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日/内 皇极殿-朝会
人物: 李业(新帝)、慕辰(慕子轩)、兵部尚书、靖王、百官
△ 朝会气氛凝重,兵部尚书正在禀报紧急军情。
兵部尚书(语气急促): 陛下!北燕趁我朝堂纷扰之际,集结五万大军,陈兵北境,其先锋已多次挑衅,边关烽燧连日不息!形势危急,请陛下速派良将,驰援边境!
△ 殿内一片哗然,恐慌情绪蔓延。李业脸色发白,他登基以来,尚未经历如此大规模的战事。
李业(强自镇定): 众卿……谁愿为朕分忧,领兵退敌?
△ 武将班列中,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应承。北燕来势汹汹,且朝廷内部不稳,此去凶多吉少。
△ 就在一片沉默中,慕辰缓步出列,躬身行礼。
慕辰(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慕子轩,愿往北境,督师御敌!
△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慕辰身上。文官领兵?更何况是刚刚经历风波、被视为皇帝眼中钉的慕辰!
李业(瞳孔微缩,心中惊疑不定): 慕爱卿?你……乃文臣,统兵之事,非同小可……
慕辰(抬头,目光坚定): 陛下,臣虽不才,然深受国恩,值此危难之际,岂能坐视?臣曾执掌枢密,对北境防务、敌我态势略有了解。且臣保举一人,可任先锋大将——原京营副统领张猛!张将军勇武善战,熟悉北境地形,此前曾小挫北燕游骑,足可胜任!
△ 他顺势将张猛推至台前,合情合理。
靖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出列): 陛下,慕大人忠勇可嘉,临危请命,实乃国之栋梁!张猛将军亦确是良将之选。如今国难当头,正当不拘一格用人才!臣附议!
△ 有了靖王带头,一批清流和中立官员也纷纷出言支持。形势逼人,李业若再反对,便显得心胸狭隘,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李业(面色变幻,心中权衡利弊。OS): 让他去……若败,正好借北燕之手除去心腹大患;若胜……不,他怎么可能胜?北燕五万大军,岂是易与之辈?就让他去送死!
李业(深吸一口气,做出决断): 好!既然慕爱卿有此胆魄,朕便准奏!封慕子轩为北境督师,总揽北境军政,张猛为先锋将军,即日点兵,奔赴前线!望尔等不负朕望,击退敌军!
慕辰(躬身): 臣,领旨谢恩!定当竭尽全力,护卫疆土!
---
27-2 日/外 首辅府-前院
人物: 慕辰(慕子轩)、老陈、周掌柜
△ 慕辰已换上便于行动的劲装,正在做最后的安排。老陈和周掌柜肃立听令。
慕辰(对老陈): 我离京期间,京中一切事务,由你全权负责。联络渠道保持畅通,尤其是与靖王府和海外。李业若有异动,及时通报。府内安全,交由‘暗卫’负责,绝不可松懈。
老陈(郑重): 老爷放心,老奴定当守护好基业,等您凯旋!
慕辰(转向周掌柜): 海路贸易不能停,反而要加大力度。所得利润,优先保障北境军需,通过我们的秘密渠道运往前线。那些新作物的试种,更要加紧,这关乎未来。
周掌柜: 是,大人!资金和物资,小人一定及时送达!
慕辰(望向北方,眼神锐利): 李业想借刀杀人,我偏要这把刀,成为我慕辰立下不世之功的阶梯!北境,就是我扭转乾坤的第二个战场!
---
27-3 夜/内 皇宫-御书房
人物: 李业(新帝)、王瑾、新任兵部尚书(李业心腹)
△ 李业屏退左右,只留下王瑾和新任兵部尚书。
李业(压低声音,语气阴狠): 慕子轩已离京。北境之战,凶险万分,但朕……不希望他看到胜利的曙光。你们明白吗?
新任兵部尚书(心领神会): 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前线粮草辎重,会‘适时’出现短缺或延误。一些‘不听调遣’的边军将领,也会给慕督师制造些麻烦。
王瑾(阴笑补充): 奴婢也已派人混入军中,伺机而动。就算他慕子轩有通天的本事,在混乱的战场上,发生点‘意外’……再正常不过了。
李业(脸上露出狰狞的笑意): 很好!朕要让他,和他的那个张猛,一起葬身北境!此战之后,看谁还敢与朕作对!
△ 御书房内,阴谋的气息弥漫。李业并未放弃除掉慕辰的念头,甚至不惜以边境安危和国家利益为赌注。
△ 镜头转向城外,慕辰与张猛汇合,率领着部分京营精锐和紧急调集的部队,在夜色中火把如龙,向着危机四伏的北境开拔。一场明面抵御外辱,暗里充满杀机的征途,正式开始。
【第二十七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