实物的,但他激动得在吊灯上转了三圈,“那《将进酒》的书法还没练到火候呢!”
黄月天倒是很镇定,就是手里的虚影棋子捏得咯吱响:“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可林轩看得出来,老爷子眼神里也透着凝重。
晚饭时,全家都察觉到了林轩的心事重重。
“怎么了这是?”妈妈给他夹了块红烧肉,“比赛提前就提前呗,尽力就好。”
林建国同志今天格外沉默,扒拉几口饭,突然放下筷子:“我请年假。”
全桌人都愣住了。
“爸,您不是说项目正到关键期...”林轩傻眼。
“项目哪有儿子重要。”林建国大手一挥,“从明天开始,特训!”
最绝的是林玥,小丫头噔噔噔跑回房间,抱出来个饼干盒子,哗啦啦倒在桌上:“这是我的全部家当!都给哥哥买笔墨纸砚!”
看着桌上那堆五毛一块的零钱,林轩鼻子一酸。
李白不知何时飘到餐桌旁,看着这一幕,轻声感叹:“此情此景,当入诗啊...”
于是,林家的“文化节备战总指挥部”正式成立。
指挥部成员分工如下:
总指挥:林建国同志
· 负责制定训练计划
· 联系各路老师进行特训
· 心理疏导及后勤保障
后勤部长:林妈妈
· 营养餐供应
· 训练物资采购
· 防止爷俩走火入魔
特别顾问:林玥小朋友
· 气氛调节
· 萌力补给
· 兼任墨魂能量监测员
而被特训的对象林轩,此刻正面临着他人生中最魔鬼的一个周末。
周六早晨六点,特训开始。
第一项:书法特训。
林建国不知从哪请来位白发老爷爷,据说是省书法协会的退休理事。老爷子一看林轩的字,眼镜差点掉下来。
“这笔力...这气势...”他颤抖着手指着字帖,“这孩子跟谁学的?”
林轩心虚地瞟了眼飘在旁边的李白。诗仙正得意地捋着不存在的胡须:“然也,然也。”
老爷爷教的是正统学院派,要求横平竖直,章法严谨。可林轩被李白带偏了,写字讲究个随性洒脱。结果就是——
“手腕要稳!你这是写字还是画符?”
“这个'永'字,要像站军姿一样挺拔!”
“停!谁让你自己发挥的?临帖!临帖懂不懂?”
李白在旁边急得跳脚:“迂腐!迂腐!书法贵在神韵,岂能拘泥于形式!”
一上午下来,林轩感觉手腕都要断了。
中午吃饭时,林玥悄悄凑过来:“哥哥,那个白衣服叔叔气得好厉害,一直在你头顶转圈圈。”
林轩生无可恋地扒着饭:“告诉他,我也很绝望啊。”
下午是围棋特训。
林建国亲自上阵,还请来两位当年的棋友。三位大叔围着棋盘,那阵仗不像下棋,倒像要打仗。
“这里!必须打入!”
“不对,应该先巩固外势!”
“你们都错了,这手棋要...”
三位大叔吵得面红耳赤,棋盘被拍得砰砰响。
黄月天飘在旁边,脸黑得像锅底:“荒谬!简直荒谬!这等粗浅见解也敢指手画脚?”
最搞笑的是,林玥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怀里抱着砚台,时不时小声汇报:
“哥哥,严肃爷爷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他现在在捂耳朵。”
“啊,他飘到吊灯上去了,说不忍直视。”
等到特训结束,林轩感觉脑子已经成浆糊了。
晚上,他瘫在床上,生无可恋。
李白和黄月天难得意见一致地开始吐槽。
“那老先生教的是什么书法!死板!僵化!”
“那三个莽夫下的叫什么棋!毫无章法!”
林轩有气无力:“那你们倒是想个办法啊...”
沉默片刻,李白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第二天,特训继续。
书法老先生又来看林轩写字,看着看着,突然“咦”了一声。
“这孩子...”他推推老花镜,“一夜之间,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
当然换了个人,因为现在写字的是李白本尊在引导。
林轩按照李白的意念指引,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字既保持了法度,又带着说不出的灵气。
老先生激动得直拍大腿:“天才!这是天才啊!”
另一边,围棋特训更是效果显著。
在黄月天的暗中指点下,林轩连赢三位大叔三盘。最后一盘更是下出了一手惊天地泣鬼神的妙招,直接把林建国看傻了。
“这、这手棋...”他激动地抓住儿子的手,“你跟谁学的?”
林轩眨眨眼:“梦里学的。”
最神奇的是林玥。小丫头不知从哪学来的,每天早中晚定时给砚台“补充能量”——其实就是抱着砚台说悄悄话,偶尔还唱儿歌。
别说,这法子还真管用。砚台整天都温温热热的,李白和黄月天的身影凝实得跟真人差不多。
一周特训下来,林轩感觉自己快要升天了。
但效果也是显著的。书法老师说他“突飞猛进”,围棋老爸说他“深不可测”,连班主任都特意找他谈话,说期待他在文化节上的表现。
比赛前夜,全家围坐在客厅做最后准备。
林建国拿出一个木盒子:“给你的。”
里面是一方古砚,虽然比不上墨魂砚,但也透着古朴气息。
“这是我当年学书法时用的。”爸爸难得感性,“现在传给你了。”
妈妈准备了一整套新文具,连墨条都是特制的。
林玥更是贡献出她最宝贝的贴纸,非要贴在哥哥的参赛证上:“这样哥哥就能带着我的祝福去比赛啦!”
深夜,林轩在书房做最后练习。
砚台突然泛起柔和的金光,李白和黄月天的身影格外清晰。
“小子,”李白难得正经,“明日不必紧张。”
黄月天点头:“你已尽得真传。”
林轩摸着温热的砚台,看着窗外月色,突然笑了。
是啊,他有什么好怕的?他有最好的老师,最暖的家人,还有这一方传承千年的墨魂砚。
这场比赛,他已经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