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帝的病情如同阴云笼罩着整个紫禁城,太医院的方子流水般送入乾清宫,却始终不见起色,反而每况愈下。宫门紧闭,隔绝了内外,却隔不断那日益浓郁的恐慌与蠢蠢欲动的野心。
丽妃与二皇子一系动作频频。英国公府邸车马不绝,京营几位将领被频频召见,朝中依附于张阁老(虽已失势,但余威犹在)及勋贵集团的部分官员,也开始明里暗里为二皇子造势。一时间,“立嫡立长”与“国赖长君”的呼声在暗流中甚嚣尘上。
重华宫却如同风暴眼中的孤岛,异常平静。萧衍谨遵沈清璃“一动不如一静”的指示,称病不出,每日只在宫中读书习字,对外界纷扰恍若未闻。唯有德顺等少数几个心腹,如同幽灵般在宫廷的阴影中穿梭,将沈清璃的指令精准传递,也将外界的动向及时回报。
那些收到隐晦信息的实权派官员,起初大多持观望态度。但随着二皇子一系动作越来越大,丽妃兄长在朝堂上愈发跋扈,甚至开始公然排挤非其派系的官员,一种不安的情绪开始在这些中间派心中蔓延。三皇子“仁厚”、“无外戚之患”的印象,在对比之下,显得愈发可贵。
僵持与暗斗持续了半月有余。
二月末的一个深夜,乾清宫突然传出丧钟!
沉重而悲凉的钟声,一声接着一声,敲碎了京城的寂静,也敲定了帝国的命运。
永熙帝,驾崩了!
皇宫内外,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与悲声之中。然而,在这悲声之下,是更加激烈、几乎要冲破表面的权力争夺!
国不可一日无君!拥立新帝,刻不容缓!
翌日清晨,百官缟素,齐聚太和殿前。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集团和部分官员,迫不及待地提出拥立二皇子继位。丽妃虽未亲至,但其影响力已笼罩全场。
就在此时,一直称病不出的萧衍,身着孝服,出现在了太和殿前。他面容悲戚,眼神却沉静如水,身后只跟着寥寥数名内侍,与二皇子那边前呼后拥的阵势形成鲜明对比。
“父皇骤然驾崩,举国同悲。衍身为皇子,悲痛欲绝,本无心他顾。”萧衍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沙哑与沉痛,清晰地传入每个官员耳中,“然,国事为重。方才听闻诸位大人欲拥立二皇兄,衍本不应多言。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尤其是在那些收到过他“暗示”的官员脸上微微停留:“只是衍近日闭门思过,偶闻宫外有些许流言,关乎二皇兄与外戚……涉及京营异动。值此国丧之际,若因立储之事引发朝局动荡,甚至……兵戈之祸,我等身为臣子,岂非成了千古罪人?衍恳请诸位大人,以江山社稷为重,谨慎决断!”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汹涌的暗流!他没有直接反对立二皇子,而是点出了“外戚干政”和“京营异动”这两个最敏感、最致命的问题!
尤其是“京营异动”四字,让不少原本中立或倾向二皇子的官员脸色大变!若真因此引发内战,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英国公脸色铁青,厉声喝道:“三殿下!休得胡言乱语,扰乱朝纲!”
“英国公!”一位一直沉默的御史突然出列,正是之前因科场案对萧衍抱有善意者之一,“三殿下所虑,并非空穴来风!京营兵马近日调动频繁,作何解释?立储乃国本,当以社稷安稳为上!若因仓促立储而致天下动荡,我等如何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
“不错!当慎之又慎!”
“需防外戚之祸!”
有了带头的,那些早已被萧衍(实为沈清璃)暗中影响、本就对二皇子一系心存忌惮的官员纷纷出言附和。场面瞬间失控,支持二皇子与要求谨慎的声音吵成一团。
就在这僵持不下、几近剑拔弩张之际——
殿外突然传来整齐划一、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以及甲胄碰撞的铿锵之音!
众人骇然望去,只见一队精锐禁军,在一个面容冷峻、身着戎装的将领带领下,迅速控制了太和殿外的广场!而那将领,并非英国公一系之人,而是之前态度暧昧、手握部分宫禁宿卫权的将领之一!他正是沈清璃名单上的人物!
那将领按剑而立,声如洪钟:“奉皇后娘娘懿旨!值此国丧,宫廷内外,严禁骚乱!立储之事,关乎国体,当由皇后娘娘召集宗室、内阁及重臣,于乾清宫先帝灵前,共议决断!敢有擅动刀兵、扰乱朝议者,以谋逆论处!”
皇后!一直静观其变的皇后,终于出手了!而且一出手,便直接动用了能够压制局面的法统和武力!
英国公等人脸色瞬间惨白!他们没想到,一向不显山露水的皇后,竟在关键时刻掌握了部分禁军,并且选择了支持“共议”!而共议,显然对他们不利!
大势已去!
在皇后、部分宗室以及被萧衍(沈清璃)影响的实权派官员联合压制下,二皇子一系的政变图谋被强行按下。
当日下午,乾清宫灵前。在一片缟素与悲戚中,经过激烈而短暂的争论,在皇后、多数宗室以及关键实权派的支持下,年仅十四岁的三皇子萧衍,因其“仁孝”、“沉稳”、“无外戚之患”,被拥立为新帝,拟定次年改元“景和”。
消息传出,有人欢欣,有人失落,有人惊疑不定。
而在这场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夺嫡之争中,最大、也是最隐形的赢家,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揽月阁的窗边。
沈清璃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万岁”呼声,神色无悲无喜。
黄袍已然加身,乾坤初步奠定。
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新帝年幼,朝局未稳,权臣虎视,边境不宁……更重要的是,那潜藏在此界的碧瑶分身,尚未现身。
她端起一杯早已凉透的茶,轻轻呷了一口。
帝师之路,方才启程。这万里江山,将是她教导新帝的第一课,也是她揪出仇敌、夺取此界气运的棋盘。
窗外,夕阳如血,映照着这刚刚经历巨变的宫阙,也映照着她眼中冰冷而坚定的光芒。