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借书
> 第十六个秘密:我借给了他一本诗集。扉页上,有我未曾署名的、关于灯塔的注脚。
——《林晚星的日记》写于一个心跳失序的黄昏。
------------------------------------------------
春天像打翻的调色盘,将绿意肆意泼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玉兰花开得轰轰烈烈,像栖满了白色的鸟。空气日渐暖融,带着花粉和青草的甜腥气。
那份共同完成的湿地观测报告,在学校的科技文化节上获了奖。不大的奖项,却像一颗被共同擦拭过的贝壳,在两人之间闪烁着微弱而实在的光。
颁奖仪式在一个周二的下午举行。礼堂里坐满了人,灯光炽亮。当念到陈默和林晚星的名字时,晚星跟着他一起走上台。聚光灯打在脸上,有些晃眼。她站在他身侧,能清晰地看到他接过奖状时,侧脸上那抹平静的、专注于仪式本身的认真。
没有特别的喜悦,只是一种任务达成的坦然。
台下掌声雷动。晚星微微侧过头,看着他在灯光下清晰的轮廓,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共享荣光的错觉。尽管她知道,这份荣誉的大部分,源于他扎实的观测和数据,她的文字,不过是锦上添花。
仪式结束后,人群熙攘着散去。晚星抱着奖状和一份小小的奖品,走在人群边缘。陈默从后面跟了上来,与她并肩走了一小段。
“恭喜。”他说,声音在喧闹的背景音里显得很清晰。
“同喜。”晚星低下头,感觉耳根有些发热,“主要是你的功劳。”
他没接话,似乎不觉得这需要谦让。沉默地走了一会儿,他忽然开口,话题转得有些突兀:“你平时看诗吗?”
晚星愣了一下,抬起头,对上他询问的目光。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纯粹的、求知般的好奇。
“看一些。”她老实回答,心跳莫名加快。
“我记得,”他似乎在回忆,“上次在图书馆,看到你在看一本——聂鲁达?”
晚星的心猛地一跳。他记得?他连她看什么书都记得?
“是…是的。”她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最近对诗歌有些兴趣,”他继续说道,语气依旧平稳,像在讨论一个学术问题,“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你有什么推荐的吗?”
晚星的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诗人的名字和诗集,最终,却鬼使神差地定格在了一本上。那本书的扉页,有她很久以前,用铅笔写下的一行极小的、关于灯塔的诗句。
“或许——《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说,“聂鲁达的。比较入门。”
他点了点头,像是记下了。“谢谢。我去图书馆借。”
“我……我有一本。”话一出口,晚星就后悔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借给你。”
他看向她,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轻微的讶异,随即点了点头:“好。那麻烦你了。”
第二天,晚星将那本微微泛黄、带着她私人阅读痕迹的《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带到了学校。在午休时人迹罕至的楼梯转角,她递给了他。
书页间,还夹着一片她用来做书签的、压干的银杏叶。
“谢谢。”他接过书,手指拂过封面,“我看完尽快还你。”
“不急。”晚星轻声说。
他拿着书离开了。晚星站在原地,背靠着冰凉的墙壁,感觉双腿有些发软。她借给了他一本诗集。一本藏着她的秘密注脚,夹着她秋天心事的情诗。
他会看到那行关于灯塔的小字吗?他会明白那其中的隐喻吗?还是会像处理其他信息一样,只是理性地阅读,然后归类?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她将自己内心世界的一角,连同那个关于灯塔的、未曾言明的秘密,一起,交付了出去。
傍晚回到家,她打开笔记本,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窗外的晚霞绚烂如锦,她却无暇欣赏。
【 三月中 春暖 颁奖礼后 】
“我借给了他一本诗集。”
“扉页上,有我关于灯塔的、无名的注脚。”
“书页间,夹着我去年秋天,收藏的一整个黄昏。”
“他将带走的,不只是聂鲁达的爱情与绝望。”
“还有我,小心翼翼,递出的、整个灵魂的坐标。”
“海会阅读诗歌吗?”
“灯塔的光,能否照亮,一片沉默的、深邃的海域?”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我将书递出的那一刻,”
“春天,才真正意义上,兵荒马乱地,降临了。”
她放下笔,掌心因为紧张而沁出薄汗。这一次的靠近,不再是遥远的观察,不再是邮件里的共振,而是真实的、带着她体温和秘密的触碰。
那片海,会如何回应这片飘落的、带着诗意的银杏叶呢?她等待着,像一个在海岸线点了太久灯塔的人,终于看到一艘船,缓缓驶入了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